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霖:明代“四大奇书”的当代价值 从明末清初起,人们就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不但在明代文学史上地... 欧阳健:决策:诸葛亮艺术形象的本质和灵魂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小说所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军师型”的艺术形象,毛宗岗所谓“《三国志》中第一妙人”(1)是也。诸葛亮之“... 欧阳健:《三国演义》主题探究的模糊性和相对性 同若干古典长篇名著一样,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研究,是投入人力最多而又歧义最为纷纭的课题。这种状况,已经受到来自两个... 欧阳健:《三国志演义》忠义问题新说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代初年,基本上可信为出自罗贯中本人的手笔(参见袁世硕:《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 李英武:《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艺术特色之比较 【内容提要】《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是中日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小说,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最广泛的爱好者... 杜贵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 【内容提要】 历史上东原即山东东平。从《三国演义》多种明刊本署名等情况看,其作者为“东原罗贯中”即山东东平人;《三国演... 梅新林 韩伟表:《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 【内容提要】 本文在中国学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在广泛搜集和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20世纪海内外《三国... 沈伯俊:《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 在丰富多采的明清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是一个非常兴盛的分支。而在众多的历史演义小说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典范。... 杜贵晨:《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源流考论 【内容提要】 罗贯中《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原本史载,其中徐母故事更接近的根据是唐五代俗讲变文《汉将王陵变》,而以宋代... 李炳钦:《三国演义》的史诗品格 【提要】本文旨在阐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史诗性的品格及其形成原因。文章首先论述《三国演义》的一般史诗特征,然后从《三... 郑铁生:《三国演义》诗词的功能、意蕴和价值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以雄浑的历史画卷、活脱的人物性格、博大的社会意蕴,赢得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其... 张志和:《三国演义》的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 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明代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所见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所有刻本中的最早刻本。这个版本上自始至终没有... 刘孝严:《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立意在于叙史存义,但在情节铺排中,却搀杂着许多有关天命星象、卦兆灾异等的内容。这些... 马宝记 朱雨生:“英雄”与“奸雄” 曹操的形象历来为人们所争议,尤其是三国文化热持续升温的今天,对于怎样在新的时期评价曹操(这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新时期”一... 毛丹武:《三国演义》的价值谱系和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三国演义》表现出来的的叙述者的价值谱系,寻找其与《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复杂关联,把它们放在价... 厚艳芬:《三国演义》版本演变述略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考察了《三国志演义》的版本演变过程,清晰地阐述了各阶段的不同特色及其递嬗关系。《三国志演义》的版本... 刘孝严:《三国演义》的成败论 【摘要】《三国演义》的成败论,具体体现在对英雄人物功业成败分析、战争原因揭示,以及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汉朝和魏、蜀、吴... 秦玉明:天道循环:《三国演义》的思想核心 【摘要】本文对《三国演义》的主题作了新的探讨,认为表现“天道循环”亦即“历史循环论”,这才是小说深层次的主题。文章认为... 沈伯俊:新时期《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内容提要】 新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其中争论最热烈、最引人注目的三个问题予以述评:(1)关于罗... 王立兴 吴翠芬:一部雄伟瑰丽的史诗 八十四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全国正式开播。我们有幸先睹为快,观赏了中央电视台《三国演义》剧组来宁播放的“官渡之... 沈伯俊:一九九七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 1997年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是一个值得书写一笔的年份。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和汉中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 龙协涛:用接受美学读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内容提要】 关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主题、社会价值和艺术手法,学术界存在种种争论,聚讼纷纾如果运用西方的接受美... 张志和:由周静轩诗看《三国演义》的版本演变 【内容提要】 传统的观点认为,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三国演义》各本中的最早刻本。本文通过对周静轩诗的考证研究指... 竺洪波:再评《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 《三国演义》中贯穿着“英雄史观”,是作品的客观存在,有目共睹。问题是:应褒?应贬?功欤?过欤?对此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与... 刘孝严:正统观与《三国演义》 历来在对《三国演义》的讨论中,“正统观”问题总是研究者颇感兴趣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不仅要涉及政治和历史范畴,而且也要... 沈伯俊 金文京:中国和日本:《三国演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编 者 按】《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深受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 傅隆基:忠实原著,超越原著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鄙意以为,把古典文学名著搬上屏幕,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坚持两个基本... 杜贵晨:古代小说考证同名交错之误及其对策 【内容提要】 古代史籍与小说中都有不少同名交错的记载或描写,《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籍贯“太原说”,与《(天启)淮安府志... 王学泰:《三国演义》与游民 1994年在《读书》举办的一个“读书日”与王蒙先生同坐一张桌,闲聊时便聊到《三国演义》,最近又在《读书》上读到他写的《... 王学泰:“水浒气”与“三国气” 前两年,北京西郊万寿路开了一家小饭馆,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名叫“聚义亭”。很显然,它是在模仿水泊梁山的聚义厅。这不仅反... 刘再复:我为什么不喜欢《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1)您对《三国演义》持批评的态度,请问那是出于什么原因让您有这样的评价?(2) 您对《水浒传》的批评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闫恩虎:长歌当哭话魏延 《三国演义》是明清以来中国民间最基本的社会教科书。它似乎把当时意识形态强调的核心因素具体化人物化,关羽的“义”、诸葛亮... 潘知常:《三国演义》:问天下谁是英雄 大家好!今天开始讲《三国演义》。 说到《三国演义》,大家一定很熟悉。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就更需要先讲几句题外的... 刘再复:三国水浒是人心的地狱 1.您在《双典批判》中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称为 中国人的地狱之门 ,而在我国民间,也早有 少不读《水浒》,老不... 刘学伟:新三国(三个文明)演义概述 一、导言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个三国时代。我的感觉,当今的世界,也在演绎着一个有些类似的三国演义,不过主角不是三个国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