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共和国四大特殊群体 在共和国历史上,有四个特殊群体,就是老五届、老三届、工农兵学员和新三届。他们包括了从1961年至1979年入学的全部... 李伯勇:流水逝波五十年 50年,我们来了! 2017年12月2日,上犹县城一家宽敞餐厅的墙上,挂起一条“上犹中学1967届高三(1)班毕业... 王小波:我看老三届 我也是 老三届 ,本来该念书的年龄,我却到云南挖坑去了。这件事对我有害,尚在其次,还惹得父母为此而忧虑。有人说,知青... 秋枫:忍辱负重命运多艰的老三届不容否定 读了刘双《丑陋的老三届》,心中愤懑之气难平。多年来,对文革、红卫兵、上山下乡知青、老三届的研讨评论连续不断,不同观... 刘双:丑陋的老三届 去年的夏天,一群“老三届”在某歌厅聚会。一好事者将聚会录影。之后,这盘录影带就在与会者中间流传。某女士和她的女儿在家中... 林小仲:“老三届”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一代 历史的长河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老三届却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为历史留下可供评说,... 田惠明:从“老三届”到“老记者” 我生在五十年代初,与新中国共命运,见证了风风雨雨,也经历了“老三届”,“老知青”,“老工人”,“老记者”四个人生... 谢昌逵:特殊历史中的特殊世代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30年的历史在整个中国历史中都极具特色,而在这段特殊历史中的青年一代也有了... 张志恒:老三届人对文革的思考 越来越多的老三届学人出来道歉,引起了人们对文革起因和一些具体史实的关注。文革,仅仅发生的全国大中小学停课,学校一片狼藉... 张志恒:一个老三届人的反思 收拾旧物,找出十来本四十来年的学习笔记本,最早的是中学时代在文革中学毛著的一个笔记本。很薄,封面内贴了一张毛主席拿着香... 潘鸣啸:“我也是‘老三届’” 下乡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和惩戒 南方都市报:徐友渔说你反驳了伯恩斯坦的论点。你怎么评价伯恩斯坦的观点? 潘鸣啸:伯恩斯坦认... 山人:谁能给老三届道歉 陈小鲁和宋彬彬回校道歉的消息备受关注,一方面因为他们曾是天子脚下、与宫廷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贵族红卫兵;另方面他们都是北... 应星:且看今日学界 “新父”之朽败 与自然家庭不同,社会家庭的接续更替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因而不时会出现断代现象。比如,中国学界自1966年大学... 许纪霖:我们这代人缺乏反思和谦卑 萧三匝:那你对你们这代知识分子总体上如何评价? 许纪霖:“17年(49年到66年)一代”是受到布尔什维克教育长大的... 丁东:澄清真相 分清主次 今天讨论师大女附中1966年发生的“85事件”,我的心情很沉重。当时我是师大一附中初二的学生,和卞仲耘的... 庄礼伟:2012年再看中国官场上的“老三届” 【题记一】此文发表于2007年4月上的《南风窗》杂志,说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官场上的老三届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性格(当时... 林小仲:“老三届”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一代 历史的长河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老三届却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为历史留下可供评说,且... 朱学勤:老三届的反思存在严重问题 我小时候听见火车凄厉的叫喊,就对它有向往。少年人常有离家出走的梦,有时果然在外溜达一夜。最爱去的地方,是上海的老北站,还... 余世存:老三届和新三届的喜剧 老三届是一个在社会上极度流行过的词汇,特指66、67、 68级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因为文革“停课闹革命”中断了正常的教育... 李伯勇:拥读鲁迅——一个“老三届”的心路历程 我是从60年代中学语文课本开始接触鲁迅的。 当时,10多岁的我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了解,语文教材充斥着政治意识形态,鲁迅... 徐海亮:我的“老三届” (一)朱学勤博士的“68年人”一说,得到许多思想界学人赞同、传诵;我很喜欢他那类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辩、犀利文笔、讲演(... 王雷泉:献给哲学系的一份礼物 作为“老三届”群体中最小的68届初中生,我在上海向明中学只读过一年正规的初中就赶上了文革,1968年在动荡中就算稀里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