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一国两制 登录

徐静琳:“一国两制”下香港普通法制度的保持与兼容

法治保障是香港最为突显的比较优势,也是香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主体传承大陆法系的体制下,香港的普通法传统独树一帜...

强世功:“跨文明”与“新边疆”

“以中国为方法”主要强调中国领土的广阔性,族群、文化的多样性和文明建构的复杂性,从而以中国为常态来回应“西方中心主义”视...

黄平:“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之道

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也才能确保“一国两制”...

邓中华:谱写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新篇章

香港、澳门只要坚守“一国两制”,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更加积极主...

田飞龙: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国两制”统一战线的规范建构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思想名片,也是中国道路自立的政治标识,可视为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在中国现代化的长...

阎小骏:人大释法、两制空间与历史主动

掌握历史主动,是近年来我国政治语汇中使用比较频繁的概念之一。根据官方论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就需要做到“在机遇面前主动出...

韩大元 陈佩彤 刘海林:许崇德基本法学术思想述评

许崇德教授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是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的重要起草者之一,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理论研究的重...

田飞龙:2022:“一国两制”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2022年是“一国两制”发展的关键时刻,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是“九二共识”提出30周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探索发...

邵六益:宪法如何构成香港的宪制基础

宪法序言发挥着政治整合的功能,相关表述所引入的文明维度、革命范式、社会主义视角,奠定了“一国”的政治基础,确定了香港主权...

王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

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这是20世纪90年代...

夏宝龙:“一国两制”这一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一国两制”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擘画“...

田飞龙:不断丰富发展“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这是对“一国两制”根本属性与实践作用的权威判断,表明...

田飞龙:国际调解院动议彰显“一国两制”新制度使命

2022年10月21日,中国外交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的安排》,这是“...

田飞龙:“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这里包含了两层关键性的规范判定:其一,...

娄胜华:深刻把握“一国两制”实践的规律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方针,1997年与1999年“一国两制”理论分别在香港与澳门付诸实践。作为一项前无古人...

屠海鸣:生动实践彰显“一国两制”生机活力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

郭永虎 王卓亚:香港回归25年来英国干涉香港事务的历史演变、特征及

摘要:香港回归25年来,英国对中国香港事务的干涉始终没有停止。布莱尔和布朗执政时期,英国的干涉手段主要集中在舆论攻击...

刘兆佳:新时代的香港“一国两制”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田飞龙:“一国两制”的完善之道与发展策略

中共二十大对“一国两制”作出了史无前例的确认和肯定,提出:其一,“伟大创举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进一步...

田飞龙:“一国两制”的完善之道与发展策略

中共二十大对「一国两制」作出了史无前例的确认和肯定,提出:其一,「伟大创举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进一步...

田飞龙:从二十大报告看“一国两制”的时代意义和制度价值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二十大报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国两制”...

田飞龙:美国涉港长臂管辖与 「一国两制」下的法律反制

涉港涉外法律体系的建构,既是国家涉外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重要法治课题。本文聚焦于美国涉...

莫纪宏:特别行政区内的宪法适用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宪法作为根本法能否在特别行政区内直接适用是从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制定以来就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争论不休的...

陈朋亲 叶桂平:国家外交的功能性授权

内容提要:澳门作为一个特殊的地方政经实体,具有一般国际关系行为体所具有的共性;也有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所不拥有的外事权,...

张建:十八大以来中央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政策论述与实践

内容提要: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立常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严密防范和打击外部势力...

蔡赤萌:“双循环”新格局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内容提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内在的经济逻辑与学理基础,是中国顺应经济发展历史规律作出的战略选择,并以区域一体...

田飞龙: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论辩中的“一国两制”话语之争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我常在与外国智库专家及媒体记者交往过程中遇到他们的一个经典疑问:香港还是“一国两制”吗?他们...

屠海鸣:如何看待“一国两制”实践的历史性成就

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昨日,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王灵桂就中共十八大以来...

莫纪宏:特别行政区制度法律特征的宪法学再释义

“一国两制”作为一种政治构想是通过“一国一制”的制度保障来实现的。这里的“一国一制”中的“一制”是指一个宪法制度。在法治...

李环:香港回归25周年:对“一国两制”的再思考

【摘要】“一国两制”蕴含的对国家治理模式的思考超越了意识形态,是基于事实与客观条件来解决一国或一个地区面临的重大的和...

