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为高小康《大众的梦》所写的序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8 次 更新时间:2017-04-21 15:26

潘知常 (进入专栏)  


仿佛是一夜之间,我们这个刚刚涉足工业文明的古老国度,一旦从睡梦中醒来,竟突然不无尴尬地发现:自己已面临着以都市流行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地毯式轰炸。几乎没有人能够否认,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神秘的入侵者,这种“大众文化”所掀起的那种轩然大波,那种世纪风云,刹时间便迫使中国社会这一巨大时空实体失去了往日的平衡。


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相、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于是,一个在西方世界早已唇枪舌剑多年而在我国却头一次碰到的大困惑,令人痛楚地摆在面前:应该怎样看待大众文化?人们焦灼着、探索着、争辩着、寻觅着。推崇者与诅咒者不屑于共事,钟情者与憎恶者挥拳相向,津津乐道的与充耳不闻的、跃跃欲试的与半推半就的、从中渔利的与逃之夭夭的……这一切,使刚刚诞生的大众文化领域成为躁动不安、旋转多变的万花筒般的世界和无序状态,神秘莫测的迷乱星空。


就我而言,对于大众文化,倒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一笔抹杀。作为商品社会的主要消费形式,大众文化是完全应该被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推广和保护的。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几千年来一直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天职的国家,更应该这样去做。而且,大众文化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固然应该提倡,推广和保护;即便没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只要它视为大众所欢迎而且是无害的,就应该提倡,推广和保护。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何其令人信服:“并不需要多大的聪明就可以看出,关于人性本善和人们智力平等、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万能,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关于工业的重大意义,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等等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神圣家族》第166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或许我们这样一种文化传统的国家需要 “很大的聪明”才能够承认“享乐的合理性”?但毕竟应该予以承认。道理很简单,大众正是通过这些东西实现了一种心灵的无言而诡秘的默契:灵魂的焦灼和骚乱被温柔地抚慰,埋藏心中的早已安然萎缩了的梦又一次不停寻常地上演,蒙尘多年、暗哑无声的生命琴弦突然间被一只冥冥之手拨响,内心世界中无数琐细、纤弱、难以启齿的东西,瞬间汇成愉悦的生活旋涡……苍白的生命因此充溢了绿色的希望,试问,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不过,我也并不赞成对大众文化全盘肯定,一味叫好。在我看来,大众文化又毕竟只是人类文化中较为通俗,较为低级的一种,只是“享乐的合理性”的满足。人民所亟待满足的绝不仅仅是“享乐的合理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和更高的方面。何况,在满足“享乐的合理性”的过程中,大众文化还掺杂了大量虚假的成分。在大众文化身上,仍然残留着原始文化的丑陋的胎记。它所修葺的是图腾寺庙,它所编选的也只是世俗神话。它用流光四溢的媚眼,机智地引诱着大众文雅的堕落,并且通过白日梦的方式,有步骤地造就着大众欣赏能力的退化。而大众对它接受则充溢着胁迫性、被动性、屈辱性,一味沉浸其中,则难免成为一个不自觉地吸毒者。这吸毒者只有倚仗大众文化所编造的梦幻世界才能聊以度日,宁可承担一无所有的灵魂空虚,也不愿涉足真实生活的生命悲怆。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尽管为“享乐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真实,一种审美,但假如不对之加以引导、提高,相反却放任自流,甚至听任它肆意越过边界侵吞“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枯鱼之肆,却又难免不会成为一种伪快乐、伪幸福、伪真实、伪审美。要知道,大众文化所加于人类的,毕竟只是一种浅薄的世俗、传统的观念,毕竟只是一种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轻”。


遗憾的是,大众文化与大众之间,起码从表面上看来是那样鱼水难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彼此互补,这使得很少有人能够既出乎其外又入乎其中地对之加以考察,以至于有人不无调侃地宣称:对峙拥有观察视角的似乎只有知识者,一方面,作为大众的一部分,知识者同样与大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作为人类的良心,知识分子又有义务对大众文化保持着清醒的洞察。这使我联想到:大众文化的崛起,应该引起那些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良心而又禀赋着一定知识准备的知识者的关注,将之摄入自己的研究视界。也正是因此,当我看到小康兄的新著《大众的梦》时,实在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他受业于名师、有旷世高致,在嚣繁冗琐中能极逍遥之趣,在美学和中国美学领域,与我有共同的爱好。现在,凭借自己广博的学识,他进而涉足大众文化的领域,通过对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符号特征的精辟分析,去揭示其中蕴含着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内涵,明窗净几;一盏香茗,尽日快读,获益匪浅。顿觉红尘十丈之外,生出一片清凉世界。


在本书中,作者勾勒出当代文明中理性精神与原始的心理需要之间的矛盾,揭示了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消费性与符号特征背后的非理性社会心理——对孤独与厌烦的逃避。在作者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当代文明社会中的图腾崇拜。


作者在书中还进一步对各种重要的大众文化现象——明星崇拜、广告、畅销书等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深层的文化意义,并从感知觉特征的角度描述了当代大众文化的泛视觉化倾向,这些研究具体而微地对当代大众文化进行了透视和剖析,使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显示出深蕴其中的社会心理内涵,从而促使人们产生一种文化反省的自觉。


作者对大众文化符号的分析是实证的、生动的描述性分析,又是深入灵魂的心理分析,同时更是一种深刻地哲学分析。在作者笔下,大众的趣味时尚与种种深藏的心态被剥笋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揭示出来,给人以启迪。


通观全书,不难觉察作者内心深处的痛处与隐忧。在他看来,当代大众文化的深层蕴涵着一种反古典理性精神的非人本倾向。这倾向在满足人们的无意识需要的同时使文明的发展产生着令人不安的蜕变。更不难察觉到作者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开拓,这是一种智力和勇气的双重开拓。在这当中,有非常的眼光,丰富的材料,精细的剖析,充溢的才华……当然,作者并没有提供一种最后的、终极的答案,这或许是因为对学术问题的讨论并不存在最后的、终极的答案。但他却提供了一种发人深省的智慧,一个让人徜徉其中的精神的乐园,不难想象,当读者捧一卷书在手,如与智者彻夜作抵膝谈,款款然、惓惓然,将会乐如之何!


于是,作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我写了上述文字,是为序。


一九九二年春于南京大学


进入 潘知常 的专栏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05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