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东陆:红色经典-中国的“现代”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299 次 更新时间:2008-07-22 11:28

进入专题: 文化  

时东陆 (进入专栏)  

摘要

关于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一直是理论界长期讨论的主题. 毫无疑问,中国有自己灿烂的古典文化. 包括文化的思想核心,哲学理念,分析方法,和伦理法规等等. 对于古典中国的研究,已经有浩瀚的学术论著.但是有关现代中国文化的研究,尤其对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定义和分析,至今没有系统的论述和共认得结论.本文试图对中国现当代文化做初步的评论.

“现代” 的定义

首先定义文化 [1]。文化由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构成。思维包括哲学,宗教,伦理,道德。行为主要表现于社会规范,人际关系,传统礼仪,民间习俗。显然,这种定义适用于已经高度 “文明” 的文化。对于早期文化,其定义主要以行为方式构成。更广义的定义为:“任何人类的活动都构成文化,” “文化是人的精神记号,” “文化是共享的价值和信仰。”

其次定义“现代 [2-13]。” 由于文化发展的落差,西方首先进入“现代。” 所以“现代”的定义来自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的“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首先来自文学写作中对19世纪古典写作理念,风格,价值观,传统道德的挑战和抗拒。现代主义写作突出地表现了一种现代都市的文化错位感。作家们跳出了维多利亚式的框框而提出:文学必须是对人性深刻的批判。哲学家尼采指出直觉相比于推理的重要性。在绘画艺术里 所有古典画中的关系,比如,画中人与观者,画的主题与画面本身,都统统打破了。色彩,图案,材料于是获得了它们自己的独特生命。在全新的组合下,现代画用极致变形的自然把人们带入从未有过的视觉世界。

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现代主义是全方位的。它贯穿西方现代文明的全部,包括文学,艺术,哲学,以至自然科学。从艺术方面现代主义的代表们数不胜数。其中最知名的有俄罗斯的康定斯基、西班牙的毕加索、美国的波洛克及德国的保罗,克利.对于自然科学,基于古典牛顿物理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及现代物理的核心:量子力学。这种现代派的艺术及思想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和艺术作品中,而且直接地反映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室内设计、建筑中都充满了西方现代文明的色彩。四十年代高层建筑的现代派大师就是举世闻名的德国人米思。凡德罗和美国建筑师佛兰克。洛伊德。莱特。现代主义在思维理念上最为重要的发展是尼采的现代哲学和佛罗意德的现代心理学。

然而,在20世纪后半叶又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 [14-16]。” 尽管后现代的定义还有许多争议,但是它毕竟代表了当代许多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思维理念和文化特征。如果我们认为笛卡尔是现代主义的鼻祖,那么任何与其背道而驰的思想都可以囊括在“后现代主义”之中。比如于个人而更强调社会,于知识而偏重讽刺,于中心更主张无中心,等等。“后现代主义” 质疑:“现代主义为谁服务?”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现代主义”以西方世界为轴心,以资本主义为经济体制,以“小资”为文化特征,以白人为主流种族,以男人“阳刚之气”为主导性别。“后现代” 试图用新的理念取代“现代主义” ,并提供一种在科学,伦理,美学,以及宗教等方面更为和谐的统一系统。“后现代” 期望一种对“现代主义” 产生之前时代的回归,憧憬古典主义时期那种精美的现实世界,重新寻找宇宙的意义,并渴望一种更加美好的自然。“后现代” 倾向于去除人为边界,强调个人文化背景,摘除做作的面具,提高对各种族,文化,宗教的敏感度。它与流行的“新时代” (New Age) 理念和波普文化十分的吻合。

由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在世界文化中,“现代” 的定义,其内容和形式必然来源于20世纪初产生的“现代主义”。换句话说,所有“现代” 的意识都以“现代主义” 为基础。居此定义,“现代” 和“西方” 的确是不可分割的。对于非西方文化,比如中东,非洲,中国,可以认为,没有任何原创的“现代意识。” 但是,由于西方“现代” 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我们很容易在非西方文明的区域找到“现代。” 最明显的例子是现代科学。其它显而易见的是现代艺术和波普文化。

