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文章阅读 登录

曹廷: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及我战略应策

更新时间:2022-05-24 16:59:00
作者: 曹廷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引起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警惕,美国采取多重手段公开阻扰中拉合作,包括在拉美事务上频频发表反华言论、加大打击拉美左翼政权、拉拢右翼政权组建“反华阵营”,并警告与中国新建交的拉美国家。特朗普政府的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拉美国家对华态度有所调整,但从长远看,基于中美关系、美拉关系及中拉关系的本质特点,未来中拉合作仍将保持良好势头。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将继续阻扰中拉关系发展。中国应妥善应对中拉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保证中美拉三边关系良性互动。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大批拉美国家加入,成为中拉合作的“新平台”,推动中拉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引起了美国政府的猜疑和反弹。尤其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的竞争面开始上升,美国将中国正式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包括采取多重手段加大对中拉合作的阻扰。同时,拉美地区正处于政治左右拉锯、经济复苏艰难、社会形势恶化的特殊困难期,美国欲借机加大对拉美国家的控制,对华公开围堵打压,中拉关系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 特朗普政府阻扰中拉关系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中国的崛起,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合作对话机制不断增多的特点。这种现象开始引起美方的关注,一些美国媒体和智库开始发表评论,称中国正在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2004年《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日益成为美国“后院”政治上的竞争者。2006年初,美国智库“美洲对话”主席彼得·哈金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题为《美国正失去拉美吗?》一文,称“许多拉美人士视中国为美国霸权的替代品”。美国政府也愈发重视中国在该地区的角色和作用,同时表示愿意以合作对话的方式处理中美拉三边关系。2006年4月,美国负责西半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托马斯·香农访华,两国正式成立关于拉美事务的磋商机制,并将该机制置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此后,中美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3年举行了关于拉美事务的磋商会议。2015年中国与拉美暨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建立“中拉论坛”后,美国国会多次召开听证会,评估中国在该地区动作对美国的影响。当时,尽管美国政府已高度关注中国在拉美的行动,但并未采取手段公开阻扰中拉合作。但特朗普上台后,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不仅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而且采取多重手段打压中国,包括干涉中拉合作,使拉美地区沦为中美博弈的新战场。

   (一)美国政府和智库在拉美事务上频频发表“反华”言论

   近年来,美国政界高层明显加大对中拉关系的关注,而且通过炮制和炒作“中国威胁论”、“殖民掠夺论”和“债务陷阱论”,向拉美国家刻意“抹黑”中国。2018年初,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问拉美前夕发表演讲,指责中国“利用经济影响力将拉美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谴责中国看重拉美国家资源、“伤害这些国家的制造业”。2019年4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问智利时发表演讲,诋毁中国,称中国投资具有“腐蚀性”、中国公司从事间谍活动,以及中国不是可靠的伙伴。美国一些官方机构和智库也发表带有类似观点的报告,为政府决策站台。2018年10月17日,美国国会咨询机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报告《中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参与》,称中国“通过投资和贸易成功控制拉美”,同时指责中国对拉美的全方位介入给拉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高额贷款加深了拉美对华经济依赖,使部分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还危及美国的战略利益,包括挑战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还威胁美国的安全利益,建议美国政府进行反制。美国兰德公司发布报告《盘点中国大陆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对台湾的外交孤立》,称近年来中国大陆采取手段在拉美地区孤立台湾,使台湾遭遇“雪崩式‘断交’潮”,美国应帮助台湾维护在拉美的“外交”影响,以有效压制中国。

