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徐志摩 登录

谢冕:一曲康桥便成永远

我参加过许许多多的诗歌朗诵会,每一次朗诵会必有李白的《将进酒》。与气势磅礴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刘铮:徐志摩藏书与约瑟夫·康拉德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罹难殒逝。其身后藏书,多归松坡图书馆。事实上,直到近年,我们才有机会知道,尽管徐志摩曾于...

杨建民:徐志摩诗译清照词

刚才向花担买得一枝春花,新鲜得很。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 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我要戴起来,定要他...

陈子善: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1949年九十月间,一本薄薄仅一百余页的小书在上海悄悄问世了。此书12.8×18.5cm开本,平装,单一的淡灰色封面封...

吴世昌:论志摩

志摩死了,他的朋友们觉得哀痛,替他开了一次追悼会,并且写了一些哀悼他的文章,(大都是在北晨学园发表的。)这本来是极平常...

高力克:徐志摩与胡适的苏俄之争

胡适与徐志摩是现代中国两位著名的英美派自由知识分子。二人不仅先后负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而且思想相近,趣味相合。胡适为新...

陈伟华:缘情而生 因情而灭

前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与闻一多并称为“新月双璧”。徐志摩的创作生命正像他在 《再别康桥》里所说的那样:“悄悄...

刘洪涛:徐志摩致奥格顿英文书信的发现及其价值

一、书信发现的背景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曾于1921-1922年在剑桥大学留学,其间与许多英国著名作家、学者相识,有...

田丹:徐志摩二十年代任教北大的一点史料

创刊于1917年的北大校刊——《北京大学日刊》主要刊登新闻和公告,记载该校教育教学举措、条例、课程指导书、人事任免等时...

宋炳辉:徐志摩早年日记的发现及其价值

关于徐志摩早年日记的发现,自80年代之后一再被提及,但因为至今没有印行,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便引出许多讹传,甚至对有没...

王伟:徐志摩论

徐志摩是我国二十年代诗坛上十分活跃的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诗人,文学史家对他评价历来不一,毁誉参半,其实他是...

刘洪涛:徐志摩剑桥交游考

现代中国诗人徐志摩是一个喜欢交际,而且善于交际的人。在剑桥大学留学的前后约一年半时间里,他与英国知识界高层建立了广泛的...

赵峻:徐志摩与哈代的文学因缘

一 在中国文坛,徐志摩不仅是唯一见过哈代的人,而且也是哈代诗歌最早的译者。1923年11月10日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

程国君:“体制的输入和实验”

在中西诗学的撞击与融合中,中国现代文学获得了存在和发展。五、四时期的新诗发展正是如此。一批批诗人在探索、借鉴、吸收和调...

谈凤霞:徐志摩比较研究述评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浩瀚星空里,有一颗引人瞩目的星——被茅盾称为“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徐志摩。...

谢泳:《围城》的五个索隐问题

一徐志摩 钱锺书和徐志摩有无交往?在一般的两人传记中都没有涉及,细部的考察我不好妄下结论,但大体可以判断为钱徐之间没有...

毛迅:论徐志摩诗艺的四种内在结构

就今天的诗歌研究来说,想要对诗人的艺术独特性进行有效把握,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必须对文本本身倾注更多的精力,一方面则要求研...

王晓华:从徐志摩研究检讨当代的思维模式

那摈弃庸众所信的神灵的人,不是不敬神灵的人;那附和庸众关于神灵的意见的人,才是不敬神灵的人。 ——伊壁鸠鲁,转引自马克...

黄宇:试论徐志摩散文的“绅士风”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而统治阶级的文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

刘金库:八十年后再看徐悲鸿、徐志摩的“二徐之辩”

1929年4月10日,旧中国第一届美展举办之际曾发生过的徐悲鸿、徐志摩之间的辩论,对于中国美术的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8...

张文荣:公正的“诗魂”与“诗评”的公正

徐志摩这样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在中国现代文学短暂而又纷繁的历史瞬间,能以其诗的魅力留下不可磨灭的屐痕,不能不说是个难...