刘兆佳:习主席对香港“一国两制”的论述 对完善《基本法》的啓示

2022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正式宣布中央政...

刘蜀永:“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的伟大科学构想。邓小平根据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

杨晓楠:“一国两制”方针内涵的历史发展与理论逻辑

今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25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提出“四个必须”...

杨晓楠:普通法与“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回归...

田飞龙:香港国安法背景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回应

[摘要]香港青年社会运动中存在的激进因素,是由香港独特的历史、境外势力插手以及香港青年教育背景决定的。香港青年社会运...

伍俐斌:试论和平统一后台湾地区高度自治权的性质:基于香港的实践经验

内容提要:学界对和平统一后的台湾高度自治权的性质形成了授权性自治权说和分权性自治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一国两制”方针在...

夏宝龙:奋力谱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由全国港澳研究会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

黄平: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行稳致远

2022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再次庄...

支振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实现香港更好发展

回归祖国25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一方面是以和平的方式对...

邵善波:“一国两制”25周年的回顾与展望

香港即将庆祝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这日子有特殊意义吗?很多人认为这是「五十年不变」这承诺的中间点,应大肆庆祝一番。也有...

杨晓楠:“一国两制”理论内涵的发展

今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25周年,也是“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25周年。25年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从一个史无前...

韩大元:香港回归25周年,如何看待成就、挑战与未来?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一国两制”步入基本法所许诺的“五十年不变”中期阶段的历史节点,对这一人...

陈弘毅:“一国两制”宪制秩序的守护者

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反映中央...

黄平:香港回归25年,如何全面理解“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至今25年,其间世界发生巨大变化,“一国两制”实践也在曲折中前进、调适、磨合。此时,我们对于香港,对于“一国...

田飞龙:“一国两制”香港实验的得失与前景

“五十年不变”既然是实验时间和实验条件,就存在进行动态评估与检验的科学必要性。回溯历史,“一国两制”在港实施的25周年是...

强世功:如何融合中西智慧开辟香港“一国两制”新篇章?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伴随香港国安法与新选制的落实,香港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及兴,“一国两制”得以行稳致远。在25周...

黄平:谈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且马上就要迎来“爱国者治港”的新篇章。日前,中评社记者专访了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

刘兆佳:北京与“一国两制”的成功之道

6月16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论坛会期一天,上...

屠海鸣:“一国两制”从没有动摇,更不会改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时指出:“25年来,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雨挑战,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

梁振英:“一国两制”的实践与发展

“一国两制”是伟大同时是史无前例的构想,由于没有先例,在当时就解决香港前途问题提出的时候确实引起一些不解。“一国两制”本...

李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与未来发展

“一国两制”方针形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思考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结果,最早为解决台湾问题,最先在香港...

黄平:“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 香港民主进程的里程碑

中国网:5月8日,李家超以1416票高票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眩这是完善选举制度以来,首轮三场重要选举的...

朱磊:“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多案构想

一、“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既是和谈方案,也是实施方案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根本目标,是要促进两岸融合,实现台湾善治。融...

“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

全面回顾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一步阐明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的原则立场,目的是正本清源、拨乱反...

田飞龙:粤澳深度合作开辟“一国两制”新境界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正式拉开港澳与内地融合发展的大幕。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

沈春耀: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史的重要篇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

田飞龙:“一国两制”方案,不能只想着怎样给台湾更高的自治权

关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定位及其宪制模式,有不同的构想和设计。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而言,两岸学界曾提出“北平模式”、“两德模式”...

韩大元:论“一国两制”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意义

“一国两制”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浓厚中国政治文化底蕴,同时又体现了主权、和平、包容与开放精神的国家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

饶戈平:一国两制彰显中国共产党政治自信

本文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饶戈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主题论坛上的书面发言全文: 当今世界各国治理方式,“一...

田飞龙:在历史观竞争中重塑「一国两制」话语权

历史与历史观在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和制度法理上占据凸显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心智中,历史是「慎终追远」的基本线索和方法...

田飞龙:选举修法,香港民主如何是好?

2021年两会议程中,香港议题再次成为世界性焦点,香港选举制度变革成为各界分析评估香港民主走向的核心指标。中央决心按照...

