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外交知识刍议 【内容摘要】 外交知识涵盖了从现实应用到学理反思的宽广范围。中国现有的外交研究太多聚焦实际政策层面,鲜有研究工作自身... 应星:经典社会理论与比较历史分析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梳理了比较历史分析的欧洲经典传统的奠基、在美国学界发生的“扳道”以及复兴的过程,剖析了美国比较历史... 李侠 邢润川: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主义的消解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主义的消解 李 侠 , 邢润川 ( 山西大学 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山西 太原 0... 刘涛:超越“美学”:知识生产与网络影评的“社会学想象力” 内容提要:不同于传统影评圈子化、学术化、专业化的“存在方式”,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技术逻辑决定了网络影评生产的社会化状态... 吕小康:从工具到范式:假设检验争议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内容提要】 统计工具的建构与运用不能脱离知识生产的情境脉络,其中渗透着建构者和运用者的个人主张与其所在学科的整体价值...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论及社会建构论的基本观点,对众多西方社会学家的有关论点作了评述。与此同时,文章还涉及到后实证主义、... 吴康宁:“教育批判”的困境 本文所说的“教育批判”,是指对教育实践的取向、原则、材料及方式等加以质询、反思,继而达于否定(部分否定或基本否定)的一... 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 内容提要:涂尔干作为古典社会学的思想大师,其学说对于西方社会和文化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但令... 刘华杰 :SSK在中国的传播 SSK在英国起源,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事情,按理说国内早该系统介绍过,但事实上全面的介绍直到90年代末仍然没有发生。... 刘忠魏:“己”的二重性:社会结构与主体关系 作者简介:刘忠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文章来源:《学术月刊》2014.1 摘要:学术界关于差序格局的探... 陈少明:作为“问题”的中国知识分子 来自西方的知识在中国社会缺乏应用条件,正是新式知识分子对秩序不满但又没有力量主宰自身命运的共同根源。作者分别以反右与“文... 林建成: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思潮的形成途径及其现实意义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典型的社会思潮的形成要经历问题产生、矛盾升级、心理共鸣、立场汇聚、思想综合、纲领形成这样几个环... 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 引言:以民为本 乡村的问题 在中国也许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争相给出解答方案,并且许多方面的讨论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