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昭奎 权衡:中国经济会否重演日本“失去的十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84 次 更新时间:2012-09-02 21:33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冯昭奎   权衡  

随着中国经济放慢脚步,少数国外学者将日本“失去的十年”与中国经济联系起来,他们猜测,中国将出现一个日本式的经济低迷期。

所谓“失去的十年”,是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历了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期,年均经济增速仅为1.75%,失业率一度达到4.75%。与日本经济辉煌时引起世界瞩目一样,10年的经济低迷同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基于中日经济中的不少相似之处——如日本经济开始低迷的1990年,正是日本“人口红利”完结的开始;日本曾连续12年增长率高达两位数,并经历了30余年较快增长;日本经济“硬着陆”前房地产泡沫严重,等等。上述迹象在中国经济中也或多或少有所显现,这些相似性让一些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趋势。

该如何看待这种担心?我们又可以从日本“失去的十年”中得到哪些启示?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研究员。

■今日中国经济与昔日日本经济存在根本差别,日本曾经发生的问题,不一定会在我国发生

■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因素,是增长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非增长率

■“向外看”会赋予我们更宽阔的视域,但研究中国问题必先立足中国,从中国实际出发

日本经济“失去十年”,根源在于缺乏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李小佳(以下简称记者):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国外经济学家猜测,中国会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那样面临“失去的十年”。何谓“失去的十年”?日本为何会出现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期?

冯昭奎: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出现持续低迷,在接下来的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不足2%。具体来看,1992年、1993年、1994年日本经济连续3年接近“零增长”,增长率仅为0.4%、0.5%、0.7%,1998年和2001年则出现负增长,分别为-0.7%和-1.1%。日本从曾经的“西方经济的优等生”,一下子倒退为“西方经济的劣等生”,这段经济低迷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权衡:出现“失去的十年”有两个直接原因。一是日元升值,这直接导致了日本出口萎缩、热钱流入,冲击了日本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正基于此,很多人面对中国人民币升值问题时,始终忧心忡忡,担心出现日本的问题。二是房地产泡沫破裂,这直接让日本经济从高峰跌入低谷。

但是,为什么很多国家虽然货币升值,却没有出现日本式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也存在房地产泡沫,却没有导致长期的经济低迷?出现“失去的十年”还有其深层原因:一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因素。日本属于岛国经济,其制造业是“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和生产资料从国外进口,生产出口。这种模式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趋紧以后,便难以为继了。二是东亚发展模式的因素。日本、韩国、新加坡乃至中国等很多亚洲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政府主导型的高速增长方式,这种模式被称为东亚模式。它有很多优势,但也容易造成一个问题,即在微观层面上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在国内,企业可以靠政府各种政策扶持保持竞争优势,但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很容易暴露。长期来看,这两者破坏了日本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尤其是创新驱动力,当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经济问题的爆发。这样,日本经济势必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寻求修复。

中日经济有相似,可以借鉴但勿简单套用

记者:有学者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路径与日本等成功追赶型经济体比较接近或相似。此外,这些追赶经济体都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当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增速将放缓的问题,其中虽有我们主动调控的因素,但人们依然存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担心。国际上,也有一些质疑乃至“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请问,中国经济会“失去十年”吗?该怎样看待对中国经济的不同声音?

权衡:我认为不会。未来10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可能会从两位数下降到7%或8%,但这与日本上世纪90年代所经历的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不到2%,还有很大不同。硬将两者画上等号太过牵强。

二战以后,日本、韩国等追赶经济体都采取了一些相似的经济增长途径,如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等,中国某种程度上也走了相近的路径,这是很正常的。此外,中日经济也分享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劳动报酬偏低、经济增长依赖投入驱动而并非创新驱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等等。