韩大元: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我就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必须发挥...

王晨: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香港社会出现的一些乱象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的选举制度机制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缺陷,为反中乱港势力夺取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

刘兆佳:“爱国者治港”与香港选举制度的漏洞

“爱国者治港”与香港选举制度 从一开始,“爱国者治港”便是“一国两制”的核心原则。是“一国两制”能否成功实践的先决条...

庄吟茜:从港澳到台湾:“一国两制”的模式分野与自我更新

前言 作为一种调和式、包容性的制度架构,“一国两制”方针天然预设了实践模式的多样性与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这为“一国两制...

王振民:“一国两制”与香港国安立法

有了20多年与谎言做斗争的经验,特别是去年“修例风波”惨痛的教训,这次我们一定会擦亮眼睛,运用智慧,不再被谣言煽惑,不再...

柯华庆:香港是否应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前“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仅仅是防务、外交、国籍和旗帜上的统一,但在宪制上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人大有权为香港制定...

饒戈平:堅守基本法 是香港走出困局的法治之路

30年前,一部凝聚全國人民心願和國家意志的中國法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在殷殷期盼中問世了,為“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

韩大元:论香港基本法上“国家”的规范内涵

“维护国家统一”作为国家宪法明确规定的义务。基本法实施至今的22年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未能完成第23条的本地立法。自香港出...

莫于川:咱们是真心搞“一国两制”

题记:几乎没有人在回归前能够大致上预见到香港在回归后的政治格局和变迁。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估计到回归后香港的经济情况会经受...

强世功:中国的忧郁:香港的“去殖民化”问题与国家主权建构

一 2007年12月29日,香港回归十年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香港政制发展问题的决定,明确香港可以在201...

杨光斌:香港问题帮我们重新认识国家概念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科学的滞后性既是国家落后的结果,也是导致国家发展中出现麻烦乃至犯颠覆性错误的原因,因为世界政治...

温学鹏:香港的“高度自治”与未来政制发展

内容提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规定实行高度自治,是保障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稳定发展的独特设计。面对香港当前政制改革...

顾敏康:《宪法》与《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

内容提要:有关《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问题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不少文章探讨两者的...

齐鹏飞:“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内容提要:香港回归20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经济发展之路并非坦途,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最...

黄月细 徐海波:“一国两制”下香港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内容提要:在“一国两制”下实施国民教育是香港回归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回归二十年来,香港人的国家意识、国民身份认同...

白小瑜:香港本土主义的异化及其因应

内容提要:香港本土主义是香港本土意识的强化反应。目前香港本土主义走上了一条异化之路:被右翼民粹力量骑劫;日益政治化,出...

齐鹏飞: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调查研究和“一国两制”新思维的初步形成

内容提要:1979年3月麦理浩北京之行,针对英国方面以“土地契约”问题为突破口,逼中国方面对“九七”的“英国管治”让步...

强世功:政制发展之谜——香江边的思考

上 一九九二年七月九日,末代港督彭定康携带家人抵达香港的皇后码头。港英政府专为殖民地官员建造的码头经历了历任港督的...

阎小骏:究竟什么才是“一国两制”的初衷?

香港过去20年历史经验证明,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当我们能虚怀以待、交流沟通、互相聆听,力求找到「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正道与...

张龑 叶一舟:从“executive”一词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法律

摘要:  executive 一词作为一个重要的法政术语,具有执政权与执行权的双重意涵。在一国的法律及政治体...

香港修例风暴与长治久安之道

采访人:黄宇翔,《亚洲周刊》记者 受访人:田飞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

郑戈:一国两制与国家整合:写在香港回归22周年前夕

点点灯火彷佛流萤,照亮百家姓。 成全这小岛变巨星。 东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冲劲。 繁荣这里遇上安定。 ——陈少琪词、...

夏勇:共信不立 互信不生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也很荣幸有机会与香港的朋友们对话交流。刚才萧蔚云先生谈了三个问题,一...

田飞龙:大湾区与二次改革决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惊艳问世,将新时代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元素熔于一炉,以...

田飞龙:主场统一是民族复兴的理性选择

统一史是长期的,殖民分裂史是短暂的,这是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中国历史由独特的传统文化及政法制度塑造而成,虽经外族入侵与...

