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普世价值 登录

陈积敏:西方“普世价值”的逻辑与困境

【内容提要】西方“普世价值”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是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它自诩为是一种超阶级、超...

孙培军:从普世价值批判的角度看西方民主话语在中国的传播误区

内容提要:“民主”被标榜为西方“普世价值”的核心要素之一,西方民主被建构为价值追求的自由民主和制度安排的选举民主这一双...

王缉思: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

【本文节选自《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 考察世界历史上的帝国兴衰、朝代更替、宗教冲突、殖民扩张、阶级革命、民族解放、国家...

韩星:仁者爱人——儒家仁爱思想及其普世价值

[摘要]儒家仁爱思想可分成仁爱之心、自爱、爱亲人、泛爱众、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五个层次,以爱有差等原则由内向外、由近及远...

许良英:民主是普世价值辨析──与吴江先生商榷

傅国涌按:此文为许先生新作,寄给了《文汇读书周报》,没有发表,先生托我在网上公开。 许良英先生,生于1920年,中...

张德胜 张云飞:我们的世界观

纲目 一.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1、宇宙万物都是自私的,人也是自私的 2、先贤哲人们的观点 3、近代一些科学论...

张崑:TPP将宣告普世价值时代的结束

TPP将宣告普世价值时代的结束,对全世界所有拒斥普世价值的政权来说,这是个比普世价值更坏的消息。 TPP(跨太平洋...

刘梁剑:从以儒家自居到以儒家自限

我们这个时代俨然又成了儒学勃然复兴的时代。儒学,特别是政治儒学俨然已是学界焦点之一。进一步看,在回归传统、重读儒家经典...

孙凤武:价值的客观性与普世价值

(一)承认了价值的普遍性,也就承认了价值的客观性和一元性,而这是与价值的主观性和多元性并行不悖的.就是说,对事物、事...

刘军宁:普世价值与“文明冲突”

自由、民主、人权在许多地方受到了顽强的抵抗。而这种抵抗最剧烈的地方也就是不接受自由民主的非西方与象征着自由民主的西方...

普世價值再思論壇

普世價值再思論壇   2015年11月27—28日 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 論壇議程 ...

范忠信:法制(治)中国化

【摘要】近代中国法制变革的160余年历程,是西法东渐的历程,是法律移植的历程。在对移植法制的利弊得失进行深刻的反省之后...

李慎明:关于民主与普世民主的相关思考

【摘要】研究、弄懂民主问题并区分各种不同性质的民主,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民主,实质上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国家形态。世界上...

李鹏程:对“普世价值”的哲学理性思考

摘要:人类普遍价值的确定绝不是一个神秘的“天启”或者神谕,绝不是某个宗教的神圣诫命或者箴言,也绝不是某个地方性文明的惯...

陈来:从儒家的角度看普世价值问题

本文是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参加《何谓普世?谁之价值?》新书发布会时,关于儒家价值是否具有普世性、儒家价值与西方价...

朱杰人:当代儒家与普世价值

当代儒家的兴起 “儒学”与“儒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对一个学派、一类学术、一种思想的描述;后者则是一群人对儒学...

章开沅 、陈才俊:价值体系的重建与人类文明的重构

[作者简介]章开沅(1926— ),男,浙江省湖州市人;1946年入读金陵大学历史系,1948年于该校肄业;1951...

丁礼庭:中国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丁礼庭 在秦晖和贺卫方先生的谈访文章《法制、德制与权制》中,贺卫方先生问得好:“我们未来...

唐利如:“普世价值”的理性解读

  说起“普世价值”,有人将其视为灵丹妙药,也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截然不同的认识?“普世价...

米博华:普世价值观已成强权利器

  航母、核潜艇与“普世价值观”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新出炉的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却显示出两者具有相当...

沈思:“普世价值”的源起、演变和思考

  最近以来,看到一些有关“普世价值”的讨论,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特别是讨论中不时流露出来的那些执着和热忱,...

李文阁:谈谈“普世价值”

  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是思想理论领域的一个热点。经过争论,人们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

柯华庆:普世价值与普适制度

近几年学界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一直在进行,这些争论之所以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混淆了普世价值与普适制度。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

张永:大同与小异(关于普世价值和民族特色的讨论)

  某某同学你好, 很高兴看到你想了这么多问题,为了方便回答,我把你的问题总结为两个核心问题,也许不一定很准...

