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中国的国家成长“早熟论”辨析
——以关系叠加为视角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旧的社会关系及其组织形态继续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的国家成长,人们仍然还要为代替旧的办法进行顽强而持久的斗争。如通过加强中央集权,以郡县官僚制不断弱化血缘封建的力量;以科举制替代九品中正制,减少血缘门第关系对选官过程的影响;以异地任职,防范官员结织私人关系网络;以“编户齐民”,避免人身依附关系;以郡县行政城市,保持中央对广土众民的联结;以统一的法律,保证政令的统一和人身权利;通过“统而不治”实行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等等。(42)福山因此表示:“中国虽是发明现代国家的第一文明,但在社会和文化的层面,却从未能成功压抑亲戚关系的弄权。因此,其两千年政治历史的大部分,一直围绕在如何阻止亲戚关系重新渗透国家行政机构。”(43)正是通过顽强而长久的斗争,使得中国以其治理体系在两千多年维持着大规模的政治统一体的延续。著名的美国学者费正清惊叹:“尽管中国疆土广袤而各地景象又千差万别,但这次大陆始终维持一个政治统一体,而欧洲却未能做到这一点”。(44)
19世纪前的政治统一体只是一个因地域关系造成的地域性政治统一体。当世界进入全球关系时代,中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且国家治理形态难以适应新的关系格局。为此,中国人“睁眼看世界”,为国家的全新成长进行了更加顽强而持久的斗争。包括思想界出现的“早熟论”,从根本也是基于对中国的新的国家成长的期待。经过近两百年顽强而持久的斗争,中国的国家形态和国家治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实现了第三次巨大飞跃。
中国的国家成长的三次大飞跃,一次比一次的质量更高。只是由于关系的多重叠加,使得国家的成长历程要比一般国家更艰难、更复杂、更曲折,也需要进行更加顽强而长久的斗争。
注释:
①参见徐勇:《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兼论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从中国事实看“东方专制论”的限度——兼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东方政治论断的辨析与补充》,《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4期;《祖赋人权:源于血缘理性的本体建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用中国事实定义中国政治——基于“横向竞争与纵向整合”的分析框架》,《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②参见徐勇:《用中国事实定义中国政治——基于“横向竞争与纵向整合”的分析框架》,《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徐勇:《学术创新的基点:概念的解构与建构》,《文史哲》,2019年第1期。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转引自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4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④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4、7页。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第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⑥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5页,九州出版社,2019年版。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⑧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第287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⑨⑩(12)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第91~92页,第144页,第14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13)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65、3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28页。
(15)(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9页,第29~3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秦晖:《传统十论》,第258页,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
(18)杨光斌:《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5期。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05页,外文出版社,2016年版。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176页,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2)(23)(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2页,第762~763页,第67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5)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第14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16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9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8)梅因:《古代法》,第96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9)(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第169页。
(31)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11~12、16页。
(32)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第42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33)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下册),第362页,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34)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第9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第23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37)(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1页,第118页,第170页。
(39)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第154页。
(40)马平安:《中国政治史大纲》,第13页,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版。
(41)参见徐勇:《关系中的国家》,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42)笔者撰著的《关系中的国家》,第2卷,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关系叠加造成的国家要素的叠加性及新的关系替代旧的办法的斗争过程有详细论述。
(43)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第76页。
(44)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8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姓名:徐勇 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