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气候治理的共识·途径与要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2 次 更新时间:2014-09-24 12:11

进入专题: 气候失律   气候"公地"气候治理   权责对待   代际公正  

唐代兴 (进入专栏)  

内容摘要:气候作为天气过程有其运行的时空韵律,导致气候失律的最终之因是人类活动。日益恶化的气候失律,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的存在安全,威胁到国家的可持续生存,因而,气候治理不仅必须,而且迫切。气候治理,需要建立起达成全球共识的气候责任,在此基础上创建"权责对等"和"代际公正"的整合引导方式。并根据"谁污染谁付费"的问责原则和"谁受害谁得益"的补偿原则,制定以人口为基准和以人口分布空间密度为调节机制的排放配额标准,指导气候治理以全球协作减排为治表之法,以全面恢复和提升地球自净化

能力为治本之策,以重建人类存在方式、技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最终动力。

关键词:气候失律 气候"公地"气候治理 权责对待 代际公正

气候是地球生命和人类存在发展的宇观环境。气候失律成为环境危机的核心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失律,虽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与人类活动直接关联,但对治理失律的气候,却更多质疑。本文就气候治理的可能性及其道路与要略,做一尝试探讨,以期引来广泛的讨论和社会整体动员的行动参与。

1、气候治理的实质与语境要求

当我们讨论气候治理问题时,需要首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气候治理的实质所指是什么?

第二,气候治理在什么语境下才可成立?

气候治理的实质问题 所谓气候治理,就是通过社会整体动员而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展开环境治理,以促进失律的气候恢复其运动变化的节律。

当我们这样定义"气候治理"概念,意在于揭示:第一,气候治理的目的,就是恢复失律的气候,使其重获自身运动变化的时空韵律,简称为气候节律。 第二,恢复失律的气候通过治理来实现。但由于气候是一种无实体形态和无边际规范的运动状态,其治理只能通过改变与之相关的其它环境因素来实现,所以,凡是与运动变化的气候相关的一切环境因素,都属于气候治理的范畴,这就是气候治理何以要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展开的根本理由。第三,气候作为人类存在发展的宇观环境,它是一块"世界公地",是全球化的公共产品。气候的这一自身性质规定,决定了卓有成效的气候治理,必须是全球行动、全民参与,这是气候治理必须进行"社会体动员"的实质要求。

气候治理的语境要求 气候治理的语境要求是指气候治理在什么语境下才成立,为此而必须先了解气候运动变化的基本方式。

首先,气候是一种天气过程。[1](P1)并且,气候作为一种天气过程,它始终是有变化的:变化,是气候作为天气过程的常态。更进一步讲,气候变化不息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性可以在不同尺度上得到呈现。比如,地球物理学用"第四纪气候"、"全新世气候"、"冰河期气候"、"小冰河期气候"等语言来气候变化的宏观规律;再比如,将一年划分为四季,并总结出一年气候变化的 24 节气,并且四季和 24 节气,构成了历法的的基本内容,而历法不过是人们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和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来判断气候的变化和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又比如,一天中的变化也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每天的气温总是昼高夜低、晨凉午热晚寒。

其次,气候作为天气过程,其变化不息的运动方式有两种:一是"气候变换",即气候循其自身节律而变化不息;二是"气候失律",即气候丧失其自身节律而变化不息。概言之,气候变换和气候失律,构成了气候变化的两种基本方式。

气候变换,是气候运动的合自然状态;与此相反,气候失律,则是气候运动的反自然状态。这种反自然状态的气候失律,却是多种外力推动形成巨大的合力所造成。从整体上讲,气候失律从整体上呈现三个特征"一是无节制性,即气候变换丧失自我节制(规律)而处于野性暴虐状态;二是无序化,气候一旦失律,则以暴烈无序的方式敞开;三是无方向性,即其无序的异动体现盲目的、没有持续不变的方向感的混乱过程。"[2](P80)由于气候失律的运动状态是暴虐的、无方向的和无规律的,所以气候失律既可能使气候朝着"变暖"的方向运行,也可能使气候朝着"变冷"的方向运行,更可能使气候朝着"变暖"或"变冷"交替推动的无序方向敞开。

客观地看,气候变换运动的最终推力却是自然力本身,即宇宙运行、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生物活动诸因素按照自身本性的方式而整合所形成的力量,推动气候有节律地运行。这种合自然状态的气候变换运动,是不需要治理的;并且,在这种合自然状态下,谈论气候治理也毫无意义。气候在一般情况下遵循其自身时空节律而运行,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异动状况,比如历史上经常讲的到"冰河期"气候或"小冰期"气候,就是其最好的例子。但这类异常的气候变冷或气候变暖,仍然是合自然状态的气候变换运动,因为它是宇宙和地球的相向运作而生成的宇观运动,与地面性质和地球生物活动没有多少关联性。


