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之:真实地活着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陈行之思想小品辑录(25)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729 次 更新时间:2024-01-13 08:38

进入专题: 真实地活着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陈行之 (进入专栏)  

241.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作为旁观者观察自己的生活?

除非是一些具有特殊的内省能力的人,一般人很少把自己作为观察对象,在他眼前出现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是没有他自己的,这就造成了一种经常被忽略的现象:被我们所关注、所议论的现实生活,仅仅是我们的一个对象,而非我们自身。这样的观察,实际上是很不可靠的,因为它缺失了一个最重要的观察对象:我们自己。譬如我就经常想,当孔老先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他一定是先认真省察过自己,然后才说出这句话的,所谓“将心比心”吧!

那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作为旁观者观察自己的生活呢?我想,应当是在具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精神能力的时候,即跳得开这沉重的肉身,逃离得了无尽欲望与忧思的羁绊,进入到无我的澄明之境的时候。在那超凡入圣的意境里,你也许会看到自己忙忙碌碌、有些陌生的身影,做着一些让你感到无限惊讶的龌龊勾当,说着一些让你感到羞愧难当的虚假话语……你会极为惊讶:天哪!那真的是我么?

那真的是你!是在人海中游走的你,真实的你,或者说,那是折映在真实世界中的你的真实灵魂镜像——那种镜像有时候简直可以用“梦游”来形容,它是那样亦梦亦幻,那样亦真亦假,以至于你简直没有胆量直接面对它,你只好黯然承认说:那就是我,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至于那个你和你自身的关系,哪一个你才是最接近你的本质的你,则属于另外的话题,不说了罢!

 

242.人是历史与现实双重作用的结果

观念意义上的“人”,是历史与现实双重作用的一个结果,或者说,是一个镜子的两面。从历史的一面看,我们看到历史规律对人性的制约;从现实的一面看,我们又看到现实政治对人性的制约。这双重的制约决定了人的相对性。也正因为如此,谁也无法宣称自己是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所谓“超人”。有了这个角度,我们对绝对、永恒之类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就需要保持格外的警觉了,因为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所起的作用,很有可能仅只是为了遮掩其相对性的本相,试图让你相信它并不是的那个东西。

我们总是不断地从生活中看到这样的东西。

 

243.真实地活着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人们对于习以为常的东西往往不怎么在意。比如说,你在意过你平时都是以两副面孔活人的吗?你在意过你在家里和在外面是完全不同的吗?说得再极端一些,你在独处时和与他人相处时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是相同或一样的吗?很显然是不同的,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在开放空间活着的那个你很有可能并不是真实的你,只有在封闭空间或者只有在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才会恢复到最本真的状态,也就是本文标题所说的真实地活着的状态。这两种情形在人的生活中不断切换,已经到了了无痕迹的程度,因此它在很多时候是不为人所自觉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使你不断发生这种转变,以至于可以到完全不自觉的程度呢?我的回答是:强力。强力就像地球磁场一样,你可能意识不到它,但是它却决定着你的生命质态,决定着你每一天所过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说,人是多么渺小而又可怜啊!他所面临的种种匪夷所思的人生困境总是纷至沓来,清醒与糊涂、坚定与消沉、勇敢与懦弱,总是相互缠斗,从来没有消停的时候。

你也许曾幻想,那我要是把自己关在家里,不与外界发生联系,不就没有上面说的那些困扰了么?哪里有这么惬意的事情!你没听到中国古人有“慎独”的说法吗?意思是你更应当谨慎安排你独处时的状态,也就是恪守你在公众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道德水准,不要由于无所约制的“自我放飞”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当然愿意理解这是真实地面对自我所发出的真实的道德劝诫,这里面隐含着劝诫和警醒的意味,这与强调内敛和自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传统民族心理有关。但是你也一定无法否认,在你的内心深处,必定也会有一种细微的难以诉说的悲愤产生出来,那就是:人怎么老是他妈的活得这么憋屈?!

唉!这就是活着呀,我觉得没什么可以抱怨的。克尔凯戈尔振聋发聩地说过:“深刻的生灵从不会忘记自我,除了他们本来的自己,他们不会变成其他任何东西。”而在这句话之前,克尔凯戈尔则贬斥说:“只有低等的生灵才会忘掉自我,幡然更新。于是,蝴蝶就忘记了自己本来是毛虫,它甚至很可能会完全忘掉自己是一只蝴蝶,永远不能变成一条鱼。”(克尔凯戈尔:《恐惧与颤栗》,194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变成蝴蝶的毛虫在翩翩起舞,我们甚至看到某些毛虫竟真的变成了鱼在人海中招摇。

所谓现实之无情,还有比这更甚的吗?

