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拥抱不确定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53 次 更新时间:2023-06-25 10:05

进入专题: 不确定性  

黄益平 (进入专栏)  

 

2023年6月24日上午,北大国发院2023届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本文为本届毕业典礼教师代表、国发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的演讲。

祝贺大家终于熬过来了!你们不但熬过了考试、熬过了论文,还熬过了新冠。今天是你们人生的高光时刻!

不过,你们即将踏入的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的秩序在变化,人口在快速地老龄化,数字技术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所有这些都会提高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一般人不太喜欢不确定性,因为它不但会带来不便,可能还会降低福利水平。包括存贷款、保险、衍生品在内的金融工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管理风险。如果使用得当,这些金融工具不但可以降低风险,还可以获得不错的回报,如果做得不好,也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感觉有点虚,今天也并非金融课,我换一个更贴近大家的角度。三天前,我听了斯坦福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主任布林约尔松教授的一个学术报告,他说传统的人工智能主要是替代低技能的劳动者,而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却会更多地替代高技能的劳动者。国发院的张丹丹老师说她用中国数据得出的结论也差不多。所以,大多数职业都有被替代的可能。对各位毕业生而言,这就提出了一个略显尴尬的问题:你们即将从事的新职业还能存续多久?

当然,旧的职业消失,会有新的职业出现,关键看变化发生的时候,你有没有准备好、能不能抓住机会。

即便是在过去,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也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而是一步一步地干出来的。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长大以后会做农民,我的职业理想是当一名生产队会计。但后来生产队搞大包干,不需要会计了,职业生涯还没有开始,理想已经破灭,只好去考大学。1987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老师问我对工作的想法,我说,一不想做教师,二也没考虑过出国,三只想做农村政策分析。

这样我毕业后就去了当时的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1988年年底的一天,时任副所长的林毅夫老师问我要不要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这样我就去了澳大利亚。博士毕业后,我留校工作了一段时间。2000年年初的一天,我收到一个叫韩龙的美国人的邮件,问我要不要去花旗集团工作,这样我就去了香港。后来在2008年年底的一天,林毅夫老师又问我要不要来国发院工作。这样今天我才有机会站在台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三十多年时间,历经政、商、学三界,我终于活成了自己曾经不喜欢的样子,不过我现在很喜欢这个职业。

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有时候我们以为想明白了,其实未必,就算现在想明白了,将来也可能会变化。乔布斯说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鼓励大家永远不要放弃。我想补充一点,努力做好手头的事情和不放弃寻找热爱的事情,两者并不矛盾。毕竟只有做出了成绩,才有选择更好机会的本钱。记得几年前雷晓燕老师在国发院的毕业典礼上说既要“做我所爱”,也要“爱我所做”,也是这个意思。关键还是得努力干。

当你开始认真做事情,可能很快就会发现知识储备不足。我在毕业以后就发现在学校学的大部分知识都用不太上,这个问题现在可能也存在,因为知识进步真的是日新月异,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我在第一个工作单位呆的时间不是很长,却是我一生中收获最大的阶段,当时向周其仁、陈锡文、卢迈等同事学习调查研究、政策分析,跟着高晓蒙、向宁在河南新乡参与全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感觉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我现在的专业领域是金融学,但不是科班出身,我是学农业经济学的。去花旗集团工作前,我跟韩龙说没学过金融,他说没关系,你来了不就可以学了吗?

与所学到的知识相比,能力更重要,比如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欠缺,有学习能力就可以补上。我国教育体系不是特别擅长培养创新能力,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一个约束。钱颖一老师曾经说过,我国大学生水平的均值很高,但方差不大,意思是拔尖人才偏少。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更欣赏循规蹈矩,更喜欢标准答案,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点少,对错误尤其是失败的容忍度低。

最近跑进工体球场拥抱梅西的那个小伙子轰动了全世界,我也是梅西的粉丝,同时还让我回想起一件陈年旧事。

在我就读过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很多年前,一个年轻人和小伙伴喝啤酒夸下海口,说可以取来孟席斯总理专车的车牌。他跑到总理府,翻墙而入,不幸的是在拆卸车牌的时候,被正在厨房的总理夫人发现了。总理夫人把他叫进厨房,教导一番之后便让他走了。这个年轻人后来成了澳大利亚一位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担任过霍克总理的首席经济顾问、澳大利亚驻华大使以及多家银行和公司的董事长,他就是我的博士导师郜若素教授。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事的态度。两年前国发院在迁入承泽园校区时,邀请林毅夫、海闻、易纲和张维迎四位创始人一起同台交流,同学们对当时火爆、欢快的场面应该还有印象吧,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照片一度在朋友圈广为流传。那天讨论结束的时候,我试着提炼了国发院的两条核心文化,一是家国情怀,二是和而不同,易纲老师又在中间加了一条,高度自信,林毅夫老师也加了一条,求同存异。这几条合起来,就是我理解的国发院人做事的态度。

今天大家要毕业了,我相信你们在国发院的几年间,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传承了态度,接下去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呗。不确定性是一个挑战,但也会带来许多机会,既然删不掉、躲不开,那就勇敢地迎上去,拥抱不确定性吧!

进入 黄益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不确定性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96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