张维为:从国际政治实践看“普世价值”的多重困境

  这些年,西方在国际政治中推动实现所谓的“普世价值”,引起巨大争议。西方一些国家把自己单方面界定的某些价值...

王义桅:“价值普世性”与“普世价值观”之争

小时候听说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故而一直想去国外看个究竟。后来又去了美欧,发现外国的月亮也是有阴晴圆缺的,和中国的毫...

王绍光:中国特色也是一种普世价值

原文编者按:2013年8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制度书系出版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

冯峰:美国推广“普世价值”的战略意图评析

中国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胸襟面对原本具有明显西方宗教文化色彩的“普世价值”。在以乐观的心态接纳该词汇所体现的观念的同时...

许良英: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

(一)争论从何而来?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南方周末》于5月22日发表题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的文章,提出...

王文龙:韩国威权体制转型与阿拉伯之春展望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兰州 730000)摘要:韩国的威权体制成功转型表明:要顺利地实现威权体制的转型就必须突破狭义的差序...

周永坤:研究法治的真问题

高军教授的这部新作有两个核心词:“法治”、“问题”,可谓切中当代中国时弊,值得研究。作为泊来品的“法治”在中国的传播与践...

郭齐勇:评何谓普世谁之价值

(2013年4月24日上午,华东师大出版社)主席、各位学者:大家早上好!拜读了这本书以及朱杰人教授的书评,非常感动。我谈...

侯工:马克思学说的本质是普世价值

马克思学说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和发展的研究总结,但不是社会发展理论的终结,而是开创了社会学研究新领域的先河。马、恩坚持认...

谢文郁:文明对话模式之争: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

摘要:普世价值 文明转型模式和核心价值文明自觉模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对话模式。前者实际上是把西方文明的某些核心价值奉为...

王义桅:中国模式正在打破普世价值霸权

曾几何时,普世价值突然成为一个带有西方价值观霸权的代名词,正如“文明”概念一样——文明是一种先发国家的自我标榜,它们以此...

郭于华:中国人是人吗?

时常看到强调中国国情特殊、不宜实行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中国必须保持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道路一类的论点;而且为了证明“...

吴大江:用“普世价值”取代“阶级斗争”是中国走向文明进步的必需——

近几个月来,我国主流媒体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否定普世价值的文章和报导,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求是》杂志最近发表了教育部邓小...

李北方:辨析普世主义

普世主义是当下国际政治领域和思想讨论空间内无可回避的一种思潮和修辞手法,它将某些价值理念定义为“普世的”,相应地,另一些...

李泽厚:从“两德论”谈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

问:近来普世价值和中国模式有些讨论,各有讲法。我记得你十多年前讲过“宗教性道德”和“现代社会性道德”。“两德论”是你伦理...

郑酋午: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

我们是地球人,具有同一性,所以我们必须认同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就是人类创造的千百年来经过沉淀扬弃而升华的、全世界普遍适...

张媛:抛开对峙思维和普世价值:乌坎,一切才刚刚开始

乌坎为何敏感?不因其是群体性事件——每年因维权而起的群体性事件高达十万余起;不因其有警民对峙、流血冲突——意外事故总是...

储建国:普世价值的中国式表述

当普世价值争论很激烈的时候,有编辑让我也写点什么。我当时看到这种争论政治化色彩太浓,掺合进去没有太大意思。现在这种争论...

郑酋午:中国模式和普世价值

为世界现代文明国家的宪法和《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国际人权两个公约等文件所确认的世界普遍适用的价值主要是:自...

郑酋午:孔孟提倡的“仁义”是普世价值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我们祖先尊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孔孟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刘擎:普世与特殊是分歧所在吗?

笔者在“谁在乎西方模式?”一文中曾提出,论及发展模式,首要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好的模式”。敏锐的读者立刻追问:究竟什么是好...

王也扬:别在文明理论问题上犯低级错误

顷读国纪平先生的大作《任何单一文明都不能成为真正“普世文明”》(见2007年12月3日《人民日报》),觉得此文的题目(或...

彭晓光:中国民主、自由派:将陷入百年边缘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

周枫:埃及革命说明了什么?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解释这种一波又一波的民主化浪潮呢?如果我们拒绝西方阴谋论的解释,我们又如何说明存在于其中的内在动力和原则...

王占阳:普世价值层次论

普世价值就是在人性层次、社会发展阶段层次、观念层次和实然层次上具有普惠性、普适性、普遍性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基本价...

