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儒家宪政 登录

刘文瑞:儒学能否走向宪政

编者按:著名陕籍学者秋风(姚中秋)先生,提出“儒家宪政主义”的主张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再度引起热议,则缘于他在山东参加一...

秋风、杜钢建儒家宪政风云对话实录之一

整理者:枕戈 时间:2012.11.16地点:长沙岳麓山 湖南大学法学院(一)会讲主持人(蒋海松):各位前辈、各位同道,...

枕戈:对话伍继延:儒家宪政或中华宪政?

先秦儒学是怎么回事?道家为什么产生于南方,尤其和湖南密切相关?儒学在秦汉后的两千年历史中,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儒家和道家同...

枕戈:从儒道思想看中国古代的宪法意识

“当下中国以西方学术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认为古代中国没有宪法,这是中国法学界的悲哀。中国古代宪法是什么?就是儒家宪政的宪法...

方朝晖:论儒学与民主宪政的理论结合是个假问题

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儒家与民主宪政的结合点?严格说来这是个假问题。儒学的精神并不是建立某种制度,而是为制度提供基础性价值。...

莫志宏:儒家宪政主义的问题意识

政治学不是我的专业,但我相信,这门学问,如果不是玩票、不是理论家在自说自话的,应该与我等普通人相关,且在我等普通人可以理...

陈明:儒家思想与宪政主义

陈明:谢谢资老师,谢谢各位,我刚最进这个房间的时候,早上的时候就看到大屏幕上打出一个题目“自由主义PK专制文化”。我想我...

吴钩:儒家宪政的动力源

导语:如果说,传统政体的专制一面是法家的杰作、秦制的延续,那么其反专制的一面,便是周制的遗存、儒家的守护成果。周制,既...

王人博:何谓中国宪政思想

2012年11月22日晚7点,法治政府论坛第65期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教学楼119教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政法...

齐义虎:以王道超越民主

2012年7月11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蒋庆和贝淡宁两位先生合作的一篇文章——《中国的儒家宪政》。文章不是很长,经过删...

石之瑜:中国宪政文化基础──克己复礼

到底宪政是否适合中国?民主法治是否适合中国?自由主义是否适合中国?这些问题所引发的不仅是关注,而且正在形成知识界借以相...

刘东超:儒家宪政”只是时代错置的幻想

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议题,“儒家宪政”论在近几年的学术界激起了一些波澜。这又一次表明当代儒学思潮善于跟风抢热点。宪政一词...

翟振明:“诉诸传统”何以毁坏学术传统?

摘 要:“诉诸传统”是今日中国人文社科学术界出版物中常见的推理谬误,不少学者经常以这种误入歧途的无效论证来为其宏大叙事...

孙晓春、汪轩宇: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假如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必须回归儒家,那么,我们如何面对戊戌、辛亥以来思想界为中国社会进步所做的道德努力?传统儒家思想是否...

林来梵:警惕法律实力主义

在法律的观念世界里,何种立场最为可怕?以笔者这样一个生活在当今中国转型期时代的法律学人的体验而言,窃以为,法律实力主义...

杨陈:儒家宪政主义是否可能?

一、引言 无论是传统史学中的以史为鉴,还是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的说法,都意味着在特定的历史兴趣背后...

让孔子直通古今是不现实的——从中国政治思想史视野看“儒家宪政”论思

  对话人 刘泽华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分田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宪堂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林存光...

孙金峰:儒家宪政及其问题

儒家思想不能被定于一尊,而应该允许个人有追求不同于儒家思想的价值信念的自由。这是儒家宪政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是出于工具性...

田飞龙:儒家宪政:重新公共化的思想筹划

今天这个场合,大家讲儒家宪政的几乎都是儒者,而缺乏真正的宪政学者,这可能显示了当前中国儒学研究与宪法学研究的深层隔膜,也...

顾如:墨家宪政纲要之一——看秋风儒家宪政为什么是奴役制度的帮凶

宪政不但在中国而且在西方也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文化和机制。国学本应集中思维于“接轨”,而不应当去试图用古代国学去比附宪政。然...

秋风:儒家宪政论申说

[摘要]为回应针对“儒家宪政论”之批评、质疑,本文将较为系统地论述,何以将儒家与宪政勾连起来,作为一个学术范式的儒家宪政...

任锋:儒家宪政的传统与展望

[摘要]儒家宪政包涵了根源性的政教关系、共同体治理体系、政体架构以及政治主体性与认同等基本宪制维度,而致力于使公共权力的...

任文利:明专制政体下儒家士大夫的宪政理念与行宪努力

[摘要]明太祖之祖制,相对而言是中国古典政治中皇权专制比较强烈的制度,然经儒家士大夫的努力,已有所化解。作为亡国之君的崇...

