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朱自清日记之王瑶译本与全集本比勘举例 内容提要:朱自清日记中存在大量外文书写条目,王瑶曾整理若干条目公开发表。后来《朱自清全集·日记编》又另请人加以翻译。两... 马庆洲:谦谦君子 卑自以牧——日记中所见朱自清先生的自省精神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最为知名的学人之一,其《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一直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影响了无数的... 沈从文:不毁灭的背影 “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 旧人称赞“君子”的话,用来形容一个现代人,或不免稍稍迂腐。因为现代是个粗犷,夸侈... 孟彦弘:朱自清的苦恼 据说,北大中文系某老辈学者在迎新会上,告诫新入学的年轻人说,该系并不培养作家。真不知道怀着文学梦进入文学系的文艺青年,... 陈平原:于秋水长天处寻味——写在朱自清诞辰120周年之际 人生在世,有人始终晴空万里,有人不时电闪雷鸣,有人春花烂漫,有人冬雪皑皑,而朱自清呢?犹如一泓平静的秋水,清澈、宁静... 许纪霖: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的朱自清 朱自清留给历史的,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是写了《背影》、《菏塘月色》这样经典名作的白话散文大家,另一个是毛泽东... 杨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回顾四则 一、五四新文学运动研究回顾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最早受到研究者重视并产生研究成果的领域。1922年,... 蒋成瑀:踯躅歧路的知识分子面影 朱自清一生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以诗歌创作为主,呼唤十月革命的红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期以散文(叙事抒情小品)为主... 王菊延:评《朱自清散文艺术论》 一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散文家。近70年来,文学评论界对其生活道路、思想发展和艺术创作的研究,无疑是引人... 唐锋卢 吴阳:关注生活,追求实用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中国文学界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作者,而且是重要的语文教育家,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 沈爱明:女性:朱自清文学创作的母题 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基本的叙述单位,即指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1〕对于作家来说, 与自己的情感... 张耀宗:重建古文学的阅读传统 重建古文学的阅读,为什么要重建?如果一切都没有变化,就没有重建的必要。然而,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文言与白话、文人与平民、... 刘冬: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 郁松华:朱自清作品研究述评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朱自清“以辛勤的劳作来扩大新文学的影响,并始终保持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节操”(陈竹隐语)(注:朱金顺:... 宾恩海: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初探 引论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但我们发现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 吴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一、背景 这学期我教高中复读班,复习《荷塘月色》之后,同学们被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所吸引,他们陶醉在那清新细腻的语言中,流... 赵焕亭:《背影》:朱自清内心矛盾和焦虑的审美置换 一、重复叙述的意蕴 修辞论美学(注:修辞论美学又称文化修辞论,是中国学者王一川教授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王一川教授较早在... 商金林:亲切的自叙传 形象的编年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2卷本《朱自清全集》中第9、10两卷是日记。第9卷收1924年7 月28日至11月30日、193... 钱理群:“做”与“不做”之间 朱自清先生的这三篇散文,可以称得上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教材。因此,对其文字本身的分析,已经十分精细,很难再多说什么。... 赵焕亭:《背影》教学史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最初发表在《文学周报》第200期(1925年11月22日)上。1928年10月,作者将其... 李军:《荷塘月色》:唯美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作为一篇写景的美文,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然而它仅仅是一篇写景的美文吗?它和当时... 沈卫威:《大公报文学副刊》与新文学姻缘 主编吴宓的积极参与 《大公报》是由英敛之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办的,中间曾短期停刊。1926年9月1日,由吴鼎... 沈卫威:《大公报文学副刊》与新文学姻缘 主编吴宓的积极参与 《大公报》是由英敛之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办的,中间曾短期停刊。1926年9月1日,由吴鼎... 李英:朱自清陈竹隐伉俪情深 朱自清(1899-1948),浙江绍兴人,清华大学教授,作家。身患重病不领美国“救济粮”,1948年8月12日病饿而亡... 张直心 王平:春风终化雨 一 1920年5月,朱自清修满学分,从北大哲学系提前一年毕业。彼时适逢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挽经运动”风潮平息,被称为... 孙绍振:春天的两种不同的散文美 有一种意见说,文章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写春天就要贴近春天的本质。如果真是这样,春天的本质大致是客观的,不同的作家贴近的春... 陈子善:朱自清的读书笔记 朱自清佚文《“近代史诗”——读书笔记》,原载1936年4月11日《立报•言林》,未收入十二卷本《朱自清全集... 商金林:朱自清日记中的沈从文 【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3 【复印期号】2011年12期 【原文出处】《汉语... 贺雄飞:朱自清真的是被饿死的吗? 原载《中国历史的宿命》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1948年是朱自清人生的最后一个年头。对于一个学者、作家,这意味着思考和创作... 贺雄飞: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粮而饿死乃后人杜撰 1948年是朱自清人生的最后一个年头。对于一个学者、作家,这意味着思考和创作的终结,对于曾经从其思想文化遗产里受益的人,... 张承志:在扬州接受朱自清散文奖的致辞 一九七八年,我的一篇如中学生作文的浅薄作品,被居然评为《人民文学》杂志主办的、自四人帮垮台后的第一次文学评奖--1978... 谢泳:在朱自清日记中看到常风先生 十几年前,我在太原的山西大学见到常风先生。当时他已生病,但还能下地行走,我去见他,想请教的是关于周作人、钱锺书和《新月... 朱自清: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1917年报考北大本科,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便榷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 许纪霖:朱自清与现代中国的民粹主义 朱自清留给历史的,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是写了《背影》、《菏塘月色》这样经典名作的白话散文大家,另一个是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