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进川: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彰显大国风范
三是强化世界获得感的国际传播叙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感召力。新世纪近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了多重危机问题,并在总体上促成了关于文明融合与文明分歧、利益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秩序的建构与解构、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等元问题的反思。考虑到后疫情时代世界面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化扩散中的负面效应、全球人口不平衡性流动带来的秩序与冲突问题凸显,传统强国力量的衰弱所诱发的焦虑感,以及作为政治竞争工具被挪用所导致的泛政治化等,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需要打破中国与西方关系格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格局、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关系格局。面对以前在市场、人权、平等与公意的意义上讨论问题并不足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需要促进认知视野的拓展与政治境界的提升,超越文明分歧与利益冲突,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能增进世界的获得感。具体就是,兼顾全球获得感传播、区域获得感传播,国家间获得感传播,双边获得感传播与多边获得感传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感召力为关键动力,推动世界从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同步生成。
今天无论是依据中国崛起的事实,还是与世界深度融合的需要,都强化了传播好中国的世界观念、中国实践、中国——世界实践的必要。但在现实的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仍然面临不少需要跨越的障碍。特别是由于身份政治带来的狭隘性、政治视界的短视性,对特定利益的短期性追逐等,都可能将冲突迅速地置于某种不可调和的境地。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中,国际社会部分区域所呈现出的孤立主义甚至是隔离主义,以及针对亚裔所表现出来的种族主义等情形都强烈提示人们: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实践需要推进现实层面与规范层面上的契合度,利用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获得感所带来的规范性认同契机,进而让世界规范性认同与实践获得感产生共振效应。从国际传播叙事来说,就是要促进不同层次的主体“遵循从认识到共识的认知路径,达到从国家性到国际性、世界性乃至共同体性的最高境界”。在此意义上,世界才能真正地成为世界的世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才会更和谐。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