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理学 登录

朱汉民:从《论语》学看玄学、理学的学术理路

魏晋、两宋时期先后出现了《论语》学的两座高峰,这两座高峰的背后是玄学与理学两大学术思潮、思想形态。本来,玄学与理学是...

朱汉民:玄学、理学对《论语》学的拓展

作为中国经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语》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虽然《论语》学有着漫长的学术发展历史,而最引人注...

朱汉民:玄学、理学的《周易》诠释与儒学的义理建构

从《周易》经、传的形成,到魏晋时王弼注《易》,再到程颐重为《周易》作传,正是一个由巫术《周易》逐步转型为义理《周易》...

陈明:天人之学与心性之学的紧张与分疏——文明论范式中湖湘学与理学关

湖湘学《易传》为体《春秋》为用属于儒家传统的天人之学。朱子创发的理学作为对佛老“异端”冲击儒学道统地位的一种回应,则是属...

蒙培元: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一、朱熹哲学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 理学是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即宋元明清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潮。它产生...

蒙培元:薛瑄哲学思想与程朱理学的演变

薛瑄(1389-1464,山西河津人)是明初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推崇程朱,尤其推崇朱熹,曾手录《性理大全》...

蒙培元:论罗钦顺的哲学思想

罗钦顺(1465-1547)是明中期的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和同时代的王廷相比较接近,而同王...

程志华:晚清理学狭小范阈的丰富和拓展——曾国藩哲学思想四题

内容摘要:在儒学义理、考据、训诂和经济四个学术面向中,曾国藩承继程朱之道统,把义理推到儒学学术的首位,成为理学在清代...

林乐昌:论张载的理学纲领与气论定位

内容提要:20世纪50年代以降,学术界流行的气论定位方式是,把“气”置于张载根本概念序列的首位,或把“气”视为张载哲学...

汤浩 朱汉民: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内容提要:湘军和淮军是晚清时期相继而起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并共同开辟近代军事体制变革和洋务运动的先河,但因其内在军系文...

敦鹏:二程关于政治改革的构想与实践

二程始终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又时刻强调改革指导思想的道义性,这既不同于安习受旧的保守做法,也非激进功利的改革策略。“大...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理学

程颐死后只有二十二年,朱熹(1130-1200年)就生于今福建剩这二十年中,政局变化是严重的。宋代在文化上有卓越成就...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新儒家接着分成两个主要的学派,真是喜人的巧合,这两个学派竟是兄弟二人开创的,他们号称 二程 。弟弟程颐(1033-1...

王健:十五世纪末江南毁淫祠运动与地方社会

【内容提要】 十五世纪末江南发生的一系列毁淫祠事件是地方官员整体社会改革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在地方社会实践理学...

吴长庚:试论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思想

顾炎武慨然以匡时济世为己任,提出“经学即理学”的学术纲领,试图复兴经学,“以经学济理学之穷”,并把经学引导到经世致用的...

李华瑞 水潞: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基础,理学则与反变法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及至南宋又同成为宋学中相互排斥的两大学派。因而要考察南...

王利民:陈子昂的玄感和朱熹的理兴

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朱熹在寒泉精舍写有五古组诗《寓斋感兴》二十首。历来的学者阐幽显微,对这组诗的理学思想作了挖...

马东瑶:论诚斋“新体”的形成

元欧阳玄《罗舜美诗序》称:“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诗,学者亦宗之。”①严羽《沧浪诗话》所列南宋“以人而论”的两家诗风仅...

韩经太:杨万里出入理学的文学思想

我常以为,朱熹是一位以理学家的姿态出入文学思想界的人物,而杨万里则是一位以文学家的姿态出入理学思维课题的人物。所谓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