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香港问题 登录

田飞龙:人大释法与香港国安宪制秩序的形成

2022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

刘兆佳:“脱西入东”:回归以来香港变迁的大趋势

回归以来,因为抗拒“脱西入东”而触发的严重政治矛盾和冲突更让香港长期以来难以积极、全力、主动和有效地应对这个历史大趋势,...

邵善波:积极造地才是正道 从简约公屋看香港土地短缺的困局

特区政府推出的「简约公屋」方案,因为要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加上政府这次提出用地的其中一个地点,位於一个尺价高达2万多元...

刘兆佳:“爱国者治港”和公务员“政治中立”

随着中央出手拨乱反正、“爱国者治港”的基本实现和反共反华势力的分崩离析,特区政府对公务员“政治中立”原则在新形势下作出适...

田飞龙:移民自杀与新BNO法律身份的空虚本质

新BNO移民何宜琼(Yee-King Ho)在“自由故乡”伦敦自杀了,可怜,也可悲。她不是普通的投机“黑暴”青年,而...

郑雁雄:让“兴”的动能更强劲——2023年新春致辞

让“兴”的动能更强劲——2023年新春致辞 (2023年1月15日)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 郑雁雄 各位朋友,各...

刘兆佳:香港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过去几年,随着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香港选举制度的改革完善、三场重要选举顺利举行、以行政长官为首的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

田飞龙:通关与释法:香港向好的基本抓手

李家超任内首次述职於近期完成,获得中央高度肯定。香港社会关切议题无非两个:其一为通关;其二为释法。通关获得中央明确认...

陈少波:香港去殖须破除西方中心主义迷思

香港正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之兴,不仅仅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也不仅仅要社会和谐、民众获得...

张建:回归以来香港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及其反思与检视

一、引言 2022年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

烈显伦:论香港国安法

香港国安法如何准确理解和适用?香港司法到底怎么了?香港司法独立与法治走向如何?香港终审法院前大法官烈显伦(Henry L...

傅健慈:不能让外籍律师插手国安法案件

壹传媒黎智英被控违反香港国安法的案件,已排期于本年12月1日开审。高院原讼庭于上月颁发许可,批准黎智英聘用英国御用大...

萨拉·弗朗德斯:追踪香港抗议活动背后的资金

美国和英国帝国主义充分利用了 1997 年的让步,保持了对前殖民地的经济控制。他们希望香港能够像过去一样,充当冲击中国大...

屠海鸣:“五个着力”指明香港由治及兴广阔路径

习近平所作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一国两制”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新理念新思想...

刘兆佳:“爱国者治港”下行政立法良性互动关系

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得到修改和完善,立法会和行政长官选举又依照新的选举安排顺利产生后,“爱国者治港...

郭永虎 王卓亚:香港回归25年来英国干涉香港事务的历史演变、特征及

摘要:香港回归25年来,英国对中国香港事务的干涉始终没有停止。布莱尔和布朗执政时期,英国的干涉手段主要集中在舆论攻击...

刘兆佳:新时代的香港“一国两制”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卢文端:二十大对香港意义的几点解读

中共二十大在香港社会引起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二十大对香港的未来发展有何意义,成为热门话题,有朋友建议笔者根据近日发表...

刘兆佳:正式告别“小政府、大市场”的《施政报告》

新任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的首份《施政报告》,在香港正处于复杂、多变和动荡的内外环境下发布。一方面,在中央出手...

香港特首2022施政报告(全文)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0月19日在立法会宣读2022年施政报告,此为他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新一份《施政报告》以“为市民...

田飞龙:美国涉港长臂管辖与 「一国两制」下的法律反制

涉港涉外法律体系的建构,既是国家涉外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重要法治课题。本文聚焦于美国涉...

吴秋北:新时代政治生态下不需要哗众取宠的“猴戏”

香港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歪风,就是“出位”,结果政治崩坏,上行下效,导致不同程度的专业失德失智,社会各界走向“娱乐化”。...

刘兆佳:总体国家安全观对香港的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香港市民对国家安全无论在认知上或者在行动上都颇为淡薄,这跟香港社会内一部分人存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国共...

田飞龙: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论辩中的“一国两制”话语之争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我常在与外国智库专家及媒体记者交往过程中遇到他们的一个经典疑问:香港还是“一国两制”吗?他们...

莫纪宏:特别行政区制度法律特征的宪法学再释义

“一国两制”作为一种政治构想是通过“一国一制”的制度保障来实现的。这里的“一国一制”中的“一制”是指一个宪法制度。在法治...

李环:香港回归25周年:对“一国两制”的再思考

【摘要】“一国两制”蕴含的对国家治理模式的思考超越了意识形态,是基于事实与客观条件来解决一国或一个地区面临的重大的和...

林志鹏:讲好中国故事 强化国家认同

七月份以来,许多香港市民不畏酷暑,争相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参观,带动了“中国文化热”的节奏。文物是文化、文明的载体,...

屠海鸣:中央护港惠港再显“一国”强大优势

昨天,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记者会上公布,广东省政府已将香港学生纳入粤港口岸“人文关怀通道”名额,增加香港学生前往深圳或...

