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勇:解读中外"激情犯罪" 摘要: 药家鑫杀人案提出 激情犯罪 的话题。刑法学的 激情犯罪 只是犯罪学 激情犯罪 的一部分。 激情犯罪 受到外国刑... 李安:从交通肇事到故意杀人转化的心理历程分析 【摘要】药家鑫在发生车祸后采取车辆之外的工具杀死受害人,这确实是一种极端的心理反应。这一现象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其对自己行... 周永坤:规则权威与政治道德权衡 药家鑫死于司法工具化和民意审判的司法制度。对药家鑫案的审视,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一个有罪、但罪不当死的生命伸张正义,更重要的... 季卫东:舆论审判的陷阱 审判机关与社会在话语空间上的连贯性应主要以限制权力的程序制度为纽带,特别是通过律师作为知情人的批评理性以及作为中介的沟通... 周大伟:杀人与偿命之间 在对于死刑的态度方面,中国人需要和外面的世界接轨吗?今天,关于废除死刑的讨论已经展开,争论仍在继续。看来,对于一个身处转... 朱苏力:从药家鑫案看刑罚的殃及效果和罪责自负 刑罚总是会以某种方式波及罪案的另一类受害人——罪犯的家人。为适度限制严重的殃及效果,中国社会长期实践的一个惩罚原则是,即... 葛维樱:药案三重世界:阶级、现实与情感 药家鑫已死,张妙入土。从事发至今已有10个月,在法律程序上早已走完的一个简单案件。曾经张家和药家都试图以自己想象中最好... 肖雪慧:药案之后冷思考 这篇长文是药案刚尘埃落定之后写的,完成也距今两个多月了。其中主体内容跟纸媒即将刊出的文章《宽容什么?谁来宽恕?》在内容... 鲁志昆:也谈药家鑫案 有一个微博名叫“粉饰童年”的学生在我的新浪微博上留言,“觉得药家鑫死的太冤”,让我谈谈对药家鑫案的看法,于是有了这篇文字... 和呵:丧钟为谁而鸣——药家鑫案件的冷思考 昨天,是承载着千万家庭梦想的高考举行的第一天,也是药家鑫就地伏法的日子。一边是高考决胜的战场,一边是命丧黄泉的刑常一边是... 王和岩:死刑复核程序检讨 夏俊峰和药家鑫都已进入最高法院死刑复核阶段,但中国的死刑复核并非诉讼程序,只是法院内部的行政报批程序最高法院一份普通的年... 肖雪慧:城管街上有无打人对案情绝非无关紧要 昨日《南方都市报》发表《夏俊峰案中的司法是否公正应当给出答案》一文,提出:“夏俊峰案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起决定作用的是弄明... 郑戈:从药家鑫案的民意背景看我国法治的前景 药家鑫开车不小心撞倒行人,不予救助已属没达到道德底线,杀人灭口以避免“麻烦”就更是“罪无可恕,情无可原”。因此,药案初审... 杨祖陶:药家鑫杀人案的简单与复杂 药家鑫的蜕变,暴露了家庭、学校、社会在儿童、青少年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太注重表面的东西,太追求自己的个性张扬,而忽视了品... 陈占彪:药家鑫与核辐射 2011年的世界似乎很不太平。先是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接着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大地震、伴随着有海啸,核泄露,接着14... 艾明江:药家鑫案留下的期待与失望 4月22日,药家鑫被当地法院一审宣判死刑,药家鑫案引发的争议似乎宣告一段落,但此举并未打消网民一直持续不断的疑虑,有人... 谢盛友:药家鑫的药与中国社会的药 药家鑫一个人不可救药,不可怕;可怕的是,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药家鑫的社会,找不到药;更加可怕的是,律师、教授、法官,这些“专... 徐贲:假如药家鑫案发生在美国 去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将被撞的女服务员张妙“八刀”刺死。3月23日,药家鑫案一审开庭,目前该... 杨健:药家鑫的生死只能取决于今日之法 药家鑫当生当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喊杀者与反对者(对不起,我不用“为其开脱者”,而选择了一个中性词汇)都以饱满的热情... 张楠之:调查问卷岂能当作药家鑫案判案依据 药家鑫案在西安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时,现场500名旁听人员,每人都收到一份“旁听人员旁听案件反馈意见表”,问卷上除了有庭审的... 李晓亮:药家鑫案是否存在“民众的狂欢” 2011年的年初,药家鑫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药家鑫案在舆论场上持续发酵,就像一锅炖得太久的菜,变得混沌难辨。其实案情... 游伟:药家鑫案:纠结的死刑实践 法律需要深明“大义”,弘扬“善意”,司法也需要利益衡量,通过裁决引领善行。但法治社会的要义是法院独立审判、严格依法司法,... 韩伟:从药家鑫案看司法与民意 随着药家鑫案一审的展开,这位年轻的钢琴专业大学生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仅是他,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和药的... 刘洪波:药家鑫被判死刑,合乎民意也合乎法律 有些人对民意的警惕,超过了对正义丧失的警惕。恐惧与厌弃民众的“精英统治”论调,几乎表现在所有的专业领域。民众的当然地位就... 韩洪刚:药家鑫的“手”与李玫瑾的“嘴” 药家鑫,这名大三的学生,在撞人后选择了杀人,瞬间完成了人生的无底坠落。而那使本来受轻伤的张妙致命的“六刀”,不但让药家鑫... 周斌:记住那些比药家鑫更凶恶的人 二十一世界经济导报记者周斌写给张妙儿子的一封信那一天,你的母亲,她骑着电动车在路上行驶时,一辆私家车飞驰而来,把她撞倒在... 环球时报:司法要敢于拒绝舆论过分要求 药家鑫杀人案将于近日宣判,这名撞伤人后又用刀将伤者捅死的年轻大学生,引发了中国舆论关于法律和人道主义的复杂争论。药家鑫该... 周大伟:从经典影片《十二怒汉》想到孔庆东的言论 据美国媒体报道,4月9日早晨,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电影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Sidney Lumet)病逝在... 秋风:专家意见就等于理性? 公安大学教师李玫瑾关于药家鑫杀人的弹钢琴说,引发了一场混乱的议论。不少人通过网络媒体、偶然也通过平面媒体,质疑甚至咒骂李... 熊培云:比死刑更可怕的是不宽容 就在昨天,编辑邀我写一篇关于药家鑫的文字。实话实说,对于这件事情我并没有太多关注,只知道微博上有不少人在讨论,零零散散看... 吴丹红:药家鑫是不是“激情杀人” 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于3月23日上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律师在庭审中提出的“激情杀人”之辩成为舆论关注... 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讲述背后的故事 药家鑫临刑前拟捐献眼角膜主持人:三个月前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终审判决对外公布,判决词写“该犯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