秋风:儒家宪政论之学术范式意义(代引言)

儒家守护和阐释着中国古典治理之道,宪政则是中国治理模式转型之大方向。然而,儒家与宪政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此一问题,对于确...

高全喜:儒家复兴从“公民社会”开始

对于中国来说,指向政治体制的改革仍是一个紧迫而严峻的命题。而呈现溃败之势的社会,也急需一个重建方案。 它们逻辑地需要...

刘擎:儒家复兴与现代政治

近十多年来,中国大陆的儒家论述日渐活跃,在学术思想界已经出现了「大陆新儒家」群体,正在推动一场儒家复兴运动。这是非常...

顾如:当代中国需要来一场彻底扫除儒教的文化革命(上)

引言: 1一、“宪政”的概念和三个层面 11、信仰和信念——精神层面 12、政权合法性和达致宪政的路径——路径层面 33...

方绍伟:三种宪政理念的是与非

(核心提示:“西方宪政”、“儒家宪政”和“社会主义宪政”是当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宪政理念。区别“宪法”、“宪政”和“宪理”是...

郑维伟:儒家宪政主义:一个现实的乌托邦?

内容提要:儒家宪政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探讨儒家与宪政关系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是发掘传统儒家控制王权的思想与行动,以此回应西方...

许纪霖:儒家宪政的现实与历史

儒家宪政无法从根本上落实宪政所应该解决的统治合法性、权力的有效限制和权力的有序更替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宪政在现代社...

秋风:儒家宪政民生主义

儒家是内圣之学,更是外王之学。《大学》“八目”固然始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修身为“本”,而通往齐家、治国、平天...

康晓光:儒家宪政论纲

作者简介:康晓光,男,西历一九六三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

刘国民:第一次立宪与第二次立宪

儒家宪政思潮的主张者秋风先生认为,在古代中国特别是董仲舒和汉武帝合作确立儒学的官学地位以后,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完成了一次...

方绍伟:秋风的“儒家宪政”到底错在哪?

秋风先生(姚中秋)的“儒家宪政主义的源与流”[1],再次论起了“儒家一直都想限制绝对权力”。秋风谈“自由的孔子”,目的是...

田飞龙:世界历史的西方时刻: 德国与美国

近来,姚中秋先生倡议“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儒家宪政主义颇有脱颖而出、再执乾坤之势。然而,儒家近日遭遇之世界历史情形大大...

黄蕉风:“笑”儒家

近年来搞“儒家宪政”的诸君,在网络和纸媒可谓风生水起,“儒宪”派在未来究竟有多大作为,当然还是要视乎之后中国各方政治势力...

杨晓刚:“儒宪运动”背后的学术动机

自由主义右派为什么排斥儒家宪政呢?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建立三权分立的现代宪政政体出现,儒家如何会开出宪政来呢?著名的...

易中天:儒家的限政只能是徒劳——再与秋风先生商榷

1. 儒家的惆怅儒家或许也想限制绝对权力,但可惜徒劳。秦汉以后的总体走向,是由集权而专制,由专制而独裁。我一向认为,学术...

杨晓刚:与方绍伟先生谈儒家宪政问题

近日读了方先生的大作《要不要再次“打倒孔家店”?----秋风的“儒家宪政”是谎言》一文,方先生秉承一贯的冷酷实证作风,把...

秋风:文化强国,除了复兴儒家别无它路

2012年11月16日,秋风与杜钢建两位大儒在湖南大学就“儒家宪政”展开对话。活动期间,笔者与岳麓书院博士唐宏站、三湘都...

方绍伟:“儒家宪政”为什么受到“群殴”?

“儒家宪政”旨在为宪政和良治提供一种本土的宗教文化基础,旨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天意道德”和“民意绩效”等政治合法性理念,但...

成庆:知识分子对“政治儒家”的偏好

在当下的知识界,突然出现了一股自由宪政主义思潮与儒家合流的趋向,部分长期揭橥自由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摇身一变,开始宣称要接...

成庆:当代大陆政治儒家的迷思

在当下的大陆思想界,突然出现一股自由宪政主义思潮与儒家合流的趋向。部分长期揭橥自由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改变思路,宣称要接续...

王绍光:“王道政治”是个好东西?——评“儒家宪政”

“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实现“六亿(十三亿)神州尽舜尧”的制度条件。“民主”必须超越“选主”,“中华”则意味着它在文化上...

袁伟时:儒家是宪政主义吗?

近年兴起的“国学”热,是中国思想文化走向多元的重要现象。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应是多元、自由的,公民自由自在地选取和发展...

杜钢建:古代韩国大儒李栗谷的宪法思想

关于李栗谷的宪法思想,本应该早就学习和研究。我在二十多年前有幸得到韩国首尔大学法学院崔钟库教授赠送的其大作韩语版的《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