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登录

秦前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法与理

被采访者: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以下简称“秦”) 采访者:夏纪森,常州大学史良...

周佑勇:监察权结构的再平衡——进一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法治逻辑

摘要:现代法治经验表明,监督的本质不是分权,而是权力博弈。基于权力博弈逻辑,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塑造了集高效、权威和强功...

秦小建:监察体制改革促进监督体系贯通的逻辑与路径

摘要:  监察体制改革前,原有监督力量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监督合力。监察体制框架构造完成后,促进监督体系贯通...

李少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反腐败工作法治化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反腐败工作法治化,为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

陈宏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绩效评估问题探析

作者简介:陈宏彩,男,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公共管理学博士(杭州 311121)。 内容提要:国家监...

李凌云:新中国监察制度七十年的嬗变

监察制度在新中国走过了七十年的历程,其中经历了确立、调整、重建、深化及改革五个阶段。以近期监察体制改革为分界,根据宪法上...

李少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控制

【摘要】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直接针对宪法结构,需要贯彻宪法某种程度的控制力。这种控制源于宪法保留原理和宪法的本质功能,也...

褚福民:以审判为中心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摘要】 从以审判为中心的视角审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监察机关调查活动中的刑事调查部分,与刑事诉讼...

习近平: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要保持战略定...

陈国庆:监察委员会调查与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衔接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

吴建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构建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关于“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论述,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指明了方...

马岭 苏艺:我国监察权行使方式应有主动与被动之区分

在现有监察模式下,应对监察权的行使方式作主动与被动之区分,对法官、检察官以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等,只有当他们涉...

秦前红 刘怡达: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人民法院监察制度述要

【摘要】 人民法院监察制度是行政监察制度变迁的产物,内部执纪者是其部门属性,维持审判自律是其制度功能。受国家监察体制改...

贾永健:中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模式重构论

摘要: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推动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但是,本次改革对检...

陈光中 兰哲:监察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与完善期待

【摘要】 为了将党中央的监察体制改革决定和试点成果通过宪法、法律加以体现和巩固,宪法修正案规定了监察委员会的相关内容。...

姜明安:论监察法的立法目的与基本原则

【摘要】 考察《监察法》的全部内容,可将《监察法》的立法目的归纳为两个相互联系且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构建集中统一、权...

秦前红 王天鸿: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权优化配置研究

内容摘要:正在推行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调整,原有的构架平衡需要再行调整和完善...

秦前红:监察法实施中14大问题亟需破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已于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从而为这...

张硕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核心要点: ■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

秦前红:我国监察机关的宪法定位——以国家机关相互间的关系为中心

内容提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质上是监督权的重新配置,监察机关和监察权得以在此过程中产生。此次修宪为之作了颇多的宪法设...

马怀德:监察法从形式到内容充分体现“中国话语”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监察法是新时代的一部重要法律。它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经验,以立法形式将实践证明行...

任进: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的法治保障

摘要:根据宪法制定监察法,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监察法针对反腐败资源力量分散、监察范围窄、...

江伟:依法构建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制度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确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这是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

刘武俊:监察法实现了哪些监督制度创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察法的制定颁布,是反腐败国家立法的重大成果,是贯彻落实党...

莫纪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注重对监察权性质的研究

内容提要: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共同实现反腐败的制度目标,由此必然产生二者共同行使监察权的问题。从政...

吴建雄:筑牢监察体制改革的法治根基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盛市、县监察委员会的决策部署。我国现行宪法第124条明确了监察委员会...

葛琳: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的职能定位及其实现——兼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

本文载《法学评论》2018年第2期 作者:葛琳,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内容摘要:我国检察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

李少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修宪工程

修宪需要达成政治共识,亦需要民意的积累。改革的诸多举措都是围绕着积累民意和凝聚共识展开,其方式是通过政党政治和政府过程。...

翟志勇:监察委员会与八二宪法体制的重塑

一、合署办公 2016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盛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以下...

肖培: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决定》...

马怀德: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

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将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对所...

李建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说明 ——2018年3月13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第十二...

