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洋务运动 登录

许纪霖:在“理”与“势”之间:晚清官僚士大夫的自改革

从晚清到辛亥,是中国近代变革的开端。众所周知,晚清的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洋务运动,第二阶段是维新运动。辛丑条...

马勇:甲午前中日发展异途及其后果

同为亚洲国家,中日两国几乎同时面对西方压力,然两国采取完全不同的回应方式,结果只是短短几十年,不仅两国拉开一个很长的距...

陈忠海:洋务运动:一场金融缺位的“近代化”

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革新运动,广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开...

王鼎杰:晚清军事转型失败的战略分析

在陆权复兴的短暂时代中,对中国这样一个陆地大国而言,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固然重要,但最急迫的任务是重整陆上资源与陆战力量,方...

张海鹏:19世纪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比较研究

阅读本文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朱浒:投靠还是扩张?—从甲午战后两湖灾赈看盛宣怀实业活动之新布局

学界长期认为,盛宣怀在甲午战后接办汉阳铁厂之举,是一项张之洞为其提供政治庇护的交易。然而,证实这项交易的证据始终不足。同...

左玉河: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顿挫

鸦片一役,惊醒了有识之士的天朝梦。遇“千年未有之强敌”、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出路何在?“师夷长技以制夷”!...

蔡双全:从洋务派官僚自身素质透视洋务运动的破产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摘要] 洋务派官僚奉行的“中体西用”理论纲领,说明他们缺乏对西方国...

于歌:“中国模式”勿蹈洋务旧辙

日前到威海,曾去参观北洋海军故址。漂亮的解说员流畅地背着台词,末尾又高声感慨今非昔比,让人不禁庆幸生活在一个成功的改...

陈奇:辛酉政变与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摘要:辛酉政变固然是统治中枢的权力之争,但不同集团之间围绕着治国方略的分歧和争论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面对千年未有的大...

江上小堂:“洋务运动”:技术让专制升了级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其发端于1861年初恭亲王...

马立诚:大清洋务运动的是与非

我们可能越来越接近洋务运动的真相了。 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又称“同光新政”(同治到光绪年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