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古代性学与气功——兼论评价内丹术的困难 引言 近年来,一些中国古代方术渐有重出、复兴之势,文人学者亦多有言之者,已形成一种社会风潮。在众术中,内丹术特别引人... 蒙培元:怎样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孔子德性学说谈起 今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0年纪念日,在这世纪之交的伟大时刻,纪念这位伟大思想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时代在... 何明:“学科性学术”与“问题性学术”的张力及其消解*——学术研究的 一、从问题学术到学科学术:知识生产的建制化 作为具有理性认知能力的动物,人不满足于混沌地面对世界,不断提出关于自然、社... 肖瑛:内外之间:问题性学术的关键 我担任一本社会学专业期刊的执行主编十年,也在从事学术研究,因此对这次论坛的主题“从‘学科性学术’到‘问题性学术’”感同... 渠敬东:学科之术与问题之学 这些年来,《开放时代》酿成了一种传统,促成了一个学术上的开放时代!所以,每年大家都愿意来这里说说心里话,只是线上说话... 苏力:别太在意通向何处 不过于关心学科的历史边界,别太在意所谓的学术或实用价值,只关心或更多关心那些真正激起我智识兴趣的中国问题,无论是历史的还... 为什么我们永远都会谈论性? 载3012年9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李刚发自上海 江晓原聊天的风格或许与他做学问颇为相似:随意兴而行,然后就若... 江晓原:不必对性过度解读 特约记者林默 江晓原说自己有个毛勃—“不务正业”。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有如此五花八门的头衔:科学史学者、大学教授、影... 李银河:为什么会有人选择 SM,什么是虐恋亚文化? “虐恋”这个词英文为 sadomasochism,有时又简写为SM、S-M、S/M 或 S&M,这一概念最早是... 王鹏伟: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本身。从这样的基点出发,本文探讨研究性学习... 陈启伟:布伦塔诺的意向性学说浅析 【专题名称】外国哲学 【专 题 号】B6 【复印期号】2007年11期 【原文出处】《中州学刊》(郑州)2007年5... 潘绥铭:性≠性生活 法≠法律 近来,“性”在中国图书市场上由禁区变成了闹市。到1992年6月底为止,书名中有“性”字并且主要讲性问题的书籍已有216... 潘绥铭:性社会学性的“虚拟现实”性文学 我在做一门可能很奇怪的学问:性社会学。多年来,人们一听,大都保持礼貌的沉默,没什么人来刨根问底。可我却已经在重点大学里... 潘绥铭:性学,期待着方法论的突破 目前,性学研究的方法论可分为“实验室学派”、“社会调查学派”和“心理——行为学派”。对于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性现象来说,... 潘绥铭:中国社会的“性之变”与“性恐慌” 21世纪中国人的“性之变”与“性恐慌” 黄盈盈 潘绥铭 七年前,在越南举办的一次国际“性”研讨会上,越... 潘绥铭:中国,究竟有多少“小姐”?2006 中国,究竟有多少“小姐”? 潘绥铭 男人接受性服务:与美国人的对比 1.发生率 在各种多伴侣性交中,收费的性服务... 潘绥铭:卖淫不是性 到目前为止,至少在网上的讨论中,这样一种思想正在日渐传开:小姐是公民,不仅其人权理应受到法律与国家的保护,而且她们自... 潘绥铭:性产业的四种组织形式 性产业的四种组织形式 不论官方的“扫黄”政策,还是研究“性产业”的社会学者,往往将重点放在提供“性服务”的... 潘绥铭:红灯区与社会学 所谓“卖淫嫖娼”只是一种个人行为;所谓“性产业”只是一种行业划分;所谓“扫黄”只是一种政策作秀;可是红灯区却是一种现... 中国情境中“性教育”理念的建构及其意义 中国情境中“性教育”理念的建构及其意义 潘绥铭 性教育要教育的是人,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是处于具体的性文化的... 潘绥铭:我为什么要研究“性学” 我从来没有相信过弗洛伊德的学说,但我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像他那样自豪地宣称:“没有人像我这样,把深藏于人类胸膛里的半驯化的... 李银河:SM离中国有多远 最近,西方有一本书正在畅销,销量据说已经过亿。书名叫《五十度灰》,写的是虐恋故事。据说销售狂潮直追《哈利波特》,商店里... 王德华:“中国性学第一人”不是“性爱大师” 食色,性也。性的话题无疑非常吸引眼球。号称“中国性学第一人”的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因“科研资金使用... 性学教授被退休,国内"性社会学"研究者不超20人 “被退休”与给性工作者访谈报酬无法开发票有关 据悉,潘教授长期主持对中国性工作者的大型访谈,其中牵涉到给性工作者访谈... 李银河:性欲望及其界限 王全安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导演,《白鹿原》刚拍好时,片长有三四个小时,他给我单独安排了一个看片会,我猜是因为电影中的性表达... 李银河:“万恶淫为首”与性权利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研究性? 答案是:在中国搞性的研究有一点冒险犯难的挑战感觉;有一点越轨犯规的淘气感觉;外加一点先... 李小云:消费“底层”——当代中国的民粹性学术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是围绕着“改革开放”这个中心,主要的关注点也一直是“政府”。然后在过去的近二十多年... 中国性教育的特有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多灾多难。我关注性教育,仅仅是因为不想让我的孩子“吃二茬苦”。现在我们需要拿出我们原创性的东西来,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