田飞龙:韩国瑜登陆的分寸与启示

韩国瑜还是来了,终于“登陆”了。他没有在九合一选举获胜后马上登陆,没有和国民党团队一起拼团,没有走传统的“统战水路”,而...

陈广汉:“一国两制”与大湾区中的港澳角色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结合起来,把国家所需和港澳所长结合起来,坚守“一国...

田飞龙: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新周期

这份规划纲要是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遗产的明确继承和增量发展,回应和回答了海内外关于改革开放与新时代关系的诸多疑问,给国人及...

田飞龙: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开启中国发展新征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发布,为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及塑造开放型经济体提供了最为直接且最具潜力的实践指南。大湾...

刘兆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台湾未来的最佳和唯一出路

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

田飞龙:一国两制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杠杆

新时代“一国两制”有了更加明确的国家理性自觉,有了通过国家战略及港澳实践推动“两制”向“一国”回溯性建构与认同的基本共识...

田飞龙:居住证改革彰显“一国两制”国家理性

国家近日公布的关于港澳台居民之居住证的新规,显示了“一国两制”之下以“一国”吸纳整合“两制”的新思维。居住证按照国内普通...

田飞龙:后占中时代的一国两制与香港管治

本文节选自《后占中治港》导言。 2017年是香港回归和香港基本法实施二十周年,也是一国两制的香港实验二十周年。一国两...

周斯佳:公职人员就职宣誓的效力与责任

摘要:  宣誓是公职人员就职的必要程序,一般有前置性程序和后补性程序两种,两种程序或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或并列...

田飞龙:论新时代“一国两制”

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社会走进新时代,一个国家发展的新时代,也是中国主推新全球化及全球治理的新时代。目前“一国两制”已经发展...

田飞龙:一国两制:两个“最佳”及中央管治法理

这次十九大报告是对“一国两制”法理内涵、政策导向以及港澳回归以来20年实践发展的系统总结、经验凝练以及战略再定位。这个再...

王志民:把握“一国两制”新的定位 正确处理六对重要关系

核心要点: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母法”,是包括基本法在内的一切法律的“根”和“源”,在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

田飞龙:文明冲突与国家整合:“一国两制”的国家理性

题记: 香港是中西文明冲突的独特产物,香港基本法是一国两制与中国国际化的独特宪制安排。一国两制内含丰富的国家理性,其宪...

蒋建国:“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

田飞龙:多维对话之香港是否已经“染红”?

近期以来,关涉不同话题的政治争议与风波,于香港此起彼伏,而在此前一场主题定义为《“一国两制”实践中的青年思潮与青年工作》...

田飞龙:回归18年:一国两制港澳模式之比较

香港回归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和英美势力持续干预、台湾因素及香港本地精英对西方文化的认可和忠诚有关,香港基本法之设计及...

田飞龙:“一国两制”的国家理性

梁美芬博士的《香港基本法》一书即诞生于这一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段,以具有内地经历的香港法律人视角展现作为混合法的香港基本法之...

田飞龙:“中国+”时代与香港反对政治的“疲态”转型

​香港反对政治历来是一种“弱忠诚”的传统,早期是模糊接受“一国两制”的“民主回归论”,后期则经由占中及港独而...

胡锦光:论香港基本法审查权及其界限

摘要:  香港基本法及澳门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同时依据两个基本法的明确规定,其在香港特别行政...

田飞龙:香港,那漫漫的“归航”

香港基本法是一种实验性宪制,50年是一个根据中国人政治经验与智慧而设定的实验周期。放宽观察视角,我们看到八三一决定与人大...

田飞龙:2017:香港的一国两制机遇

2017年是香港的转运之年,中央治港在一国两制框架内进行着重要的结构性调整,依法治港与经济融合的双轨制策略日益显露,而香...

田飞龙:香港的21世纪历史密码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日益辩证与自主的节奏,“中国性”是理解香港问题的“新密码”。但西方现代性的“旧密码”并未完全失效,...

田飞龙:以法治矫正香港校园民主失范

“天然独”这一标签本来用于指称台湾青年世代,如今香港分离运动模仿台湾,在政治意识上亦彼此靠近,抱团取暖。这不奇怪,面对大...

杨晓楠:传统与新秩序:“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普通法

摘要:  香港基本法保留了原有普通法传统,维持了香港法律制度的延续性。香港回归后,香港基本法构成香港的宪制...