现代中国的文化变迁

如果把西方的古典与现代的分界放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那么中国文化从古典向现代的过渡或许可以定义在同一时期,即“五四运动” [17-20]。 但史学家们一定很清楚,所谓的“五四运动” 无非是20世纪初西方现代意识和文化向中国社会的蔓延。在当时向中国引进的新思想是典型的西方现代思想。比如个性解放和自由民主。而学术界用来评判中国社会和古典文化的武器也是西方的科学方法。众所周知,在这场文化运动中,胡适和鲁迅是著名的代表人物。在后来的100年中,西方现代的思维与方法不断地取代中国的古典文化而更加深入中国社会。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已经十分系统地接受现代西方的核心文化。比如,在思维上,中国知识阶层几乎与西方现代社会的思维同步;推崇个性,强调自我,独立思维,挑战权威,标新立异。在经济体系中大幅度地实行市场经济并采用现代西方经济模型。在企业管理,金融运作和社会保险领域里几乎完全照搬西方体制和系统。在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中更是全面学习欧美。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另一个层面:生活时尚,价值观念,城市建筑,室内设计等等也大多与西方现代看齐。尽管现时的中国文化还能够表现出种种本土的色彩,但整个文化走势是向更加西方化发展。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在所有非西方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这种现像。从文化竞争的角度出发,“西化” 是古老文化生存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在文化落差极大的情况下。

但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是关于在近百年来中国是否有自己原创的现代文化意识和表现形式。由于“现代” 的定义已经与西方联系起来,笔者姑且把这种中国社会在20世纪100年中所可能产生的思想和形式称为:“中国现代” 以其区分“西方现代。” “中国现代” 的定义可以与“西方现代”对仗,即从自己的古典文化中产生出来的现代文化。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西方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比如从古典物理到现代物理;从古典音乐到现代音乐,从古典油画到现代画派,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等等。纵观历史,这种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越迁层次分明,意识对仗,结构互异,特点清晰。然而,古典与现代又存在着无法分割、千丝万缕的联系。十分有趣的是,在上世纪初,文化在西方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性的发展。而在大多古老文化里,比如中国,中东,非洲,古典文化中并没有萌芽任何新的文化意识,而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外来的西方现代文化。那么,中国有自己的“现代文化” 吗?

古典中国的文化组成

我们先来归纳中国的古典文化。应该在此着重指出的是我们一般泛指的“中国文化” 即“中国古典文化” 因为还很难定义所谓的“中国现代文化。” 纵观历史,我们大致可以把中国的“古典文化” 或者“中国文化” 归总为下列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21]:

1。道家文化

2。儒家文化

3。墨家文化

4。法家文化

5。兵家文化

6。道教文化

7。佛教文化

以上所列出的可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化” 或者“中国文化” 的主干。对于每一个部分,中国学术界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和浩瀚的文献,因而不作为本文的主题。但可以认为,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道家文化中的老子与庄子,以及儒家文化里的孔子和孟子。如果说道家的核心思想主要在于对自然规律的总结,那么儒教家理念则更侧重人文行为的规范。比如道家的所谓“道统有无论” 试图解释自然的起源和其自身的规则。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孔子思想中的仁,礼和中庸。所有以上各文化部分构成“中国古典文化” 或者“中国文化。” 中国古典文化理论的起源和形成应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它在后来的发展,成熟,以致完善可以定为宋代。在宋代,朱熹认为儒家的学问已走到尽头从而提出新理学.但宋儒的理学家们基本上是把佛家与道家综合起来而提出所谓的“心性之学.”但却用此来批驳佛道.其实新理学不过是孔孟的新性之学,它以孔孟的思想做为基础.