但要看到今日中国经济与昔日日本经济之间的根本差别。这体现在,首先,中日经济的体量不同。中国人口多、国土面积大,中国存在较大的国内需求市场。就增长而言,尽管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可能会放慢脚步,但是中西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在快速进行,发展空间很大。此外,即使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但劳动力绝对数量仍然庞大。其次,两国的发展阶段不同。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但仍是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中国仍能够享有后发优势,即可以通过学习、模仿、技术引进等在发展中少走弯路。而当时日本已步入发达经济行列。此外,当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日本不曾遇到的困难。诸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随着城市化程度加深出现的新二元结构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平衡,医疗、卫生、教育领域发展比较滞后;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慢、新兴产业发展缺乏有效动力,等等。

正因为中日经济有相似之处,研究日本经济才更有借鉴价值,但不能就此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日本式的低迷”。要看到两国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这些不同,决定了日本曾经发生的问题不一定会在我国发生。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会放缓,进入一个调结构的阶段。要看到这个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但绝没必要认为这会导致“失去十年”。如果一定要讲未来中国经济将有怎样的十年,我觉得,应是“调整的十年”,也就是说,要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放在重要地位。

冯昭奎:当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后,当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时,人们自然会关心中国的未来会怎样。此时,我们也更应学会正确看待和辨析各种国际声音,正确地开展国际比较。

研究国外经济,有助于从他国经历中获得启示、汲取经验,避免出现其他国家遭遇的问题,但绝不能简单套用,更不必妄自菲薄、失去信心。如北欧高福利模式、拉美化陷阱等都曾在我国引起热烈讨论,讨论后人们更加清晰地发现国外模式在我国不适用,很多国际问题也不一定会在我国发生。与日本经济的比较也应如此。“向外看”会赋予我们更宽阔的视域,但研究中国问题必须首先立足中国、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做出理性判断。

不必只盯着增速,而要着力促进现代化

记者: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之所以受人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确实是值得琢磨的经济现象。为何一国经济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下滑,并且消沉长达十年之久?一国经济增长究竟靠什么?在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进程中,可从日本经济中获得哪些启示?

冯昭奎:可以获得几个启示:一是经济增长要坚持“两点论”,高度重视内需的开发。在探寻日本经济“十年萧条”的原因时,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即认为主要原因是供给的制约,如年轻劳动力的不足,而忽视了需求的制约,如内需的不足。一个例证,就是这10年间,在信息技术投资的带动下,设备投资曾有明显起色,但日本经济仍没有全面复苏,其原因就在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达约60%的个人消费不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也需坚持“两点论”,即不仅要看“供给”,也要看“需求”,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负面影响,未雨绸缪,更要看到开发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想办法拉动内需。

二是防止泡沫过度膨胀,同时审慎使用经济政策。1987年2月,日本官方利率从5%下调到2.5%。低利率导致大量游资涌向股市,土地、股票的资产增值迅速上升,其总值达到与国民生产总值匹敌的规模。面对经济过热、泡沫膨胀,日本却没有调整经济政策。后来为挤压泡沫,日本又迅速升息扭转货币政策方向,导致经济“硬着陆”。当时日本经济政策的误用,既有“国际协调”的因素,也有对国内经济错误判断的因素。对此,我国也要引以为戒,尤其要在“国际协调”和本国经济利益间取得平衡。

三是重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现代化进程。这10年间,日本虽然经济不景气,但现代化发展水平没有大幅倒退,生活福利没有下降,至今日本现代化水平仍然获得国际社会的较高评价。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综合现代化水平在世界排名中占第78位,而日本则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日本的基尼系数也小于中国。这些显示出中国在现代化水平上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日本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必只盯着GDP和增长速度,也要着力促进现代化发展,高度现代化所带来的碧水蓝天、高效的城市管理等,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至关重要。

权衡: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并未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这使日本经济“赶超模式”结束后,没有及时培育自主开拓发展的能力与机制,错失把充裕资本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相结合的良机。而这最终酿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这告诉我们,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因素,是增长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并非增长率。中国经济必须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最佳时机,依靠技术进步率的提升,依靠知识创新,依靠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化改革等,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虽然这有可能会导致增长率下降,但却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会使我们的经济增长效率获得提高,使经济发展更有底气。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9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