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经济建设与生态维护协调发展新思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0 次 更新时间:2014-09-24 13:03

进入专题: 经济建设   生态维护   协调发展  

唐代兴 (进入专栏)  

【要报要点】经济增长,应该是扣除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和环境生态成本之余额。追求GDP持续高增长而将环境生态成本转嫁给未来,这是一种犯罪行为。面对频繁爆发的严酷环境生态灾害,应探索以生态维护为导向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维护"两条腿协调行走"的原则,废除"农村走向城市"发展模式,实施"城市走向农村"发展战略:一是中止大城市的规模发展,转向城市功能发展和导向发展;二是有限度地发展中小城市,充分发挥其贯通大城市和农村的集散功能;三是全面发展县城和乡镇,构建以城镇为枢纽的整合辐射中心,带动农村全面发展。

一、气象灾害对发展的警示

1、北京两次环境灾害表明环境生态的恶劣程度。 首都北京,在半年时间内经历了两次巨大环境灾害事件:2012年7月21-22日,一场大暴雨导致了北京市内涝,全市190万人受灾,数十人死亡。2013年1月,灰霾在北京上空持续20余日,其次生性灾难目前尚处于未知。

城市内涝,在我国已是普遍现象,住建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做专项调研显示:2008-2010年间,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竟达137个,占39%;有57个城市发生内涝时其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北京市内涝,揭示了中国城市规模发展超前而功能发展滞后的普遍性,及其所形成的诸多后遗问题的严重性。灰霾,是近年出现的气象灾害,这次灰霾持续近一个月,而且横扫143万平方公里天空。表明生命健康和环境生态安全已成为最大社会问题和生存问题。

2、城市内涝和灰霾泛滥的成因。城市内涝和灰霾虽然都属气象灾害,但它却主要由城市追求规模发展、人口超度密集、污染泛滥所造成。无度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以污染泛滥和环境生态遭受加速破坏为代价。国家气象局历年公布的数据可证明这一点:2003-1012年,全国每年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884.3亿、1565.9亿、2101.3亿、2516.9亿、2378.5亿、3244、5亿、2500亿、5000亿、3030亿、3358亿,总计27579.4亿元。其中,前五年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0446.9亿元;后五年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7132.5亿元,后五年全国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前五年多6685.6亿元,增长了64%。

二、制造环境生态日趋恶劣的元凶

1、GDP"成绩单"和"军令状"背后孕育更大危机。2012年,中央政府设定GDP增长目标为7.5%,内地31省市除上海外,都超额完成GDP增长指标,有24个省市GDP实际增长达两数位,其中天津13.8%,贵州和重庆13.6%,云南、甘肃13%,陕西、四川等8省12%以上。

2013年,中央政府设定GDP增长目标为7%,但各省刚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内地31省市中24省设定GDP增长目标保持两位数,最高者是贵州,其GDP增长目标为14%。

在全球经济仍处于寒冬季节这一大背景下,我国GDP增长目标大跃进,靠的是什么?是资源、劳动力优势?还是投资、技术优势?或者是环境生态优势?并且,这种GDP增长大跃进从整体上呈现出的"东低西高"特征,又意味着什么?

2、GDP增长==投资·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远目标,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明确定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问题,实施这一基本国策的具体任务,就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和与国际社会一道"治理气候"。这些任务都不属于GDP增长内容,但却构成了中国当前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因而,设计GDP指数和计算GDP增长值时,必须核算环境成本。不计环境成本的GDP增长,是一种投机主义的GDP,它将环境成本转嫁给了未来,将严重破坏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一种犯罪。不妨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为例来看这类犯罪行为的严重性:该研究报告耗时两年,对全国各地区和42个行业环境污染实物量、虚拟治理成本、环境退化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最后得出结论: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并且,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所需的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以上三项相加,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8792亿元,占当年GDP的11.65%。而2004年全国GDP增长10.1%,如果除去环境污染成本,这一年经济发展实际上呈负增长。因而,当全国为2004年GDP增长10.1%而欢呼时,是有意把环境成本和环境生态风险全部转嫁给了未来。我们今天所被迫承受气候失律,暴雨、干旱、洪灾、高寒、酷热、沙尘暴、灰霾、污染、城市内涝环境灾害,实际也是在为过去、当然包括为2004年在内的GDP买单。

三、以环境生态维护导向经济发展的阳光大道

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城市内涝、灰霾、沙尘暴等环境灾害,必须重建以环境生态维护导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国策。