然后我们来看宋代以后,中国文化是否产生过任何新的理论思想和表现形式。在宋代之后的数百年中,中国文化长期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 (比如元代和清代) ,以致在文化认同上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困惑,尤其是在清朝末期。与日本文化中的皇室相比,中国汉人对清皇室的认同显然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否则,即便在皇权意识极为浓厚的中国,当冯玉祥将军把溥仪废帝驱除出紫禁城的时候,老百姓们并未感到万分的留恋与哀伤。当辛亥革命结束了一个旧时代的时候,一部分中国人似乎感觉到自己应该找到与新时代对应的文化认同 (culture identity,或者译为:“文化身份标志”)。而这种认同决不仅仅是“中国古典文化。” 的确,在鲁迅一类人的眼中,与西方的现代文明相比,中国文化充斥黑暗,血腥,压抑,和愚昧。于是他们拿起科学的武器,开始深刻的批判中国的“旧世界。” 但是,他们所批判的旧式理念就是纯粹的古典思想。而当时的文化落差使中国的古典礼教听上去简直如同中世纪的黑暗与恐怖。于是在文学上出现了新派的巴金。他的小说以揭露旧时代对人性的压抑著称于世。而他描述的“封建思想” 却体现出彻头彻尾的中国古典文化。任何文化,无论它曾经有多么昌盛,只要有新文化超过它,就会显得落后,残忍,黑暗与不合理。任何一位中国的现代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化氛围下生存。在近代的中国,真正称得上从理念到行为都完全以中国古典文化为准则的应该是 <<红楼梦>>里的贾政和与他同类的士大夫。他们的思想以孔孟为准,行为用礼教规范,方法来自<<易经>>,风水,和阴阳说,而修身养性必是琴诗书画。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典型和代表。现代人即便古典文化学富五车也无法同日而语。

就如同今天中东伊斯兰文化受到强烈的西方民主文化冲击一样,中国古典文化的生存在上世纪初面临着历史的关头。中国人,尤其知识分子似乎感觉到,中国的出路在于从文化上融汇西方主流文化。但也许完全是历史的必然,在西方现代文化的汪洋大海席卷中国的同时,俄罗斯波罗第海舰队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给中国送来了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于是,中国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两种新兴的外来文化看上去都是那么灿烂夺目,生机勃勃,引力无穷,对古老的中国承诺着美好的未来。但是中国的文人武士很快地分出两大阵营;一部分崇尚西方的现代,即民主与自由,他们有胡适为代表;另一部分追随列宁的旗帜,以毛泽东为代表。到底中国应该在20世纪选择哪种作为自己现代文化的身份标志,为了自己的理想,两方从思想的征战到铁马冰河的沙场,对峙近半个世纪,最后以后者胜利而告终。由于毛泽东的胜利,决定了中国文化必然会走入一个属于中国的“现代。”

在这个历史时期,毛泽东试图建立一个别于西方现代理念,然而又脱离中国古典意识的“新文化。” 为了建立这个新的文化,他的口号是:“破旧立新。” 在破除古典文化并抵制西方的过程中,他所采取的措施是对外封闭国界,抵制欧美;对内批判古典思想和人物,创造新时代的文化和英雄。这种方式在60年代后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1949年之后30年封闭的中国社会里,一种“红色文化” 应运而生,而且在“文化革命” 的运动中以极快的速度汇聚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这是一种奇特的,甚至畸形的,但的确是非西方的,非中国古典的,“现代的” ,“中国的” 文化潮流:“红色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从它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上做结构性的分析。对于西方的现代文化,它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它的社会形式是民主制度,经济模式为市场与资本,方法用科学实验,行为时尚便是西方风俗与传统,价值观是个人奋斗,实现“美国梦。” 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核心是老庄孔孟,社会形式为封建体制,经济模式是小农个体,方法论采用“易经” 和阴阳说,行为规范由“仁,义,礼,智,信” 为准则,价值系统便是仕途。而60年代中国的“红色文化” 显然从本质上区别于以上两种文化。“红色文化” 的思想基础是马列主义,社会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经济模式采用“计划经济,” 方法是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行为时尚是俭朴与军事化,而价值观显然是一切为了“共产主义理想。”