刘兆佳:习主席对香港“一国两制”的论述 对完善《基本法》的啓示

2022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正式宣布中央政...

屠海鸣:从三个维度厘清“争取人心”的路径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政...

刘蜀永:“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的伟大科学构想。邓小平根据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

田飞龙:香港国安法背景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回应

[摘要]香港青年社会运动中存在的激进因素,是由香港独特的历史、境外势力插手以及香港青年教育背景决定的。香港青年社会运...

屠海鸣:从书展看香港的新闻出版自由

疫情没有挡住香港的文化嘉年华。第32届香港书展这几天在会展中心如期举行。 今年书展主题爲“历史文化·城市书写”,并以“...

张建:坚决与美西方势力干预香港事务作斗争

7月1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大节点,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赴香港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了“一国两制”的实...

黄平: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行稳致远

2022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再次庄...

支振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实现香港更好发展

回归祖国25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一方面是以和平的方式对...

田飞龙: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困境、转型与前景

香港回归25周年,“一国两制”整体上实现了香港繁荣稳定,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一国两制”是中国解决和平统...

邵善波:回归25周年,再看香港回归历程中的几件事

香港回归25周年,大街小巷都出现大大小小的国旗与区旗,还有庆祝的标语。香港回归纪念日的节日气氛从来都没有这样热闹过。...

任仲平:白云过山峰 明珠焕新彩——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一)漫步金紫荆广场,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迎着日出、冉冉升起;登上太平山顶眺望,繁忙的都市和静谧的大海点点流光、处处...

韩大元:香港回归25周年,如何看待成就、挑战与未来?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一国两制”步入基本法所许诺的“五十年不变”中期阶段的历史节点,对这一人...

黄平:香港回归25年,如何全面理解“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至今25年,其间世界发生巨大变化,“一国两制”实践也在曲折中前进、调适、磨合。此时,我们对于香港,对于“一国...

田飞龙:“一国两制”香港实验的得失与前景

“五十年不变”既然是实验时间和实验条件,就存在进行动态评估与检验的科学必要性。回溯历史,“一国两制”在港实施的25周年是...

强世功:如何融合中西智慧开辟香港“一国两制”新篇章?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伴随香港国安法与新选制的落实,香港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及兴,“一国两制”得以行稳致远。在25周...

阎小骏:谈香港政治新局面

阎小骏围绕“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的成效、“一国两制”如何守正创新、新选举制度对香港长远发展重要意义、香港回归25年来中央治...

朱国斌:变动中的特区新宪制秩序:回顾篇

香港特别行政区即将成立二十五周年,《基本法》实施也近二十五年。香港特区宪制秩序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持续演进变迁,建构...

雷鼎鸣:回归25周年,香港住房土地发展检讨

回归25年以来,楼价一直是左右香港政治经济生态的一个重要指标。香港的住宅楼宇又贵又细,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Demog...

刘兆佳:香港新形势下爱国媒体任重道远

2022年是爱国爱港媒体翘楚《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在此我向《大公报》同仁致以诚挚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2022年也...

乔新生:香港未来发展应继续走国际化之路

香港回归即将25周年,香港发展开新篇。一种观点认为,香港应当与祖国内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借助于祖国内地发展大好时机,...

屠海鸣:“一国两制”从没有动摇,更不会改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时指出:“25年来,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雨挑战,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

梁振英:“一国两制”的实践与发展

“一国两制”是伟大同时是史无前例的构想,由于没有先例,在当时就解决香港前途问题提出的时候确实引起一些不解。“一国两制”本...

阎小骏:守正之中开新局 —— 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因应世纪仅见的时代变局,香港社会各界唯有上下同心、守持正道、勇于创新,以高度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国际和外部环境,方能不...

陈凯文:成文法“去殖化”应加快

...

田飞龙:香港由乱返治的经验与启示

2022年,香港回归25周年,也是以“爱国者治港”为根本原则和制度红线的新选制的政治收获之年。尽管遭遇第五波疫情的肆...

何建宗:偏见与“双标”阻挡不了“爱国者治港”实施

英国《经济学人》在最新一期杂志以“保持中立,热爱党”为题,声称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公务员“并不信任”,认为李家超担任特...

田飞龙:香港特首选举的民主合法性与发展前景

2022年香港特首选举在新选制保障和疫情受控下有序完成。这是新选制下香港第三场全港性选举,选出了作为香港行政主导体制...

郑永年:香港如何纳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5月8日举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李家超当选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人眩随着香港新特首的产生,新一届香港...

黄平:“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 香港民主进程的里程碑

中国网:5月8日,李家超以1416票高票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眩这是完善选举制度以来,首轮三场重要选举的...

刘兆佳:新任行政长官任重道远

新任香港行政长官就职后,他将要面对一个前所未有、复杂凶险的外部环境和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内部环境。他和他的管治...

何汉权:特区回归25年的香港教育目标

香港特区回归行将进入第二个25年,李家超先生的安稳出任特首无悬念,世界局势丕变,美国按捺不住霸主侧旁有鼾睡,早已撕破...

