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几点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3 次 更新时间:2013-11-06 11:04

进入专题: 两岸关系  

吴江  

 

中评社旧金山11月4日电(记者 宋楷文)2013年中国和平统一美洲高峰论坛在旧金山落下帷幕。论坛以“新视野、新理念、新作为、开拓两岸新局面”为主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学术研究部主任吴江在研讨中同与会者分享了“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几点思考”。其完整发言如下:

过去5年,两岸关系虽也历经不少波折,但总体顺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随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深水区”,进一步前进的阻力和难度增大,某些方向出现了所谓“瓶颈”。应该讲,多数“瓶颈”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螺旋式上升的必经阶段。但有些问题的根源并不单纯,反映出当前两岸政治互信不足以及两岸民众相互了解不够、对未来发展目标不够明确,也反映出一些政治势力和人物对两岸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问题的短视。这些问题可粗略概括为“四个度”:速度、广度、深度和强度问题。

一是速度问题。两岸关系发展到底快了,还是慢了?这是最近几年两岸尤其是对岸民间乃至政经界经常讨论的问题。从感觉上看,两岸隔绝超过一甲子,尤其是李登辉主政12年和陈水扁当权下几乎陷入僵局,而马英九执政短短5年,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几乎一夜实现,两岸人员往来及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就连国外媒体也称,过去“敌对状态”的台北和北京,马英九上任后两地距离缩短的速度超乎想象。空运直航成功对飞,使过去两岸漫长的 8个半小时就被80分钟所取代,两岸“一日生活圈”瞬间成为现实,“早上在沪上喝茶,傍晚时在台北与家人团聚”。为此,有些台湾朋友感到不适应,担心两岸关系发展过快,媒体上天天有大陆新闻,天天有大陆人来台湾,特别是看到大陆的飞机船只进出,各省市领导纷纷带团来访,有一种“大军压境”之感,也给了民进党攻击国民党“卖台”、“出卖主权” 的借口。有些民调显示,私营部门劳工、技术人员以及农林渔牧业者和很多学生担心将来工作机会和就业市场,认为不要走得太快。民众对 ECFA 、服贸协议之类了解不足,往往会接受民进党的说法,诸如“台湾人将大量失业”“台湾人会沦落到大陆当‘台劳’”等等。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但可能是少数。大陆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多数人乐于见到两岸关系迅速发展,不会有“太快了”的感慨。

对此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我们确实要认识到两岸关系发展有其内在需求和客观规律,只要方向正确,速度其实并不是最重要。关键是要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保持新的发展动力。“和平发展期”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现在只是“初级阶段”,未来交流交往过程中要积累互信,增进共识,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循客观规律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两岸关系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我们作为历史参与者,无法改变历史发展方向,但可通过努力来加快发展速度。两岸都应树立“机不可失”意识,不重蹈过去一甲子丧失多次发展良机的覆辙,内外环境也不许我们把这一进程拖得太长。尤其应不失时机把两岸政治协商摆上议事日程,否则历史机会一旦错失,我们所有努力都可能付之东流。

二是广度问题。台湾解严20多年特别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近5年,大陆和台湾各项交流由暗转明、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取得丰硕成果。由最初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逐渐扩大到投资、经商、就学、就业,进而发展到政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宗教、工会、青年、妇女、少数民族等多领域、多界别的双向交流,业已取得重要成果和积极进展。经济合作仍是两岸关系重点,但两岸也在拓展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增进同胞的相互了解,融洽彼此感情,不断筑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

然而,我个人认为,当前两岸交流的广度,相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仍然远远不够。特别是由于种种原因,交流中仍存在禁区,如军事、涉外领域等等。当然这也正在逐渐突破中。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两岸民间军事交流有关工作,在各界朋友大力支持下,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特别是6月24日,我与台湾“两岸统合学会”在北京饭店共同主办了两岸退役将领和专家学者参加的“筑信研讨会——止戈与立信”,首次公开探讨两岸军事安全互信议题,达成了多项共识,媒体报道后效果很好。但这些仍很不够。目前两岸民间军事交流活动,基本上一面倒地在大陆进行,大陆退役人员、更不用说现役人员,入台难度很大,这和台湾相关人员成群结队来大陆参访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两岸军事交流必须纳入正轨,不能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势中缺席,也不能满足于高尔夫球赛之类的联谊活动,更不能止步于“去大陆不去台湾”,下一步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此外,一些不那么禁区和逐渐开放的领域,如文教交流、陆资入台、陆生就学等,虽已启动但并不顺利,仿佛“小脚女人迈不开大步”。如台湾地区对陆生赴台及采认大陆学历仍采用“三限六不”原则,包括限校、限量及限领域;不加分、不影响招生名额、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允许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续留台湾就业。来台留学的外籍生则不受上述限制。开放两年来赴台攻读学位的陆生,每年不到一千人。当然,去年12月中旬台湾当局已宣布未来将逐步放宽大陆学生来台升学的限制,并将扩大承认大陆学历;今年初马英九也表示将大幅放宽陆生赴台门槛。有关进展我们可拭目以待。

