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新官不理旧账背后的政绩情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60 次 更新时间:2005-12-19 10:31

进入专题: 公共政策  

叶祝颐  

报载,记者日前在全国清理拖欠工程款电视电话会议海南分会场了解到,目前海南省清欠工作总体进度缓慢。该省一位负责人说,“新官不理旧账”是不少市县清欠缓慢的主要原因。

欠账还钱是自古的规矩。特别是工程建设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官不理旧账,实际上亵渎了政府的形象,债权人可不管债务人什么来头,如果讨不到工程款,最后自然会把账记在政府头上,让政府的信用大打折扣。

其实,“新官不理旧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种现象也并非海南一地独有,它在全国都有一定的普遍性。

诚然,拖欠的工程款项情况比较复杂,有的与前任领导之间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的是前任领导的政绩工程,为自己的仕途顺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政绩和好处是前任的,而留下的烂摊子要新官来摆平,新官费九牛二虎之力了结了历史欠账,不但没有好处,还耽误掉了自己创造政绩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潜规则下,仕途苦短,哪个新官愿意趟这浑水。笔者以为,该现象实际上折射了官员们不正确的政绩观,官员为了尽快出成果、为了取悦领导,于是热衷于上大工程、大项目,捞取升迁的资本。前任的欠账后任不愿意埋单也就不难理解了。事实上,正是这种短平快的政绩观念导致了“新官不理旧账”怪现象的重要原因。

现在,海南省政府已将清欠工作的完成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清欠工作不力或工作失职影响清欠工作进展的,将予以严肃查处。不可否认,这种做法有一定的作用,官员迫于上级的压力,不能不重视清欠工作。但是笔者认为,这仍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只要政绩情结不除,不从根本上改善官员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这种怪现象仍不会绝迹。

因此,上级党委、政府要建立防止拖欠的长效机制,让官员树立理旧账也是政绩的理念,而且上级部门对旧账也要调查、分析,找出旧账的成因,拿出对策,避免新欠账的产生,如果由于前任官员行政不作为、好大喜功或者徇私枉法造成的欠账,就要追究前任的责任,不能让他们拍屁股走人,异地为官,或者带着欠账升迁。如果不处理好这些问题,即使现任领导迫于政策压力暂时把历史欠账还了,他们的内心也不会平衡,他可能也会上新的政绩工程,在任期内制造新的欠账,形成代代相传、久治不愈的欠账怪圈。

只有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与长效性,才能修正官员盲目上工程、上项目的短视政绩观,避免新的历史欠账产生。

    进入专题: 公共政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