曹旭东:论《港区国安法》与香港原有法律体系的关系

摘要:  《港区国安法》的颁布实施带来了香港原有法律体系的变动。港区国安法并不构成基本法的新法或特别法,即...

刘兆佳:政治人才的培养和任用

要尽快和充分实现“爱国者治港”,加大力度培育和起用爱国者的政治人才,已是当务之急。为了有效推进这项重大和复杂的政治工程,...

李家超宣布参选第六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全文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承前启后,意义重大。过去两年多,我看到香港由乱及治的变化,看到发展变革的契机,深深感到,未来...

田飞龙:新特首与新香港:下半场的开放性

以「五十年不变」的制度实验周期计,「一国两制」下半场的到来还有两个多月。随着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她的长...

刘光源:英国殖民旧梦可以休矣

英国外交发展大臣特拉斯日前在《南华早报》撰文,罔顾香港早已回归中国的事实,诬蔑抹黑“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和中国政府对港...

田飞龙:英国撤回法官与香港司法的自主化

《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英国早就想撤回外籍法官了,近日终於作出了最後决定,走了,而且很难再回来。这是「一国两制」在港...

郑永年:香港在中国第三次开放中的角色

香港当下确实正处于一个严峻的局势当中。事实上,香港这几年一直风波不断,深刻影响了香港各方面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当始终对...

田飞龙:香港新选制:民主的两个世界?

2022年1月3日,新选制下的香港立法会依法宣誓就职,香港代议民主新秩序启幕。这似乎是香港民主的新纪元。关於香港民主...

骆惠宁:让历史之光照亮香港未来

1月26日17时,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骆惠宁在线发表题为《让历史之光照亮香港未来》的新春致辞。以下为全文: 各位...

阎小骏:聚焦良政善治 开启香港政治新局面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实现最大范围的政治团结,开辟新的政治局面,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社会各界要重新回到以“管治程度”和治理效果为...

邵善波:香港是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

如香港未能跳出其有百多年历史的殖民地顺民心态、有几十年历史的难民心态,某程度上放弃本位主义,恢复本来应有的国家观念及认识...

刘兆佳:香港只能走有自身特色的民主道路\

与世界上很多地方相比,香港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无疑拥有不少发展民主政治的优越条件,包括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国际...

王振民:香港新选举制度为什么有三组“真”?

12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成功举行。这是今年上半年从国家和特区两个层面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后...

强世功:香港新选举制度是一套好制度

12月20日,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结果全部揭晓,顺利当选的90名议员将在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重要历史关头加入...

“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

全面回顾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一步阐明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的原则立场,目的是正本清源、拨乱反...

田飞龙:立法会选举是香港民主精神的大考

香港立法会选举非常临近了,但有关选战似乎少了以往的趣味、激情、不确定性和外部势力的谍影重重,戏份和戏感都少了,甚至“角...

夏宝龙:以史为鉴谱写香港民主新篇章

《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于6日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

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

炮制涉港法案,抹黑中方对港政策,插手香港内部事务,大肆干涉中国内政。悍然实施制裁,妄图阻挠香港国安法和中国全国人大有关决...

刘兆佳:香港的新选举制度与新政治文化

回归以来,香港选举制度的最大缺失和漏洞,是它令反中乱港分子和他们背後的外部势力能够通过选举堂而皇之进入管治架构,并凭藉...

田飞龙:教协解散与「爱国者治教」的兴起

香港教协解散了,这是一个事件。香港变乱之源固然可以多层面、多路径梳理,但教育这一源头性领域实在是至关重要的。柏拉图的...

美政客究竟和谁站在一起?——美方就涉港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事实真

美方丝毫未改前任政府霸道行径,就涉港问题对中方发动至少13次抹黑攻击,还多次扬言“与香港人站在一起”,对中方实施香港国安...

刘兆佳:香港国安法对特区管治的政治和社会效应

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在香港颁布实...

屠海鸣:香港由乱及治得益于全面落实国安法

在日前举行的「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务院港...

韩大元:论“一国两制”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意义

“一国两制”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浓厚中国政治文化底蕴,同时又体现了主权、和平、包容与开放精神的国家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

饶戈平:一国两制彰显中国共产党政治自信

本文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饶戈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主题论坛上的书面发言全文: 当今世界各国治理方式,“一...

骆惠宁:百年伟业的“香江篇章”

今天的中国高度开放、日新月异,足以凭国家之大、活力之盛,为香港增优势、拓空间、破难题提供强大动力。只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

梁振英:香港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使命和角色

香港肩负着独特的使命,可能是更独特的角色,重新平衡国际观众会感兴趣的中国话题。在香港,我们有独有能力向国际媒体分享我们的...

刘兆佳:构建管治联盟与完善官员任命制

在第一届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大概两三年后,我便提出了要改变主要官员岗位乃是公务员职位、而主要官员均为公务员(无论是合约...

田飞龙:香港的民主习惯正在改变吗?

今年6月,香港民主派焦躁不安,异常不适:维园集会未获批准,参与者有严重的法律风险;「七一」大游行前景不妙,估计也会泡...

