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民进党 登录

严泉:民进党党政关系的制度化演进探析

摘要:民进党成立至今,党政关系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政党与行政机构的权力关系,陈水扁时期完成从“以党辅政...

郑振清:民进党执政与台湾的新政治周期

在今年年初的台湾大选,蔡英文大胜朱立伦308万票,得票率达到56%,而且民进党也赢得68席“立法委员”,成为台湾第一大...

谢清果 曹艳辉:“解严”后政党角力下台湾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

【内容提要】 台湾新闻自由实践在其政党角力中扮演着工具角色。换言之,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政党角力的目的,只是权力斗争的工...

朱卫东:民进党“台独”路线转型的轨迹与规律之探讨

【内容提要】 民进党路线转型是“台湾化”与“中国化”两股力量和趋势较量的产物和缩影,伴随着岛内社会和两岸关系两大变革工...

木然:如果台湾没了国民党会怎么样?

首先得承认,国民党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开创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曾今润:民进党何以要拦阻朱立伦访问大陆?

据台湾媒体《自由时报》26日报道,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预定5月初登陆参加“国共论坛”,并与大陆领导人会面。绿营26日以朱立...

王大潮:蔡英文的维持现状论是骗局

长期观察台湾政治生态后,会发现台湾的国民党很“笨”。“笨”到什么程度呢?民进党经常给国民党“下套”,而国民党经常是畏首...

一娴:蔡英文是否绕得过“一个中国”?

日前,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前白宫国安会亚洲局资深主任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在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

严安林:2012年以来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变化及其制约因素

  【内容提要】2012年苏贞昌就任民进党主席以来,民进党两岸政策发生若干变化,内部出现两条路线分歧,基本特...

谢清果 曹艳辉:“解严”后政党角力下台湾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

政党轮替后,国民两党表面附和 新闻自由 ,实际却采用隐性、间接的方式操控媒体。政党竞争带来了广电媒体的解禁、新闻自由法律...

海涵:看不到民进党的出路!

  两岸政策始终是民进党的 罩门 ,千呼万唤中的民进党 对中政策检讨纪要 1月9日终于出炉,却引起党内外一片...

蔡逸儒:台湾民进党何去何从?

  去年12月26日,台湾民主进步党的立法院总召柯建铭突然表示,民进党应该冻结台独党纲,大陆的国台办随后回应...

文睿:关于民进党“冻独”的几点思考

  日前,在民进党最后一场华山会议上,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提出冻结“台独党纲”的建议,引发两岸高度关...

林冈:民进党内的派系演化轨迹及其制度性原因

2012年民进党的党主席选举和最高领导层的权力分配,说明派系政治仍然是观察党内权力运作的重要视角。本文首先分析民进党高层...

文睿:谢长廷登陆能否成民进党新契机?

近日来,民进党重量级政治人物谢长廷访问大陆,在海峡两岸引起广泛关注。据中评社报道,谢长廷于10月4日上午以维新基金会董事...

周农建:北京和民进党的共识

在两岸博弈中,北京和民进党被看成是冤家对头,他们之间会有共识?让我们在这里权且借用“共识”一词。如果我们将“共识”定义为...

饶胜文:民进党的“公投”牌

“517”大游行后,蔡英文表示民进党将推动ECFA公投;近日,在有关陈水扁重回民进党及“中国政策”辩论的吵嚷声中,民进党...

陈孔立:民进党的“急”与“不急”

自从陈菊访问大陆以后,民进党内对“两岸政策”乃至“中国论述”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主张民进党应当尽快对“两岸政策”进行辩...

石之瑜:民进党还剩下什么大事业?

近年台湾学习美国的政党政治,尤其鼓吹两党政治,以政党存在的目的是执政。但在中国固有儒家文化之下,执政这个目标本身不能做为...

陈孔立:民进党如何“切割”陈水扁以自救?

其实,不少民进党人早就想与陈水扁切割了,可是他们一直不敢、不愿、也不能与陈水扁切割。事到如今,这一刀已经非切下去不可了,...

陈孔立:民进党深绿路线的困扰

民进党如果坚持深绿路线,就可能守住基本盘,延续“台独”的香火,继续充当“泛绿”的盟主,但也就可能“长不大”,8年执政被深...

吴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台湾地方领导人“大驯的前哨战――“立法委员”选举,昨天在全台湾举行。经过点票、计票,到昨天晚上10点,选举结果已经全部出...

张鸣:民进党二题

(一)经过一番格外的周折,陈水扁终于被押起来了,所有关注这一事件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真替民进党感到悲哀,这么会有这样一个...

梁文道:假如民进党赢了,民主就是个坏东西吗?

马英九赢得了选举,几乎所有人都说这是嘲民主的胜利”,原因之一是台湾人民在这次选战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理智。从前盛行的买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