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精神分析 登录

陶杏华:道教与精神分析语言观的比较研究

摘 要:作为探索人类灵魂的两个重要领域——道教与精神分析,前者在身体与精神的关系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理论和经验,而后者...

方汉文:哈姆雷特之谜新解

【摘要】法国后精神分析理论家拉康认为,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哈姆雷特行动延宕, 不能实施报仇行为不是偶然的, 根本原因在于...

赵山奎:论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记文学

【摘要】精神分析构成了20世纪西方传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也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记的现代化与精神分析的介入...

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危机

【原编者注】此文并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的《精神分析的危机》中的译文,而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弗洛...

郑澈:精神分析的限制

在一个例子里,有一个人因为害怕孤单而进行自我分析,透过不断的自我精神分析、自由联想之後,了解到很多过去的事情,也将很多...

王国芳:现代诠释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解读

【内容提要】精神分析与诠释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多元、双向的。传统诠释学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古典精神分析学的创立...

郭本禹:当代精神分析的新发展

【作者简介】郭本禹,心理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铁省林:以精神分析学为范例的深层诠释学读解

当以伽达默尔(Hans Gadamer)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从历史意识出发为偏见正名的时候,哈贝马斯( Jurgen H...

单继刚 刘文静: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与唯物史观的本质区别

当我们面对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呈献给我们的一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把马克思、弗洛伊德(...

王礼军、郭本禹: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阿波罗神话

精神分析是理解和解释文学神话的重要工具。运用精神分析的概念,通过分析潜意识和隐藏意义可以解释文学著作中的各种神话事件。...

姚大志:对工业文明的批判

【摘要】西方文明的实质是工业文明,现代社会的本质是工业社会。这种文明社会以富裕和民主来辩明自己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法兰克...

李永晶:剖析领袖的病态心理

精神分析认为,心理病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领袖概莫能外。甘地的“自恋式愤怒”就是一种精神病状:灵魂的杂乱与不和谐...

尚新建:一代心理学大师弗洛姆,怎么看弗洛伊德?

弗洛姆从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通过阐释和发现人类现实的一个崭新方面——无意识,以启发和帮助人们用理性控制自己的非理性情感...

汪行福: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摘要】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有多种理解,其中最有影响的三种理解分别是:把它理解为不符合现实的“虚假意识”;把它理解为服...

王慧:王尔德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1856- 1939) 以其一鸣惊人的“精神分析学”给世界, 尤其给力于探究人类内心那神秘领地的...

单继刚、刘文静: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与唯物史观的本质区别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意识形态和理想社会等问...

周成平:沈从文与精神分析学说

沈从文,一个从湘西古老的山水间向我们走来,进而又走向世界的作家。他以独特的方式感受着生活,艺术化地再现了自己心目中的人...

吕和应:艾尔克·鲁尼亚与历史哲学的未来

【摘要】艾尔克·鲁尼亚是荷兰历史哲学界的新锐,他借助精神分析理论探究历史哲学的相关问题,提出历史哲学应该由“怀特式的表...

卢毅:精神分析伦理学——拉康与亚里士多德

精神分析家的工作是帮助被分析者辨明和理解他的欲望,并最终让他自己下决心按照其欲望去行动,而无论它会被亚里士多德式的伦理...

沈阳:人类情爱如何救赎?:以戏剧《雷雨》的精神分析为例

曹禺的剧作《雷雨》情节激荡,扣人心弦。俄狄浦斯情结贯穿于戏剧始终。淫乱背后的的“罪”更值得反思。释放欲望未必能达致自由...

王海东:论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弗洛伊德的批判

摘要:后期维特根斯坦从语言游戏、意义即用法、反私人语言和家族相似性等维度系统地批判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否定其思想起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