刘兆佳:需强化特区行政机关管治效能

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做出了重要决定。决定提到要“提高特别行政区依...

刘兆佳:香港泛民主派的歪路和正路

从一开始泛民主派便走上了歪路,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民意的变化在歪路上愈走愈远。时至今天,泛民主派如果不彻底改弦更张,只会...

田飞龙:在历史观竞争中重塑「一国两制」话语权

历史与历史观在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和制度法理上占据凸显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心智中,历史是「慎终追远」的基本线索和方法...

林郑月娥:我的信心来自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

中央政府的这些关键行动招致了来自某些外国政府、政客和西方媒体的大量诋毁和恶意攻击。他们对自2019年6月开始困扰香港人民...

林郑月娥:国家安全和政权安全不可分割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4月15日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1”开幕典礼发表致辞指出,国家安全和政权安全是不可分...

田飞龙:选举安全与香港民主的新秩序

2021年,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的基础上,香港“由乱返治”的法治工程又增添了新的主题,即“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下的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选举制度,包括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一国两制...

田飞龙:选举修法,香港民主如何是好?

2021年两会议程中,香港议题再次成为世界性焦点,香港选举制度变革成为各界分析评估香港民主走向的核心指标。中央决心按照...

韩大元: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我就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必须发挥...

王晨: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香港社会出现的一些乱象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的选举制度机制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缺陷,为反中乱港势力夺取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

田飞龙:爱国者治港:香港民主的新生

香港回归以来,政改在本地等同于普选,这也是“民主回归论”的内核。普选民主构成一条单调的抗争性线索。这一线索拒绝理解“一...

刘兆佳:“爱国者治港”与香港选举制度的漏洞

“爱国者治港”与香港选举制度 从一开始,“爱国者治港”便是“一国两制”的核心原则。是“一国两制”能否成功实践的先决条...

田飞龙:2021:香港政经新秩序的四重亮光

「一国两制」在港澳台三地,花开三朵,风情别异,各有制度细节与进程差异,其中香港故事最为惊心动魄。2021,BNO法律...

田飞龙:黎智英保释案与香港司法的“节制转向”

 昨天黎智英保释案在2月9日颁布终审判决,终审法院一致裁决律政司上诉得直,并确认香港法院对《国安法》条文无...

田飞龙:BNO法律变质之争的源起与终局

BNO已成为历史陈迹,是大英帝国“殖民遗产”与“殖民情分”的谢幕礼。新时代,新香港,新身份,新起点,我们期待“BNO乱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

新华社北京2020年5月28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屠海鸣:香港选举制度必须改革的三个理由

最近,55名涉嫌违反国安法的乱港分子被警方拘捕,这些人涉嫌策劃组织及参与去年7月的非法“初驯,干犯香港国安法第22条...

周八骏:香港面对不进则退的挑战

今年第一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主...

刘兆佳:RCEP对国家和香港的政治意义

2020年11月15日,拥有15个成员国、30%的世界人口和 30%全球经济总量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

董建华:无惧风雨、克服逆境、共创黄金时代

尽管现在世界充满变数,只要750万人一条心,放下分歧,修补撕裂,大家企稳脚步,调整心态,坚决支持落实“一国两制”,积极融...

田飞龙:民主失范、DQ升级与香港政治的再造

2020年11月11日,“双十一”全民剁手,享受电商与山寨产品的年度狂欢。这是市场经济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一种特定现象。...

饶戈平: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学习与解读

颁布实施港区国安法,是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以来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 ,也是在一个关键时空节点上将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国家行...

邵善波:须面对回归后的司法制度现实

如果香港法官们不能因应现实,不能正确地理解香港的宪制地位和《基本法》的性质及原意,无视香港已有宪制性成文法律这一变化,片...

林郑月娥及特区政府官员撰文:担起维护国安重任

香港在国家安全上长期存在的法律漏洞终于堵上。林郑月娥及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应香港文汇报邀请撰文,表示这次立法在完善香港维护国...

郝铁川:在法治轨道上确立香港新秩序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港人应该回归理性,在宪法、香港基本法...

外交部:关于涉华人权问题的各种谬论及事实真相

近期,一些美西方人士就涉香港、涉新冠肺炎疫情、涉新疆等问题无端指责中国人权状况,散播了很多谬论,充满对中国的无知和偏见。...

刘兆佳:港区国安法为香港的长治久安创造良好条件

回归以来,香港的长治久安是中央和香港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政治渴求,而事实反而是香港长期处於管治艰难和政局动荡的困境。香港外部...

李小加: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些浅见

过去两周以来,全国人大有关港区国安立法的决定和美国借此威胁对港制裁成为市场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些事态...

田飞龙:香港国安法的制度保护逻辑

中央为香港直接制定一部「国安法」,与《基本法》23条立法并行不悖,这种出其不意而又坚定有力的中央管治行为,完全出乎香...

柯华庆:香港是否应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前“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仅仅是防务、外交、国籍和旗帜上的统一,但在宪制上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人大有权为香港制定...

