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文老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84 次 更新时间:2023-07-24 21:53

进入专题: 文老师  

陈艳萍 (进入专栏)  

人的一生中,那些最温暖最绵软悠长的回忆,总是会定格在某个时刻,感受到的某种温情上面,特别是陌生人的温情,特别是年少懵懂的时刻,特别是苦涩忧伤的情境。

遭遇家庭变故,没有父母疼爱。从小,我就是一个愁眉苦脸的孩子。成绩不好,内心的自卑感越发重,任何事情都往悲处想。

要考中学了,我们提着干粮在老师的带领下赶四五里地,去另一个学校参加小升初考试。五六月份,庄稼涨势正旺,农人们扯着稗草。田埂边的野草浩浩荡荡,快要没过我们的头顶。一路上,思绪杂陈,一会想躲进草丛不去参加考试,一会又害怕辍学后整天在地头劳作。希望自己考不上,为爷爷奶奶减轻负担。又希望自己能考上,好伙伴秋秋也考上。

临近九月,收到了入学通知书。中学离我家近,出门走几步是学校的围墙。围墙不知被谁卸掉了几块砖,看得见操场里的单双杠和篮球架,看得见教师楼前的美人蕉和鸡冠花。时不时有老师出来泼一杯水,然后进了另外一个老师的房间。

想着要进入这所新学校读书,很激动。想着好伙伴秋秋没有考上,又有几分惶惑。

开学了,我分在一(二)班。班主任是一位刚从师范毕业分配来的年轻男孩,姓文。老师为我们朗读《天上的街市》时,语音抑扬顿挫轻柔舒缓。他的手指细长,捏着粉笔写字的动作很有力。瘦削的身材一个华尔兹似地转身,两手撑在讲台上,优美极了。

或许我老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被老师记在了心里。一日下午的最后一堂课,老师让我放学后去他办公室。

教室和办公室之间是一片菜地,一位姓苏的老师傅在打理,我们都叫他苏老师。苏老师在京山花圃工作过,带回来很多花籽。他一边拾掇着菜园,一边在四周空隙处种满鲜花。

不知老师找我有什么事,但想着大约是批评吧!慢着步子磨磨蹭蹭到老师门前,轻轻敲了敲半掩半开的门。

那天,老师轻声细语地问了什么?时间久远已然忘却。只记得自己泣不成声。只记得老师听完我的叙述后眼睛中包裹着关爱,神情里充满着怜惜。

老师个子不高,他坐着,我站在他身边。老师的头是仰着的,我看得很清楚,他脸上那一刻的关爱和怜惜。这一幕,如刀刻一般划在心底,没有再散去。我终于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有了一个真正温暖我的人,而他还是我的老师,这里间有双重的欣喜。它不同于街坊邻人间的可怜一瞥,那是伤人的目光;它不同于亲戚朋友间长吁短叹般的谁是谁非,那是多余的寒暄。他给我的是关怀,是含着春意的温暖,是吐着芬芳的博爱。

此后的课堂上,总会感觉到老师鼓励我好好学习的眼神,也体会到老师方方面面对我的照顾和包容。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我的同学》,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着不知该写谁,老师说了句,写男生就写某某某,写女生的就写谁谁谁。听到自己的名字,我懂得,老师是给我赏识,给我自信。

几许眼神,在不需要的人眼里,它只是几个不经意的瞬间。你若读懂它,浸润它,那就是心灵的慰藉。

这份无声地庇护,仿佛暗地里为我撑了一把保护伞,赐予了某种力量。我变得开朗起来,敢在操场上和同学们跳绳踢毽子。排队做操时,不会总往后面躲。在路上偶然遇见老师,虽然还是不敢喊,但头抬了些。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初一下学期一开学,我们的班主任换了。一打听,才知道文老师已调走。正值春时,窗外,苏老师种植的鲜花姹紫嫣红,女同学们整天吵着采下这一朵、摘下那一朵。我无心观赏,内心翻腾起深秋的况味。老师的办公室前,美人蕉又窜高了一截。透过叶隙,那位进进出出的老师已不是文老师。

相比于人的一生,半年时间,长度微乎其微。可是,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一个缺少家庭温暖的女孩,能在这半年时间之内,得到来自于老师的关照和爱护,那时间的短暂,相较于其间的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产生的影响力,在孩子心中,可以逶迤成一条长河,壮大成一座高山。时时丰沛,日日葳蕤。

此后,一直没有忘记人生中这位好老师。这辈子,也无法抹去这缕生命里曾经照见的春色。当我年少的时候,这抹温情也许只是温暖和怜惜。当我成熟后,透过这抹温情,读懂了生命对生命的疼惜,生命和生命的共情。我忽然觉得,所有的缺憾,成长的痛苦,在这一抹温情面前,有了深刻的回报。

此后多年,我不知道老师在哪儿?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中学同学,她先生的父亲是小镇中学的校长。她告诉我,老师在小镇的小学教书。

得知老师的近况,心里既开心又酸楚。我没有勇气去看望老师,觉得自己的生活很不成样子,不知道见面后和老师说什么。

当同学在老师面前谈起我的时候,无论她怎样描述和提醒,老师都说想不起来。于一己的私心,有点失落。人记着对方,也会想当然的希望对方记着自己。但我能理解,老师心地善良,我只是他关爱过的学生中的一个。这一切,是他的性情使然,职责使然,也就不会过多地放在心上。

尽管如此,内心总有一种情愫在酝酿。想去看老师,向他表达内心的感激,诉说这么多年因了这份感动而生的感悟。

同一方水土的养育,成熟的人生态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情缘,让被时光隔绝的我们,没有惊诧,没有陌生。老师想起了我,读懂了这抹温情,他说,很后悔当年没有把调走的消息告诉自己的学生。

老师又像当年那样,关心我的生活,关心我的文字。人和人美好的相处,收获的往往是一生的情谊。曾经,青年时代的老师给过我兄长般的关爱。现在,人到中年的老师回应给我的又有父爱般的气息。在老师面前,我仿佛还是那个小女孩,没有长大。这种感觉很幸福,如同一位八十岁的老人,还有老母亲可以依偎。

和老师这份师生之缘,没有别的途径回报,写下这篇文字和老师分享这股存放经年的醇香。当年,您用一抹温情温暖了年少的我。今天,我用这篇感恩的文字温暖您的心。

进入 陈艳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老师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百姓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75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