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主义大流行 西奥多·达林普尔 著 吴万伟 译 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的效果之一就是在大众传播媒体中引发了产业化数量的... 托马斯·海贝勒:“代表”概念的回顾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内容提要:本文对有关政治代表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论,并为研究中国语境下代表的新政治主张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按照... 官晓萌:俄罗斯地区选举与地区政治新发展 自苏联解体以来,在威权主义理论框架下对俄罗斯政治进行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已经相当普遍。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 曹茗然:卡特总统为何对威权主义盟友毫不宽容? 人权外交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卡特政府外交政策的重心之一。在卡特执政时期,美国外交政策从侧重于推广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秩序,... 弗朗西斯·福山:为什么民主的表现如此糟糕? 《民主杂志》在塞缪尔·亨廷顿所谓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刚刚进行完一半时发行了其创刊号,恰好是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和前苏联解体... 罗伯特·卡普兰:帝国的陷阱与威权主义 如果帝国的存在是世界的常态(即便帝国最终难免以悲剧收场),导致帝国可持续存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能够使一个帝国免于奥... 刘军宁:威权主义属于保守主义吗? 在保守主义与各种“主义”的关系中,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特别值得关注。在西方国家,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经常发生冲突,互... 《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比较的视野》导论 本书收录的论文源于2014年3月27—29日在江西南昌大学召开的“治理、适应与一党执政体制的稳定:比较的视野”国际研... 罗传芳:新加坡的选择:现代民主的西方模式,还是传统儒家的东亚模式 所谓“东亚模式”,是指与西方原发资本主义不同的东亚后发现代化的一种新样式,它的出现,与20世纪下半叶东亚经济的快速崛起... 许纪霖:革命后的第二天 内容提要:在现代政治之中,究竟谁能代表公意?是议会民主制之下通过投票选出的代议士,还是行政威权之下代表民族整体意志的... 陈成 杨志军:转型背景下国家治理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透视清楚国家治理研究的全貌。从“转型危机与经验”视阈来看,政治社会结... 铁锴:协同治理体系建构的中国逻辑及其进路 【摘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就是要理顺政府、市尝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 庄礼伟:MH370背后的马来西亚政治 【FT中文网原编者按】MH370失联事件,让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执政状况遭遇了一次隆重的“国际体检”。是否如很多人批评的... 杨志军: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双重维度 将中央与地方实践性分权的动态博弈过程回归到法理型权威治理和制度化分权的轨道上来,赋予地方治理大胆实践创新的空间与能力;在... 裴宜理:中国政治研究:告别革命 中国能够在缺少明晰区分的产权的情况下维持高经济增长率吗?中国会遭受权贵资本主义带来的祸害吗?强大的国家监管能够支撑经济试... 没有民主的选举:竞争性威权主义的兴起 在竞争性威权主义政体中,正式的民主机构普遍被视为获取和行使权力的主要手段。然而,当政者却如此频繁地违反这些规则,以至于这... 萧功秦:中国改革陷入了五种困境 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为什么十年前已经逐渐边缘化的左右激进主义思潮,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崛起?这与中国“强国家—弱社会... 彭轲 王磬:“社会主义”是一种治理方式 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消亡了吗?这一质疑之声,自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中国社会后便在海内外不绝于耳。2009年,荷兰莱顿大学人类学... 尹保云:威权主义的历史意义 一、威权主义政体的特征与类型“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学概念。中国知识... 吴兴唐:“威权主义”评析 有学者提出,“中国模式”中不仅有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有“政治模式”;而“政治模式的核心”是“英才主... 福山:中国模式——高增长与双刃的威权主义 中国克服了三年前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作为世界上最健康的经济大国,年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与此相反,美国、日本和欧洲相... 陈至洁:中国对颜色革命做出的反应:积极进行的调适性威权主义 Titus C.Che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ational ... 离开威权主义后的演进路径 作者:Axel Hadenius & Jan Teorell[内容提要]本文对威权政体进行了新的分类,以此研究政体类型对... 姚洋:北京共识的终结 一个开放的和包容的政治过程通常会制衡各个利益集团的权力,这正是公正政府的必要条件——平衡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如果中国共产... 李炜光:威权主义与“黄宗羲定律” 现代政治学告诉我们,威权主义( Authoritarianism)是指统治者将他们的意愿强加给社会成员并不顾及后者意愿的... 倪春纳:民主因何而衰退国外民主衰退成因研究的新进展 内容提要:近年来,全球民主衰退现象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以往民主衰退成因分析侧重于过程与结构取向不同,当前国... 郭于华:我们离威权主义模式尚有相当距离 我们今天应该做的、应该努力去做的,是让众神归位: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三者各司其职,各守本分,互补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