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玲 潘飞宇: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坚定文化自信的逻辑探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17 次 更新时间:2024-04-21 00:27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  

陈洪玲   潘飞宇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实践,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导。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上的自信自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增强全国人民的文化自觉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需要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原创性贡献,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原则。因此,进一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党对坚定文化自信必要性的认识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这个重要命题,将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因为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首要政治任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立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坚定文化自信必要性的认识,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个重要问题。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民族复兴不仅需要物质层面上的富足,同样也需要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发达,文化上的自信自立自强是实现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看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文化形态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同时,文化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先进的、繁荣的文化更容易激发文化创造者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文化自信又会在实践中反过来强化文化主体性,为社会实践活动凝聚精神力量。相反,如果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失去信任基础,就会引发思想上和文化上的混乱无序,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遭遇导致中国人民在文化心理层面经历了巨大的波折,在从文化自大到文化自卑心理的转变过程中产生过诸如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主义等错误思想倾向。当时,文化和思想上封闭保守的中华民族缺少同其他文明平等交往与互鉴的机会,在精神上缺少心理准备和交往经验。在被动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降到了最低点。经过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直到党领导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明确了“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这个新中国“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才让中华民族走上重建文化自信的发展道路。以史为鉴,文化上的自信自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为文化自信是深深融入民族精神、植根于人民思想观念中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否定自身历史,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就会丢掉文明发展的根基,失去自己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久经磨难而不倒,依靠的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信任。因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必须依靠坚定的文化自信,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奋斗的精神力量。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坚定文化自信是完成首要政治任务的必然要求。

理论是对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坚定文化自信内在包含了理论自信的基本内涵。理论创新活动是文化创造活动的重要内容,对理论的认同和信心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创新的理论成果有助于增强文化创造主体对自身文化发展道路的自信,这种信心会进一步强化主体对自身道路选择的坚定信念,产生更为深厚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自信。在现实中,这种文化自信是推动人们进行理论创新活动的重要精神力量和情感基础。理论创新作为文化创造性和文化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只有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科学理论才能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与信任,才能真正被人民所接受。理论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先导,也是文化发展的时代精华,只有被人民接受并掌握的理论,才能最终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本民族文化是否自信深刻影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为理论自信提供了深厚的精神基础。理论创新的动力来自文化的不断进步,创新的理论成果要融入时代文化才能引领实践,因此,文化自信既是制约理论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也会影响人民对创新理论的接受程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内在包含了两个层面的要求,分别对应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通过提升理论水平,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要通过加强理论教育,让理论内化于日常思维和行动,更加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目标奋斗,把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力量。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国家的繁荣富强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是提升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的影响力、竞争力,进而彰显中华文明优越特性的重要路径。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水平深刻影响文化软实力的发挥,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都缺少自信,其文化就更不可能得到其他文化主体的认可,更无法谈及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问题了。

另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成果,这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础。虽然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陷入低谷,但从未真正丧失,随着中华民族越来越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文化自信也得以重建,成为当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发展新的文化形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中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力量,确保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既能保持中国特色,又能代表先进文化形态的文化生命体。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党对文化自信生成基础的认识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文化自信生成基础的认识,从理论、历史和现实这3个层面呈现了文化自信的生成基础,深刻回答了文化何以自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科学指导为文化自信的生成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确立和巩固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直接来源。

(一)理论基础:文化自信来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为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文化主体,才有了文化自信的对象。从这个层面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建设实践中的运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刻阐释了文化观念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作用,指明了意识形态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观的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自然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会受到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响而改变。但文化本身一旦产生,就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遵循自身辩证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化可以借由思想、观念、精神等形式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理论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关于文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思想源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文化自信的巩固和提升创造了条件。理论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方面,这些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成果充实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先进的理论指导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性的发展力量,具有先进性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凝聚人民共识的作用,增强人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另一方面,这些理论成果指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把文化自信提升到“四个自信”的高度,深刻阐释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人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历史基础: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特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特征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最大的底气。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这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道路既不能改旗易帜走歪门邪路,也不能照搬照抄走别人的老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华文明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得以生成的坚实基础。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历史奋斗中,中华文明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力量,是国家和民族斩不断的根脉。这种文化历史根基构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重要历史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立足实践的科学理论,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品质,这突出表现在新时代以来党在文化建设方面采取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例如,积极推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更加重视考古工作的文化意义,进一步强调文物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等。这些举措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认识,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另外,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支撑,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底蕴。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于当代文化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参考性,其思想精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也具有高度契合性。在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运用生动体现了其蕴含的丰富精神财富,成为人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础。

(三)现实基础: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体现出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习近平强调:“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确立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得以生成的现实基础。