"气候变化的空韵律性"(参见唐代兴《气候伦理研究的依据与视野---根治灾疫之难的全球伦理行动方案》,《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4期,第80页),因为气候运动、变化最终以大气过程为动力:大气过程通常是以空间波动和时间周期的方式来推动气候有规律地变换(参见张家诚、 李兰《气候的周期性和预报可能性》,《吉林气象》,1997年第3期,第

1-7页),更具体地讲是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大气环流而推动气候有规律地变换(参见刘子英《气候周期性变化的新假说》,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2期,第92页)。

与此不同,气候失律这种天气变化的运动过程,不仅与宇宙运行、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直接关联,而且更与地面性质的异常改变和地球生物活动的死境化状况息息相关。而且,导致其地面性质的异常改变和地球生物活动的死境化状况的最终推力,却是越来越强大的人类活动。换言之,只有当宇宙运行、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和生物活动以异化自身本性的方式而整合运行时,气候才失律。气候失律,才是气候治理的真实语境,离开气候失律这一语境,气候治理就毫无意义。

2、气候治理的现实可能性

概言之,气候失律不仅为气候治理提供了真实的语境,更为气候治理创造了可能性。但要探讨气候治理的可能性,却需要考察推动气候变化诸要素及其内在生成关联,然后廛清人类活动什么方式介入气候而导致气候失律。

气候有节律变化的力量之源 气候作为天气过程的宏观推力,却是宇宙力量和地球力量的整合作功。

推动气候变化的天体因素--宇宙是由星系构成。推动宇宙运行的重要力量却是太阳:太阳是影响气候变化的第一个因素,因为它作为能量之源,通过核聚变所放射出来的能量,构成了地球上化学、生物及其气候过程的基础。

太阳辐射形成日照,日照影响气候变化,但却并不能直接地控制气候的波动和变化,而是要通过其它因素而的共同作用而形成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在这从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天体中"地球轨道的变化"。[3](P17)地球轨道变化是呈周期性的,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影响着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并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还要受"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与地球轨道所描绘出的平面有关的地球两极轴倾斜的变化以及二分点的前行(岁差)"[3](P17)的影响:地球轨道运行所形成的偏心率,恰恰由地球的椭圆构成结构所形成,即地球的轨道与并非圆形的椭圆之间所形成的"偏心率的变化使得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将产生两种结果状态:如果轨道是圆形的,那么地球接收到的能量将会减少,而气候趋冷;反之,地球接收到的能量将会增多,而气候趋于变暖。[4](PP193-194)由于地球的椭圆结构,使地球轨道所描绘出的平面有关的地球两极轴倾斜的变化,同样体现其周期性,其周期性变化的标志是黄赤交角,"这个角度在以年为刻度的范围内是稳定的。平均每年,当倾斜角度增加时,赤道地区吸收的太阳能量减少而两极增多。除此以外,季节性的反差也会增加;与北极不太严峻的夏天相对应的是南极十分严酷的冬天。相反,当黄赤交角减少,这种季节性的反差也会随之减小,而这恰好有利于冰川结冰。"[4](P194)而岁差即是由椭圆形的地轴围绕太阳转动和自转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在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地轴围绕太阳转动并经过地球运行产生了一个相对恒星 135000 年的完整旋转期,岁差会在太阳距离地球最远(远日点)以及最近(近日点)的那年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两极的地轴描画出一个圆锥状。这根如今指向北极星的轴在约 26000 年的时间里描画着一个圆。这个叫做'轴进动'(précession axiale)或'宇宙进动(précssion astronomique),它构成了气候进动(即气候岁差)"的原因。[4](P196)

推动气候变化的地理因素--气候运动变化不仅要受天体运行的影响,也要受地理因素的制约,从而形成"气候地理"。[4](P196) 形成气候地理的第一个因素是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具体的地理区域由于其地质构造的不同而影响气候并形成具体的气候地理。比如,地中海气候和黄土高原气候,源于各自所处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以及沙漠、山脉甚至与海洋接近的不同程度等因素。

形成气候地理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球热量。气候科学的奠基人亚历山大·冯·洪堡认为,气候客观地存在着"太阳气候"和"真实气候"的区分。真实气候就是地球气候,地球气候是由地球热量所决定的。地球热量构成了地球生物得以存在和生存消长运动的根本性力量。