田飞龙:融合发展是港台治理共同方略

纽伦港中的“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但从来都是帝国秩序边缘。台湾是宝岛,但历史上也从来都是传统帝国与殖民帝国的拉锯点与断...

田飞龙:一地两检的香港痛点

一地两检本来是平常的经济事物,是两制互动融合的自然发展,是服务两地居民的双赢措施,反对派的一系列政治与法律上的反对意见,...

田飞龙:占中“违法达义”的悖谬

占中运动是港式“公民抗命”及其背后的国际运作与宗教动员导致的一场政治对抗事件,加重了香港社会的政治撕裂和青年社运的无序化...

田飞龙:一国两制的国家理性与未来发展

港独分离是一种过分敏感化的精神抗争与政治逃逸,但主权国家的现实意志与力量足以完全反制这种背离行为。香港所处的“一国两制”...

田飞龙:政改是“一国两制”的一个坎

香港回归那一年,我读初二。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有一天我们忽然被通知到操场集合,老校长摆出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全校师生集...

田飞龙:香港政治文化的公共性危机

香港政治文化在近年来的社会与政治运动中发生了重要变迁:占中突破了违法性禁忌,旺角暴乱突破了暴力性禁忌,港独诉求突破了一国...

中评2017两会专访:田飞龙解读总理报告香港部分

田飞龙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并就总理报告中的涉港澳问题进行了解读。田飞龙认为,总理报告显示了中央对港政策的连续性和战略定力...

田飞龙:特首选战与香港民主发展

超越特首选战,我们还应具有谨慎乐观的心态看待香港民主发展议题,它不是中国政治的“他者”,而是我们自身的命运和命题。新特首...

田飞龙:香港宣誓释法与违宪审查制度建构

香港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治国方略与制度实验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是香港宪制秩序的基础,与香港奉行的普通法共同构成香港法治的权威来...

田飞龙:人大释法与香港新法治

这些成长于宗教教育和港式“公民”教育氛围下、经历体验回归以来香港最大规模之贫富分化和两地发展落差的青年世代,对一国两制与...

田飞龙:香港迷惘——重启政改与本土自决

2016年秋的香港立法会选举揭开了香港全新的政治帷幕,更新了香港政党政治的版图,标志着香港政治由既往基本收束于基本法的体...

田飞龙:占中并不如烟

占中的违法性因素得到继承,非暴力因素遭到突破,体制内普选目标遭到搁置,而活跃、成熟及脱胎于这一运动的青年本土派则日益以一...

田飞龙:人大释法是反港独终端机制

问题的要害在于,根据迄今为止的司法判例,香港司法无法有效地识别和反击港独,无法承担起维护基本法整体秩序的重任,存在宪制意...

刘山鹰:泛民派赢了,香港仍然一国两制

有人忧心忡忡,如果泛民派在立法会选举占优,香港该怎么办?是不是没有前途了?香港是不是要完蛋? 现在的情况是,不到最...

田飞龙:青年本土派胜选挑战香港管治基础

青年本土派以占中遗产、青年形象和清晰的本土化纲领而取得重要的政治突破,挤占了建制派和传统泛民派政治空间,成为立法会的新兴...

马岭:从《基本法》规范看中央与香港的权力关系

摘 要  《香港基本法》关于中央和香港关系的规定主要在其第二章的12个条文以及其他章节的相关条文中,其中...

齐鹏飞:“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内容提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香港经济发展背后的“祖国内地因素”之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究竟是不...

田飞龙:繁荣稳定以经济和法治为基础

中央理解到,香港反对派及其选民基础是香港多元社会的重要力量,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反对派亦理解到,激进本土主义与...

田飞龙:香港“本土”异化及其域外治理经验

自治式分离固然也存在中央政府施政失当以及历史幽怨,但具体宪制框架对“分离之敌”缺乏有效识别力和制度遏制力也是重要诱因。自...

田飞龙:台湾民主巩固与两岸和平焦虑

两岸政治的长期分隔以及普选进程上的时间差异,导致“一中”认同在实践性的台湾选举政治中不断衰变,从而在和平系数和统一时间表...