尽管这样,我也愿意强调说,你更应当多想一想,当你身处在社会空间时,当你不得不进入“角色扮演”的情境之中时,怎样延展最真实的人性状态,而不是把真实的我遮掩起来,成为一个伪君子,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实则不然,一旦进入思考,你很快就会发现它像黑洞一样深邃,你几乎望不到终点,你只能在你的精神能力能够达到的地方流连于你有限的精神生命空间,其他的,你就再也无力顾及了:只有你具有人的自觉之时,你才会意识到虚假地活着是一件多么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情;你才会意识到若想真实地活着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你才会发现人生竟然要面对着如此多的强力的阻遏;你才会真正领悟到那些敢于活出真实本性的人有多么坚强坚韧、多么值得人赞叹、多么让人望尘莫及。

这意味着作为常人的你其实是非常柔弱的,柔弱到无力矫正自己,无力让自己从角色扮演的状态回到最自然的人的状态;也意味着你的人生将由连续不断的灵魂动荡所组成,它像沸腾的江河一样一刻也得不到安宁;更意味着你不得不直面一个极为强大的对手,这个对手,就是与自我分离的非我——“非我”就像寄生蟹一样僭越你的灵魂,躲藏到你精神躯壳的深处,在那里对“本我”发号施令。

你没有发现吗?很多时候,也就是你作为社会角色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驱使你做这做那、说着说那的,往往并不是真实的你自己,而是一种强大的异在力量,你永远都无法将它彻底摆脱,只有死亡才可以结束那场无休无止的缠斗;只有在那时,你才可以让自己的灵魂进入到小憩的状态——你实在是太累了,你太累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用小标题强调说,真实地活着其实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不是随便什么人随便就可以拈来进行一番把玩的。

 

244.“从生活到艺术”很多时候是一种诡道

我在陕西工作的时候,有一位老评论家出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从生活到艺术》。那时候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出书的,所以我作为一个业余作者对这件事印象一直挺深,总是记挂着:艺术是从生活中来的,只有从生活中来的艺术才是艺术,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过程。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我才发现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很多所谓的艺术并不是从生活中来的,而是被其他与艺术无关的什么东西催生出的,所以“艺术”常常就会出现异变,就像猪妈妈生了一只狗娃子一样不伦不类。有一句粗话,叫“狗×猪,稀里糊涂”,“艺术”何尝不是如此?“狗”经常就会陷入到“稀里糊涂”的境地中,“猪”难免也会“稀里糊涂”地受到粗暴对待,因此我对“从生活到艺术”这句话也就渐渐不那么笃信了,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这句话是不是一种诡道?是不是有人专门用它来糊弄人的?

 

245.靠损坏真理而赢得的东西,可以统统称之为败坏

小标题是雅思贝尔斯说的。他的原话是:“损害了真理,则一切靠损害真理而赢得的东西,也就统统为之败坏。”(雅思贝尔斯:《生存哲学》,193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我对末句做了小小的改动。至于为什么要做这种改动,我能够回答的仅仅是:我们历历在目地在我们的生存中看到,有一些似乎很伟岸的东西,恰恰是靠损害真理而得到的。这不是经验,而是体验,一种整个生命都融入其中的体验。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任何损坏真理的东西,都是“败坏”对于我们自身价值的损害。不幸的是,我们——无论你多么卑微——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疼痛同时也是世界的疼痛;你的疼痛恰恰经由世界传导而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纯粹的个人的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是世界的痛苦的一部分,你不过是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

 

246.精神的不可表述之在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后人在评述某位作家的作品时,往往会强调那位作家写作这部作品时未必曾经有过的精神意象,这种强调对于解构和分析作品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从创作发生学的角度说,却未必是科学和精准的。评论者所强调的,非常有可能是那位作家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意识。这里的一个原因是,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无比深邃又时刻都在变化着的宇宙,这个庞大的精神宇宙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着产生或者毁灭一个星体的爆炸,这种爆炸对于爆炸本身来说当然是极为重大的事件,然而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它却很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烟花而已。

人的精神活动是人在他的精神宇宙中发生的天文事件,由于距离的原因,这些事件往往是不能够被人所观察的。它们孤独地在宇宙里发生,孤独地在宇宙里消散,孤独地成为弥散在宇宙深空中的微尘。

唉!从这个角度说,人,人生,确实挺没意思的。

 

    247.世界是如此安静

    前些日子我远足到一个著名的地质公园消遣。一天下午,我避开人群独自行走,蓦然进入到一条与史前时期没有什么分别的峡谷。大自然骄傲地展示着它荒凉粗犷的美,而我在震撼之时却也感受到阵阵恐惧,觉得无意间撞入到了一种危机四伏的奇景之中。世界是如此安静,安静得听不见大自然的呼吸,听不见鸡鸣犬吠,听不见山水淙淙,听不见江波浪涌,甚至——听不见自己的心跳。在这里,声音成为了这个世界最稀缺的东西,它昂贵无比,似乎你即便是跋山涉水,付出生命的代价,也难于寻觅到它。声音到哪里去了?是地球磁极转换消失了音波,还是宇宙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瞬息之间断绝了它物理性传布的通道?不知道。

人连人世间的事情都弄不清楚,又怎么弄得清楚宇宙间发生的事情呢?所以干脆不想,赶紧寻找来时的路,赶紧往回赶……人对于走习惯了的路总是充满了迷恋,这是对已知的迷恋——谁逃脱得了这种明明知道来源,却绝对无力抵抗的胆怯和宿命呢?