形成气候地理的第三个因素是大气。太阳辐射和地球热量的共振,就形成真实的大气。从根本上讲,大气决定着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影响,但大气环流总是需要太阳能的维持。而太阳辐射供给地球表面的能量并不相等,其能量分布有其强弱区分。形成这种区分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地球在天体运行轨道上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根源于地球自身的椭圆性结构;二是地球表面因为海洋分布的结构造成了大陆不规则性,这种不规则性同样是形成太阳能量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仅后者言,影响大气环流的主要地球因素有如下七个方面:⑴地球板块构造;⑵火山活动;⑶由较热地区(高压)和相对较冷地区性之间的压力差所造成的大气风;⑷科里奥利力,即地球自转运动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⑸大陆与海洋之间所形成的反射率差异;⑹大山的性质,比如山地屏障的高度、山脉的方向等都对大气环流发生影响。⑺大洋环流。进一步看,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的这从多因素中,最重要者有三:一是地球板块构造,形成地球上地幔中部分地壳移动(即漂移)造成了洋流变化,并由于大陆相互碰撞而挤压出的山脉改变了风向和降水模式,这一过程也影响了海平面,以及陆地与水域的比例。[3](P20)二是源于独特地球构造的火山活动,它会将灰烬、气溶胶和气体带入高空,大量的物质微粒被抛入大气的平流层,过滤太阳辐射,导致气候急剧变冷。比如 1815 年印度尼西亚墒内的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了多年的寒冷气候,庄稼歉收和大范围的饥荒。三是大洋环流。地球表面被海洋占据 71%,如此广阔的空间自然因为水、风、太阳能、科里奥利力等因素的整合推动而共同形成浩荡不息的大洋洋流。海洋同样也因为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发生不均匀的回暖,从而影响气候变化。[4](P201)

推动气候失律的主要因素 在如上的天体因素和地球因素的合力推动下,气候运动变化是有其空韵律的,只有当这种体现其时空韵律的运动被如上因素之外的力量强行打破时,才爆发气候失律。气候失律的实质表征,恰恰是宇宙力量和地球力量的弱化。

首先,天体的有序运行维持着气候有节律地运动变化。天体有序运行的重要标志,就是散发巨大热量的太阳的周期性运动与地球轨道变化的周期性运动之间形成的互动,推动气候有节律地运行;反之,如果这种互动格局一旦打破,它就推动气候无序运行。因而,太阳辐射能力的变化成为气候失律的首要因素,因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源泉,它的辐射能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地球及其生命状况,并最终影响气候状况。导致太阳辐射能量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大气对流层中大气对流的流速、朝向以及对流的规律性程度,因为大气对流的流速、朝向及其规律性程度,直接影响着介于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大气臭氧层状况,也决定了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日照长度和强度。太阳辐射对维持气候有节律地变化的力量的弱化的根本原因,恰恰是大气对流的混沌无规律性,这就是大气对流层状况恶化。

大气对流层状况恶化造成的直接恶果,是大气臭氧稀薄,形成臭氧空洞,地球表面遭受短波(UV-B)紫外辐射的强度大大增加,其结果是不仅直接改变地球表面温度,改变降雨,也不断改变大气运动,从而进一步改变气候。

客观地看,对流层大气环境恶化仅仅臭氧层稀薄、臭气功能弱化的直接原因,其最终原因却是人类介入大气的活动。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导致臭氧空洞出现和大气环境恶化的真正原因有二:一是人类大量地生产并使用诸如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清洗剂等等氟氯化碳类物质,这大量破坏和"消耗臭氧层物质"一旦释放进入大气之中,就长期停留(大约10 年时间)大气之中,分解和破坏臭氧分子,打破臭氧层中原有的动态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氟氯化碳类物质不断增多,臭氧分子急剧减少,臭氧层日益稀薄,臭氧空洞形成并不断扩大,太阳辐射能量不断增强,地球表面温度不断升高。二是人类源源不断地向大气层排放各种污染物--比如各种工业废气,生活废气、汽车尾气、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等等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

除此之外,地球自净化能力的日益脆弱,亦是推动气候失律的重要因素。但形成地球自净化能力不断脆弱的直接原因,却是原始森林消隐,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大面积减少,草原退化和锐减,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江河断流和污染化、湖泊的富氧化、海洋环境生态的死境化。而使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并不断恶化的最终原因,却是人类活动,即人类为了物质幸福而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追求经济持续高增长,而无止境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资源,这才是造成地球自净化能力日益脆弱的终极原因,也是推动气候失律的强劲力量。

追根溯源,人类才是导致当代气候失律的最终原因,因为人类的欲望和贪婪,以及由此欲望和贪婪为鼓动力和导向力量的征服、改造、掠夺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状貌,改变了大气环境,改变了天气过程的时空节律,导致了气候失律,并为治理失律的气候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换言之,只有当人力成为气候失律的根本之因时,治理失律的气候才成为可能。

3、气候治理的必需与迫切

因为人类的原因,气候治理花香了可能性,但却并不能以此标明气候治理就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只有当失律的气候从根本危及到人类的安全存在和可持续生存时,气候治理才成为必需,才成为迫切。

气候失律动摇着人类存在安全的根基 客观地看,当前气候失律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得不到完全吸收转化而层层累积所形成。从整体上讲,温室气体的层累性聚集,主要由两个因素促成: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微量元素浓度的持续升高;二是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等微量元素的能力降低。前者源于排放过度;后者却因为地球能力削弱。从自然生境角度看,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是在排放与吸收相互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保有自身、维持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吸收的动态过程,就是碳循环的动态平衡。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就是其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过量和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所形成的合力所造成。