陈弘毅:国安法争议:以香港为家的我们的心声

以香港为家的我们,必须坚守理性和务实精神,明辨是非,认识所谓「揽炒」是绝对违反「以香港为家者」的共同利益的。希望曾误入歧...

梁振英:中国的成就及其未来展望

中国已从外国侵略、屈辱、外国瓜分、饥荒、贫困和“竹幕”时代中走过漫长的道路,大家应该实事求是地看中国。今天的中国是自信的...

魏磊杰:香港管治困境的症结与出路

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对香港的政策,我们承诺了一九九七年以后五十年不变……实际上,五十年只是一个形象的讲法,五十年后...

叶张瑜: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决香港问题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内容提要: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大局出发,尊重香港的现实,在坚持中国拥有对香港主...

齐鹏飞: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调查研究和“一国两制”新思维的初步形成

内容提要:1979年3月麦理浩北京之行,针对英国方面以“土地契约”问题为突破口,逼中国方面对“九七”的“英国管治”让步...

齐鹏飞:1979年3月邓小平与麦理浩的“北京会谈”

内容提要:1979年3月英国总督麦理浩的北京之行,代表英国方面以香港“土地契约”问题为“突破口”逼中国方面对过“九七”...

孙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香港问题实施宪法的实践——以33份规范

摘要:  在香港问题上实施宪法,因充斥着法理争议与政治争拗,始终是基本法研究领域的难点。经过梳理全国人大及其...

田飞龙:后占中时代的一国两制与香港管治

本文节选自《后占中治港》导言。 2017年是香港回归和香港基本法实施二十周年,也是一国两制的香港实验二十周年。一国两...

邵善波:终审法院本质上是一个政治法庭

在有成文宪法,特别是有人权法的司法制度下,香港终审法院的一个基本实践,就是在相同层次而又有可能互相冲突的法律中,适用...

陈端洪:宪制性对峙和恶性对峙——“厄里斯女神”的香港面相

【作者按:通读了吴霭仪先生(对有学问的年长女性,我习惯于称先生)的泣血力作《五星旗下香港的法治危机》,感触良多,很想...

朱国斌:香港基本法实施二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

如果《基本法》的各项要求都被贯彻落实,如果“一国两制”得到全国人民(包括香港居民)的拥护,那么五十年期限届满后也不需要作...

王志民:把握“一国两制”新的定位 正确处理六对重要关系

核心要点: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母法”,是包括基本法在内的一切法律的“根”和“源”,在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

田飞龙:文明冲突与国家整合:“一国两制”的国家理性

题记: 香港是中西文明冲突的独特产物,香港基本法是一国两制与中国国际化的独特宪制安排。一国两制内含丰富的国家理性,其宪...

程洁:香港新宪制秩序的法理基础:分权还是授权

摘要:  在各种有关香港新宪制基础的认识中,分权论和授权论最具有代表性。分权论以地方自治理论和《中英联合声明...

张丹:香港政治文化建设探讨

从香港政治文化理念和陆港政治文化交流制度两方面推进香港政治文化建设。由中央和特区政府采取联合行动,在实践中共同探索“两制...

田飞龙:“一国两制”的国家理性

梁美芬博士的《香港基本法》一书即诞生于这一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段,以具有内地经历的香港法律人视角展现作为混合法的香港基本法之...

胡锦光:论香港基本法审查权及其界限

摘要:  香港基本法及澳门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同时依据两个基本法的明确规定,其在香港特别行政...

田飞龙:香港,那漫漫的“归航”

香港基本法是一种实验性宪制,50年是一个根据中国人政治经验与智慧而设定的实验周期。放宽观察视角,我们看到八三一决定与人大...

田飞龙:十九大报告开启依法治港和有序融合新时代

“全面管治权”成为取代“井水不犯河水”, 打破既往“一法各表”的法理混乱状态与治理僵局。“两制”讲得太多,“权利”也讲得...

田飞龙:2017:香港的一国两制机遇

2017年是香港的转运之年,中央治港在一国两制框架内进行着重要的结构性调整,依法治港与经济融合的双轨制策略日益显露,而香...

田飞龙:香港的21世纪历史密码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日益辩证与自主的节奏,“中国性”是理解香港问题的“新密码”。但西方现代性的“旧密码”并未完全失效,...

田飞龙:以法治矫正香港校园民主失范

“天然独”这一标签本来用于指称台湾青年世代,如今香港分离运动模仿台湾,在政治意识上亦彼此靠近,抱团取暖。这不奇怪,面对大...

杨晓楠:传统与新秩序:“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普通法

摘要:  香港基本法保留了原有普通法传统,维持了香港法律制度的延续性。香港回归后,香港基本法构成香港的宪制...

田飞龙:香港的校园民主现象学

这些活跃于校内外的校园民主本应当成为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秩序的守护力量之一,本应成为国家及特区互动发展的协同力量之一,然而,...

田飞龙:一地两检的香港痛点

一地两检本来是平常的经济事物,是两制互动融合的自然发展,是服务两地居民的双赢措施,反对派的一系列政治与法律上的反对意见,...