 

248. 在欲望与无聊之间

叔本华是一位洞悉人生奥秘的哲学家。阅读叔本华的著作,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这个人把你要说的一切都说了,你用不着再说什么了。此种情形,类似于我阅读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产生的感觉:这部书已经达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你没有必要再写什么小说了。这虽然并没有阻止住我忍不住还要说一些什么或者写一写小说——可见人是一种非常狂妄的动物,但是在我心中,从来不敢轻慢这两个人,总是把他们作为我的精神导师,在我想说一些什么或者想写小说的时候,先要向他们求教。

我想到叔本华谈到过的人生的某种状态。叔本华认为,人生是一个缓慢的死亡过程。尽管人们知道结局不可避免,人仍然被欲望驱使,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试图延缓它的到来。欲望成为生存意志,成为人的精神活动的最主要形式。欲望让人不断去创造,让人不断去爱,几乎没有间歇。人的某种欲望得到满足之后,马上就会感到无聊,就必须用新的欲求去战胜这种无聊。人生在终极意义上是那样凄苦,没有一个人对既往和即将发生的一切感到完全满意。我认为这种说法非常准确,反映了我们体验过的人生状态。

人生周而复始,就像一首悲哀的乐曲,每一个音节都在重复着这种宿命的轮回。我们就像被放到转轮上的老鼠,徒然地奔跑着,我们的心情很不好,觉得这枯燥的奔行,既辛苦又滑稽,我们企望有一种更加健全的人生……新的企望就是新的欲望,结果,我们又掉进了自己的转轮。唉!这就是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阐述的那种宿命吧?能不能在欲望与无聊之间找到一个喘息的地方,让我们不那样焦虑,不那样无聊呢?很难。非常难。古往今来,多少人都试图这样做,关于这方面的劝诫书籍汗牛充栋,又有哪一个人真正找到这样的地方了呢?即便是陶渊明,也没有从人世间真正“隐”掉呀!

尽管这样,我觉得还是不要放弃,还是应当再找一找。

有时候,用复杂的方法反而解决不了复杂的问题,倒是简单的方法更为有效。我提出的方法是:减,减掉一切拖累着我们的东西。事实证明欲望是能够减少的—不要过于高看荣誉与地位,不要计较金钱财富多或者少,不要过于在意你在恋人心目中的位置,不要过于看重别人活得比你强的地方……当我们把所有能够减掉的东西都减掉的时候,我们至少会觉得轻松许多,会发现你在生活中占据的位置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会对这个世界怀有一种感恩的心理,会在人生之酒中品尝到更多的甘甜而非苦涩。正是所谓“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憾之世界;此心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尽管我们最终仍将坠入无聊,毕竟,这样好了一些。 

 

    249.艺术的高尚深刻与鄙俗肤浅

   艺术作品有高尚的也有鄙俗的,有深刻的也有肤浅的。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高尚的艺术品触及的是人的灵魂;鄙俗的艺术品触及的是人的感官。深刻的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状态;肤浅的艺术则反映被扭曲、被篡改、被伪造的世界。柏拉图要求艺术具有一种形而上学气质,说的其实就是要达到某种人性深度和对世界进行最接近自然的反映的那种状态。其实这是一种境界,正是这种境界,在文学史上无情地把艺术品分为高尚深刻和鄙俗肤浅两个大类。凡是经典作品都触及人的灵魂并真实反映世界最自然状态,否则,即使热闹一时也终将被时间淹没。反过来说,凡是经典作品,哪怕它一时寂寞,时间也终将磨砺去掩盖其上的沙尘,让它在未来时空中放射出光彩;而那些喧闹一时的浅薄无聊甚至于虚假伪劣的艺术品,终将暗淡在历史长河之中。

   使艺术鄙俗和肤浅的力量,又来自哪里呢?来自强力。哲学意义上的强力是一种复合型的力量,它具有害怕深刻,害怕真实的本性。强力的本性驱使它让被它支配的人躲避崇高、躲避真实。艺术,艺术家,除非一些特别坚韧的人,都将因为生存而妥协,去拥抱他们并不喜欢的鄙俗,去表现并不喜欢的肤浅。