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元凶却是人类活动。环境史学家罗尔夫·彼得·西弗利(Rolf Peter Sieferle)指出,能源来自地球上的"地下森林"(underground)。"木材和碳的燃烧所释放出的物质来自当前的碳循环,之后在植物的生长中被吸收。但是,在化石燃料的燃烧中,所释放出的是 3 亿年前碳森林死亡时被束缚和储存于地下的物质。这些额外的碳一旦被释放出去,就无法再次被束缚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并会在大气中结合成为化合物,如微量气体二氧化碳。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我们看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指数级增加。含氯氟烃产品也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生产。这些微量元素气体造成了地球大气的变暖。"[5]地球物理学研究揭示了二氧化碳浓度与大气变动的关系:1957 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学会上,吉尔伯特·普拉斯(GilbertPlass)发表了他利用气模型表达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理论成果,揭示出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含量之间存在变动关系。[6](PP54=140)与此同时,查尔斯·基林(CharlesKeeling)发表了他多年测量的结果,揭示大气的年度节奏直接受到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并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却是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7](PP5-9)在冰期结束时的 1870 年,二氧化碳浓度估计值为 290ppm(百万分率);在基林数列的开端,二氧化碳浓度接近 315ppm;到了 1970 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 325ppm;1980 年上升 335ppm,

1995 年上升到 360ppm,到了 2005 年,其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380ppm(=0.038%)。[3](PP205-216) 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地层累性增加,源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与无节制地运用。全面开采化石燃料,既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推动污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加速层累。"19 世纪中叶起,四通八达的轨道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铁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最初依赖于燃煤蒸汽机。英国在 1800 年的煤炭消耗量接近 1100 万吨,而 1830 年的数量翻了一倍。铁路时代极大地加速了煤炭的消耗。到 1870 年时,每年的煤炭消耗量达到 1 亿吨。"[3](PP205)不仅英国,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煤炭的需求量成倍增长。

世界煤炭产量[8](P4) 单位:百万吨

年 份 产煤量 年 份 产煤量

1860

1880

1900 132

314

701 1920

1940

1960 1193

1364

1809

19 世纪,是化石能源开发的世纪。859 年,美国实业家埃德温、德雷克(Edwin Drake ,1819-188)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钻出第一口油井,由此引发石油开发狂热。 1876年,尼古拉斯·奥托(Nikolaus Otto,1832-1891)发明内燃机,为石油广泛需求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基础;其后,汽油提炼方法发明,为石油广泛运用各个领域开辟了道路;其三,汽车被发明出来并批量生产,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真正石油化。由于这三个方面的推广,石油于20世纪50年代挤身于煤炭之前而成为第一大化石燃料,从而推动整个石化工业大发展,造船业的繁荣,各种人工材料的拓展性发展和塑料制品取代传统的如纸张、木料、玻璃、金属等包装材料,并推动人类战争装备的现代化和航空旅游业的大发展,尤其是 70 年代大众旅游业兴起,"造成了乘客数量、目的地和单架飞机载客能力的快速增加。然而,每们乘客所消耗的能源却不成地增加了,因为一架载客 300 人的飞机的耗油量和几万辆大众甲壳虫洗车一样多。"[3](P208)

化石能源一旦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起搏器,就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远远超出大气层的需要,也远远超出地球的吸收能力:"自然界,尤其是绿色植物吸收CO2的能力和容量是巨大的,并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的砍伐森林,污染环境导致水体功能退化,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下降。"[9](P9)地球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日趋降低,主要源于如下地球生态因素的死境化态势所形成对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不断降低:

⑴海洋的富氧化;⑵热带雨林的减少和森林覆盖率的降低;⑶大地植被的减少,使大地裸露;

⑷生物多样性锐减;⑸水体功能的退化--具体地讲,地球的水体对自然界、地球生物圈、人类生活的滋养功能退化。

总之,二氧化碳等微量元素的持续的层累性增加和地球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不断降低这一双重状态,揭示人类赖以存在的地球根基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即地球的自存在、自生境能力削弱,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丧失了。

气候失律严重地威胁到人类存在安全和可持续生存 气候失律造成气候的暴虐,气候暴虐制造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气象灾难。

在气候失律的链条上,最狂暴的气象灾难却是由厄尔尼诺暖流和南方涛动组成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厄尔尼诺暖流南部高原干旱与北部高原暴雨的交替,推动南美洲西海岸向北吹的风使冷水上升而出现的洋流现象。当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这些上升涌流的冷水就会被密度更大的表层阻拦,造成对沿海岸区域的地球灾难和生物灾难。厄尔尼诺现象本身是一种海洋运动的局部现象,但它对陆地生态造成的破坏性和毁灭性远远超出局部区域而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动荡。并且,气候学家沃克通过仔细研究太平洋资料发现:当处于太平洋东部的塔西提岛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平均大气气压上升时,西部的大气气压就会降低,这

