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东吴法学 登录

盛振为:十九年来之东吴法学教育

论文见附件。 【注】盛振为(1900-1997),1921年东吴大学文学士,1924年东吴大学法科(Comparat...

李剑非:美国法学院的思辨札记

如果要我回忆作为法律系学生这几年来难忘的上课经验,我会说,大部分发生在就读于东吴法律系时期的英美法课程。多数教授英美法...

邹亚莎:跨越东西方的民国法律家吴经熊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一个祖国要拯救,我有一群人民要启蒙,我有一个种族要高举,我有一个文明要现代化。” ——民国法学家...

盛芸:法学家盛振为先生晚年的思考

上个世纪90年代,我萌发了为父亲盛振为先生写回忆录的想法。我利用暑假回沪陪父亲聊天,与他一起回忆往昔峥嵘的岁月,帮助他...

陈霄:东吴法律人

不管过去的几十年外界对东吴法学的记忆力如何的模糊,法学界现在承认,那是个不可攀越的高峰。 虽然只有短短37年的历史,东...

刘力源:“东吴法学”一百年

一所100年前创立的法学院,以英美法与比较法教学见长。它的法学教育饮誉海内外,它的学生中于国际知名的法学家不在少数,身...

南方周末:被遗忘三十年的法律精英

他们都是“上海人”,经常被“全国人民”口诛笔伐,丑化诋毁的上海人! 不知你们看过此文后有什么感想? 被遗忘三十年的法...

王凯:东吴法学院传奇

“北朝阳,南东吴”,这是流传于民国司法界的一句老话,其中的“东吴”即东吴法学院———当时中国最有名的法学院之一。梳理百...

侯欣一:东吴法学院为什么 办得好

从事法学教育的人都知道,创建于1915年的东吴大学法学院是民国时期一所规模不大,但却享有较高声誉的私立法学院。35年间...

毛剑杰:消失的一代法学精英

在法学史学家看来,1952年院系调整后法学教育阙失的后果,远不止于法学学术层面,更影响到此后二十年的社会发展进程。 从...

郑成良:东吴法学百年纪念致辞

【原编者按】1915年9月3日,东吴大学法学院在上海成立,作为我国英美法教育重镇,曾培养出20世纪上半叶我国法律界的最...

白晟:潘汉典和他的“法治中国”梦

1948年9月,任上海光华大学法律系兼职副教授时的潘汉典。 9月7日,著名法学家潘汉典的《潘汉典法学文集》出版。“潘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