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长江里的游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626 次 更新时间:2023-08-02 22:32

进入专题: 长江里的游轮  

陈艳萍 (进入专栏)  

作为一个在长江岸边生活的人,一生中,怎么也得有一次,乘坐游轮,看看长江水是怎样汇聚,流向哪里。且观看鬼城丰都,李白眼里的白帝城,看神女峰,三峡等等自然景观,领略母亲河一路的奇异风光。想象早期巴人在峡谷山林间生活的艰辛,和所发展的文化。

船停靠丰都县城时,又来了一艘大船,满载着上海的游客。这条船,和我所在的船紧紧并在一起,彼此看得见对方的房间。一对老年夫妻,阿拉上海人,特地坐火车到重庆,然后乘船到宜昌再回上海。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是长江边最大的四个城市。我前面说的那个情结,绝不是空穴来风。坐船在长江里旅游的人,大部分是这条线上的居民。也或者说,他们才是长江的忠实粉丝。

丰都鬼城,已是一座移民新城。旧城,淹没在长江之中。昔日悬崖峭壁间盘旋的老房子,只能靠想象,才可以有点眉目在眼前晃荡。绕是如此,也是风情万种。真是可惜,为丰都人,为老房子,也为那些沉进长江里的风土人情。

这里的人,较其他地方相信鬼神的存在。他们有一句俗语:早晨人赶场,下午鬼赶场。不像我们平常以为的,鬼是在黑夜时分才出来。

年轻的导游,说她儿时遇见过鬼。和奶奶弟弟一起放牛,突然有人叫他弟弟的名字,一声比一声急切,奶奶不让弟弟答应,也不让他回头。慢慢的,叫声消失了。周围,山林阒寂。这是丰都人和鬼之间的默契,鬼叫鬼的,人听人的。

下着雨,导游讲着鬼故事,却并没有什么鬼城的遗址给我们看。反而,带领我们走进的玉皇大帝的庙宇。这地方,有一座这样的庙宇,其实恰如其分,鬼的氛围,其实是宣讲善的真谛。

岸上的山坡,坐落着一间一间房子。离得太远,山势看起来很陡峭。住在这里多危险。这也是巴蜀文化的神奇。藏传文化的浸润加上本地独特的地貌风貌,气候特征,没有科学解释的时候,靠神灵来自圆其说。

船靠白帝城时,正好是早上八点,可惜,没有太阳。当年,李白出发时,是一个好天气,朝阳漫天,云彩斑斓,所以他说“朝辞白帝彩云间”。

白帝城的千古时光中,流传着一文一武两个故事,李白写诗和刘备托孤。一个三岁的孩子,不定知道白帝托孤,但是肯定会诵读“朝辞白帝彩云间。”最终,文化打败了战事。人们,只记得李白。

也或者说,刘备托孤,只是后人附会。如果真有这事,李白不可能不在诗句里提及。就算他不写,别人也会提。那个时代的诗人们,对巴蜀之地的文化非常迷恋,千里水路,木船舟楫,也要抵达。白帝城,他们一定会停留。

这样的景点,是文学承载,不要有太多期待。它,只是个意象。

过了白帝城,才是三峡景区的开始。瞿塘峡不长,但山势陡峭,壁立万仞。大自然的奇观,只能静静观看。放在这里万万亿亿年了,惊叹是多余的。

悬崖峭壁上,居然还有两间瓦房。如果不是房子旁边的蔬菜长势正好,很难相信还能住人。听说是舍不得离开故土的人,没有出行的道路,只能靠自家的筏子过江。而山崖旁,并无小船。

这一定是老人,只有他们才能忍受和外界隔离的生活。

巫山县城,是一座移民城市。地势的原因,城市横向发展,错落无致,很有风情。重庆没有成立直辖市时,它属于川东,现属于重庆,和湖北搭界。

城市之所以叫巫山,境内之所以叫巫峡,和药有关,有中华药库之称。境内高山林密,百分之十二的植被是药材,家家户户的生活和药材关联紧密,长寿老人非常多。

神女峰到了,神女峰到了。

有一位老人,七十多岁,拿着手机不停拍照,还给家人打电话,说自己正在巫峡。她的神色,一看就是常年居住在乡村的老人。生活条件好了,老人出来旅游,欣赏长江沿途的风景。她听说过神女峰,现在亲眼看见,很兴奋。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我没有拍照。只是看,看群山峻岭。只是想,想余秋雨写的三峡,想舒婷写给神女的诗,想毛主席说的:“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我还在想,山水的意义。

到了三峡,宜昌就到了。

一路游来,从岷江源头,到都江堰,到乐山大佛,到重庆,然后顺流而下,来到三峡。对于山水,除了风景的意义外,还是人类的发展之路。是山势,拢住水源,使它源远流长。人们逐流而居,被大山阻隔,水流又以自己的方向指引人们走出大山。

夜晚的长江上,大船在航行,翻起朵朵浪花。岸上的崇山峻岭中,星星点点的灯火闪烁着人间温情。

我在船上,他们在家中。

进入 陈艳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长江里的游轮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04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