一相反现象在塔西提岛的平均气压下降时也会发生。这就是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

挪威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雅各布·华耶克尼士(Jacob Bjerknes)将厄尔尼诺现象和南方涛动现象结合起来研究,发现这原本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海洋波动系统,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实际上是更强烈震荡的厄尔尼诺海洋波动现象,它每隔3-7年出现一次,并伴随出现南太平洋洋流与大气条件的更为广泛的变化。气象学家们将这种以积累生成的方式而爆发的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厄尔尼诺年。整个20世纪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频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过去的20年里并未发生什么,但有两次激烈的活动相继发生:分1982年到1983年和1997年到1998年。珊瑚岩心试样使人们认为直至1890年,那些比平均现象更为激烈的活动在之后的12年都有明显发生,如今这个频率已提高了三倍。"

[4](P206)科学家们破解厄尔尼诺年这个谜团的各种努力,最终发现必须考虑人类活动这个因素。换言之,人类活动无限度地介入自然界推动了厄尔尼诺年现象出现的频率持续上升。

不仅如此,气候失律还制造出了日益日常生活化的气象灾难,这就是交错伴随酷热和高寒的飓风、暴雨、干旱、洪涝、冰雹。比如,2010年全球十大灾难中,有三件是气象灾害:一是巴基斯坦2010年7月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五分之一的国土都被浸泡在水中,洪水掠去了2000多人的生命,让600万人流离失所,霍乱和登革热在灾后蔓延。二是中国西南五省三月份遭遇强干旱的侵袭,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 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三是"亚历克斯"飓风登陆墨西哥东北部,随之而来的是强暴雨;而两个双4级飓风横扫大西洋,使得墨西哥的灾情雪上加霜。又比如,2012 年,寒潮、降温、台风、强对流,包括高温、低温等极端气候在中国大陆境内持续运动,并首尾相连发生特大干旱、持续强暴雨、洪涝、泥石流等十大气象灾害;与此同时,2012 年整个世界亦是气象灾难频发:比如年初百年罕见寒流暴雪横扫欧亚,600 多人失去生命;日本遭受高寒、大雪、暴雨的轮番袭击;7 月俄罗斯南部遭强暴雨袭击,171 人丧生;3 月份以后美国出现持续高温,10 月底飓风"桑迪"登陆,导致纽约及新泽西二州复原经费需 700 多亿美元。12 月超强台风"宝霞"横扫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正在经历的 2013年,其气候灾难更是触目惊心:南方的酷热、干旱和北方的洪灾,形成对应之势。尤其是南方持续的高达40℃以上的高温热浪,横扫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重庆、贵州、福建等十余省市近百座城市。

气候失律所制造的最具有渗透性的气象灾难就是灰霾。1952年,伦敦的烟雾让整个城市交通瘫痪。2013年初春, 我国北方上空140万平方公里灰霾漫布一月有余,不仅仅是北方,南方亦如是,南京、广州、重庆、成都、长沙等城市上空同样是经常灰霾笼罩。

气候失律制造出各种层出不穷的气象灾难,引发出后患无穷的地质灾难,山体滑坡、泥石流、地沉、地陷。并且,气候失律又为各种流行疾病、瘟疫提供了温床,气象灾害和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又引发出各种意想不到的疫病的传播和漫延。"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每年因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中暑、沙门氏菌和其他食品污染,以及庄稼收获减少造成的营养不良等共致使 15 万人丧生。"[10](P31)2005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问题综合报告》,以充分的数据展示了气候失律带来的土壤损失、饥荒和冲突,指出大多数生态系统状况的衰败是不可持续的,并很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变化。那些在生态系统服务减少中受到不利影响的人们极其脆弱,他们忍受着农业产量日益减少和饮水不足的困扰,还因承受着气候变化而将长期持续的传染病的压力。[11]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地球生病自然导致人类健康变成问题。"气候变化估计将增加未来的疟疾流行,主要是因为影子这个带菌者的活动范围将大幅增加。由于气候变化,疟疾须此后的一个世纪增加 5%。"[12](P66)

从整体上讲,气候失律所制造出来的如上生态灾难,不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存在安全,更破坏着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气候失律将人类社会推向不确定性的危机状态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指出,"在自反性现代性中,一切都变得不确定,除了气候变化!令人惊讶的是,系统怀疑的过程产生了(社会建构的)'确定性',即人类正面临毁灭,除非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变。预防第一的原则,就是要'证明'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由人为因素造成,以及气候变化正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对于社会而言并不平等分布的灾难性后果。"[13](PP139-140)气候失律最终导致了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不平等分布,加剧了世界的两极分化,强化了富国对穷国的剥夺和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因而,气候失律将进一步造就了贫困,使贫困世界化。而贫困和对贫困的挣脱与反抗,又进一步拓展和强化了社会的不确定性,世界的非秩序化格局不断形成,军备竞赛加剧、武力炫耀赤裸化、局部战争不断,仇恨与反抗、贪婪与残暴、掠夺与抢劫……层层累积,以生物武器和核武器为工具的世界大战一步步逼进,人类自我毁灭的命运早就为气候失律所书写。