   (二)加大打压拉美左翼政权,遏制中俄在该地区影响力

   自19世纪美国提出“门罗主义”以来,一直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自身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尽管奥巴马政府表示要摒弃“门罗主义”,重塑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但仅仅是改变与拉美国家的相处策略,其试图控制“后院”的战略目标并未与前任其他政府有所区别。特朗普上台后,加大对拉美左翼政权的干涉和打压力度,尤其以打压委内瑞拉马杜罗政权为突破口,企图制造多米诺骨牌效应,彻底摧毁拉美“反美铁三角”(委内瑞拉、古巴、尼加拉瓜),同时达到打击与拉美左翼关系密切的中国和俄罗斯势力的目的。首先,对委内瑞拉全面加大打击力度。1999年查韦斯上台后,作为地区左翼力量的领头羊,其高举反美大旗,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2013年查韦斯去世后,马杜罗接替其执政,然而委内瑞拉国内局势日益恶化,美国特朗普政府看到了颠覆马杜罗政权的机会,于是加大颠覆攻势,选定委内瑞拉国会反对派议员瓜伊多为“代理人”,在2019年1月马杜罗新一轮任期就职前后,承认瓜伊多为该国“临时总统”,并联合利马集团13个国家确认其合法地位。同时,采取经济制裁手段向马杜罗政府施压。特朗普上台后,不仅将马杜罗、副总统罗德里格斯等百余名官员列入制裁名单,而且加强金融封锁,在全球范围内对委内瑞拉关闭美元交易系统,并冻结委内瑞拉国有石油公司(PDVSA)在美国的资产、限制美国公司及个人与其交易、禁止PDVSA子公司雪铁戈在美国运营。美国还加大军事威慑,制造恐慌情绪,鼓动委内瑞拉军队倒戈。瓜伊多自封“临时总统”后不久,特朗普便公开称“对委内瑞拉的所有选项都是可能的”。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克雷格·法勒访问委内瑞拉邻国哥伦比亚,并宣称美国军队已经准备好对特朗普的任何命令做出响应。除了军事威慑以外,美国还试图通过游说、贿赂等方式拉拢委内瑞拉军队各层人士。2019年3月,博尔顿曾亲自游说委内瑞拉防长弗拉基米尔·帕德里诺,让其放弃马杜罗。其次,打压委内瑞拉盟友古巴,削弱左翼联盟。特朗普不仅终止了奥巴马时期开启的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进程,而且通过炒作所谓“声波袭击”事件和委内瑞拉议题,接连强化对古巴的制裁和封锁,甚至重新激活《赫尔姆斯-伯顿法》第三条,挑唆美国企业和个人起诉在古巴的欧洲企业,以达到阻止欧洲资本进入古巴的目的。2019年9月以来,特朗普政府以古巴支持马杜罗政府为由,出台系列措施,包括限制美国民众赴古巴旅行、制裁石油运输企业,并下调侨汇额度,通过多重手段打压古巴。9月26日,美国还宣布制裁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目前,古巴面临较为严重的能源和外资短缺,预计2019年经济增长将无法达到预期。第三,通过多重手段企图推翻尼加拉瓜奥尔特加政府。2018年4月,尼加拉瓜推出社保改革方案,引发民众大规模示威游行,造成300多人死亡。美国长期敌视左翼的奥尔特加政府,便借此事件不断对其施压。7月底,美国国务院发布制裁措施,宣布注销21名尼加拉瓜官员的美国签证,冻结3名尼加拉瓜高级官员及其家属在美国的资产及银行账户,并禁止任何美国企业和个人与尼加拉瓜交易。美国还利用美洲人权委员会和美洲国家组织,纠集阿根廷、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召开特别会议对奥尔特加政府施压。期间,美国公开给予反对派和示威者以声援和资金援助。2019年4月,美国出台新的制裁措施,宣布禁止尼加拉瓜部分银行系统的美元交易。6月以来,美国又将奥尔特加政府的4名官员列入制裁名单。

   (三)拉拢拉美右翼国家,组建“反华阵营”