田飞龙:占中“违法达义”的悖谬

占中运动是港式“公民抗命”及其背后的国际运作与宗教动员导致的一场政治对抗事件,加重了香港社会的政治撕裂和青年社运的无序化...

田飞龙:一国两制的国家理性与未来发展

港独分离是一种过分敏感化的精神抗争与政治逃逸,但主权国家的现实意志与力量足以完全反制这种背离行为。香港所处的“一国两制”...

龙应台:香港精神还在吗

我知道“做客人要有礼貌”。我知道我“不是香港人,所以不懂香港”。我完全承认“你们台湾更糟糕”。所以,讲这个题目还真的“...

田飞龙:香港政治文化的公共性危机

香港政治文化在近年来的社会与政治运动中发生了重要变迁:占中突破了违法性禁忌,旺角暴乱突破了暴力性禁忌,港独诉求突破了一国...

田飞龙:特首选战与香港民主发展

超越特首选战,我们还应具有谨慎乐观的心态看待香港民主发展议题,它不是中国政治的“他者”,而是我们自身的命运和命题。新特首...

马岭:从《基本法》规范看中央与香港的权力关系

摘 要  《香港基本法》关于中央和香港关系的规定主要在其第二章的12个条文以及其他章节的相关条文中,其中...

杨晗旭 徐海波:试析香港国家认同的困境

内容提要:英国殖民者最初将“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殖民逻辑带入香港,逐步将包括香港人在内的“中国人”视为“他者”,...

田飞龙:政改闯关与新香港治理

一、引言:香港故事中的中国意义 “一国两制”主要是一个“春天”的故事,只有在特定的改革时刻、氛围及领导人气质中才能够...

刘山鹰:香港政局的悲观与乐观

一、对香港问题要有淡定、耐心和尊重 香港要出大事了吗?舆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这样。占中、否决政改、旺角骚乱、新界东...

周耀华:香港“怪现象”背后的根源

一直以来,香港在人们的心中就是“繁荣”、“稳定”、“自由”、“法治”的代名词。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有着“国际...

郑贤君:隐含权力:普通法对香港政制的影响

过分执着于区别两种解释方法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无助于弥合解释差异,更不利于普通法的发展。在寻求一致性的解释之路上,两种方...

中评论坛:香港政治主要问题与对策

中评社香港6月11日电/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不久前在香港总部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邀请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朱国斌,中国...

郑永年:香港问题恶化不容忽视

从法律上来说,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香港已经和大陆统一。但是,法理上的统一,并不是说...

陈弘毅:香港特首普选问题的法律和政治考虑

最近,关于香港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的讨论愈趋热烈,本文将就这个问题的若干法律和政治方面的考虑,提出笔者的愚见,...

刘乃强:香港决战之后将如何管治?

对于香港将要面临的决战,建制派的态度很复杂。过去一段时期我花较多时间去批判反对派和跟他们合唱的建制派“鸽派”,其实建...

陈冠中:香港人是被建构出来的

本文为陈冠中接受凤凰网文化《年代访》的文字实录。陈冠中说,自己是第一代认同香港的香港人,回归之后,环顾四周,依然没有...

刘松山:香港基本法实施中的“民意”

摘要: 民意在香港基本法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应重视民意,妥善处理好立法与主流民意...

林峰: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一、导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称“《基本法》”)颁布至今已经十七年了,而其所设立的新的宪政架...

曹旭东:香港政党政治的制度空间

政党政治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的焦点性问题,政党政治发展取决于政党成长的制度空间。目前香港处于“半政党政治”状态。之所以限缩政...

乔新生:如何看待撒切尔时代的香港问题

已逝世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这个英国政坛上“铁娘子”,不仅改变了英国的政治经济结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林贡钦:香港观察:“占领中环”与“公民抗命”

长期以来,每逢周日或假期,数以万计在港工作的菲佣,聚集在香港政治和商业中心——中环的天桥、行人道、公园、广场等公共空...

王英津:“双普选”对香港政治发展的影响与应对

内容摘要:“双普驯是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和立法会普眩行政长官普选可能带来行政长官候选人提名制度的改变、罢免行政长官...

丁学良:香港和内地关系紧张的一大原因

香港社会近来有少许所谓“港独”的声音,内地高调坚决反对。如果两边都对此极度敏感,广东则首当其中,因此必须尽快设法化解...

邹平学:香港基本法解释机制的法源规范探析

内容提要: 香港基本法解释机制并非仅由基本法第158条所规限,如果考虑到解释机制所应当包含解释权力来源、解释主体的性...

陆伯言:香港应成中国民主特区

一国两制在香港已经实行15年了。按照当初的构想,它应该能让香港保持其不同于大陆的一些特色,然而近年来大陆与香港的发展...

张欢:完善香港行政主导体制的思路:实现从殖民统治模式到现代国家治理

香港特别行政区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是一个地方政治实体,因而,在主权问题上不应有什么争论,所争论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治理形式,...

李铁:什么是真正的香港危机

说起香港人的特质,很多人都会用到“务实”这个词。确实,长期以来,香港人在政治方面都不爱搞宏大叙事,务实和理性的风格甚...