4、气候治理的全球道路

气候治理的全球化责任 面对存在安全和可持续生成的威胁,必须进行气候治理;并且,为了治理气候,必须进行全球整体动员。在这里,"全球整体动员"首先是指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必须行动起来参与气候治理;其次是指全人类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参与气候治理。概括地讲,气候治理是每个国家的责任,是全人类的事业,是每个人的责任。气候治理的全球道路,就是气候治理的国家化、人人化和责任化。

在过去,气候是人们可以任意免费使用而不付费的全球公共产品,并且是唯一的"世界公地"。气候失律就是这块气候"公地的悲剧"的真实发生。治理失律的气候,就是阻止和杜绝气候"公地的悲剧"的继续发生,为此而必须全球每个国家真实地行动和平等地参与。

更具体的讲,每个人都存在于气候之中,气候的运动变化构成了每个人得以安全存在和可持续生存的宇观环境。并且,气候运动变化的节律,构成了我们存在的宏观法则和生存的共享节奏;气候运动变化的每一种异常行为,都在事实上影响到每个人的存在和生存,都会打乱我们本有的生活秩序。正是因为如此,要全面恢复失律的气候,必须人人行动起来参与对气候的治理。

无论从哪个角度进,气候治理都不是义务而只能且必须是责任。责任是人人必为之事,义务却是人人可为之事。必为之事是人人不能逃避的,所以必为之事与个人的爱好、意愿没有关系,也没有附加的条件要求,它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必须,都要接受(制度、法律、道德)规范和强制--假如有人要逃避责任的话;与此不同,应为之事始终是可做也可不做的义务,做与不做,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做,全在个人的意愿,所以,义务是个人爱好、兴趣、个性自由张扬的体现。

气候治理之所以是每个国家、每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义务,是因为第一,当代气候失律是人为造成的,每个国家、每个人都为气候失律做出了"贡献",虽然这个"贡献"有大小的差异,因而,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必须为气候失律担当责任。第二,气候失律所造成的生态学后果,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不能幸免,它从根本上危及到每个国家、每个人的安全存在和可持续生存,为了解决安全存在和可持续生存问题,必须每个国家、每个人行动起来共同治理气候。

气候治理的利益现实与理想追求 气候治理是基于气候失律并追求气候节律的恢复,这一治理行动本身蕴含了实际利益与生存理想于其中。

首先,气候治理始终是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具体地讲,第-,气候治理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较量,或者说是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群体或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重新分配;第二,气候治理也是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重新分配;第三,气候治理更是当代人的利益与他代人的利益的重新分配。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气候治理必须围绕利益而展开,并且将利益的重新分配、公正分配作为治理行为的核心问题来予以认真对待。为此,气候治理必须公正,必须立法,必须有法律的保障,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框架下,中止气候"公地的悲剧"继续发生,避免任何不公正的行为,杜绝任何形式的"搭便车"的行为发生。

"公地的悲剧"理论是加勒特·哈丁提出来的,他把环境比做公共土地,任何人都无须付费而在公共土地上放牧牛羊,因而,每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每天把自己的羊群增加一只或几只。这样一来,有限的公土地很快就被私人的羊群挤满,并且这块有限的公共土地很快就会被挤满的羊群弄得贫瘠不堪,最后,这块公共土地成为废地。所以,"公地的自由使用权给所有人带来的只是毁灭。"[14](PP32-33)气候作为全球公地,其自身运动变化的失律导致了全球公地的悲剧。中止气候公地悲剧的继续发生,就是制止所有国家无节制地和免费地排放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废气、污染。为此,必须全面推行污染排放的限度制度、付费制度和"搭便车"行为的惩罚制度。

污染排放的限度制度,是指气候治理应该明确一个大气容纳和地球吸收净化能力相适应的全球温室气(具体讲即二氧化碳)体排放总量,并以卓有成效的国际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污染排放的付费制度,是指气候治理必须在全球污染排放总量标准的规范下,按照平等公正的原则将此污染排放量分配到每个国家,任何国家在排放配额之外的污染,都必须支付费用。

污染排放的"搭便车"行为的惩罚制度,是指在污染排放上,不允许任何"搭便车"的行为发生,不给任何国家制造"搭便车"行为的漏洞,一旦发现有此"搭便车"的行为,就应该予以经济利益的重罚,使所有国家放弃在污染排放方面的搭便车的动机。建立确实可行的污染排放的"搭便车"行为的惩罚制度,是"为避免此种情形,人们必须同意为他们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付出代价。当他们为其对公有物造成的危害单独进行赔付时,他们出于自身的利益有将危害最少化的动机。在经济学的术语中,这样的支付方式就是将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e externalities)。对公共物品的危害对于个体的经济估算就不再是外在的了,因为他们不得不为此支付成本。"[14](P36)

