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鳝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19 次 更新时间:2023-08-10 23:14

进入专题: 鳝鱼  

陈艳萍 (进入专栏)  

生活里,遇到不吃鳝鱼的人,我总追问为什么?有说是鳝鱼的样子似蛇,看了怕。认识一位奶奶,她不吃鳝鱼,说鳝鱼救过她母亲的命,是一家人供奉的神灵。不吃有不吃的理由,我不便说什么。只在心里想:我爱吃。

说鳝鱼像蛇,有几分道理。但鳝鱼肉,远比蛇肉鲜美。尽管,蛇肉的价格远在鳝鱼之上。

去湖南山里走亲戚,亲戚好客,特地花好几百元买两条蛇,请专门的烹蛇师傅烹制。

蛇看似大,骨头也大,能剔进嘴里的肉并不多,且还老苍,嚼着粗糙。湘地人家,喜辣,一碗红通通的蛇肉,看在眼里,想着它的价格,想着它的滋味,总走神:这买蛇的钱用来买鳝鱼,得买半小桶。如此一想,就觉得这是一碗鳝鱼,该多好。

其实,山里的人,不知道鳝鱼肉的鲜美,也情有可原,他们见的少,只觉得蛇肉好。就像和一个海边生长的人说鳝鱼,他马上会想起海里的鳗鳞鱼,说它长得似黄鳝,味道鲜美,很难宰杀,蛇一样的头,急了,咬人手。

我只听,心里却不服气:鳗鳞鱼有鳝鱼味美吗?

鳝鱼的确不好宰杀。每每削山药皮,直想起鳝鱼。尖头细尾身子滑,不好捉。这颇合人世之道。不顺从者,往往吃大亏。鳝鱼被人掐住后,往地上摔个半死,一头挂在钉子上,开肠剖肚,死得很惨烈。

鳝鱼是平原地带的产物。它喜欢水,在水里寻找食物。它喜欢沟渠,在沟渠的土壁里冬眠繁殖。

春时,是捕捉鳝鱼最好的时节。地里,牛儿在前面拉着犁奔走,耕田人在后掌着犁,甩着绳鞭赶牛,眼睛望着泥土。见有鳝鱼,往它头部附近一掐,放进腰间挂着的小布袋。这时候的鳝鱼还在冬眠,遭此横祸,拼命挣扎,却没用。

夏雨急,沟沟汊汊灌满了水,背上鱼篓子,拿一个简单的拦网,随便找个有水的地方,一拦,拿起来,小鱼小虾蹦,泥鳅鳝鱼拱。

男孩子,是抠鳝鱼的高手。沟渠的土壁上,有一个个圆洞。晚间,他们拿着手电筒,照着这些洞穴,分得出来哪是蛇洞,哪是鳝鱼洞。一旦确定鳝鱼洞后,用手抠,十有八九能捉到鳝鱼。有时运气好,能追到鳝鱼一家。传说,入夜后,鳝鱼是朝着北方的。

鳝鱼的个子不大,但骨头小。剖好后,切成段,随随便便一炒,便肉质滑嫩,鳝味独特。我无法形容它的美味,只觉得它比猪肉好吃,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菜肴。

可遗憾的是,知道鳝鱼好吃,而它也不稀缺,可就是吃不上。奶奶怕鳝鱼,她不敢杀,也不做,说癔人。

我记忆里鳝鱼的滋味,来自于秋妈妈的灶台。秋秋喜欢抓鱼,她哥哥也喜欢抓鱼,一年的半年里,她家总有鳝鱼打牙祭。看见她家有鳝鱼,我故意端着饭碗去串门,秋妈妈就给我夹。

就是这几块鳝鱼,没吃好,心里总想。也想不通,这么美味,奶奶为什么要癔,总在心里埋怨她。也由此,在心里埋下了馋根。觉得鳝鱼,是天下最好的菜肴。

有一次,放学路上,和秋秋并排走着。我眼尖,看见水沟里盘着一条大鳝鱼,眼尖的人往往手笨,不敢捉,指着鳝鱼吚吚哑哑叫唤。秋秋一步上前,掐了它,捂进书包里,飞快地往家走。那天傍晚,秋妈妈的灶台,摆着一大碗黄鳝。