   强力还具有大规模制造鄙俗和大规模制造肤浅的能力。不要小看这种能力,它有可能决定着一个时代的艺术风貌,并决定着一个时代的人的精神走向。当崇高和深刻成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当然就会稀少。所以你最好不要责备艺术家。他们堕落着,但也一定痛苦着,因为他们是人,不是神。你不能要求人具有神的意志和力量。所以你要学会同情,因为有一种力量在使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值得同情。

当崇高深刻成为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的时候,人们就会失去辨认、欣赏和接受崇高深刻的能力;相反,那些鄙俗肤浅的东西就会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长久啖食这种精神食粮的人会变得精神羸弱和屑小,会丧失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一个没有精神生活的人,是无法用精神行走的,他当然也就无法到达灵魂应当到达的高度,无法在那里看到精神世界的美景。你同样不要责备他们,你不能责备人们没有胆识和勇气。

所以你更要崇尚崇高,崇尚真实,崇尚深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以及欣赏它们的人,已经是那样稀少,那样稀少了。

 

250.信仰不是心灵的意向,而是存在的悖论

在克尔凯戈尔的哲学中,我很欣赏他的这句话:“信仰不是心灵的直接意向,而是存在的悖论。”(克尔凯戈尔:《恐惧与颤栗》,194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尽管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它的原本意义也许有些出入,我还是愿意认为,克尔凯戈尔比其他哲学家更准确地捕捉到了人类(包括我们自己)的一种微妙处境。我觉得这种处境超越了他论述亚伯拉罕在信仰和伦理之间所做选择所涉及的议题,因而具有普遍性。

信仰在心灵的意向的意义上是静态的,表面看,它似乎是一种选择的结果而非过程,但是如果你实际考察那些信仰者,或者你转向内心,触摸一下自己的灵魂,你就会发现,信仰并不是静态的,它始终处在演化、动荡与流变之中,克尔凯格尔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存在的悖论”,是再准确不过了。亚伯拉罕面临的绝非是他一个人的难题,我们所有人都在被这些问题所缠绕;哪一个信仰者不是矛盾的?谁的内心深处没有过犹疑和彷徨?即便在一个坚定的信仰者心中,身处在历史的乱流之中,也总是充满了进退之间的纠结,存在着哈姆雷特式的自问……这绝非“脆弱”二字那么简单,在哲学上,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所有这些东西就是悖论,是人在历史中存在的悖论。

人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2024-1-1

作者赘言

2007年前后,我从长篇小说写作转而撰写思想随笔,2010年开始将随手记录下的一些零碎感想(也可以叫碎片)不定期整理和发表出来,谓之“思想小品”。这些小品每辑10则,分别冠以标题,彼此没有内容上的联系。目前(包括本辑)已整理发表二十五辑(共250则),它们分别是:

第一辑:《思想在一定条件下是炸药》(2010-10-23)

第二辑:《我们的无知无边无际》(2010-10-26)

第三辑:《个人处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精神意义问题》(2010-10-27)

第四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010-11-6)

第五辑:《活着是一项严肃的工作》(2010-12-10)

第六辑:《哲学让世界变得通透》(2010-12-14)

第七辑:《爱潜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2011-1-25)

第八辑:《试图逃脱禁锢的人往往被自己禁锢》(2011-5-10)

第九辑:《精神维度决定着人所达到的高度》(2012-3-13)

第十辑:《绝望是杀死爱情的最后一颗子弹》2012-11-8

第十一辑:《人性的,归根结底是人性的》(2013-1-15)

第十二辑:《被真理照耀过的心灵永远不会再陷入黑暗》(2013-1-20)

第十三辑:《遥远的道德训诫》(2013-2-7)

第十四辑:《革命是淤塞导致的溃决》(2013-2-17)

第十五辑:《天堂和地狱都在人的心里》(2013-3-30)

第十六辑:《艺术不仅仅是达到愉悦的工具》(2013-5-12)

第十七辑:《人活在他的本质之中》(2013-8-3)

第十八辑:《肉体追赶不到灵魂到达的地方》(2014-9-19)

第十九辑:《历史运动中的个人驱力》(2015-12-29)

第二十辑:《不逾矩应当成为法律与道德的屏障》(2020-9-8)

第二十一辑:《晚清困局渊源于政治文明衰弱》(2020-12-2)

第二十二辑:《我们不是水,我们只是水的意象》(2023-6-6)

第二十三辑:《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思考对于我们为什么是重要的?》(2023-6-22)

第二十四辑:《只要精神之旅继续,前面一定有一个等候你的人》(2023-7-19)

第二十五辑:《真实地活着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2024-1-1)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

                                                         陈行之谨启

 

进入 陈行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真实地活着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856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