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心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逻辑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37 次 更新时间:2014-07-09 16:01

进入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在逻辑关系   理论   道路   制度  

包心鉴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各自有着内在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同时它们相互之间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在逻辑证明,需要着重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以及这一理论体系迄今为止所包容的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道路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在逻辑证明,需要着重深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选择这样一条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主题、本质、内涵、目标是什么。作为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在逻辑证明,需要着重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逻辑依据、基本内容、内在本质和主要特征等重大问题,从而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逻辑关系/理论/道路/制度


一、引言:"内在逻辑"问题的提出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P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不懈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与归宿,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与趋势,不仅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获得了"历史必然性"的证明。历史经验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制度支撑。也不仅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获得"现实必要性"的证明。现实生活表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才能防止"左"的或右的主张和思潮的干扰,确保党和人民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才能正确澄清和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种种问题,在科学理论的基点上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才能真正巩固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各项事业的制度基础,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考验,奠定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制度根基。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内在逻辑性"的证明。

恩格斯说:"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2](P247)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性",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各自有着内在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同时它们相互之间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深入研究与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无疑具有极其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人们更加深透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所深蕴的内在规律,更加科学地把握这三大形态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深入研究与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同时具有极其重大而深刻的理论价值。它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视野和理论视野,以严谨的逻辑思维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水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科学和缜密的理论品格和理论魅力,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二、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获得的最重要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态。人类思想理论发展史表明,理论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又反过来指导新的社会实践;一种正确理论的形成,必然有它内在的逻辑动因;一种正确理论对社会实践发挥重要指引作用,也必然有它内在的逻辑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这样符合思想理论规律的深刻逻辑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证明,需要着重深入回答相互关联的三大基本问题: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实践是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迄今为止所包含的三大理论成果相互之间是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实践证明,搞清楚以上三大逻辑关系,是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指导性、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与坚定性的重要前提。

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实践的逻辑关系

一种正确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是符合历史要求和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真理性和重大时代价值,离不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与逐步形成的逻辑起点,也是这一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动力源泉。

首先,改革开放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首当其冲地提到我们党的面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以探索和回答这一根本问题为逻辑起点的。

3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要提出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所以要带领人民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从根本性的历史原因来说,就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没有搞清楚"。而对这一问题没有搞清楚,又是同没有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包括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脱离了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一些论断当成不可更改的圭臬,甚至用那些已经落后时代变化乃至已经过时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实的实践,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陷入了严重的本本主义和"乌托邦"空想。对此,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他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P291)邓小平尤其对时代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要求作出了深刻分析:"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3](P291-292)正是引导党和人民摒弃了从"本本"出发来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定势,着眼于时代变化和现实国情来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P3)的重大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系统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思想,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提出和一系列相关理论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始。

其次,改革开放推动着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是在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理论形成与完善的过程,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在探索和回答新问题中不断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正是鲜明地体现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和思想进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并不懈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同时明确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重大课题,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在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不仅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课题,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总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现实问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三大重大课题、三大基本规律、三大阶段性成果,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和发展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又极其深刻地指导着和推动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是以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既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和逻辑起点,又是不断丰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的逻辑依据和强大动力。游离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社会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和科学的把握,甚至会产生种种偏颇的或扭曲的认识。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

以改革开放的视角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提出如何认识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4](P11)对于这一科学结论,一些人不理解甚至很"纠结",常常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的疑问。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与搞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P54)因此恩格斯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2](P337-338)列宁更加鲜明地指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6](P162)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回答和解决时代变化和实际发展提出的特殊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问题,从而形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与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本质与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与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科学理论体系,相互联系、交相辉映,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伟大历史进程。由两次历史性飞跃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但是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毛泽东思想并没有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更没有明确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的。

第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涵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理论创新过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这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就是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普遍性。而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和不同的社会实践中,这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在同一主题下又具有不尽相同的历史地位,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这就是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特殊性。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普遍性,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特殊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各个发展阶段理论成果的特殊性,才能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所谓基础性、架构性,即是说,这一科学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具有长远性的奠基作用。主要表现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这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明确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把人民满意、人民答应、人民放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标准。显然,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创造性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拓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奠基作用与支撑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征途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组成部分。所谓开创性,突出表现在,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密切适应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发展趋势,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从而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视野,启发和引导人们在更加适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突出表现在,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进一步科学揭示;既继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核心、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以上逻辑关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有机整体,是一种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过程。迄今为止三大阶段性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一以贯之地理解和把握。同时,这三大阶段性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又占有各自特殊的地位,体现着各自特殊的时代价值。

