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轴心时代 登录

汤一介: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

从当前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看,人们预期着“新的轴心时代”的到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

姜广辉: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

一、关于中国文化基因的思考 在谈论“文化基因”这一话题之前,我们须先讨论一下“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 人类...

李雪涛:轴心时代:哲学概念的社会学诠释

一 《人类历史上的三个轴心时代:道德、物质、精神》(The Thre eAxial Ages: Moral, Mate...

孙周兴:当代哲学的处境与任务

当代哲学(或一般学术)具有强烈的“翻译”性质。而今随着现代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学术事业本身的推进,广义的“翻译式学术”时代就...

张志伟:轴心时代、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危机

内容提要:虽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有很多可以商榷之处,但是仍不失为一种关于人类文明的解释框架。在公元前800年—公...

蔡恒进:轴心时代各文明的差异和同一

轴心时代各文明的差异和同一 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在公元前600年到前300年,北纬25度至3...

许倬云:谈枢轴时代

雅斯贝斯是一位态度积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的一本小书《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讨论人类历史上的所谓枢轴时代,认为人类有意...

张灏:古典儒学与轴心时代的突破

史华慈先生近来出版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重新开启了古代中国轴心时代的突破这个话题。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要探讨两个特定的...

金观涛:展望第三个千年

一、轴心时代与“文明动力学” 当新的千年来临之际,知识分子最感困惑的莫过于发现自己正在丧失展望未来的能力。鸟瞰下一...

金寿福:古代埃及与轴心时代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借助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和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分析雅斯贝斯轴心时代理论的局限性并阐述它迄今具...

汤一介:论儒学复兴

一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

李雪涛:中国思想与“轴心时代”观念的形成

一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1969)有关中国以及印度思想家原典的译本和研究著作的获得在...

陈浩武:以色列:一个和上帝签订盟约的民族

在正式开讲之前,我简单介绍一下“世界文明的阅读与行走”这个项目,也称之为“就士游”。 大家知道,我们有一个石门坎教育公...

张京华:中国何来轴心时代?

【摘要】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介绍到中国时,正值中国社会处于一个特殊的转折时期。雅斯贝斯将人类历...

王志成:走向第二轴心时代的基督教神学研究

这个世纪的基督教研究可能不及上世纪那么热闹,但依然会有很多人从事基督教学术研究,而且基于多种理由,可以预示中国的基督教...

杨祖陶:读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21世纪文化发展新格局

几天来我们和我们我海外子女都处于沉痛的悲伤之中,深感汤乐二位教授的风采、人格、成就给我家两代人的影响。我们为有你们这样的...

杨祖陶: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格局——读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

儒家思想的两个基本精神——理想主义与人本主义,正是儒学第三期发展所要阐明和弘扬的核心。显然这在当今仍然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和...

汤一介等:瞩望新轴心时代

新近出版的《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一书,收录汤一介先生于新旧世纪之交所撰论文、书序、演讲以及访谈三十余篇...

许纪霖:独根、造根与寻根——自由主义为何要与轴心文明接榫

自由主义自身也会变种,其发展具有无限的、开放的可能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各大轴心文明乃至现代的宗教、道德和哲学将与自由主...

余英时:中国轴心突破及其历史进程——《论天人之际》代序与跋

  《论天人之际》代序 《论天人之际》(以下简称“本书”)是关于中国思想起源的一部专题研究。出于对比较文...

许嘉璐:新轴心时代:在和而不同中自我超越

自从雅斯贝斯提出“轴心时代”这一概念以来,各国学者和思想家都在回顾历史、重温先哲教诲,同时思考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和需求...

杜维明 罗伯特·贝拉:关于轴心时代的对话

并不是说现代性把一切传统都抛掉了。过速的现代化带来很多问题,不是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只有携起手来,只有相互理解不同体...

杜维明:从新轴心时代看对话文明与求同存异

1985 年应北大哲学系邀请,我曾经来北大以“儒家哲学”为题上一门课,可以说是我一生中很难忘的经历。这二十一年来,我访问...

汤一介:“新轴心时代”或将到来:论儒学的复兴

(一)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

汤一介: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摘要:儒学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儒学得到反省自身的机会。儒学...

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不还有可能加剧...

张灏:重访轴心时代的思想突破

多年以来,我一直对轴心时代(Axial Age)的思想转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要拜史华慈教授当年启迪之赐,他于1975为...

张灏:重访轴心时代的思想突破——从史华慈教授的超越观念谈起

多年以来,我一直对轴心时代(Axial Age)的思想转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要拜史华慈教授当年启迪之赐,他于1975...

张三夕: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

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被哲人称为轴心时代。期间,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在中国、印度...

柏峰:在轴心时代里重新发芽

雅斯贝斯高度认同轴心时代的提法,且不说这种对世界文明历史的研究角度本身的意义是什么,毕竟对我们的认识有着另开一个境界的...

何二元:现在是“新轴心时代”吗?

一 汤一介先生是我一直敬佩的一位学术前辈,这不但因为他在哲学研究上的骄人成就,尤其是他不属于那种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比...

王志成:“第二轴心时代”的宗教间对话

在进入第二轴心时代的今天,我们看到依然有大量的宗教存在,人们依然需要宗教为他们提供生活意义。基于此,我们需要呼吁各大宗...

顾则徐:“轴心时代”之于中国

从宏观视角讨论“轴心时代”这一题目,南开大学哲学系朱鲁子先生《轴心时代的阐释》可说是大陆的第一本专著。之前学术界也有不...

朱崇才:中国文化之源:前轴心时代的汉字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曾提出“轴心时代”这一重要概念,用以指称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

吕庙军:回到文、武、周公“前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间,属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出现及诸子...

许嘉璐:新的轴心时代是否将要到来

自从雅斯贝斯提出“轴心时代”这一概念以来,各国学者和思想家都在回顾历史、重温先哲教诲,同时思考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和需...

张京华:“轴心时代”:中国文明归在何处?

1 凯伦阿姆斯特朗(Karen Amstrong)2006年出版的著作,基本概念和著作结构沿用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

赵林:“轴心期”的文化精神变革

(一) 世界历史的轴心期 这一概念是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按照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