心里放不下那条鳝鱼,说它是我的。后悔自己没有捉了它。越这样想,那条鳝鱼在我脑海里就越大。最后,成了细胳膊粗,米把长的鳝鱼精。

若干年后,遇见秋秋,和她提起这条鳝鱼。她说,三四两重,妈妈加水做成了鳝鱼汤。我还强词夺理,说鳝鱼是我的。憨厚的秋秋说,是你先看见,但你不敢捉。如果我不捉,鳝鱼就跑了。

“夏吃黄鳝赛人参。”端午前后,是鳝鱼最多最美味的时节。故乡有一道特色菜,叫泡蒸鳝鱼。端午这天,饭桌上一定会有。

鳝鱼剖净后蒸熟,端出来浇上黄霜霜的热菜油,鳝鱼皮“吱吱”作响,满身满皮小泡泡,一股股浓浓的熟鳝香被激发出来,混成特有的泡鳝香。

那个味儿,不能形容,是走出故乡的游子永远怀念的味觉。

说的这么好,却并没有吃过泡蒸鳝鱼。即使这样,也百分百确信。鳝鱼,是一道无论怎么做都好吃的菜。

鳝鱼,还有一种吃法。黄鳝去骨切丝,加盐姜蒜醋稍稍腌制去腥进味。锅里烧两碗水,两三个鸡蛋打碎。水开后,倒进鸡蛋,倒进腌好的鳝鱼丝,勾兑些淀粉,洒点小葱。味道绝美不说,还强身健体,养颜美容。

《红楼梦》里写了那么多菜,连茄子都是大费周折的用两只鸡去烹制。可是唯独,没有提过鳝鱼。汪曾祺老爷子,有滋有味地写过几多吃食,而唯独写鳝鱼时,泛泛几笔,近于无。

这是因为,鳝鱼虽美味,却很平常。想吃它,只需去水田里捉。鳝鱼,属于乡村,是农家菜,登不得大雅之堂。曹雪芹和汪曾祺,都在城市里出生长大。

其实不然,梁实秋老先生地道北京人,好吃家,他就写过鳝鱼。清代随园老人爱吃鳝鱼,《随园食单》里,鳝鱼这一节,他写了三种做法。

生活里,很多人不吃鳝鱼,说它黏黏糊糊,不干净。说它似蛇,样子狰狞。曹雪芹和汪曾祺,或许就是不喜欢吃鳝鱼的人。不喜欢,怎么会写呢!认识一位奶奶,她不吃鳝鱼,说鳝鱼救过她母亲的命,是一家人供奉的神灵。

故乡,还有一种吃食,叫糊汤粉。米粉极细极细,制作工艺非常繁琐,但它不是这碗粉全部的特色。它最大的特色在于糊汤粉的汤,在于下好的粉之上,有浇头。浇头,就是北方人说的臊子。

鲜活的野生鳝鱼放在大缸里喂养几天,使它们吐尽肚子里的脏污。一口特制的大锅,水烧得滚滚的,把鲜活的鳝鱼猛地倒进去,迅速盖上盖子。百多条鳝鱼在沸水锅里游动,惊心动魄,无处可逃,一会儿悄无声息。这样,一锅鲜美的粉汤就备好了。

烫死的鳝鱼捞出来,切成段,油炸之后再烧制。煮好粉,装上汤,舀一勺鳝鱼丝浇上,放葱姜末和胡椒粉,汤白白的,稠稠的,带辛辣味。这时的米粉,脱胎换骨。吃了,一辈子不忘。

村里的聋爹爹,是捉鳝鱼的能手。

他家门前有一口大酒缸,春天时,植下去几节种藕。此时,长着荷叶开着莲花。这口缸,给了爹爹灵感。暗暗地,他开始做一件事。

正值七八月间,爹爹把寻回来的鳝鱼,养在荷花缸里。对,必须是七八月间的鳝鱼,经历过酷暑的考验。荷花缸里有泥水,鳝鱼放进去,无影无踪。

到了过小年这天,一大早,爹爹神秘地对小儿子一家说,门口水缸里有宝贝。媳妇一听,心想:不就是几联藕,能有什么宝贝呢!然后回娘家去了。

下午回来一看,木桶里养着十几斤野鳝鱼。心里纳闷:这天气,哪来的鳝鱼?后来才明白,爹爹说的宝贝,就是藕缸里养着的鳝鱼。藕的收成也不错,一共四联,近七十斤。

这个年,聋爹爹家的年饭比哪家都华丽。这里的习俗是吃蒸笼格子,别人家大多只有鱼肉,而聋爹爹家,却有野生鳝鱼和肉合在一起,那个香哦!

进入 陈艳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鳝鱼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百姓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27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