陶短房:普世价值的“普”与“世”

多年以来,中国内外的许多人,为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的问题,执着、争辩,乃至互相口诛笔伐,然而争执中的各方人物似乎不...

刘利华:普世价值论(之二)

引言在“普世价值论”第一部分,我们论证了“为什么普世价值是天经地义的”,说明普世价值作为人主动建构起来的伦理学意义上的人...

刘利华:普世价值论(之一)

引言2003年以来,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多次发言都表明了对普世价值的肯定。例如:2003年访问澳大利亚时,他说:“民...

李泽厚:普世价值毫无疑问,制度设计可添加中国元素

李泽厚是谁?对大多数八零后九零后来说,他早已是一个于己无关的“陈旧人物”,这些年轻人很难想象的是,他也是曾在改革年代领一...

秦晓:去意识形态化 回归普世价值

“中国模式论”反映的是“意识形态化”的复归,是对普世价值和现代性社会的误读或曲解,是拒绝普世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因此,“...

程广云:普世价值如何可能?

普世价值之普世性,一般具有四层面的语义:第一,这种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适性),它不是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于大多...

秦晓:秉承普世价值 开创中国道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之争,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关键时刻的一次具有方向性的重大交锋。对此,公共知识分子不应沉默,要用自...

吴江:慎言“民主的普世价值”

近来,“普世价值”的提法甚嚣尘上。何谓“普世价值”?据说这个称呼是从西方输入的,大概是指那种普天之下、普地至上、任何地方...

徐贲:普世价值和全球正义

我们关注自己群体中,或者世界群体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问题,对它们作出判断,提供建议,不仅需要有一些知识,还需要有道德立...

公冶:“普世价值”至少不只是一个幻想

2010年4月12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普世价值”只是一个幻想》的文章,据人民网转载标明,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

李慎明:“普世价值”只是一个幻想

近一个时期以来,“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流行,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些人极力推崇“普世价值”,制造了许多迷雾,...

萧功秦:文明、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及其他

作者按:墨子刻(Thomas Metzger)教授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中心荣休高级研究员,美国著名的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学者...

刘利华:普世价值范畴体系初探

摘要:普世价值(人类普遍价值)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文化,每个人和不同范围的人类群体和人类整体的积极意义或积极性质,是人...

“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中美辩论面面观

二十世纪末,国际形势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美国霸权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升,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被视为明日黄花。更有“历史...

侯惠勤:关于当前“普世价值观”争论的理论边界

对于去年以来我国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判断:尽管赞成“世价值”的在立尝观点及动机方面都不尽相同,但决...

唐逸:什么是普世价值

所谓“普世”,其实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用语。“普世的”是拉丁文oecumenicus的意译,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除“普遍”...

张守夫: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论与政治“普世价值”问题

内容提要:世界观的变革总是以方法论的变革为前导。马克思在批判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方法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实践的、历史的和辩证...

李延明:科学理解“普世价值”与“普世价值观”

【内容摘要】价值与价值观不是一回事的。\ 普世价值\ 是现实存在着的,社会价值、人类价值都属于普世价值。它们的区别在于...

高兆明: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理论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普世价值的“普遍性”品质,认为它既是我们这个时代区别于既往时代的时代精神,又是当今每个...

吴稼祥:混淆蛋清与蛋黄的一个榜样——评刘仰的《中国没有榜样》

作为《中国不高兴》的分销商和下线的刘仰,最近推出了他的传销作品:《中国没有榜样》。中国可能没有榜样,但他却提供了一个榜...

高占祥:普世价值不可一概否定

我在良渚论坛的致辞里提出,学术讨论要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所以论坛很生动。这次许多同志谈到普世价值。对这...

顾肃:“让世界充满爱”的作品为何稀缺?

已经有快20年了,“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不大听到。此次四川大地震,我们在赈灾救难的全民行动中,又一次听到了那熟悉的旋律,...

王岳川:“中庸”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

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有重大的争论,在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我看来,中庸在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在今天...

程映虹:俄国保守主义挑战普世价值的联想

2008年,当 普世价值 在中国受到官方、左派和激进民族主义者质疑时,俄国的政治保守主义者也在联合国颁布60周年之际高调...

马德普:价值问题的复杂性与“普世价值”概念的误导性

【马德普,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市,300387) 】 近年来,学界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争论越来越引起人们...