童之伟:宪法学研究须重温的常识和规范——从监察体制改革中的一种提法

国家机关、尤其是国家立法机关“法无授权不可为”,应属不可动摇的法学、宪法学基本常识,应该尊重。这可能是宪法学认知和价值的...

李少文:全面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盛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

姜洁:监察体制改革彰显果断行动力

成立即是开局,开局就要打响。待到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一张覆盖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大网即将织就 2月25日,...

钟纪言: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

赵乐际: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不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 ——在...

吴建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职务犯罪检察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

[摘  要]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检察机关反贪反渎和预防部门转隶监察委员会的情势下,认清检察机关司法...

李洪雷:论我国监察机关的名与实

对国家机关的命名, 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文字问题, 而是有着深刻的宪制意涵。国家监察机关的名称, 应与宪法的原理与规定相一...

马怀德:再论国家监察立法的主要问题

【摘要】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制度,是解决反腐权力过于分散的必然要求,是实现...

郑曦:监察委员会的权力二元属性及其协调

内容提要: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一项重大政治改革,但目前试点的相关规定对监察委员会权力的性质尚无明确规定,使得具体制度...

刘艳红 夏伟:法治反腐视域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新路径

摘要:  由政策反腐向法治反腐进阶,是建立长效、稳定反腐机制,消除政策反腐弱效能问题的必然选择。实施法治反...

左卫民 安琪:监察委员会调查权:性质、行使与规制的审思

摘要:  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具备国家性、强制性、综合性等特征,其与侦查权的权力内涵及外延具有一定差异性,但...

秦前红 石泽华:论监察权的独立行使及其外部衔接

摘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委员会应加入宪法第135条“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这是“分工”、“配合”和...

陈卫东: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公布,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步入了新的阶段,这种出自顶层设计的体系化改革对...

徐汉明:国家监察权的属性探究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反腐败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学...

范依畴 范忠信:三大法律传统共塑新监察体制的法治省察

[摘  要]独立于各级政府的监察委员会在京晋浙三省市试点创设,是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改革举措之一。以合署办...

按图施工 积极稳妥 ——2017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综述

2017年3月17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委书记陈瑾,郑重地在区监察委报送的对涉嫌贪污的余某进行调查的《立案审批表》上签...

秦前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宪法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政治领域展开的一项重大改革,既重新配置了国家权力,形成新的民主结构,又重构了国家反腐败体制,...

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精心组织按图施工

2017年12月4日上午,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纪委谈话室里,镇党委书记庞斌和镇纪委书记、监察员张红杰正在对涧村3...

马岭:关于宪法“监察委员会”一节中各条文的初步思考

如果在宪法中增设监察委员会一节,此节内容应包括:性质(国家监察机关);地位(对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组织体...

李蓉 曹刚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蕴含五大思维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根据党中央决定,在...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调查

核心要点: ■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 ...

马岭:从监察委员会的设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根据2016 年11 月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盛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第十二届...

王建学:关于监察法草案的若干修改建议

【说明:监察法草案的公布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宪法学界对草案提出了各种专业意见,比如韩大元教授、童之伟教授、秦前...

韩大元:《监察法(草案)》缺乏宪法依据

目次 一、《草案》缺乏宪法依据 二、《草案》存在不当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等问题 三、草案部分内容调整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

姜明安:监察法如何确保既有实权反腐又防滥权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以下简称《监察法(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笔者认...

马怀德:对监察法草案的七点看法

11月20日下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监察与反腐败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国家监察法立法座谈会。本文为...

陈瑞华:当监察法与刑诉法关系遭遇困境

目前,在监察法草案的讨论中,如何处理监察法与刑诉法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也十分棘手的问题。 按照草案的设计,监...

田飞龙:国家监察立法考验依宪治国承诺

国家监察立法是过去五年反腐运动法治化的主要动作,国家考虑的是建构一种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权,既解决纪委反腐权力合...

樊鹏:讨论国监委改革,要完整理解中国宪法政治秩序

【最近,国家监察委员会改革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为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樊鹏在10月28日思想者论坛(政治分论...