两岸交流有紧有松、时紧时松、忽紧忽松,究其根源,还是对岸领导人和公权力部门思想不够解放、“敌匪情观念”太强、抗压性太差,当然某些阵营“逢陆必反”心态也是重要原因。对此,我想引用一位台湾学者的话,“两岸尤其是台湾要更宏观一点,往正面的方向来思考,对于负面上有受到冲击的部分,我觉得政府要用尽全力协助帮忙辅导,换一个角度,海阔天空”。

三是深度问题。前两年,两岸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在两岸政治互信刚刚起步、各项交流合作亟待解决有无问题的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和有效的。但“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并不意味回避复杂敏感问题。两岸关系进入巩固深化期后,经贸、社会、文教关系必须与政治关系的发展协调同步,必须考虑就政治难题对话商谈,以期建构可长可久的和平发展框架。有学者提出,在宏观结构上,中美台三方“大三角 ”关系的博弈,仍然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单独决定或主宰两岸关系。在微观结构上,国、民、共三党形成的两岸 “小三角 ” 关系依然不稳定、不均衡,不仅深受岛内周期性选举政治的影响,而且三方政治互信脆弱,民进党成为三角关系中的变数。两岸政治分歧或僵局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上述宏观和微观结构制约,任何一方都无法单方面控制和左右。这种情况下,两岸携手推进政治关系、固化和平发展成果显得尤为必要。

但是,对岸在此仍态度消极,认为两岸谈政治议题的条件不成熟,没有急迫性,不是优先选项,甚至给两岸商签和平协议设置了“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国会监督 ” 等高门槛,其中民意支持是要透过所谓“公投”凝聚共识。之所以对两岸政治议题如此缺乏动力和意愿,主因无非三个:一是马英九执政当局支持率、满意度低迷不振,主要精力都放在“拼经济”使人民“有感”的民生议题上,担心碰触政治议题得不偿失,影响2014年的“七合一选举”乃至 2016年的“大选 ” ;二是岛内部分民众对政治谈判持疑惧态度,给了在野政治势力操弄空间;三是美国也不愿看到两岸走得过近、过快冲击其对台海的实质影响力。这些内外因素使得本来意愿不强、抗压性差的马当局,更加顾虑重重,畏首畏尾。

我个人认为,两岸间“只易不难、只经不政”的单纯思维已难以为继,“鸵鸟政策”不足以应付未来发展各种挑战。今后一个阶段,在推进两岸政治关系上,双方不能无所作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初级阶段,互信不足,可以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目的是通过经济、事务的共识合作、构建互信,逐渐争取说服民众;但是先经后政,不能只经不政,最后还是要走到政经并行乃至以经佐政阶段。既然政治议题无法搁置、回避不了,就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两岸政治商谈的环境与条件,并做好内部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两岸政治商谈台不会被“矮化吞并”,也根本不存在什么“亲中卖台”问题,越早商谈,对台湾越有利。两岸只要不断累积政治互信、展现诚意和善意,完全有智慧找到彼此都可接受的政治难题解决办案。

四是强度问题。两岸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时代,成果丰硕、前景看好。但总有人担心,当前形势下和平发展到底能持续多久?大陆给予台湾的经济好处会不会用尽,如果满足不了台湾的继续要价,两岸关系会不会因此倒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能否经受得未来内外政治风浪的侵袭?归纳起来,就是两岸关系一定条件下会不会逆转。

其实,中国大陆政府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是不可逆转的。十八大报告正式将“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写入党的文件,提出“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但是,岛内形势恐怕不那么乐观。对岸领导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或许不容忽视,但执政当局的政治能力和性格弱点,能否很好地应付在野势力的刁难、能否处理好“台独”阵营的阻扰?岛内各种不理性的民粹思潮,会不会让执政当局掉入所谓民意泥淖、在两岸关系原则问题上妥协?另外,从国际形势看,美国所推行的亚太新战略实施后,岛内会不会有更多人认为由于在美国战略中角色地位相对提升,可以倚美亲美、依靠美国提供政治支持与安全保障,进而淡化推动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意愿?

以上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强度够不够的疑虑,提出的种种问题本身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当前两岸政治互信仍然不够。这就是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政治难题未解决而必然出现的心态。如果双方对彼此深化两岸关系、解决共同难题的诚意、意图和决心存有疑虑,实际交往中各留一手、以观后效,那即使有些问题有机会解决,也可能会错过机会。因此,唯有深化两岸全面的政治互信,才是“强度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两岸目前已具一定互信基础,但总体仍较为脆弱。政治互信是很多问题的根源,不解决好,眼前和长远很多问题难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无法放进保险箱。近一年来,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如火如荼,但要彻底解决好政治互信问题,还是需要双方正式来谈,回避接触谈判是找不出解决之道的,有了解决之道也没法落实。这方面,大陆已经做好开展政治商谈的一切准备,需要台湾方面往前大胆迈出一步。当然,考虑到岛内部分民众对大陆情感的隔阂、“台独”势力的无理阻挠、以及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外部势力对台当局的影响,台方跨出这一步是需要决心的。但是,这一步终究要跨出去,否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基不牢、强度不足,损害的还是两岸特别是台湾自己的利益。

    进入专题: 两岸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929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