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南京大屠杀 登录

吴艳:日本社会关于“南京大屠杀”论争的发展演变过程

内容提要: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战后日本社会舆论,对侵华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

周俊:日本漫画与政治③:帝国不归路:用武力代替思想交锋

图 | 《国家燃烧》最终卷书影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二千多年的交往历史。但是,近代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却苦难重重...

章开沅:《贝德士文献》述略

提要:《贝德士文献》是美国传教士、著名历史学家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搜集整理、著述编撰及与之相...

刘燕军:1937,一个南京村庄的生与死

在德国档案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档案中,有两份呈文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南京近郊的江宁、句容县农民代表给江南水泥厂难民营负责人德...

魏文享:章开沅教授:永无止境的历史求索

摘要:章开沅教授是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他在辛亥革命史.近代社会群体.教会大学史和南京大屠杀等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

王旭明:语文教材修订该回应社会质询

最近,语文出版社修订版教材的选文在社会上引起争议,一些网友对传言中语文出版社要“撤掉”《南京大屠杀》一文表示不满,但“撤...

向隆万:寻找东京审判中的父辈

对于现年已经73的向隆万来说,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教授到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这是个大的跨越。“数学跟历史几乎是两...

张生:从南京大屠杀看中国抗战前途

南京大屠杀前后,正是日军所向披靡、中国抗战十分危险的时刻。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尽管对中国抱有同情,但他一度对中国很没有信...

吴伟: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是怎样获得的

2010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延长工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墓地广场开工。 1995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

经盛鸿: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国军民没有奋勇抗争吗?

刘亚洲将军是一位著名的军旅作家。他写的《恶魔导演的战争》等许多著作我都十分喜爱。但他于今年7月1日发表的《精神——纪念...

程兆奇:日本如何争议南京大屠杀

也许胡适并没有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但是近代历史,由于缺乏客观的审美距离,一直在被不断地误读和修正。真...

张盈盈: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摘要】1997年,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出版。她也写了钱学森的传记,The ...

山内小夜子:南京大屠杀与日本僧侣

【摘要】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之后,日本国内的佛教界各派系也纷纷派出从军僧侣前往中国战场,从事慰问、超度、遗骨送还等...

布雷特·道格拉斯:我的妻子张纯如

1988年10月,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妻子张纯如,那时她是一个美丽可人、才华横溢的女孩,浑身充满朝气。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

刘燕军:"落水文人"笔下的南京浩劫

现存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原始文献,相当部分是当时滞留南京的西方人士的记录,作为中立者,他们中的多数人在大屠杀期间参与了对...

习近平:否认历史罪责意味着重犯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2014年12月13日,上午) 习近平 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

张纯如:被遗忘的大屠杀

  人类残酷对待自已同胞的历史纪事,是一段漫长而悲伤的故事。如果要将这类恐怖的故事作一比较,那麽,在世界历史...

潘知常:怎样在美学上去反省“南京大屠杀”

例如,希特勒以及二战时期的日本侵略者,他们无疑在道德上是恶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在美学上深刻地批判这样一种道德上的恶...

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真实与理性

  ○问●答 为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全面了解南京大屠杀问题研究的历史意义,本刊邀请南京市档...

丁刚:让“南京大屠杀”成全球热门研究

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但我们应当看到,要让钓鱼岛回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坚守捍...

吴旭:敦请订立“否认大屠杀罪”

相比德国在战后的彻底忏悔和深刻反思,日本的狡辩、抵赖、和美化其侵略的言行,真可谓是人神共愤。中国无疑应当仿效欧洲国家,制...

泉野:中国需要何种国民心态告慰30万南京大屠杀亡灵?

以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为契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开始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同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之后,制造...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南京大屠杀与现实政治的纠葛并没有减弱。由于日本社会不断有人否定侵略历史,历史认识问题成为中日关系障...

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转眼间已是南京大屠杀七十年纪念,从“七七事变”起算,中国宣布全民抗战也已经七十一年。抗战八年,军民伤亡达2900万之众...

陈子寒:《南京大屠杀》:耻辱让我愤恨和羞愧

我实在无力写下点什么。看《南京大屠杀》,心脏跳得厉害。电影院气温很高,同去的两位老师都说很热,但我的胳膊上却不断地起上了...

王锦思: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能否设国家公祭日

13日上午10时,南京上空响起凄厉的警报声,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68周年。与此同时,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数千人...

南京大屠杀与德国纳粹屠犹问题比较

本文节选版刊登于《民主与科学》杂志2005年第4期编者按:3月初,民主与科学杂志社记者付光辉对北京大学哲学系王炜教授、中...

河西:现代社会的毒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社会学反思

现代的种族灭绝是社会工程的一个要素,意图使社会秩序符合对完美社会的设计。——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4月15日,...

南京大屠杀的最后一名受害者

一名年轻的历史学家关于1937年南京暴行的书激起了人们难以压抑的愤怒和国际上的反诉。争论一直持续到她自杀以后。认识张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