三、作为道路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

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关键在于道路的正确选择。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对这样一条道路,除了进行"历史必然性"证明和"现实必要性"证明之外,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追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选择这样一条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本质、内涵、目标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其他现代化道路相比有何特殊价值?只有深入地搞清楚这些内在逻辑问题,我们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动摇,并不断拓展这条道路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精髓: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好"结合"的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以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前提与起点的。这种恢复和确立,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创新特色,这就是将"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有机融为一体,创造性地解决了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文章这一根本方向。

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为此毛泽东曾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不一定全照搬苏联那套公式,不能教条主义地学习苏联经验。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方针。正是这种独立自主式的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道路。可惜这一探索未能长期坚持下去,50年代后期即开始发生严重失误,以至逐步形成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左"的理论和"左"的路线,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产生这一挫折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没有选择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这一时期,尽管毛泽东也不断地强调要继续做"结合"的文章,但是这种"结合"更多的是从"本本"出发,企图在马恩列斯书本中寻求实现理想化社会的方案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严重忽视了中国国情,由此导致关于社会主义的理念期待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导致脱离具体的现实条件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路线和政策,乃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使人们陷入了迷惘和困惑。

总结这段历史教训,邓小平提出一个重要思想:要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好走什么样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僵化思想的束缚和固定模式的羁绊,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他深刻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7](P141)"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7](P36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成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实指向,是改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社会主义答案、把"本本"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的倾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所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精髓。正是由于突破一切僵化观念和固定模式的束缚,坚持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我们党对世界格局新变化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两个"正确判断",两个"科学结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两大理论基石。实践有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充满活力,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是亿万中国人的百年梦想。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这一梦想奔走呼号、上下求索,耗尽毕生心血以至献出宝贵生命。然而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作为一个长期饱受外患内乱的弱势国家,尤其作为一个后发型的社会主义大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何其艰难!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曾经面临着如何走向现代化的痛苦选择:要么照搬英美模式,走西方现代化道路;要么照搬苏联模式,走高度集权的东方现代化道路;要么与资本主义世界完全对立,走封闭式的现代化道路。如此种种探索、试验,最终无不归于失败,唯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才是中华民族真正走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中国式的现代化",概括起来就是,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牢牢把握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又坚定不移地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政治,不断拓展走向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路径;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又坚定不移贯彻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动摇,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现代化,又坚定不移紧跟时代潮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包括与西方世界的沟通与合作,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提升现代化水平;既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动摇,又坚定不移与时俱进,积极吸纳、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和价值理念提升人的现代化素质,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等。正是这些成功的做法、经验及其成就,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张扬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

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过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十分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30多年前当中国改革开放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人们对中国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还处在一种似明非明状态。这个重大问题,自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深入思考的"热点"问题。所以,1979年12月6日,当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问题的时候,邓小平陷入了沉思,进而便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命运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小康社会"。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7](P237)"中国式现代化"、"小康之家"、"小康社会",这些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概念,初步指明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和方向。正是在这次重要谈话的基础上,邓小平经过反复思考并经过党中央领导集体反复论证,高屋建瓴地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展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基本上是按照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的。到上个世纪末,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实事求是分析我国小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个重大战略目标,这就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它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特有内涵和实现步骤进一步科学化和具体化了。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意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特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协调发展和全面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于中国社会全面变革和全面发展的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进程及其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经济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好地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权利;这一政治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文化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社会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整体推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实践雄辩地证明,这样一条发展道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以内在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容纳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其他经济成分。这样一种经济制度,既能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条件,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以发展高度民主为目标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消除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局限性和狭隘性,使社会机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社会公正和平等作为价值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是要消灭阶级,消除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不均和人的畸形发展现象,使社会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内在活力基础之上。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的特性和战略,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断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迈进,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能力消除一切旧制度下所特有的贪婪、腐败、堕落现象,使整个社会在文明健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和不懈追求,是符合东方大国走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规律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四、作为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必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有机融为一体。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依据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有哪些基本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逻辑关系界定有何现实价值?深入搞清和科学把握这些基本问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的重要前提。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逻辑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积累、逐步形成、不断完善的过程。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我国社会制度不断变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义为: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又充分吸收其他社会制度的优秀成分,紧跟时代潮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点,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民主公平正义为价值,坚持以人为本,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新型社会制度。

