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新结构经济学 登录

林毅夫: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世界意义——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今天我想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分享我的心得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该变局为什么会加速演进?我们应该如何驾驭大变局...

胡雅淇 林毅夫: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与金融支持:一个新结构经济

金融要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既要因地制宜地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又要与基础设施结构以及其他制度结构相匹配;在共同富裕目标...

林毅夫:共同富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2022年8月20日 —21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第九届国际会议“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富裕之道”...

林毅夫: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逻辑与世界意义

最近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的中心任务。借此机会,我...

林毅夫 付才辉: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内涵与首要任务——新结构经济学

讲述“西方故事”的西方理论,比如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在颠倒因果,但并不妨碍其日益成为主流理论叙事。因此,迫切需要实现社会科学...

林毅夫:从新结构经济学理解共同富裕

2022年8月20日-21日,IPP第九届国际会议“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富裕之道”成功召开。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

林毅夫 付才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竞争优势则是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在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的本质是,决策者选择不同方案的机会成本高低...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新见解例说

新结构经济学把结构的内生性和异质性引进现有主流理论中,其作用有如把没有结构的一维理论或以发达国家的结构为唯一结构的二...

林毅夫:比较经济系统的现状与未来: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 主流经济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转型成败的问题缺乏解释力。比较经济系统研究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结构革命对现代经济学的意义

我将首先回顾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成为现代经济学主流以后的发展方向;第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局限和引...

余永定:我对新结构经济学的几点看法

非常高兴和林毅夫教授一起讨论中国经济的前景和经济政策。回想起来,十年前我曾应北大《经济学》季刊的邀请,与韦森、张军、...

林毅夫:关于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经济学理论要在我国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功能的统一,必须来自总结我国社会经济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创新。本文提出以马克...

林毅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新结构经济学自主理论创

世界经济中心会随着经济发展转移到中国来。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但是,要抓住这个机会,必须改变当前中国经济学界通...

林毅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结构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思路:只要把中国未来的比较优势继续利用好,并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对...

林毅夫:经济结构转型与“十四五”期间各地的高质量发展——新结构经济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时期。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6月28日起推出系列...

林毅夫 付才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结构经济学分析建议报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按照“因势利导”和“倒弹琵琶”的两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发展思路,按照“圈”来规划融合发展变“隔...

朱富强: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变: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拓展的战略模式

当在封闭环境中由于要素禀赋的扭曲而造成产业缺乏竞争优势和企业缺乏自身能力时,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致力于解决的就是要素扭曲引...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药方”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方式必须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和技术的比较优势相结合,才能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王 勇: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看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调整

摘   要:尝试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是“有为政府”在财政政策这个具体问题上的运用。...

朱富强:新结构经济学何以嵌入历史唯物论中:经济增长观和产业政策观的

摘 要:尽管新结构经济学思维与正统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存在某种差异,但新结构经济学的产业政策主张却与历史唯物主义存在很强...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结构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

林毅夫:我来大陆这40年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无党派人士,1952年10月出生于台湾宜兰,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全国工商联专...

林毅夫:银行结构和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

新结构经济学倡导的是用新古典的方法来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与其决定因素。现代经济增长从本质上来讲是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

林毅夫:波兰借鉴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 效果非常好

2012年,时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林毅夫结束任期回到国内,倡导的作为发展经济学第三波思潮的新结构经济学,受到了经济学界...

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新结构经济学

原编者按:2018年12月19日下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21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开讲。刚刚获颁“改革...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及其在产业政策中的应用

一 为什么提出新结构经济学 经济发展理论急需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理论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达到与高...

朱富强 :产业政策的两大思潮及其架桥

激进发展经济学推行技术拉动的产业政策,强调加快技术自主创新;演化发展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者主张资本推动的产业政策,强调提...

黄少卿:新结构经济学商榷三则

一 有学界朋友认为,不能认为政府官员一定没能力找到有潜力的产业,政府官员的企业家才能一定更差。 个体意义上讨论企业家才...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自生能力与新的理论见解

遵循比较优势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药方,其制度前提是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当政府发挥有为作用时,产业政策是个有用的工具。新结...

林毅夫:中国的担当——新结构经济学分享

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一个技术、产业、硬的基础设施、软的制度结构不断改变的过程,要想发展劳动生产率,就必须依靠要素禀赋,借...

朱富强:如何保障政府的积极“有为”?——兼评林毅夫有为政府的社会基

要保障有为政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并有效推行,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一整套法律规章以制约政府官员的“不为”和“乱...

林毅夫:新常态下政府如何推动转型升级

最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市场在发力,但一些地方政府的作为相对滞后。面对经济新...

林毅夫:两历奇迹,一生求索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如果死抱着发达国家的主流理论容易只看到差距而变成一个批评家。若想要对本国现代化的建设有所裨益,需要自...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反思与重构(学科走向)

  发展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比较新的分支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开始建设自...

林毅夫:探寻中国经济背后的逻辑

赶超是发展中国家的集体梦想,不过失败案例或许比成功更多,面对变化的现实,经济学理论如何更新?新结构经济学引发诸多讨论,林...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过去的发展理论一直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要发展中国家依样画葫芦,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从我国发...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

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命运,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失败与中国双...

凯闻:对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三个思考

上周,笔者陪同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来北京拜访中国新的领导层。在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会见中,李克强特别强调了中国摆脱中等收入...

林毅夫:超越凯恩斯主义与“新新常态”

现在对于发达国家和全球经济来说,都面临抉择。一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做,这样很可能出现经济增长非常疲软、失业率非常高、政府债...

刘海影:追问增长根源:政府的罪与罚

如果商场上模仿可视为赞赏,那么争论就是学术上的致敬。既然如此,对于林毅夫教授在《林毅夫回应争议:新结构经济学的要义》中,...

王健: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

一国经济如何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是经济学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二战之后兴起的结构经济学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发展,...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潮第三波

二战后,发展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各个第一代发展经济学流派实际上都强调结构转变的重要性,并把结构的差异看...

林毅夫回应争议:新结构经济学的要义

最近网上有许多文章评论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以及我倡议的新结构经济学。对此,我个人深表欢迎,因为,真理只有在不断的...

朱富强:如何保障政府的积极“有为”?

摘要:要保障有为政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并有效推行,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一整套法律规章以制约政府官员的“...

朱富强:如何通过比较优势的转换来实现产业升级

内容提要:林毅夫提出因势利导地根据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变动而推进产业升级,这是对比较优势战略的具体化而具有显著的现实意...

林毅夫:从“资源诅咒”到“资源祝福”

【编者按】本文为林毅夫教授在2017年2月28日第二届北京大学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经济发展是一个结构变迁的过程,在这个结构变迁的过程当中,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是需要投资的。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