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梅舫:识宋学与辨新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学旨趣解析 摘 要: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识宋学”以“识近代”的论学逻辑,对应的是“理学反动说”... 李兰芬:汤用彤魏晋玄学研究中的杨朱思想 摘要:杨朱思想在《列子》中有重要位置。汤用彤本人并不直接讨论杨朱,但他在魏晋玄学研究中,将体现杨朱思想的《列子》和对... 钱穆:记魏晋玄学三宗 魏晋之际,玄学再兴,言其派别,大率可分三宗。一曰王何,二曰阮嵇,三曰向郭。之六家者,世期相接,谈议相闻,而其思想递嬗转... 罗宗强:关于士人心态研究 此书于1991年7月出版,由于只印了3000册,11月各地就已买不到。有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而出于种种考虑,一直未... 林毓生:民初“科学主义”的兴起与含意——对“科学与玄学”之争的研究 一前言 现代中国的“科学主义“(scientism)是指一项意识形态的立场,它强词夺理地认为,科学能够知道任何可以... 戴建业:玄学的兴盛与论说文的繁荣 正始时期大一统帝国的分裂、传统价值体系的失范以及王纲的解纽,使人们的思想从禁锢中解放出来,造就了一大批哲学奇才,思维既非... 刘梁剑:《逍遥游》向郭义与支遁义勘会 摘要:作为“三玄”之一,《庄子》是魏晋思想家表达思想的核心载体之一。玄学家向郭与高僧支遁对《逍遥游》都有所诠解。将两家诠... 留白:从“清谈误国”到文化研究 清谈是我国中古史上最值得注意的一种文化现象,因其伴随魏晋玄风而兴起,故习惯上常称之为魏晋清谈。所谓“魏晋清谈”,据台湾学... 庞朴:道家的玄思和先民的纺轮 中国哲学里有个重要范畴叫“玄”,道家用它用得比较多。可是道家有个坏毛病:不爱下定义、因为他们认为,哲学思想要靠领悟去把... 汤一介 胡仲平: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 “清谈误国”是自两晋当朝以至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史家与学者对魏晋玄学的总体评价。随着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中国学者... 李翔海:“境界形上学”的初步形态 一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基本理论特质的探讨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30—4... 陈少明:《齐物论》与竹林玄学 【摘要】《庄子》作为“三玄”之一,在魏晋玄学中大行其道。阮籍和嵇康是两位在任自然的旗帜下发挥庄子思想的名士。分析发现,阮... 王辉斌:论玄学与谢灵运山水诗 在先唐文学史上,生当晋宋之际的谢灵运,是使山水诗从附庸走向蔚为大观而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的一位著名诗人。所谓“附庸”,是指... 辛若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入我门来一笑逢 我知道,就要进入美学了。其实,在美学上,我是下过许多功夫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学就是艺术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