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阿拉伯之春 登录

赵晨:叙利亚内战中的欧盟:实力、理念与政策工具

欧盟的硬实力不足使其在美国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形势下难以成为与俄罗斯、伊朗对抗的西方力量,欧盟激进化的世界主义外交理念过于...

陈敏华:集群式革命之“阿拉伯之春”

【摘要】从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来看,“阿拉伯之春”是一个由突发事件引发,通过互联网的社群串联,民众的个体感受逐渐被整合为...

于颖:阿拉伯学者谈对“阿拉伯之春”的看法

肇始于2010年底的中东地区动荡至今已过去了两个年头。期间,已有四个国家发生了政权更迭。起初,包括阿拉伯知识阶层在内的...

杨帆:论"阿拉伯之春"运动对中阿合作论坛的影响及应对

2004年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设在埃及开罗的阿拉伯国家联盟(以下简称“阿盟”)总部,会见了阿盟秘书长阿...

唐志超:“阿拉伯之春”背景下的库尔德问题新动向

【摘要】2011年初爆发的中东“阿拉伯之春”不仅对该地区稳定、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带来深远影响,也使该地区的库尔德问题面...

马晓霖:“阿拉伯之春”三年记

1月25日,对阿拉伯世界而言,是个大日子,以此日起事而命名的“一·二五革命”,导致穆巴拉克在埃及31年统治的快速崩溃,...

王晋:突尼斯大选——阿拉伯之春的残梦

“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近四年后,突尼斯在10月26日首次举行民主议会选举,并为11月26日的总统大选做准备。当埃及、利...

国际先驱导报:阿拉伯之春”发源地成“伊斯兰国”兵源国

【摘要】“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遭受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军事打击。如果“伊斯兰国”在这两个国家无法立足,可能向利比亚...

张帆:"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国家争夺地区影响力的竞争

中东国家间争夺地区影响力的竞争由来已久。海湾战争后,中东地区形成两大相互竞争的集团:一个是由以色列、约旦、埃及和海湾君...

殷之光:从“迪拜奇迹”到“阿拉伯之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受难者

倘若200年后的历史学家们要写一部有关于21世纪的历史,不知他们是否会从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世界重构的历史中寻找到一些灵...

托马斯·弗里德曼:气候变化与阿拉伯之春

  20世纪70年代,我取得了现代中东研究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我可以向你保证,我所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自始至终不曾...

陈家喜:国际干预与民主转型:基于“阿拉伯之春”的经验观察

国际行为体在推动中东政局变动的过程中,综合使用了价值输送、舆论谴责、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等手段。同时有赖于与内部结构要素如...

卡里玛·贝努姆:突尼斯原教旨主义者正在断送阿拉伯之春

上周四在自家住宅外遇刺的自由派政界人士穆罕默德•布拉米(Mohamed Brahmi)出生于西迪布济德镇。2...

章了凡:埃及再变天 美式民主羞对阿拉伯之春

埃及民选政权的突然倒台不啻向“阿拉伯之春”浇了一盆冷水,有分析认为所谓“阿拉伯之春”不过是美式政治话语的精心包装,将中东...

萨米尔·阿明 李北方:对话萨米尔: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

在2011年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动荡中,萨米尔·阿明写了多篇文章分析形势,认为“阿拉伯之春”是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反抗运动,第...

王震:“阿拉伯之春”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2011年发生的“阿拉伯之春”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不无关联。西方国家长期通过多种渠道对中东地区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该政策导致...

Michael Koplow:从“阿拉伯之春”到“美国之冬”

由电影《穆斯林的无知》所引起的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暴乱使许多人措手不及,包括那些负责美国大使馆安全的工作人员。毕竟,奥巴马政...

田文林:“阿拉伯之春”使民众付出巨大代价

当前,叙利亚危机似乎陷入僵局。几天前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呼吁叙利亚成立“过渡管理机构”,但该建议先后被叙反对派和政府方面拒...

为“文明的冲突”布一大盘棋:分裂、征服与统治“新中东”

中东问题背后的大计划?请注意“一弄计划”(Yinon Plan)!为“文明的冲突”布一大盘棋:分裂、征服与统治“新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