现代中国的文化组成

据此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确产生过一种“现代文化。”在做更为具体和深入的分析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现代社会中所有的文化组成部分作一个归纳。让我们先来总结出100年来在中国以及华语地区产生,存在的“新文化。” 所谓“新文化” 意指那些别于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意识,思想,和行为。它们是:

1。“五四” 文化

2。现代新儒学

3。红色文化

我们很容易发现,所谓“五四” 精神无非是对西方现代思想的一种追求[17-20]。“五四” 运动所倡导的是对古典中国的批判以及对民主自由的向往。或者可以说,就是用西方文化来作为中国的现代文化身份标志,其内容包括精神理念,价值系统,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科学方法,以及生活时尚。所以,“五四” 并没有产生任何属于中国原创的现代意识。新儒学思潮是在近代(1840-1949) 出现的。它的代表人物包括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和牟宗。新儒学无非是讨论中国儒学理念如何在现代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22,23]。从儒学思想的本身,新儒学并没有现代的创意和对古典儒学的发展。它的核心思想仅仅在于如何与西方现代意识互补共存,从而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儒学文化体系。它最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特点是如何将儒学运用于现代社会,尤其现代工业社会。比如“儒家资本主义” 概念的提出。但是,新儒学还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哲学理念,和企业管理的范围之内,而没有形成典型的的社会表象行为和生活时尚,所以很难定义其为一种广义的流行文化。

现代中国社会的” 红色文化”

对于中国现当代社会具有深刻,长远影响的文化显然属于“红色文化。” 这种文化在思想哲学理论方面虽然基于马克思主义,但由于对中国现代社会思维意识长期的渗透与统治,已经成为一种完整的文化理念并全面性地影响了社会行为。另外,毛泽东以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将这种理论以中国的形式和经验语言在社会上广泛的普及开来,并成为每一个领域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而这种思想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影响是最为典型的。“红色文化” 的文艺理论即毛泽东30年代所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核心思想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大众服务,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这种思想成为” 红色文化的基础思想,从它的诞生之后一直统治着中国的文艺。尽管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中国的“主旋律” 文艺中寻找到这种核心思想。所以,现时中国的“主流文化”仍然是红色文化的延续,它反映在思维意识的方方面面。

最容易寻找到的红色文化的典型例证是60年代的文艺作品,包括电影,戏剧,文学等等。60年代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都试图体现毛泽东的文艺理论思想,虽然在电影的初期,还有大量苏联文艺的影响,但是在6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了“革命电影” 十分成熟的中国现代风格,结构,特点,而鲜明地区别于苏联文艺,更对立于西方电影。比如军事片 <<英雄儿女>>,<<海鹰>>,<<奇袭>>,<<英雄虎胆>>,<<冰山上的来客>>;革命主题片<<大浪淘沙>>,<<青春之歌>>,<<革命家庭>>,<<千万不要忘记>>;生活喜剧片<<李双双>>,<<满意不满意>>等等。这些电影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样板与核心,全方位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同时也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个极强的文化认同感。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小说,诗歌,和戏剧。在这些作品里,作者们创造了各式大量的英雄人物,供人们效仿,学习,崇拜,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极具时代文化认同感的整体。对于60年代大陆的文化,绝不是西方现代文化,也不是中国古典文化,它只能是在那个特定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 或者是中国的“现代文化。” 这种文化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的本土性,时代性,和原创性。因为它仅仅属于那个时期的中国。

