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亚里士多德 登录

李涛:实践哲学中的自然、习惯与理性——亚里士多德论品德培养机制

摘要:关于如何培养品德或美德的问题,在古希腊文献中有丰富多样的讨论,最终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全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

王路:逻辑与哲学——亚里士多德和弗雷格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亚里士多德和弗雷格分别是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形而上学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他们的思想揭示了如下认识:...

袁玖林:论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幸福观

摘要:对现代人来说,如何解决伊斯特林提出的“幸福悖论”是一个时代难题,而在德性伦理复兴的今天,回到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幸福...

袁玖林:论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幸福观

摘要:对现代人来说,如何解决伊斯特林提出的“幸福悖论”是一个时代难题,而在德性伦理复兴的今天,回到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幸福...

叶秀山:从亚里士多德到斯多亚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处在古代城邦制已经衰落、马其顿正在兴起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对城邦制作一个总结,把那个时代的精神用...

刘清平:作为“认知需要”的“求知欲”和“求晰欲”

【摘  要】在人生五大类需要中,认知需要与另外四类非认知需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构成了人们从事描述事实的认知...

邓晓芒: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片面定向的检讨——以中国哲学为参照

内容提要:重建当代形而上学的前提是对形而上学的发源地进行一番重新检讨,这种检讨在今天必须是建立在中西形而上学的比较之...

陈治国:现象学视域下友爱的多重地位及其演变——兼论亚里士多德友爱哲

原发信息:《学术月刊》第20206期 内容提要:相对于注重在纵向神人关系中厘定人类生活方式及其命运的中世纪哲学,以及...

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现代文明中蕴含着古典文明的精神基因。现代欧美文明认为自己的政治秩序,是融合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工业文明的...

李涛:自由与美德的双重政治

政治的双重性落在公民身上,就是既要统治又要被统治,因此政治被希腊人认为是他们独有的。自由就意味着法治,法治也体现基于美德...

黄勇: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还是朱熹?

内容提要:随着美德伦理学最近几十年在英语世界的复兴,从事比较哲学的学者纷纷在自己的哲学传统中挖掘美德伦理学的资源。但是...

肖瑛:家国之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家邦关系论述及其启示

内容提要:血缘既是人之自然情感的来源、家庭的纽带,又可能成为更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如国家构成和运行的问题。检视作为西方思想...

霍伟岸:党争及其克服

内容提要: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一个清晰可辨的反党争思想传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和麦迪逊是这一传统中的关键人物。他...

谈火生:中西政治思想中的家国观比较

内容提要:家国关系是政治思想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轴心时代,亚里士多德和先秦儒家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家国观,并对后世...

陈庆超: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论争与反思

内容提要: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由柏拉图所揭示的“哲学-政治”张力问题被转化为“沉思生活”与“政治生活”两者何以能...

高峰枫:“学术义和团”的胜利

新近出版的《希腊伪史考》是何新先生的博客文章汇编。博客是自家的后花园,栽花,种草,吊嗓子,发牢骚,总归是个直抒胸臆的地...

余国藩:人文学科何以不是科学?——从比较的角度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谈

如需将科学与人文学进行对比以搜求异同,最重要、最有前途的方法仍然是正本清源,研究在西方文明史和同样崇高的西方教育史上,学...

李惠斌:从亚里士多德难题到卢梭悖论

【内容提要】 在卢梭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有关财产权问题的悖论:一方面,卢梭认为财产权是自由和人权的保障;另一方面,他又...

唐士其:论政治学的“科学性”问题——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一个研究

内容提要:亚里士多德虽然把政治学列为 科学 之一,但其 实践科学 的特性,使之对个别性、偶然性保留了更为开放的态度,并...

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

摘要:批判性地考察现行法治理论的共同性内涵可以看出,其重大理论误区在于:对物质性的法津制度的过分关注和对精...

李猛:亚里士多德的两条道路

我主要是想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做一个解释的尝试,它算是古代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经典著作,在当代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兴...

刘训练: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兴衰

内容提要:西方政治理论界晚近出现的所谓 公民的回归 事实上是复兴了西方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古典共和主义传统关于公民身份...

陈真: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思想述评

美德伦理学在伦理学研究中具有效果主义和义务论无法取代的价值和地位。本文试图对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重新进行解释和评价,...

金观涛 刘青峰: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家没有发现三段论?

原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8卷1期    一九八六年一月 一、三段论是由一般推知个别吗? 一...

李涛: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性政治学

伦理与政治的区分标准有两个,一是关乎个人还是关乎城邦,二是适用于贤人还是大众。二者又互相支持:伦理美德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

余纪元:“活得好”与“做得好”:亚里士多德幸福概念的两重含义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的幸福概念?对此问题,在亚里士多德注释者中一直存在着“涵盖论”与“理智论”之间无...

汪子嵩: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学问题

一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将哲学和其他学科分离开来,使它成为一门立的学科的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学,它主要研究什...

朱清华: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Phronesis)的存在论

海德格尔在早期对亚里士多德思想有着独到的解读。他早期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可以说是对亚里士多德进行存在论诠释的结果。...

麦金太尔:不可公度性、真理和儒家及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关于德性的对话

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儒家思想提出了在很大程度上对立不容的德性理论。发现一种可能建基于某种人性解释基础之上的中立标准,以此在两...

西奥多·阿多诺:为什么宣传能奏效?

一、情感与群体我们受情感支配。一个情绪激动的人可以被诱惑做出无助于自身利益的决定。蛊惑人心的宣传就是煽动人们情感,然后诱...

朱清华:海德格尔前期对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诠释

亚里士多德对海德格尔思想尤其是前期思想的影响现在看来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了。而在15年乃至10年前,由于海德格尔前期相关的讲...

加藤嘉一:重读亚里士多德

最近,我重读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这是对我人生观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此书是政治学理论的经典之一。读后,让我...

段德智:阿奎那的本质学说对亚里士多德的超越及其意义

每个时代的哲学都有一个“整个世界观据以解释”的“主导原则”。(黑格尔,第41页)如果从连续性的观点看问题,这一“主导原则...

邓安庆: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科体系中,伦理学首先从实践哲学得到规定,而他的“实践”作为个体内在合目的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行为”...

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ON

(作者单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哲学系教授)从巴门尼德提出on (being)这个概念,到亚里士多德明确地将哲学的...

阮思余: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体思想

摘要:亚里士多德由其中庸的伦理思想导出与之相对应的政体思想。这一中庸的政体思想建立在中产阶级作为阶级基础之上,混合了平...

龚群: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社会的关系理论

[内容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社会中心论,个人德性的实践是一种社会的实践,人类社会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德性完备实践...

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

海德格尔在追溯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时,曾多次指出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思维的 命运 或 宿命 。例如,可参看海德格尔为《形而...

邓晓芒: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初探

古希腊哲学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已充分展开的基础上,终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

段沁:人治与法治之辩

段沁,德国马尔堡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的问世被广泛地认为是第一次让政治学成为独立学科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