霍韬晦:香港的核心价值有待深思

香港正在进行特首选举,参选人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说要守护香港的核心价值,并且指出香港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由、民主、法治、人权...

叶海波:香港基本法实施中的权力冲突与协调

【摘要】香港基本法实施中的权力冲突,主要表现为中央与香港围绕基本法解释、立法会立法备案及行政长官选任的冲突。香港基本...

郑酋午:香港的机构能不能调查特首?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周四下午出席立法会特别答问大会,就接受款待一事向公众致歉,凤凰网以《香港特首含泪道歉》为题进行报道...

郭又新 刘大平:美国亚洲战略中的香港问题

香港问题是中英政府间极为敏感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相当谨慎,尽量避而不谈。但二战的爆发,特别是日...

吕大乐:香港回归设计上的错误

这也就是说,很多香港人仍然不自觉地拥抱着“不变”。他们对特区政府有很多不满,提出了不少批评,但议论的方向及所采取的相...

郝铁川:维护香港同胞根本利益的90年

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90周岁华诞,香港也迎来回归14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与香港回归日恰为同一天,这是...

王绍光:香港案例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富裕而不平等的香港 世界银行曾一度称赞包括香港在内的东亚“高效经济体”创造了一个奇迹:1960~1990年期间,它...

李柏光:试论香港刑法改革的动因和道路

香港刑法是由香港政府立法局制定、并经香港总督批准后颁布的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即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犯了罪之后...

沈泽玮:2011中国两会 香港不会被“中央规划”

中国总理温家宝昨天在中外记者会上主动表明,香港不会在“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被规划”,并强调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是支...

胡锦光 朱世海:三权分立抑或行政主导制——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体的特

【内容提要】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特区”)政体特征,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行政主导和三权分立。香港特...

陈冠中:中国天朝主义与香港

摘录自《全球化时代主权国家的特区书写-- 香港的例子》一文 原发表于《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2...

强世功:国家认同与文化政治

香港回归无疑触及到国家认同问题。传统帝制中国的政治认同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基础上,而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传统...

强世功:国家认同与文化政治——香港人的身份变迁与价值认同变迁

香港回归无疑触及到国家认同问题。传统帝制中国的政治认同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基础上,而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传统...

沈旭辉 陈伟信:由村到镇的思考:中国基层选举的结构性问题与香港地方

「摘要」自1998年5月四川省遂宁市保定镇的 镇长公选 开始,乡镇选举的试验在我国已达10年之久。毫无疑问,乡镇长直...

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合办“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就“金融与经济发展”、“制度...

吴稼祥:香港是雅典,是迦南,还是桃花源

到香港一周,有一种感觉,香港是上帝送给中国人的礼物。她不仅是把市场经济的光泽投送给大陆的东方明珠,还是政治自由之邦。...

郑永年:“两票制”与香港民主的制度创新

在香港政府接受民主党提出的 区议会方案 之后,立法会也通过了政治改革议案。根据这个议案,在2012年选举时,香港每名...

宋郑鲁:香港民主化博弈的背后

香港一向号称政治沙漠,经济动物。然而,在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顺利度过第一个十年之后,香港却风云突变,大有成为第二...

金一南:中国强烈战略进取意识曾确保香港回归

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最先进入头脑的,通常是已有经验、既定方案、成功或失败的例证。仅仅依据这些因素开展思维,得出结论可能...

强世功:香江边上的思考

一•“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 关于港英时期香港的政治体制,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比如刘兆佳称之为“仁慈独裁制...

强世功:解读香港问题

強世功,現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二零零四年至今借調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從事研究工作。在牛津大學出版社最新出...

朱孔武:香港选举制度的宪法政治分析

[摘要]香港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选举制度与香港基本法”相关原理原则的拘束。香港政制发展中的争议涉及中央与特区关系问题,...

闲客:谁是香港的“民进党”?

2008年10月15日,香港社民连立法会议员黄毓民向接受质询的行政长官投掷模拟香蕉。这个事件,实质与1990年陈水扁...

强世功:香港政制发展之谜

一九九二年七月九日,末代港督彭定康携带家人抵达香港的皇后码头。港英政府专为殖民地官员建造的码头经历了历任港督的上任和...

许之远:香港所见与所思

这次到香港近半年,小心观察。多少有一点「节同时异,物是人非」的感觉。市面还是熙熙攘攘的,可像没有甚么异样,只有我们这...

强世功:基本法之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八二)在香港有效吗?在法理上这似乎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香港既然属于...

田方萌:就香港学术界及学风问题答网友问

拙作《香港学术界为何如何保守》在网上流传后,我陆续看到一些网友的批评和质疑。小弟当初写作此文,即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问...

田方萌:香港学术界为何如此保守?

档次同一,学风迥异 去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布了“200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乔治梅...

汪丁丁:再谈香港经济

香港经济不如10年前繁荣,却还没有我10年前预测的那样衰落。 13 年前,我曾撰文探讨“香港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香...

陈志武:回归十周年看香港的过去与未来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中国10周年纪念日。经历了10年风雨洗礼的香港,其回归和“一国两制”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如何...

