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陕西蓝田人,1960年6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分别获文学学士、硕士、历史学博士(专门史:中国思想史)学位。社会兼职有:国际儒联理事及传播教育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客座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北京孟子书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北京四观书院导师,场有哲学研究院(香港)顾问、河北省儒教研究会顾问,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顾问,国际南冥学研究会(陕西西安)副会长,《原道》学术委员,《原道》文丛编委、北京中和书院院长等。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儒教研究,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儒学新诠》《走进孔子——孔子的思想体系、价值和命运》、《大学 中庸读本》《孝经读本》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山东教育电视台“孔子大学堂”、陕西电视台“知道中国”主讲嘉宾。近几年先后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 中庸之强——《中庸》“子路问强”章诠解 摘要:在历代代表性注疏基础上解读《中庸》“子路问强”章,可以得出结论:南方人、北方人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条件不同,形成... 曾子学派的孝本论 摘要:曾子学派在孔子仁本体基础上,直承有子“孝悌为仁之本”,对孝道伦理从哲学本体论高度系统深入阐释,把孝发展为一切道... 刘宝才教授的先秦思想文化研究 摘要:刘宝才教授先秦思想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学术渊源主要是“侯外庐学派”,也吸收了王国维、徐中舒等学术研... “中庸之强”的四重境界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个强者,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富强,但是怎么理解“强”?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应该追求的“强”? 古代... 中庸之强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个强者,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富强,但是怎么理解“强”?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应该追求的“强”? 古代... 《大学》君子之道论 摘要:《大学》中的君子既指有位的天子、国君,也泛指有道德修养的士君子。君子必诚其意,内外一致,心广体胖;君子必慎其独... 儒家生命共同体意识与生命关怀 中国文化从上古就逐渐形成了天地人三才观念,后来经儒家继承并不断发挥,形成了天地人一体观,认为人类与天地及万物是一个有... 仁者无敌——儒家的战争观简述 孔子作《春秋》就以“春秋大义”评判和讥刺不合礼法,不合道义的战争和罪恶。他不主张对外侵略和征服,而提出“修文德以来之... 德政合一与布衣教王侯 孔子以前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古代圣王,是德与政合一的的典范。孔孟传承先王之道,追求德政合一,奠定了儒家... 《大学》:大学之道与大人之学 《大学》是儒家思想纲领性作品,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大学》南北朝时始有单行本,南宋朱熹重新划分经传... 以《论语》为主探讨儒家德行与学问的关系 摘要:本文认为“四教”是教学次序,文先德后,由浅入深;“四科”是教育次序,德先文后,由本而末。儒家强调志道、据德、依...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丧葬礼俗,重建现代丧葬礼仪 目前,各地都在进行殡葬习俗改革,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当今人们常用“殡葬习俗”一词不够严谨,其实几千年传统丧葬礼俗包括礼... 尧舜之道的理论构建 摘要:本论文以儒家典籍为资料,通过经学诠释,梳理儒家对尧舜之道的理论建构,包括尧舜之道的内涵、尧舜德行、尧舜道统、尧... 齐家之道及其现代传承 导读: 齐家之道就是整治家庭、管理家族之道,通过家庭伦理得以实现。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由父子、夫妇、兄弟组成,以维护家庭... 韩星 张铁诚:中国文化的道统重建——以牟宗三为例 [摘要]道统本就存在于中国历史之中,但近代以来道统失落,文化歧出。现代新儒家重建道统,形成多元道统观,而牟宗三是“哲... 韩星 倪超:熊十力:以经学为基础的新儒家哲学建构——以《读经示要》为中心 导读 熊十力《读经示要》融贯中西,平章汉宋,传承传统经学,以经学为学术基础,返本开新,重建儒家道统、学统、治统,建构... 仁者寿——儒家以德为本,内外交养的养生观 内容提要:儒家在天地人一体构架下强调身心一体,心为主宰,其养生之道以德为本,仁者寿,德润身,中正平和,颐养天年;宋明... 论儒家超越性——以孔子为典范的讨论 摘要:依据历代对《论语·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中国思想史上的道统与法统 导读 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不绝,中国古代文明不断地推陈出新,表现出了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为什么在漫... 修身为本,家国天下 导读 本文从心性—养气—践形三个层面,由下而上,由内而外两个方向概括孟子的修身为本,具体阐释了尽心养性、四端扩充、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