田雷:两种居留权案件

【内容提要】 香港基本法第24条旨在回答,谁、通过何种程序、符合何种条件才能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身份,其主体部分可以分...

田飞龙:区议会选举凸显港日常政治转向

基本法吸纳各方政治势力在体制框架内展开民主游戏和博弈,以“民意”为最高裁判官,这预示着后政改的香港政治已经基本克服了短暂...

许昌:论澳门特区政治体制设计原则及顺利落实的成因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从静态入手,分析研究澳门特区政治体制以地方政权体系为特征的制度内容及其设计原则,指出其逻辑起点和...

田飞龙:香港“行政主导”的制度现实与问题化解

如何准确理解和阐释行政主导的确切含义?如何诊断香港特首弱势及行政主导实际不能的症结?如何发展出保障行政主导的有力制度机制...

李义虎:作为新命题的“一国两制”台湾模式

内容提要:“一国两制”是思想解放的直接产物,绝非政策僵化保守的标志。“一国两制”并未停留于港澳模式,构建台湾模式恰恰...

王禹:一国两制:亚洲立宪主义的一个新发展

一、宪法、立宪主义与亚洲立宪主义 亚洲立宪主义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还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1976年在美国召开的“亚洲立...

石之瑜:台湾人为何不敢正视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在台湾人心目中的信用很低,最多,是在2000年陈水扁当选后,曾经昙花一现冲高到三成左右的支持率,绝大部分数时间支...

田飞龙:政改闯关成功为新香港发展奠基

没有原地踏步,不进则退,退则无处反转,若进,则新香港将获得史无前例的普选基储从容优化的理想民主愿景、渐然修复的央港政治互...

纪硕鸣:香港占中之后的一国两制挑战

  占中乱局划上了句号,但香港 一国两制 的实践或许才刚开始面对真正的考验。 回归后的香港成为一国两制的先行...

韩大元、黄明涛:论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任命权

【摘要】根据香港基本法第45条,中央人民政府拥有在选举的基础上任命特区行政长官的权力。[①]这一任命权是实质性的权力,...

纪硕鸣:中国政治的“一国两制”才刚开始

  香港高等法院颁禁止令严禁阻塞交通,香港民调逾八成民众叫停占中,泛民与学生组织对是否撤离产生分歧,警方伺机...

纪硕鸣:不颠覆“一国两制”应是底线

  试想,曾经的殖民地,如果没有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香港回归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现在的香港会是...

韩大元: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构成特区宪制基础

对话动机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近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白皮书旗帜鲜明地指出,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

田飞龙:白皮书进一步厘清中央与特区关系

 香港政改已进入“电子公投”冲刺期,在泛民派和建制派各自动员与博弈之际,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发布《“一国两制”...

田飞龙:白皮书波澜:央港关系的法治转型和中国人史观重建

白皮书事件构成一国两制“香港经验”的历史分水岭。白皮书之前,中央对香港事务基本保持抽象关注和具体支持的态度,尽管具有...

田飞龙:“共同基础”夯实“一国两制”宪法保障

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从其篇幅、结构、用语、判断和规划来看,对“...

强世功:全面管治权与治港者的文化战争

  中央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白皮书,在香港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不少人对“全面管治权”的提法表示担忧,认为中...

黄明涛:话语的错位:香港法律人眼中的白皮书

香港之今时今日真多事之秋也。政改议题持续发酵,已令得全港政治光谱支离破碎,不曾想最近国务院一纸 一国两制白皮书 又引...

强世功:中央治港理论与实践差距

  香港问题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现代政治理论中的主权和国际法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处理香港问题,不仅要面对...

强世功:中央治港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就在香港因为行政长官普选陷入激烈争论之际,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就一国两制在香港落实发表了白皮书。白皮书作为...

周叶中:论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  特别行政区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经成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式、理论和制度的有机统一。相对于“一国两制...

孟庆顺:内地、香港民众冲突与“一国两制”实施中的问题

  摘要:  近年来,部分港人与内地民众之间发生了多起冲突事件,对香港与内地关系及“一国两制”的实...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

  摘要:  香港实施《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是进一步落实“一国两制”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实行资本主...

赵国强:论特区终审法院的社会责任——以案例为视角

  摘要: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特区终审法院“上”因高度自治而不受国家最高法院管辖和制约,“旁...