1、探索以环境生态维护为导向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设计以计算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为基本参数的GDP增长目标,必须中止可持续发展模式。因为可持续发展模式仍然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并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目标,强调其发展的不停顿性和追求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它与生态文明所努力的方向构成内在的不一致。概括地讲,生态文明追求生境化,其根本任务是全面恢复地球承载力、社会自净力,并使作为宇观环境的气候恢复自身节律,生态文明建设所致力解决的这些问题都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所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只能走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道路,即以可持续生存为起步、并以更高水平的可持续生存为目标的发展,就是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2、坚持"两腿协调行走"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原则。20世纪80-90年代,邓小平为改革开放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实践理论,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是"两手抓"却"一手硬"而另"一手软",因而,经济上去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却下降了,这就是十八大报告所总结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众多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今天,在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吸取如上教训,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生态维护两条腿走路两腿齐、并且两腿协调行走的原则。

3、实施环境生态维护引导发展的可持续生存道路。客观地看,面对环境生态日益恶劣的生存状况,人们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国策时,选择的是以经济增长带动环境生态维护的路子,这条路子的实质是抓经济增长一手硬,而抓环境生态维护却是一手软。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走以环境生态维护引导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的新路子。以环境生态维护引导发展,其评价指标既要以GDP为参数,更要以地球环境生态和社会环境生态的生境化为参数,评价地球环境生态的生境化,应该以恢复区域性地壳、地体、山体的自稳定性、自安全性和恢复山脉、江河、草原、森林、湿地、荒野、耕地的再生力为具体指标;评价社会环境生态的生境化,应以恢复净化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精神污染、制度污染的实际能力为基本参数。

4、构建"城市走向农村"的可持续生存战略。35年改革开放,我们开辟出一条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建立工业化体系和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格局。这种"农村走向城市"的发展战略,虽然使城市超速发展了起来,但几亿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农民工的城市身份、生存保障、社会福利、教育和职业培养等问题却未得解决,并难以解决,它构成城市的巨大压力和社会震荡的潜在威胁,与此同时又导致了农村空心化,土地荒芜,农业凋零。为消解社会震荡的潜在威胁,解决城市压力,重建农村并重振农业,应果断中止"农村走向城市"的发展模式,全面探索实施"城市走向农村"的发展战略,这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实施"城市走向农村"的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整和有序引导,第一,鼓励城市农民工重返家乡,在建设家乡中发展自己,具体地讲,就是让农民回到土地上耕耘的收益大大高于外出打工的收益,农村和城市的许多根本性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第二,全面构建城市思想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教育资源输向农村的复合高速公路。第三,出台各种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科研机构走向农村,协助创建生境化的农村市场。

5、实施"城市走向农村"三大战略方法。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农村的主要战略方法有三:

一是中止大城市的规模发展,使其朝着功能发展和导向发展方向转移。大城市的单一规模发展,既是一种资源掠夺性发展,也是一种环境生态的破坏性发展,废除这种发展模式,追求其功能发展和导向发展,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然命运。大城市功能发展方向,是指大城市的自身建设,应该更人性化、更生态化、更节能化、更降低城市运作成本;大城市导向发展方向,是指大城市应成为国家文化、思想、学术、政治、经济、科技等前沿探索阵地,应该向其周边地区输出文化、思想、学术、政治、经济、科技等资源,以牵引周边地区的全面发展。

二是有限度地发展中小城市,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集散功能。充分释放大城市的导向发展功能,须全面推进中小城市有限度地发展。首先是推进中小城市有限度的规模发展,这要求国家应该对中小城市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根据其区域区位特征、已有基础、辐射功能等客观指标,确定规模发展的限度所在;其次是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其集散功能,即将大城市的优势资源输入城镇和农村,同时又将城镇和农村的优势资源输向大城市,并在这往返循环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三是全面发展县城和乡镇,带动农村发展。发展城镇的核心任务,不是城镇的规模建设,而是构建农村市场和农村文化、科技、政治、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的动力磁场,使之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带,成为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整合中心,成为农村产业化链条的齿轮。具体地讲,就是制定其严格的规模指标和功能指标,以此为准则有序地发展县城和镇城,使其成为农村市场培育中心,农村文化建设中心,农村科技开发与运用指导中心,农村医疗中心和教育发展中心。以医疗为例,评价各城镇所建设起来的医疗中心的具体指标是: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重病不出县。

进入 唐代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建设   生态维护   协调发展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23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