   随着地区部分国家“向右转”,美国乘势加大对这些国家的拉拢。自2018年起,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等高级官员频频出访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等国,欲拉拢关系,争取这些国家在委内瑞拉、安全合作等议题上的支持。巴西极右翼领导人博索纳罗当选总统后,特朗普亲自致贺电,并表示将在贸易、军事等领域与巴西加强合作。2018年阿根廷遭遇金融动荡,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提供571亿美元贷款救其燃眉之急。同时,通过拉拢拉美右翼国家、打压左翼国家,美国逐步达到分化拉美国家、弱化多边机制的目的。由于拉美大多数右翼国家在委内瑞拉问题上立场相似,而拉美左翼国家与美国在该议题上对立态势明显,美国有意利用该议题让拉美国家“选边站”。2019年以来,拉美国家围绕委内瑞拉问题产生的分歧对立愈发严重,在美洲峰会、美洲国家组织等多边场合针锋相对,最终导致地区一体化组织陷入空转。同时,左翼力量主导的区域组织纷纷陷入困境。厄瓜多尔已退出玻利瓦尔美洲联盟。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等国政府宣布暂停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活动。地区一体化的停滞有利于美国对拉美国家“分而治之”。此外,美国还联合拉美右翼国家在一些国际和多边事务上排挤中国。2019年,美国坚持推动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瓜伊多指派的新任理事参加原定在中国成都召开的美洲开发银行年会,遭到中方拒绝。最终,美洲开发银行宣布取消在成都召开的年会计划。

   (四)公开警告部分与中国新建交的拉美国家,阻扰中拉合作

   巴拿马(2017)、多米尼加(2018)和萨尔瓦多(2018)与中国建交后,美国政府召回驻三国大使商讨对策。2018年10月,蓬佩奥访问巴拿马,称中国从事“掠夺性经济活动”,告诫该国要对中国的投资“睁大眼睛”。2018年8月,中国与萨尔瓦多建交后,白宫猛烈抨击塞伦政府在建交过程中“暗箱操作”。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发表全面攻击中国的演讲,其中特别提到了中萨建交。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在国会听证会上指责萨尔瓦多“犯下大错”。萨尔瓦多右翼人士布克尔上台后,美国积极接待其访问,安排其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会晤,讨论“如何强化美萨友谊、重建委内瑞拉民主以及对抗中国在西半球的掠夺”。不久后,特朗普还指派具有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南方司令部等情报和军队背景的道格拉斯出任驻萨大使,意在加强对萨尔瓦多的控制和影响。

   二、 美国加大阻扰中拉关系的主要考虑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新定位是其最大动因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将大国竞争定为其全球战略基调。美国从未放弃过对拉美地区的控制意图。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国家纷纷开展独立运动、实现民族独立后,美国便开始插手该地区事务,逐渐加大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冷战期间,拉美地区一度沦为美国与苏联的竞技场。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从美苏两极争霸转变为“一超多强”,美国失去了苏联这个最大的外部竞争敌手,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重新恢复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俄罗斯等域外大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不断强化,这些国家被视为挑战其在“后院”霸权地位的竞争者。特朗普政府认为其国家利益在经济、安全等多领域受到中国的蚕食。经济层面,尽管美国仍然是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拉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引起美国强烈的危机感,美国担忧拉美国家扩大中国进口将使美国产品在该地区市场的份额受到挤压。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2000—2015年,美国与拉美的贸易额翻了一番,而中国与拉美的贸易额则增长了 22 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巴西、智利、秘鲁等国的主要贸易伙伴。2018年中拉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并且贸易结构更加平衡合理。安全层面,美国认为中国加强与委内瑞拉、古巴等地区左翼国家的关系正削弱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影响力,阻碍美国在拉美地区推行“民主、法治等国际准则”。加之近年来,中国与阿根廷推进太空合作项目,美国认为中国的情报搜集能力将得以提升,进而对西半球及其安全造成威胁。(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m.aisixiang.com)
本文链接:http://m.aisixiang.com/data/134040.html
文章来源:《和平与发展》2020年第1期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