马岭:政体变化与宪法修改:监察委员会入宪之讨论

[提  要]  政体变化是指政体中的基本板块和非基本板块发生变化,又有板块的增减和大小调整之分...

马岭:监察委员会如何纳入宪法的

【摘 要】  关于如何在宪法的 国家机构 中增设 监察委员会 ,本文提出五种方案:一是增设 监察委员会 一...

马岭:监察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监察权应纳入行政诉讼范畴;许多国家对涉及人身和财产的调查权需经法院审查和批准,这值得我们借鉴。检察机关的监督对象应由过去...

陈光中:关于《监察法(草案)》的八点修改建议

十九大报告摘录: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

马岭:监察委员会如何纳入《宪法》的“国家机构”体制

摘要:  关于如何在《宪法》的“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本文提出五种方案:一是增设“监察委员会”一...

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党中央...

秦前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该如何进行宪法设计?

11月7日,备受公众关注的《监察法(草案)》(下称“草案”)在中国人大网首次公布,并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一出,...

秦前红 刘怡达:监察全面覆盖的可能与限度——兼论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

【摘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欲祛除现行监察体制之监督对象过窄的弊病,以实现监察全面覆盖之改革目标。然而改革的变法特质决定...

秦前红 石泽华:监察委员会调查活动性质研究——以山西省第一案为研究

摘要:山西省监察委员会日前对某国企高管采取了留置措施,这是山西省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采取留置措施查办的首起案件...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综述

编者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盛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

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

秦前红:设立宪法委员会,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通过设立专门性合宪审查机构,赋予其具体研议违宪争议、草拟处理意见的职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法定程序及时纠正违宪行...

胡锦光:如何推进我国合宪性审查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合宪性审查就是依据宪法对宪法以下的法律文件...

陈瑞华:检察机关法律职能的重新定位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将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原来的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下的“一府两院制度”将被...

胡锦光:论监察委员会“全覆盖”的限度

作为现代制度文明的体现,任何一种国家权力都不可能是绝对的,都必须存在一定的限度,监察委员会关于监察对象的“全覆盖”也不可...

胡锦光: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语境下的宪法修改

摘要:  作为专门的反腐败国家机关的监察委员会,这一新的国家机关的设立必然涉及宪法修改问题。此次修改以采用...

张建伟:法律正当程序视野下的新监察制度

【摘要】纪委在当前反贪腐中取得赫赫功绩有其特定原因,同时也存在法治化转型问题。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能不能在法治化方面取...

陈越峰:监察措施的合法性研究

摘要:  监察措施的合法性是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法治议题。新的国家监察机关所采取的监察措施多元混合,但是并...

焦洪昌 叶远涛: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修宪保障

摘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乃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如此重大的政治改革,...

任进:宪法视域下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宪法规范的国家权力结构中,监察权从属于行政权,并具有监督行政的特点,行政监察与其他监督形式结合...

姜明安:国家监察法立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国家监察法是国家监督领域的基本法,属于宪法性法律。国家监察法应对国家监察机关的组织、职责、权限和监察手段、监察程序,以及...

翟国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前瞻性思考

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盛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在三省市设立...

秦前红 石泽华:目的、原则与规则:监察委员会调查活动法律规制体系初

目前国家监察立法工作已提上日程。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良性违宪”话题尚有争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

郑贤君:试论监察委员会之调查权

摘要:  监督公职人员依法履职,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人民民主主义本质之所在。监察委员会在宪法上的性质和地位有...

秦前红 底高扬:从机关思维到程序思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方法论探索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国家监察权的顶层设计,需要正确的方法论。当前的相关试点方案倾向于机关思维方法,机关思维以机关主体为中心...

李忠: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宪法再造

【摘要】 监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监督制度。实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整合重组监察职能,必然对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

胡锦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问题

本文系作者2017年4月15日在“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的宪法基幢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国家生活、政治...

任进:宪法视域下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摘要:  长期以来,在我国宪法规范的国家权力结构中,监察权从属于行政权,并具有监督行政的特点,行政监察与其...

马怀德: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摘  要]中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盛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本文重点...

秦前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逻辑、方法及其限度

主持人简介:高全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主讲人简介: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持人:秦前红教授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