周叶中 刘文戈:论特别行政区制度的二元结构

  摘要:  特别行政区制度已经成为由“原则性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和“具体化的特别行政区制度”这种二...

田飞龙:一国两区两制——未来两岸宪政沟通的法理思考

[摘要]马英九就职演说及近期相关论述中对未来四年两岸宪政沟通层面着力较深,洞开诸多值得认真对待的理论与制度命题,比如...

徐树 李浩然:论香港特别行政区参与国际条约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建制,经过中央的授权可以参与部分国际条约。这一创新实践,为国际法...

陈弘毅:香港政治应找出平衡“一国”与“两制”的中道

“一国两制”的法理基础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在规划中央与特区的关系时所应用...

陈弘毅:一国两制的法治实践: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一、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1997年7月根据1984年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和1990年由中国全国人民代表...

李纬华: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在外佣居港权案中的宪政处境评析

摘要: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异乎寻常地向终审法院提出在外佣居港权案的审理中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建议,将终审法院推入《基...

强世功:和平革命中的司法管辖权之争

在处理香港问题上,古典的家政技艺逐渐让位于现代的理性政治或法治。二者都建立在基本法这个平台上。虽然双方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叶秋华 李温: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法制及其启迪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历时十年,香港的法制也在“一国两制”原则下走过了十年历程。回顾这十年的历史,虽然香港法制中还存在某些问题...

戴安娜 彭波:“一国两制”的历史溯源及战略前景

【摘要】制度创新是创新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没有合适的制度,就没有良好的发展。实行“一国两制”解决澳门、香港、台湾问题是东西...

铁舸:港独主张严重威胁一国两制 须警惕

香港政治风潮近来呈现越来越乱的局面,有些政治力量的运作目标已经超越了民粹的范畴。需要高度警惕的是,有极少数人最近竟然明目...

石之瑜:一国两制解放的文明力量

香港的一国两制已经15年,后见之明显示,两制的安排大致上缓和了回归对于香港社会的冲击,但是并没有阻碍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互惠...

许崇德:“一国两制”理论研究及立法贡献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

许崇德: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法律表现

内容提要:本文系统阐明了“一国两制”的概念及其法律化。“一国两制”在我国法律体系各个层次的规范性文件中均有表现。宪法是“...

张敏:宪制转型视野下的香港行政主导体制

内容摘要 精英对宪制架构的认同是民主化转型的可靠保障。在未达成宪制共识的情况之下,贸然推行民主化进程,只会进一步拉大精英...

刘大生:坚持一国两制,防止“两国一制”

一、一国两制的实质 什么叫一国两制?邓小平解释说: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

阎小骏:一国两制的新时代

建设和巩固好以宪法和基本法为基础的香港新宪制秩序,是在十九大开创的新时代践行一国两制的基础工作,需要蹄疾步稳予以全面落实...

陈端洪:林郑月娥来了,以“一国两制”为学堂,理解香港政治

2047年以后香港将会怎样?是否还要坚持“一国两制”?对此,我们要有世界历史的时间观和世界战略的空间观。高瞻远瞩始于反...

王振民:香港为什么依然重要

几年前江苏人民出版社向我约稿,希望我写一本关于基本法的书。我也想赶在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出版一本关于“...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尝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一...

阎小骏:香港的未来:制度自信、"一国两制"与对港工作

香港与北京若要在自信年代彼此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香港社会政治观念的转变是最基储亦是最重要的工作,应当及早着手进行。而香...

林峰:“一国两制”下香港“外籍法官”的角色演变

【摘要】 自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开始,“外籍法官”一直都是其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过去的一百七十多年间“外...

陈端洪:理解香港政治

“一国两制”是大智慧,两制对峙给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内含若干二律背反,造成香港管治很多难题。在对峙结构中,我们不...

项飚:直面香港——“民主”、“自治”与政党

从“占中”到“占钟” 几乎所有的媒体──香港的、大陆的、西方的,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都把2014年9月26日以...

郑磊:“一国”整全“两制”

摘要:  “一国两制”原则,除了是统一原则和维持原则外,更是一项要求“两制”在并存前提下进而融合成“一国”之...

程映虹:美国“一国两制”往事

1790年2月,美国联邦国会召开第一届会议,议程上有建立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司法部门、起草有关公民权的宪法修正案、建立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