这样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内在逻辑体现,又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运用的内在逻辑证明。它内在地包容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一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其本质特征的每一个方面,都深刻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的内在要求。其中最重要地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其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正是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和实践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其二,以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不断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深刻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的又一基本要求。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管长期的,具有普遍性,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是分阶段的,具有特殊性,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我们党实现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与积极吸收其他社会制度优秀成分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将中国推向了世界、融入了世界,正是在世界大变革大发展潮流中尤其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与世界发达国家社会制度沟通与交流,在比较、鉴别与吸收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张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我们党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中最基本的方面不动摇,又大胆吸收和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社会制度中的优秀成分,在对外开放中有力促进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创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发展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所以能够与时俱进,所以能够在全球化激烈竞争中不断巩固发展并在世界舞台上愈益显示出强大竞争力和内在活力,根本原因正在这里。

三是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在消除剥削和社会差别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和价值追求。然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无视社会公平与公正,容忍社会差距不断拉大,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承认社会差距的客观存在,企图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完全公平与公正,那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和地区都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正是深刻体现了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这样一种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实际出发,既顾及了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现实性,把追求效率、提高效率放在重要位置,又顾及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必然性和目标性,坚定不移在发展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差距与公正的统一。坚持这种辩证统一,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现实依据,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现实任务。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具体体现在:一,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的地位和权利的真实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根本基础;二,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主体依靠力量;三,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与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四,人民受惠不受惠、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的根本动力。以上四点,在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了比较鲜明的体现和完整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初创时期,形成于和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所谓"源于毛,始于邓,成于邓,巩固发展于江、胡"。

以人民民主为本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由五大基本制度构成,其核心就是"五大民主":

(一)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基本的国家形式。从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到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诞生,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不断发挥与体现。其最大优越性在于,它既能有效地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本质的根本之处在于选举民主。选举和投票是现代民主制的一大优势和主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选举民主的根本体现。全体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通过广泛民主选举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广泛民主选举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从而使广大人民的意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确保各类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需要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根本方向和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选举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选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任。

(二)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载体是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我国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协商民主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现代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党派的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广泛协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见,再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进行决策,由人民政府执行实施,这样一种政治体制,集中体现了广泛民主与科学集中的统一。坚持与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创造。

(三)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间接民主制度,而且要逐步创造条件发展直接民主,不断拓展直接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以及部分县乡以下直接民主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是发展直接民主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广泛实践。这一广泛的直接民主实践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平衡、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东方大国,更有其特殊意义,不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生长点。同时要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尽管当前我国的群众自治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和探索之中,还存在着种种亟待完善的地方,但是作为一种亿万人民参与的直接民主实践,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完善,将发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四)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政治制度

现代民主政治是政党政治,关键在于执政党能否民主建党、民主执政,要害则是发展党内民主,同时按照民主协商的原则处理好"党际民主"即执政党与其他参政党的关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根本意义上说,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民主执政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以执政党党内民主带动党际民主及其民主党派党内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和关键环节。党内民主的核心是确保党员民主权利,关键在于制度建党。

(五)以经济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调节社会资源的一种基础手段,而且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制度,同时还是适应时代潮流把中国推向世界的一种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经济民主,即赋予和确保企业及生产经营者个人以经济自主权。只有拥有经济自主权,遵循价值规律自主生产、自主经营,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增添基础活力。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调控,但这种调控与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的政府调控有着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一个是民主式的调控,一个是集权式的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决定,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必须建立在充分保护和发挥企业及生产经营者个人自主权基础之上,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条件,通过行政调控手段和经济调控手段的有机结合,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平等。

五、结语:"三大形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基本形态,理论、道路、制度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形态,是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制度支撑,是作为理论形态和道路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保障。历史与现实一再表明,只有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理论、道路、制度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主义"问题。"主义"指引方向,"主义"指导行动。在我国现阶段,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当前在究竟要坚持什么"主义"问题上的种种思潮,再一次警示我们,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识,不断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的科学性。

作为道路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着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科学发展之路。在我国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不断拓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在全面发展中逐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

作为制度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建设"问题。制度重在改革、重在建设。在我国现阶段,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要紧紧抓住人民民主这一本质,不断推进各项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促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的建设,把改革与建设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坚定不移地改革与建设,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科学性、包容性和时代性,更加有力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力保证和坚强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M].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版)[M].人民出版社,2002.

[6]列宁选集:第1卷(第3版)[M].人民出版社,1995.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NU1DA20121012



    进入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在逻辑关系   理论   道路   制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614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