为了全面制止和杜绝这种"搭便车"行为,气候治理必须通过制度构建的方式而理清利益关系、确立利益法则,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全球共识的气候治理理想。气候治理的理想,就是重建一种宇观视野的公益政治。这种公益政治要求"使我们通过公开、公平、制度化的代际公正以及证明人民存在自身利益以尽我们所能来构建公众的支持之后,但是我们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有关自身利益的工作完成之后,我们活着就必须要有理想。我们需要一种既关注人民的钱袋,也关注人民理想的气候政治,它必须与良好社会的理想和谐一致。在我看来,最重要的理想是社会正义。我们不仅需要为了后代而保护我们的世界--我们也需要给他们移交一个更公平的世界。我们需要向人民表明,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何以能消除不平等,并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强大和更具有凝聚力的社会 。这包括我之前谈论的各种要素:能源开支、不断消减成本、确保新工作和机会等方面的公平,但它也是一个更大的事情。我说过我们正处于一种过渡性经济,我们确实如此。正是在这过渡时期,我们拥有将我们的社会建设得更好的伟大能力,核心的挑战是将气候变化纳入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当中来。因此,它是我们的经济政策、能源政策和我们实现社会正义途径的一个内在部分。"[13](PP253-254)

气候治理的全球引导方式 气候失律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气候治理只能走全球化道路。要卓有成效地开辟气候治理的全球道路,需要创建起"权责对等"和"代际公正"的整合引导方式。

"权责对等"是指享受一份权利,就要为之而担当起相对等的责任。权责对等是基本的伦理要求,是普遍的道德规范,它仍然构成气候治理的一般规范。落实在气候治理上,权责对等具有两个层面的指涉功能:在全球语义层面,权责对等是指第一,每一个国家,只要愿意享受清洁的空气和有节律的气候,就必须担当起治理失律气候的责任;第二,任何国家,在过去实际享受了多少份排放污染的权利,就必须为此而支付相应的污染治理费用;第三,任何国家必须从现在起,只要排放污染,就必须治理污染;并且其排放与治理必须权责对等。 "代际公正"是指当代人享受的气候权利不应该比后代人多,并且,当代人享受一份气候权利,就应该为后代人能同样享受与其相对等的气候权利而担当起治理气候的责任。因为无论是民族国家、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不是单纯的为自己而存在,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为了本民族国家的永续存在,企业组织的当下努力同样是为了未来的百年;个人的奋斗最终是实现生命的延展与永续。

权责对等与代际公正的整合之构成气候治理的全球处理方式,是因为权责对等与代际公正的整合,必以权责对等为气候治理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以代际公正为气候治理的理想和目标。因而,权责对等必须以代际公正为指南,代际公正必须以权责对等为起点和动力。

5、气候治理的实施要略

气候作为一种天气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实质就是大气的吐故纳新,具体地讲,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和氨等各种气体与诸如大地、山脉、江海河流、地球生命以及其它固体物质之间通过太阳辐射作用而相互排放与吸纳的光合过程。以此来看气候治理。无疑需要减排,并将减排作为其基本任务,但却更需要化污,即增强和提升地球吸纳净化污染的能力,应该是气候治理的根本任务。

气候治理的减排要略 气候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之在大气中的浓度能达到促进气候恢复自身节律。为此,首先应根据气候正义的基本原则,整合发达的国家的"排放总量"要求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要求,设计以"权责对等-代际公正" 为基本导向的全球协作减排行动框架。并且,在设计全球协作减排行动框架时,必须从两个维度入手进行整体权衡:第一,必须确立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担责原则,这是全球协作减排的前提原则。因为虽然全球协作减排是针对现实而论的,但后当前气候失律之生态学却是发达国家过去无限度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所以这些国家必须担当污染大气的历史责任,向遭受此污染的受害国家提供经济上的补偿。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担责原则,是气候治理中"谁污染谁付费"的问责伦理原则和"谁受害谁得益"的补偿伦理原则的的整合化实施原则。第二,应该根据完全平等和比例平等的原则来制定排放标准:以人口为基准,这是贯穿完全平等的原则,因为污染的最终受害者是人,而排放的最终受益者也是人,人应该是制定排放标准和进行排放指标分配的主体,所以,人在享受大气资源和产品这一点上必须完全平等;以(国家)人口分布的空间密度为参照系,这是体现比例平等原则,因为大气不仅是全球化运行的,同时也体现了区域性,即在同一时间内,不同人口密度的区域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量是不同的,比如城市与乡村、或者都市与中小城市上空的温室气体是完全不同的,其二氧化碳浓度也是大有区别。为确保全球大气与局部空间的大气保持大体协调,也为使每个人的实际生存遭受大气污染的度能够降低到平均状态,在完全平等的人口原则基础上考虑人口分布的空间密度问题,这应该是排放标准和排放指标分配的最为公正的设计。

其次,根据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减排的重心应落实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二氧化碳的高排放问题;二是解决高耗能问题;三是解决高污染问题。

其三,卓有成效的减排,必然是全球每个国家的积极行动参与。为此全球减排需要构建一种相互协作的激励-规范机制。创建这全球协作减排的激励-规范机制,应该考虑与世贸组织及其它世界组织的整合,具体地讲,应该将减排纳入WYO运行机制,用WTO机制来带动、约束、促进全球减排。