李剑宏:不能为弘扬国学而贬斥普世价值

4月6日下午两点,应主持人王雨墨先生的邀请,我参加了仨元学社举办的“三生万物”主题研讨会。令我惊讶的是,参会者有北京爱知...

杜光:关于普世价值的理论和实践

(按:本文是我去年11月应人民日报集团旗下的《人民论坛》杂志编辑之约而写的,当时他们准备编一期关于普世价值的专题讨论,发...

袁伟时:批判普世价值是没文化的表现

有些人肆意批判普世价值;那是愚蠢,是知识不足的愚蠢!刚才说的体现普世价值的联合国三个人权文件,中国政府是签了字的。如果...

徐崇温:“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辨析

一段时期以来,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关于“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的鼓噪甚嚣尘上。它时而被当做武器,攻击中...

郭于华:普世价值本是常识

关于普世价值的探讨、争论甚至大批判已经好几轮了,这当中有引经据典的探源头,有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当然更不乏意识形态化地扣帽...

钟平:“普世价值”背后的动机

“普世价值”的争论不是一个概念解读的问题,抽象地讨论“普世价值”的内涵没有多大意义,问题在于“普世价值”背后的动机。 全...

张西立:具体看待普世价值

关于“普世价值”,从近期讨论情况看,有两类针锋相对的观点引人关注,即有些人认为,自由、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所以普适...

王东成:否定普世价值,就是为了坚持主导价值

各位朋友好。我不按原来的题目发言了。我想以一个更清晰的题目发言,叫“否定普世价值,就是为了坚持主导价值”。刚刚听了李楯先...

宋鲁郑:中国为什么要怀疑西方的“普世价值”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的外交工具就以普世价值取代了过去的反共大旗。关于普世价值,就是西方经常挂在嘴上的“民主、自由、人权、平...

周宁:普世价值,我们也能担当?

中国需要普世价值,这里只有是,没有非,是不容也不用争辩的。明确勇敢地回答这些关切普世价值的问题吧,否则就不要轻率地狂想所...

陈家琪:普世价值与当代中国

真正说起来,普世价值不过就是对普世价值的追求,而我们的所有文化建设活动其实都体现着这样一种追求。具体说起来,这种追求不...

唐代兴:价值生态:普适价值的存在论视域与方法

摘 要:普适价值问题之引来诸多争论,甚至怀疑或否定,源于现代价值理论不能为其提供最终的解释依据与理由。因为现代一切价值理...

郭宇宽:意识形态争论的30年循环——从“唯一标准”到“普世价值”

30年前把实践说成是“唯一标准”,和30年后把人权,新闻自由等说成是“普世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标准”的争论最终...

杜光:实现普世价值是人性的复归

我们一方面要将传统文化中符合于全人类利益的精华,向全世界传播;另一方面,更应该吸取西方国家反封建反专制和发展改革的成功经...

曲卫国:小普世反大普世,五十步笑百步

有学生来信问我对国内目前进行得如火如荼普世价值争论的看法,网上查了一下,好像还真是短兵相接。里面牵涉到的人物有我喜欢的文...

武戈:面对《世界人权宣言》,反“普”勇士们有何话可说?

我国某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院长日前云:“现在西方话语权的声音高,把他们主张的‘民主观’‘人权观’以及利伯维尔场经济...

郑永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普世价值观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普世价值的争论又在中国兴起。早些时候,人们把四川地震之后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关怀视为是普世...

许忠明:在思想解放中纵论普世价值

近一段时间以来,普世价值的争论非常激烈,不少大腕权贵学者纷纷著文批评并迅速发展到批判,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笔者心怀好...

汤一介:寻求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当前在中国,更多的关注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更加关注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以维护文化的多元发展,反对西方的“普遍主义”,是...

武戈:警惕反民主思潮的泛起

一、没有民主万万不成近读一文,作者是某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题曰:《“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危害》,该文大讲“民...

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危害

把资本主义文明看做是不可超越的终极存在,是“普世价值”热播者的意识形态前提;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文明的轨...

韦大林:也谈普世价值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动物的生命受本能支配,是一种盲目自在的活动,人的...

韩德强:恐怖主义与普世价值

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袭击者精心策划,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无情攻击西方游客经常光顾的五星级酒...

杜光:从“先有蛋后有鸡”说到普世价值

《北京晚报》11月18日在“世界新闻”版刊登了一则消息:“据加拿大媒体17日报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

林明理:反“普”斗士还缺哪些应有的底气?