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交往过程中,一个民族才能发现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当不同文化在发展阶段和先进程度上有所差异时,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才开始显现。拥有相对先进文化的民族更容易巩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也具有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相反,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的民族就更难以建立牢固的文化主体性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从自卑于文化落后到自信于文化先进的心理转折过程,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巩固文化主体性和重建文化自信的历史转变。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阐释了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的基本规律,而且阐明了文化主体性从何而来的问题。首先,党的领导是前提条件。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党的领导在文化建设中发挥领航掌舵的作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根基本体。三大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和基础。最后,“两个结合”是实现路径。党遵循“两个结合”的方式推进文化建设,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创造性解决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关系问题,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消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的三大文化的内在张力,有力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也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深刻回答了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的问题。

(一)把握文化主动,立足实践创新发展中国理论

把握文化主动权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其关键在于牢牢把握文化实践活动的主动权。文化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创造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同时,文化主体在文化创造活动中不断获得对自身文化的确证和肯定,这种肯定力量就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简言之,人作为文化主体发挥能动性进行文化创造活动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强化其文化自信。相反,如果文化主体一味依赖于照搬照抄别人的文化道路,放弃文化主动,只是被动接受外界的文化输入,就不可能产生对自身文化深厚的自信。

把握文化主动,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是中华文明成功延续5000多年而不中断的关键。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突出表现就是将进取精神深刻烙印在中华民族精神中。虽然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从没有停止文明进步的脚步。放弃进步是文明发展最大的危险,汤因比认为:“停滞的文明之所以停止下来不再成长是由于它们获得了某种‘绝技’(tourdeforce)的结果。这些‘绝技’指的就是对于挑战的过度反应,其强度恰好越过了能够刺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被击败两者之间强度的临界点。”对此,中国共产党也清醒认识到,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既不能沉湎于过去的辉煌历史,也不能满足于当下取得的现实成就而停下进步的脚步,而是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科学理论,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在文化创造活动中,理论创造活动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自信自强的文化必然拥有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论成果,立足自身实践经验发展而来的理论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彰显。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炼需要牢牢把握文化主动,一方面,要将中国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丰富实践,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继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要赋予科学理论鲜明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坚持“第二个结合”,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夯实新时代理论创新的文化根基,为理论发展提供深远的历史纵深,打开理论的创新空间。“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两个结合”是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二)增强文化自觉,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文化自觉强调的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自觉。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可见,文化自觉的关键是人要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往往对应着“他知”,因为深入了解自身往往要通过与他者的对比才能实现。如果仅限于“自知”,可能会导致自身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境,也就不能算作真正的文化自觉了。例如鸦片战争前一段历史时期的中国,因为缺少对世界文明的了解,缺乏同他者文化的交流和比较,陷入了盲目的文化自大,这种状态并非文化自觉,也谈不上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因而也不能算作是文化自信的心理状态。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唤醒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

直到近代以来,中华文明虽然在外部文化的冲击下经历了从文化自大到文化自卑的剧烈心理转折,但中华民族在顽强不屈的奋斗中重新发觉自身文化的价值,逐渐重拾了文化自信。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华民族在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上终于走上了新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在这段历史时期得到了增强文化自觉的基本条件,重新认识到中华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回顾历史,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赢得民族的独立自主,这是中华民族在精神上实现独立自主的最根本前提。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取得的一切历史成就和建设成果,是我们今天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底气。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增强文化自觉仍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独立自主的重要路径。

(三)巩固文化认同,抵制文化虚无主义侵蚀

文化认同是文化主体对共有的文化背景、文化标识和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相较于他者文化对自身文化产生更为强烈的集体归属感。习近平深刻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对于文化主体来说,在文化自觉的条件下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特性,并高度认同自身文化,是建设共同文化世界和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要求。文化认同涵盖了人们的身份认同、社会认同和价值认同等因素,这种认同中包含了对自身的肯定,也包含了对共同文化世界中其他成员的认可,是维系社会纽带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二者往往是互相影响的关系。因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前提和基础,而文化自信使文化主体更容易发觉自身的文化特性,更自信地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文化认同。

要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是关键环节。巩固文化认同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侵蚀。文化虚无主义是典型的由于缺乏文化自信、缺少文化认同而产生的错误社会思潮。文化虚无主义自近代以来传入中国,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着密切联系,二者都否认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长期干扰人们的认知,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虽然文化虚无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和观点存在,但“全盘西化”始终是其核心主张。这些错误思潮的存在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缺失的表现,进而产生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如果听之任之,这些错误思潮会不断侵蚀民族文化根基,消解文化自信,在思想和精神上压制人的解放和发展。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巩固文化认同、抵制文化虚无主义侵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巩固文化认同要继续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不动摇。其次,巩固文化认同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现代化建设中守住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守住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根”和“魂”。最后,巩固文化认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党的领导是把握正确文化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文化发展符合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是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错误思潮的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086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