李掖平:徐志摩研究综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子,从头到脚充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徐志摩,虽然因其年仅三十五岁便遭遇空难猝逝,创作生涯只有短...

周作人:志摩纪念

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有些是旧有的。有些给小孩们拿去看丢了,重新买...

胡适:追悼志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志摩这一...

青袖:性灵深处的妙悟:徐志摩与禅

作为一位风花雪月的“诗公子”,而且是以生平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吊足大众口味的浪漫人物,徐志摩似乎与佛教的什么“色”鞍空”啊...

青袖:徐志摩风格形成简论

引言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徐志摩从英伦学成归国,才名籍甚,甫一登文坛,其潜灵光华,斐然竞露,文坛为之惊艳侧目。对此,林...

青袖:归来的诗仙:徐志摩新论

一、五四文坛涌现的“现代诗仙”活跃于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徐志摩,他的文学创作,有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与评击,以及对贫苦...

青袖:“复归于婴儿”的赤子情怀:徐志摩的单纯信仰与老子“复归于婴儿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个颇近于春秋战国的乱世。皇权解体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一方面是各种激进理念滋生的巨大温床,一方面也为纷乱的...

青袖:性情与名教的冲突:从《小脚与西服》看徐志摩婚变之谜

无论是其生前,还是生后,人们之于徐志摩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的那场婚变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此一婚变,在诗人人生道路上非同小可...

青袖:今古两情痴——徐志摩与贾宝玉

宝玉何必重再世,红楼由来是一梦。生平最爱林妹妹,奈何终归青梗峰。——《红楼梦》中的主角贾宝玉本是一块天外的顽石,获得灵气...

青袖:天地间迸燃的精神光焰:徐志摩的殉爱情结与死亡结局

“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等于诗人的再生。”——但并不是每一个诗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一个死去的诗人再生的前提是他的作品必须...

青袖:改良与革命的双重悖论:徐志摩与鲁迅政治理念比较述评

改良与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两大社会思潮。自从西方的洋枪大炮打开天朝固步自封的大门,朝野与民间的仁人志士,便在风雨飘摇内...

青袖:徐志摩与庄子——“逍遥游”式的人格理想

一、道家精神与19世纪英国浪漫派的殊途同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是互补的。如果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思想...

青袖:徐志摩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试析徐志摩诗化散文的审

一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曾有四次思想解放时期,分别对应着先秦、魏晋、晚明、五四,那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的徐志摩,就其作品...

青袖:《再别康桥》的《诗经》意蕴

前记 阅读《再别康桥》一诗,如果只是停留在亮丽音色的欣赏,以及那份离别时淡淡的感伤,还只是领略了皮毛,它更应该从心灵上...

青袖:徐志摩与林徽因:梦中的木石前盟----兼论徐志摩情爱悲剧的红

志摩情事,世人皆知。然而种种传记,不是堆砌史迹,索然无趣,就是捕风捉影,人云亦云。更有一种风月笔墨,涉及淫滥,曲解诗人心...

林徽因:悼志摩

11月19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惨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20日的早上...

赵国忠:徐志摩的佚诗与佚简

1932年5月17日在《天津国民日报》第五版,新增一副刊“文学周刊”,刊头是周作人题字,每逢周二出刊,每期用四开一整版。...

桑农:道是无情却有情:凌叔华与徐志摩

1925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凌叔华参加新月社聚餐的归途,听人说起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恋情。她感到震惊,立即辩护说,这都是谣言,...

邵建:20世纪思想史上的一次闪失

徐志摩是20世纪思想史上的一次闪失。编写上个世纪思想史,不会有他的名字,但在上个世纪的思想历程中,我们分明见识过他的表现...

邵建:诗、情之外的徐志摩

约五年前吧,在绍兴的咸亨酒店,有一干人围桌而坐,一边喝着黄酒一边闲聊。都是参与编《大学人文读本》的,刚拜谒过鲁迅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