60年代后期发生的“文化革命” 是“红色文化” 的登峰造极。“文革文化” 与“红色文化” 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前者是后者的延续。“文革文化” 极端地怀疑一切可能与西方文化相关的意识和行为,同时迫不急待地塑造最为纯粹的红色文化典型。“八个样板戏”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有趣的是,当时这些戏剧已经被称为“现代京剧。” 其“现代” 的定义显然不是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 而仅仅体现它们的时代感,现代内容,从而严然区别于古典戏剧。在众所周知的巨大代价下,“红色文化” 最终把它的“红色样板” 推向中国,甚至世界。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和行为规范,成为一种独特的东方“ 现代文化。”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的文化标志完全来自于这种中国的“现代文化。” 对于世界,现代的中国已经不是古典的中国,而是所谓的“红色中国。”

如果是本土的文化,必须要求某种程度上的原创性。虽然佛教文化传自印度,由于它在中国社会中长期的沉淀,吸收,改良,再创造,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对于“红色文化,” 显然它的基础思想来自西方。但是由于它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深入,和普及,在短短100年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中国现代文化,” 或者“红色文化。” 即使在9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再次席卷中国的时候,“红色文化” 仍然顽强地抗衡着西方现代文化。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大陆的“主旋律” 文化仍然从各个方面体现着高潮已过的“红色文化。” 如果一时流行的文化被社会长久的接受,就会成为经典。正是由于“红色文化” 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时社会,“红色文化” 下所产生的许多作品在今天被称为“红色经典” 留存下来。比如芭蕾舞 <<红色娘子军>>,电影<<小兵张嘎>>,甚至苏联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这些作品从各个方面充分地体现了“红色文化” 的精神理念和行为准则,同时也代表了中国的“现代文化” 。这种现代“红色文化”与在21世纪流行中国的西方波普文化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目前流行于中国的西方文化可以认为是在经济和文化压力下的一种直接的输入和机械地照搬。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自己的原创性可言。比如建筑,直接由外人设计,比如服饰,完全一样的西装,比如管理,一律的西方系统,比如工业,几乎是外企的天下。除此之外,连姓名和头发都按西方人的习惯和色调,习俗节日也统统引进。如果有一天可以引进白种人的基因,在中国也会大有市场,因为可以省去漂白皮肤染黄头发的过程。

但是“红色文化” 是在一种非主流的西方思想引入中国,被中国人十分有限的理解之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曲解) 重新在中国社会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文化。由于这种西方理念与中国文化结构之间的极大差异,红色文化的建立必须把中国从古典文化中完全剥离出来,因而伴随着暴力,破坏,极端,甚至血腥。而红色文化建立的本身就意味着对古典社会的否定,排斥,压抑,以至清除。在红色文化建立的初期,中国并没有自己的现代文化方向和身份标志。一方面,社会仍然存在古典文化的结构和思维,另一方面苏俄文化也并非是红色文化领导者的理想社会,因为他们自己尚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古典东方思维。所以他们必须一方面尽力破除古典文化的基础,孔孟之道,另一方面抵制西方现代文化的侵入。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十分有保留的按照苏俄的方式建立中国的现代文化。在60年代初两国交恶之后,中国便义无反顾的走向建立自己独立文化的道路。60年代的文艺作品与50年代有了明显地区别。如果说50年代的文化影响大大地来自于苏俄,那么60年代中期的作品已经明显地带有中国现代文化独立的特色。它们不仅有浓厚的中国乡土气息,而且呈现一种“红色文化” 的强烈色彩,比如,高大全,无性,民众化,极端的理想主义,阶级斗争。这样的人物典型显然是与西方文化中强调的人性背道而驰的,但是却可以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找到,比如雷锋和欧阳海。电影 <<洪湖赤卫队>>是这种“红色文化” 的典型之作。

