哲学治学心路
哲学总论
中国哲学
- 王家范追忆许思园:一个被湮没的现代学人
- 曹典顺:“检验真理标准”与“实践真理标准”的再理解
- 郭萍:群己权界:儒家现代群治之方——兼论严复自由理论的儒学根基
- 梁漱溟:儒佛异同论
- 白钢:以道释道:道体、道体学与中国哲学自觉
- 江求流:万物本原与人生价值:论张载儒佛之辨的核心问题
外国哲学
- 董立河 金嵌雯:西方历史哲学研究在中国:70年回顾与反思
- 邓晓芒:西方哲学的文化背景
- 张旭:福柯与古典学
- 张旭:福柯在中国(1989-2019)
- 崔建树:“德国学派”?——康德、黑格尔和克劳塞维茨
- 李忠军 刘怡彤:“思想”与“利益”之辩——《神圣家族》相关论断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
比较哲学
- 姚彬彬:西方天文学宇宙观念的传播与中国近代华严哲学
- 张志伟:在之“无”与缘起性空——海德格尔思想与佛教的“共鸣”
- 郭萍:形而上学的命运
- 谢文郁:建构和解构:耶儒在张力中互动
- 谢文郁:善的问题:柏拉图和孟子
- 谢文郁:情感对象是在情感中被界定的——对张俊教授的一些回应
政治哲学
- 韩东屏:人类社会历史的真相与逻辑
- 鲁鹏 韩东屏:关于制度决定论的一个争鸣
- 李猛:“政治”的再发现——基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韦伯思想发展的探讨
- 魏敦友:从2020年新冠疫情看生命政治与人类文明的再文明化
- 约翰·罗尔斯:政治正义的两个基本问题
- 马克斯·韦伯:论“正当性”问题
科学哲学
- 刘清平:粒子有自由意志吗?——析量子力学中的自由意志定理
- 韩东屏:未来的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吗?
- 赵万里 谢榕:数字不平等与社会分层:信息沟通技术的社会不平等效应探析
- 白彤东:从中国哲学角度反思人工智能发展
- 贾向桐:近代实践观念的转变与科学革命
- 孟建伟:走向第三种科学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李连波: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最新进展与启示
- 胡云皓:恩格斯论人与自然关系的三重维度
- 陈爱娟:马克思《资本论》当代价值解读
- 任平: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大使命
- 李佃来:全面理解《资本论》中的正义问题
- 关锋: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双重逻辑——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矛盾双重逻辑的创新发展
伦理学
- 邓晓芒:人生、人格和人性
- 刘清平:电车难题新解:两难处境下的自由意志和自主责任
- 韩东屏:自由如空气 ——关于自由的价值的思考
- 唐文明:美德伦理学、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
- 韩东屏:亲亲相隐问题讨论的新进展
- 韩东屏:西方规范伦理学的弊病与诊疗 ——重置功利论、道义论、德性论及其道德原则
美学
- 张法:作为艺理基础和核心的美学
- 彭成广:美学现代性:阿格妮丝·赫勒美学思想之轴
- 石磊:从纯粹美学与政治“偶遇”——形式分析与杰姆逊的批评手艺
- 胡俊:“神经美学之父”泽基的审美体验及相关研究
- 彭立勋:朱光潜与中国现代审美学学科建设
- 陶东风:论当代中国的审美代沟及其形成原因
宗教学
- 吴晓黎:爱盛装的神:印度教中的一个地方传统
- 盖菲:道教外丹长生理论的内核探讨
- 尚文华:康德宗教哲学的基础问题及其两个走向
- 吴正岚:释道安的佛教史建构与陈慧佛学贡献的被遮蔽
- 陶杏华:道教与精神分析语言观的比较研究
- 赵鼎新:论机制解释在社会学中的地位及其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