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璐:中华文明的天下观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理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华文明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同时又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 彭勇 张幼欣:程朱理学与明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程朱理学历经了宋代的曲折发展后,在元朝成为官方正统学说,明代重塑了理学“文化一统”的核心,确立了天下独尊的地位。明建... 菅志翔 马戎:语言、民族国家建构和国家语言政策 在近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过程中,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成为群体认同的文化基础并发挥了特殊的凝聚作用... 李大龙:“边疆”与“中国”的交融——理解和诠释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的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话语体系中,“边疆”与“中国”是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词语,今人从不同的角度又赋予了更多不同的含... 张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意蕴及其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三重超越 内容提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性在于超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局限性。由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坚持民族国家本位主义,因而出现三... 李强:民族国家与世界大同——牟宗三儒家视野下的“天下观”建构 摘要:民族国家建构是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追求,如何处理家庭、国家、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不同思想派别、不同理论... 周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演进的逻辑分析 摘要:近年来,作为国家治理重要部分的民族问题治理,尤其是其中的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践,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间,屡有... 姚中秋:论中国式文教国家:基于与西方古今国家形态之宏观历史比较 摘要:国家联结人民为一体之主要机制是宗教和政府,宗教作为“铺轨车”所塑造的两者关系,决定国家形态的深层结构。在中国,... 张永攀: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论中国传统“国家安全观”的 摘 要: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特征。当下探讨“国家安全”,应注意古代中国与近... 周平:多民族国家是怎样的一类国家 【摘要】:中国学术界经常且大量地使用“多民族国家”概念,但关于多民族国家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而非规范... 任剑涛:从家国到国家:中华帝国的民族国家转向 中国自晚清以降,经历了从传统的家国/帝国向现代国族/国家的转变。尽管这一转变在权力体制上已近完成,但在思想层面上尚未呈现... 罗志田:以国家说民族:范文澜关于汉民族形成思想的特色 编者按:中国何时成为统一的国家、中华民族何时成为一个民族,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既是学术问题,也是涉及民族自信的... 钱力成:记忆研究:超越民族国家和世界主义框架 摘要:记忆研究自开创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20年代的奠基时期,1980年代左右出现的第二波“记忆潮”时期和当代... 干春松: 康有为与现代中国 1、引论 1927年,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历史发展和学术演进方向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年头。 这一年,蒋介石面对共产... 金观涛:现代社会第二个层面的建立: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我们根据现代社会的双层次结构指出,探索现代社会形成必须去追溯两条线索。第一条是现代性的起源(即现代价值为什么在西方... 任剑涛:重启共和:现代早期共和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现代早期共和主义对民族国家建构的理论支持,一直成为当代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争夺现代建国正当化理论首席位置的历史依据。其实,... 崇明:民族国家、天下与普遍主义 中国崛起已经对世界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引发了各种猜测和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因此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议题,对中国自身以... 刘德斌: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既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与国际关系学科的“国际... 任剑涛:“中华民族”叙事:国族证成中的古为今用 在“中华民族”历史叙事与理论阐释中,历史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族概念,中华民族是建构的结果。在建构中,诸实践要素... 王娟:重建“多民族中国”的历史叙事——20世纪中国民族史观的形成 摘 要: 中国近现代民族议题的基本问题意识是探寻在“民族—国家”的背景下建设“多民族中国”的可能路径,而对历史上多民族... 周平:铸牢多民族国家统一的社会心理基础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或共同体,既由全体国民组成又由国内的56个民族组成,既是国民共同体又是多族聚合体,因此,铸牢中华民... 王千陌:自由主义框架内民族国家观念的结构困境 摘要:自由民族主义作为当代西方主流的民族理论,始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然而,将自由民族主义的研究集中在民族学和政... 周光俊:民族国家共同体演进中的族群权利:边界及其治理 摘要:追求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民族国家共同体是民族国家时代最为重要的共同体形态。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演进并非一... 刘德斌:世界的重塑:从“帝国”到“民族国家” 内容提要:1919-2019年,整个世界经历了一个重新塑造的过程,这就是从“帝国”或帝国殖民地向“民族国家”的转变,“... 张春海:晚清至民国时期以宪法建构民族国家的考察 摘 要: 辛亥革命后,在边疆地区爆发的分离运动,使中国的政治精英们认识到,只有在共同的制度下... 梁雪村:民族国家的“错觉”:差异与认同 内容提要:近现代历史上的民族建构对内追求同质化,对外追求差异性。事实上,民族国家内部相对均质的状态只存在了相当短一段时... 