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 显然是“红色经典” 的代表作品。它们的特点是时代性,现代性,和中国性。作为中国的现代,它们与西方的现代有本质的区别。而这种区别首先来自于理念。西方现代的核心是极度的人性化与个人化。西方现代作品寻求的是对人性真实的揭示和批判。而对人性的揭示与批判又是通过完全相异的作者个人心理和社会经历来实现的。正好相反,“红色文化” 的核心是阶级性和政治性。阶级性忽略人性而仅仅强调以经济地位决定的社会阶层。而政治性显然高于个人以及个人的所有权力。“红色经典” 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区别也首先反应在理念上。因为它的“革命性” 与孔孟的中庸之道背道而驰。“八个样板戏” 在形式上的探索无论在戏剧上还是学术批评方面都非常的“现代。”由于“红色文化” 比起西方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化都只能是一种稚形文化,它在形式上并没有自己的历史和原创,因而只能向这两种文化借谦。比如京剧于中国古典,芭蕾于西方古典。基于这两种人类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的艺术,“红色文化” 企图创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艺,而它的指导理论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经典” 的意义在于为当时的社会建立一个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古典京剧和西方芭蕾显然无法为中国现代提供这种文化标志。但改良后的京剧和芭蕾表现了“红色文化” 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通过其塑造的典型人物找到了自己的政治模型和文化方位。在改造古典京剧和西方芭蕾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现代中国的思维和原创。比如用交响乐演奏京剧,用西方芭蕾表现阶级压迫,去除人物的人性和个性,人物极为简单,抽象,而政治性的塑造,等等。这种粗造,机械,生硬,幼稚的人物内涵与形像在某种意义上却反映了一种“中国现代” 意识。 可以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古典与现代的反差。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有古典艺术中的细腻,精湛,逼真,和典雅。而现代艺术却追求粗旷,简单,抽象,甚至底俗。在古典中国艺术中可以同样找到与西方古典艺术十分相似特点。而“红色文化” 具有所有“现代” 文化的特征。

或许,在传统的戏剧艺术批评中,这种“中国现代” 的创造显得离奇,生硬,反人性,甚至怪异和极端,但是它却成为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文艺典范。而社会对“红色典型” 的崇拜与模仿并非是非自发的。值得指出的是,“红色文化” 中的“现代” 并不是简单地转抄西方的现代,比如“五四” 和90年代以后对西方艺术的直接引入。“红色文化” 中的“现代”是在中国古典和西方文化之间的挤压和影响下所产生的原创意识和作品。而现时期中国对西方的追随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而缺乏自己的原创。比如当代中国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引入很类似于20世纪初李叔同等人仿抄,改编,介绍外国音乐和歌曲。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种文化现象,我们能够找出它的社会心理根源。在20世纪初,中国古典文化在西方现代文化面前所受到的冲击是时代性的。因为任何旧文化在新文化的反差下很容易表现出它的“不合理性。”比如现实社会中西方的民主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反差。任何传统文化在这种时尚文化的打击下仅仅有三种选择:一种是融入主流文化,从而找到自己的现代文化身份标志。比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率族汉化和日本的“脱亚入欧”行为 [24]。另一种是试图与外来新文化相抗衡,而抗衡的手段之一便是完整地保存自己的古典文化,比如现在的阿拉伯国家。但这往往是极为困难的。试想,在20世纪初,中国古典文化在西方文明面前显得是如此的黑暗和不合理,如何与其竞争?另外,在清王朝倒塌之际,由于文化认同上的错位,在中国已经聚集了很强的反清意识。而西方文化却显得生机勃勃,充满光明和希望。于是古老的中国似乎感觉到丢失自己文化领地的危机。为了有效的抗衡西方文化的长驱直入,或许可以用另一种西方文化作为抗衡的手段和武器,虽然当时的毛泽东们并没有这种自身的意识。但命运却给他们带入这种历史的必然。即便是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在中国社会中“红色文化” 与“西方文化”的抗衡。这种抗衡是一种文化防卫的本能。但终极的抗衡必然是用自己的母文化。而最有效的抗衡是发展自己本土的现代文化。