其四,全球协作减排行动方案的全面实施,应该创建一种碳排放交易机制,"在此机制下,排污大户能够从其他低排放者那里购买配额。由于是富国排放了更多温室气体,该机制也会附带地对于他创建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产生影响。"因为"一个全球排放贸易规划将意味着资源从富国转移至穷国。……气候变化的伦理就为将资源从高收入国家转移到低收入国家,提供了进一步的并且是独立的理由。这种交易体系的其他好处 ,还在于它将会给更贫穷国家提供激励架构。后者将会受到鼓励使其排放维持在低水平上,以便他们继续有东西--即他们未使用的碳排放配额--可用于交易。"[13](P190)

第五,应该建立起世界预测人口基准。因为以人口为排放配额分配标准的碳排放交易机制,有可能潜在地制造人口增长激励。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确立某个特定的时间限度(比如50年或100年),构建起世界人口预测基准,使其排放配额固定于预计的人口规模上。制定世界预测人口基准,"这将会扭转对于人口增长的刺激的设想,因为我们实际上给各国提供了一种使其人口保持在基准之下的激励。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各国只有使其人口规模低于该水平,它们才会有比假如其人口规模达到或者超过该水平时更高的人均额度。"[13](P191)

其六,为保证全球协作减排的全面实施,应建立起一种世界信托基金机制,为腐败政府的国家如何将或因为"受害补偿"得来的钱或因其排放配额交易得来的钱用于社会建设和环境治理。这种依托机制的构建,就是"受托人将负责把从碳贸易中得来的收益交给出售配额的国家的人民。如果它们断定环境不允许把有关基金以一种造福于人民的方式进行交付,有关资金就转变为该国的依托基金以待处置,直到该国政府被认定为组建完毕并且有良好的意愿足以改进其人民的福祉时,该笔资金才可进行转移。"[13](P190)

气候治理的化污要略 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而减排,这是必须之策;降低大二氧化碳浓度、恢复气候节律的治本之策,应该从自然生境重建和人性再造两个方面努力。

从自然生境重建方面努力,就是全面恢复地球的自净化能力,增强大气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这是气候治理的根本要略,实施此一要略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森林、草原、大地植被的覆盖率,全面恢复森林、草原、植被的生境化功能,抑制大地的沙漠化和土地的退化,恢复土地的有机能力。二是畅通江河、湖泊,净化海洋,使江河、湖泊、海洋彻底去污染化,恢复江河、湖泊、海洋对地球和大气的自净化的生境功能。三是中止或最大限度地控制对地面、地下资源的掠夺性开采,让大地以及地球上的水体休养生息。

从人性再造方面努力,首先是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征服、改造论的存在观和生存观,学会重新去适应自然。人类的进化得宜于气候变化的激励:从更宽广的角度看,人类祖先的进化受到地理变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甚至被它们所决定。[15](P192"板块漂移所形成的东非大裂谷在这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伟大的生物多样性在这个裂谷中形成,但与过去一样,它们由气候的不稳定性和持续性变化支配。这种外部紧张是人类进化的引擎,人类祖先大约在 1000 万年前东非高原的大面积变冷之后开始进化。"[3](P30)这一进化进程表现出来的是竞斗、竞争,但在本质上却是适应。在异常酷烈的生存环境和高温的气候条件下,本没有特别武装的人类先祖,他们必须学会适应,适应剧变的环境和酷热的气候,"人类早期所形成的一些其他特征也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与更强大的食腐尸动物竞争需要它们具有长途奔跑的体力。在东非的炎热气候条件下,这使它们的体毛脱落。裸体和一种特殊的蒸发系统(以汗腺为基础),使它们能够在高温下体力消耗期间保持热平衡。"[3](P30)其次,应该重建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即应该形成社会整体动员,放弃高碳化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重建一种低碳化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此,必须重建人类生存发展的低碳化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消费体系,重建低碳化生存的价值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方式。其三,应该着手解决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力之间的严重分裂问题,控制人口的无序增长,将人口增长控制在地球承载力的临界范围内,使地球承载力始终充满生境的张力。其四,应该从制度、法律、政策、道德、经济等方面展开综合建设,以全面推动利用厚生的可持续生存和简朴生活。探索利用厚生的可持续生存和简朴生活,应该从个人、政府、团体、机构的消费行为入手,这首先需要将节约和简朴作为国家准则,其次是将消费纳入碳税体制之中,推行累进制的能源消费税。

总之,全球协作减排要产生恢复气候的最终实效,必须以地球全面恢复并提升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自净化能力为前提;然而,地球恢复和提升自净化能力的最终动力,却是人类对自我的改变。所以,改变自我和重塑自我,这是人类治理失律气候,实现自我存在拯救的关键所在。



进入 唐代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气候失律   气候"公地"气候治理   权责对待   代际公正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22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