王建民: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成就与省思

香港回归十年来,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均度过了难关,香港“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

郑宏泰 黄绍伦:香港民众对局势的评价以及社会下层面临的危机

20世纪70至9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中产阶级成为一股不可低估的社会力量,不少学者对香港社会的研究主要着眼于“...

香港的法律教育

一、历史回顾和现状 虽然英国早在1841年鸦片战争后就占领了香港,并随即在香港建立了英式法律制度,以英国法律教育为...

龙应台:栽培香港

如果你捡到一粒种子,像一颗花生那么校它若是冬青灌木的种子,长大了就是一株矮矮冬青,让人们拿去做花园的篱笆。它若是乔木...

赵志裕 温静 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

提要:本文以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期间香港人经历的社会认同历程为例,阐述社会认同的基本社会心理原理。讨论范围包括...

李岩:大陆、香港电视新闻图像符号的文化差异

大陆、香港的电视文化由于其在建构社会文化方面的特殊作用:新闻节目报导每天发生在大陆、香港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展示着大...

潘忠党:历史叙事及其建构中的秩序——以我国传媒报道香港回归为例

传媒是局促的历史舞台。一方面,历史的画卷在传媒这一载体上展开(并日益经常地采劝实况转播”的形态),因此,传媒为我们提供...

龙应台:野象

二十一世纪的香港和新加坡,表面上都是繁荣昌盛的城市,但是在看起来勇往直前的冲劲深处,其实又隐藏着一种文化的焦灼。在英...

龙应台:玉兰花

每一个大城市都像一件华美的大衣,大衣里可能也都长满了虱子。对一个过路的客人而言,他不太有机会翻开大衣,看见衣缝里密密...

龙应台:黑色玻璃罩

在香港住得愈久,愈是能体会什么叫做「有自由,但没有民主」。 经济上,香港的自由世界第一。自由港的传统允许全面的贸易...

龙应台:我独独看不到香港

一壶酒下来,有那为新时代新气象昂扬奋发的,也有那不胜欷嘘的,欷嘘的内容也差不多:以为统一会带来幸福,发现它同时带来自...

龙应台:栽培香港

如果你捡到一粒种子,像一颗花生那么校它若是冬青灌木的种子,长大了就是一株矮矮冬青,让人们拿去做花园的篱笆。它若是乔木...

香港不只是中国的另一个城市

写下这个题目,容我先把对香港的感受描述一下。 七十年代末,上初中的时候,我看过一本《香港风情》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写...

阎小骏:一国两制的新时代

建设和巩固好以宪法和基本法为基础的香港新宪制秩序,是在十九大开创的新时代践行一国两制的基础工作,需要蹄疾步稳予以全面落实...

秦前红:善用香港基本法,维系一个平衡的特区宪制架构

香港回归祖国已二十年。二十年间沧海桑田,香港依旧保有东方明珠的夺目魅力,这一切的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

陈端洪:林郑月娥来了,以“一国两制”为学堂,理解香港政治

2047年以后香港将会怎样?是否还要坚持“一国两制”?对此,我们要有世界历史的时间观和世界战略的空间观。高瞻远瞩始于反...

刘山鹰:“公民推荐”是泛民派的政治再动员

梁振英宣布弃选,在香港一下子打乱了很多人的预期。在梁振英宣布弃选之前,大多数人认为梁振英一定会竞争下一任特首。乘着港府...

韩大元:论《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  《宪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的依据,也是其实施的保障。《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杨晓楠:从“不干预原则”的变迁审视香港特区司法与立法关系

摘要:  “不干预原则”(non-intervention principle)指法院对议会内部的事务不加以...

阎小骏:“三方面都能接受”是香港管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时任首相戴卓尔夫人。在会谈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即处理香...

阎小骏:香港的未来:制度自信、"一国两制"与对港工作

香港与北京若要在自信年代彼此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香港社会政治观念的转变是最基储亦是最重要的工作,应当及早着手进行。而香...

陈端洪:理解香港政治

“一国两制”是大智慧,两制对峙给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内含若干二律背反,造成香港管治很多难题。在对峙结构中,我们不...

项飚:直面香港——“民主”、“自治”与政党

从“占中”到“占钟” 几乎所有的媒体──香港的、大陆的、西方的,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都把2014年9月26日以...

阎小骏:徘徊与摇摆:香港人国家认同的集体困境

香港社会有责任以发展目光看待身份认同、国家政治认同和两地关系等问题。国民身份的教育是每个现代国家必须进行的工作,也是在政...

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趋势与香港的定位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市场的大波动,客观上也需要在现有的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之外的、新的相对稳定的货币。或者...

王振民:香港为什么依然重要

几年前江苏人民出版社向我约稿,希望我写一本关于基本法的书。我也想赶在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出版一本关于“...

韩大元: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大力增强国家认同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也是香港基本法实施20周年。香港基本法实施20年来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不仅保障了香港社会的...

李慧:香港宪政秩序变迁中的判例制度

内容提要: 回归前的香港在港英宪政秩序下建立了英式司法体系,经过长期英国普通法传统的培养、训练以及结合香港本土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