在这一方面,日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文化。正是由于日本现代本位文化的建立,日本对世界的文化影响已经不仅仅限于古典文化,比如茶道,相扑,和能剧。而日本对国际世界的影响主要是其现代文化,比如现代日本建筑,现代日本室内装饰,现代日本工业设计(汽车和电器),现代日本经济思想,日本现代文学等等。日本现代文化对世界影响另一个最大的方面是卡通片,漫画,以及电子游戏。这些日本现代文化的产物已经遍及西方甚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把日本的现代意识,理念,文化,风俗,形像等等一起输入各国,并在儿童的心里建立起深刻,牢固的印象,甚至心理的共鸣,情感的牵挂,和文化上的认同。这种强有力的文化输出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仅仅依靠古典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而这里所谓的“现代”完全是“日本现代” 和“日本理念。” 由于日本自己的“本土现代,” 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日本现代的文化标志。也正是因为日本现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和影响,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文学,日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与日本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还局限于古典文化,比如京剧,武术,书法,老庄,和古典建筑。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任何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物,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我们所指的“中国文化” 完全是中国“古典文化” 而不是中国“现代文化。” 因此,我们可以定论,中国尚未建立自己当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标志。如果我们刻意寻求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化,那只能是上世纪曾经有过高潮的“红色文化。” 而“红色文化” 的确在那个时期对世界,尤其第三世界发生过巨大的影响。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自我更新。西方文化新潮旧浪,不断地翻新,才会具有独特的原创性和强大的竞争力,从而保持强势文化的位置。古老文化的衰败是因为没有与时俱进的驱动力和原创力。所以只能被新的外来文化积压,排斥,甚至取代。但是,我们毕竟已经可以感觉到一种新的当代文化正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慢慢地形成。她不仅在外来的侵袭中获得了巨大的文化免疫力,而且正试图重新创造自己21世纪的当代文化。

参考文献

1.John Bodley, “Cultural Anthropology” Tribes, States, and Globle Systems,” 3rd Edition, Mayfield Publishing Co., Mountain View, CA, USA.

2. Leone Battista Alberti, On Painting and On Sculpture, ed. and trans. Cecil Grayson, London, 1972.

3。Art and Its Significance: An Anthology of Aesthetic Theory, ed. Stephan David Ros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4.

4。Moshe Barasch, Theories of Art from Plato to Winckleman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5. Michael Baxandall,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Century Italy.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5。Hans Belting, 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 trans. Christopher S. Woo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6。Anthony Blunt, Artistic Theory in Italy 1450-1600, Oxford: Clarendon, [1940] 1956.

7。Victor Burgin, The End of Art Theory,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International Press, [1986] 1988.

8。L. B. Cebik, Nonaesthetic Iss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Art,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ess, 1995.

9。Cennino Cennini, The Craftsman's Handbook: Il Libro dell'arte, trans. D. V. Thompson, Jr., New York, 1933.

10。Bruce Cole, The Renaissance Artist at Work,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3.

11。Arthur C. Danto, 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Joan DeJean, Ancients against Moderns: Culture Wars and the Making of a Fin de Siècl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13。Samuel Y. Edgerton, Jr., The Heritage of Giotto's Geometry: Art and Science on the ev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14。Suzi Gablik, Has Modernism Failed?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1984] 1986.

15。Suzi Gablik, The Reenchantment of Art,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91.

16。Charles Jencks, Post-Modernism: The New Classicism in Art and Architecture, New York, 1987.

17。郭沫若,五四精神与文化选择,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二期。

1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东方出版社,1987。

19。扬春时,五四精神的命运,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三期。

20。周武,论五四启蒙精神的内在冲突,社会科学,1989年第五期。

21。劭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人民出版社,2003年

22。方克力,现代新儒学研究的自我反省-敬答诸位批评者,南开学报,1993年第二期。

23。方克力,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24。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读书,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5月版。

进入 时东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化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470.html
文章来源:燕南首发(http://www.yannan.cn)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