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心鉴: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4 次 更新时间:2022-03-17 19:33

进入专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  

包心鉴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人民民主和发展人民民主进行了不懈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厚重的民主发展历史逻辑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常态。这一民主新理念新思想及其新实践,深刻体现了历经百年艰辛的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深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洞察时代大势、引领时代潮流、把握历史规律、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担当品格。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必然结果。“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的提出,有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基础和核心价值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深刻体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最重要历史经验。“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充分证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立场和核心价值。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真正管用的民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制度安排。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能照搬“西式民主”模式。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如果人民只有在竞选时被拉拢,选举后就毫无发言权,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战略任务。新的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理念新思想及其新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和深远的时代价值。

——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深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政治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学制定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正是由于党的十九大深刻分析我国社会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才科学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方略。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日益增长的基点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和着力推进的新实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益增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愈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是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在民主政治发展方面新要求的重大战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注重民主制度程序的不断完善,而且注重民主参与渠道的不断畅通;不仅注重民主发展过程的法制化保障,而且注重民主建设成果的制度化落实;不仅注重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而且注重人民意志的充分表达;不仅注重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实现,而且注重人民民主觉悟的不断提升,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各项工作上来。

——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走好新时代新的赶考之路、确保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迫切要求。

1945年夏天,在中国革命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应邀走进毛泽东的窑洞,坦率地向毛泽东提出如何防止历史上“人亡政息”现象重演,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尖锐问题。毛泽东明确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窑洞之问”和“窑洞之对”,对于确保我们党永远充满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具有永久性启迪和警示意义。

发展人民民主,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和考验中保持自身纯洁性、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重要法宝,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赋予了厚重的历史自信和坚定的政治自觉。人民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基础,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是实现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扬民主,依靠人民民主的力量监督党和政府,是党不忘初心使命、永葆青春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要充分发扬民主,实现让人民来监督党和政府,党必须具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标志,我们党之所以伟大,关键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依靠人民的力量改正自己的错误。

——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应对“美式民主”挑战、充分释放中国民主巨大优越性的迫切要求。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但实现民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各国国情不同,应该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符合最大多数人要求的民主政治道路。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美国习惯以“民主灯塔”自居,频频以民主为武器干涉别国内政,给人类政治文明进程造成极大干扰。2021年12月,美国政府召开所谓线上“民主峰会”,在世界大变局舞台上演出了一场闹剧。此举不仅昭示美国一些政客以民主之名行霸凌主义之实,而且充分暴露了“美式民主”的狭隘与偏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鞭辟入里地指出:“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面对美国政府在民主问题上制造的混乱与挑战,最好的回应就是事实与实践。铁的事实表明,“美式民主”内困外患,乱象丛生。对内,给美国社会带来重重危机,正在演变为少数特权阶层谋取私利、相互攻击、愚弄人民的工具,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对外,肆意霸凌,给世界各地带来极大灾难。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仓皇撤军,给受害国留下一地鸡毛,也给世界政治舞台留下种种笑柄。

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不断释放中国式民主的巨大优越性,是回应“美式民主”挑战的最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在不断推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不断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提升了民主的质量,深刻彰显了中国式民主不仅创造了中国政治文明新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这一民主政治实践雄辩地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具有广阔前途和强大生命力。


(作者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进入专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07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