人类社会究竟有无可称“普世”的价值?这答案其实已如“人是否都需要吃喝拉撒睡”一样非常地简单。笔者在《中国为何有人如此仇视...

王利平:谁害怕普世价值的到来?

近代以来,人类追求民主法治,捍卫自由人权,由此汇聚为一股宪政大潮,浩浩荡荡而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普世价值得到伸张,...

王占阳:关于当前普世价值之争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普世价值观究竟是西方价值观还是现代价值观?某些拥护和反对普世价值观的人士实际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他们都把普世价值观...

徐景安:普世价值是中国走向光明必经之路

汶川大地震震出一个普世价值之争,各种思想派别、文化主张再次登台交锋。 2007年谢韬文章激起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之争,20...

求是:三权分立是不可能普世的

近来,学术界有些人宣扬“普世价值”。他们说,“国际通行”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就是“普世价值”,在这些“普世价...

陈奎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次座谈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自身改革的一次重要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深化我院领导和管理体...

冯虞章: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

当下,“普世价值”之说渐见流行。一些人或宣扬西方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或赞颂民主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或把所谓儒家经...

张维为:“普世价值”的来龙去脉

西方现在的主流话语称:西方一直致力于推动“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不少人也以为,当年欧洲的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宣...

黎鸣:普世价值即全人类文明普世的原动力——兼谈改造中国社会的真正出

什 么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其实就是普适于全人类及其文明的最基本、最不可忽视的实然和应然的需求、利益和权利。换言之,从社会...

叶铭葆:确有普世价值,“价格”各有不同

说到价值,目前在学术上有两类不同的价值理论:一类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另一类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杜光:普世价值: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

这次新文化论坛的主题是普世价值问题。在7月5日的第七次论坛上,好几位专家都对这个问题作过精彩的论述,今天再把它列为论坛主...

徐景安:普世价值观是中国走向光明未来之必须

中国认同普世价值观,是中国走向光明未来的希望,是中国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的思想保障。正因此,引起反改革人士的强烈不满,就在普...

仲大军 徐景安:有没有普世价值、需不需要普世价值?

仲大军:今天利华谈的这个主题非常好,给了我很多启示。尽管利华的某些观点我不太赞同,但她思考的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我认为今天...

叶铭葆:制度文明与普世价值

近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偏重于文化的价值,对制度文明的价值很少涉及,这不仅是不全面的,而且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比如,有...

徐景安:如何看待普世价值与范跑跑现象

今天举行创建中国新文化(北京)论坛第七次会议。我认为刘利华副教授写的《“和谐哲学铁三角”的意义》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她...

徐贲:普世主义的价值和世界公民的人格: 二战后的雅斯贝尔斯

以“人”的视角看世界,任何国家中发生的人性灾难都是对全人类的侵范和损害。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以“内政”为借口,拒绝外界的指责...

王立宗:普世价值不是洪水猛兽

对于司马南先生,我一向比较欣赏。这年轻人,以反伪气功出名,虎头虎脑,伶牙利齿的,挺招人喜欢。可是,这次他对南方周末大张挞...

邵建:拒绝普世价值,如同自拒人类

在新一轮对普世价值的声讨中,一种很奇怪的观点是把普世价值看成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进而否定其本身。比如面对地震以后的表述“...

吴稼祥:中国爆发“南北战争”?——价值的冲突

现在有些人,患有顽固的西方恐惧症和自虐症,只要一提“普世价值”,就认为是高高在上的西方颁布的圣旨。普世价值实际上是包括中...

赵汀阳:汶川救灾与“普世价值”

汶川救灾已经注定成为一个历史大事,必定会给人们留下某种重要的精神遗产,汶川救灾的惊险和激情过去后,冷静的思考刚刚开始。...

刘利华:我们不朽的精神珍宝——漫议中国传统中的普世价值资源

价值是人在其生活世界中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或对与人有一切直接、间接关系的积极性质的肯定,人们依照价值判断而对圣俗、善恶...

张鸣:大灾唤醒了我们的普世价值

今天,接到了一位香港朋友的来信,信中说,地震是灾难,但灾难却唤醒了国人久已忘却的某种东西。过去,我们为忠于某个人而厮杀,...

党国英:立足民族特色,拥抱普世价值

用人类文明标准肯定一个党、一个政治集团的纲领和性质,是对这个党、这个政治集团的最高褒奖。我们相信,从中共十七大,当今世界...

龙士云: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实践路径与普世价值

近代以来,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仍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以往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