陈建樾:“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多民族国情重构现代国家的过程,党中央在这一进程中不仅提出了自己的国家建构方... 葛兆光:何为“暗默知”?向根底里反思——读羽田正《全球化与世界史》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著有《中国思想史》《增订... 金观涛 刘青峰:从“天下”“万国”到“世界”——晚清民族主义形成的 本文并不直接讨论晚清民族主义及其形成之后在不同时期的形态,而是侧重考察从天下观转化为现代民族国家观念过程中,万国观在十... 周平:现代国家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机制——基于国族的分析视角 摘要:今天以“民族”概念来指称的众多群体中,与国家结合在一起并具有国家形式的民族,即nation-state中的nat... 余盛峰:系统论宪法学的理论洞见与观察盲点——托依布纳《宪法的碎片: 摘要: 以卢曼、托伊布纳为代表的系统论宪法学的兴起,源于当代社会的功能分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民族国家与跨国... 杨雪冬:民族国家是应对全球风险的中坚政治力量 ——全球大变局中的“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在发生深刻多样变化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不变的因素,并且变与不变的交织,使得当今世... 扎洛:十三世达赖喇嘛晋京期间的礼仪与奏事权之争新探 内容提要:190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晋京期间曾就是否向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下跪等礼仪问题,以及是否允许直接奏事或与驻藏大臣... 常安:社会主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1947—1965) 在社会主义国家单一制、人民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基础之上,民族区域自治成功地将国家内部的不同民族凝聚成为具备有机整体... 宋念申:作为历史中心的东北欧亚:理解东北兴衰的一种视角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长时段视角考察欧亚大陆东北部的历史,将这个边缘地带看作欧亚大陆人类活动的一个中心区域,并探讨... 赵鼎新:什么是历史社会学?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目前国内学界对历史社会学这一学科存在一些常见的理解上的误区。文章旨在说明,历史社会学不只研究久远的... 王文奇: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历史社会学 内容提要:在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和研究进行的既有学术批判中,兼容历史学和社会学方法的历史社会学研究路径做出了重要贡献... 欧立德:超越民族国家意识重新思考清朝 访谈人:应磊(斜体部分) 受访人:欧立德 他以满人的眼睛看清史,从满人的立场考察清朝的各种问题。 他不赞成光以汉... 李永东: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 内容提要:在老舍的重庆想象中,重庆作为民族国家的象征,拥有对北平性格进行评价的权力,北平故事被控制在国都重庆/民族国家... 王利兵:制度与生活:海洋秩序的渔民实践 【内容提要】 当前学界对于海洋秩序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国家主义的话语层面,认为海洋秩序是民族国家制度实践下的产物,忽视了渔... 任剑涛:民族国家时代的帝国依赖 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性关系是以帝国为标的的;国际秩序仰赖的依然是旧帝国的强权秩序或新帝国的强权改良秩序。这正是帝国周期性重... 马德普:跳出西方“民族国家”的话语窠臼 内容提要:“民族国家”概念是东西方学界流行的一个界定现代国家性质的概念。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西方学界一直存在着混... 杨明洪:论“民族国家”概念及其在“中国边疆学”构建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从边疆学学科属性入手,分析了“民族国家”概念及其在“边疆学”构建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如果以社会科学的方式构... 肖滨 王芬:现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地方能动逻辑 内容提要:关于现代中国国家疆域形成的研究可归为两种范式:强调武力与权力控制开拓形成的“硬实力论”;强调汉文明同化与儒家... 陈建樾:民族国家:认识、分类、治理及其争议 内容提要:民族国家是国家形态的现代发展。在具体分类上,民族国家分为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不同类型,决定了... 杨恕 朱倍德: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恩怨:历史记忆、宗教分歧 独立之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之间的摩擦和争议不断,不仅成为两国关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地区问题的热点。在一些涉及双... 吴启讷:面对从清朝转型而来的现代国家──认识多族群统一国家的民族与 此文刊载于《远望》(2016年3月号;总230期) 外蒙古和西藏在辛亥变局中的决定 不满北京朝廷在蒙古新政的人,涵... 吴启讷:中国为什么那么大? ——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与族群现象 中国古代王朝政治的终极目标是「大一统」,郡县制是配合这一目标的地方政治制度。然而王朝的统治力受到空间和技术的局限,由中... 吴启讷:中国为什么那么大? ——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与族群现象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所以,君子(治国者)希望「广土众民」,但并非以此为乐,可见孟子反对单纯以「... 孔元:反思民族国家的内外观:宪法和国际法的视角 【内容提要】 当下的中西宪法理论,都是以民族国家为政治前提的,它一方面将世界历史建构为一个从帝国向民族国家的单向运动,... 温春来:从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 我青年时代读过的书,大多已渺如云烟。1996年夏天的一次阅读,却穿过二十年的时光宛若眼前。那时我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读大三... 叶险明:“西方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 摘要: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其主旨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相互联系的前提性问题:现实思想文化领域中的“西方中... 任剑涛:难以贯穿的逻辑——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困局 我们今天建构中国的民族国家形态,不仅在总体上要处置政党国家的政治遗产,而且要处置集体主义的道德遗产。我们既必须化解政党国... 丹尼·罗德里克:民族国家仍然是资本主义最稳固的基石 “如果你幻想自己是世界公民,那你就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深藏在当代民粹主义运动兴起的背后,是精英们所持有的世界公民意识... 田飞龙:三居其一与2049的中国 “两个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定下的国家发展大周期,前者是指建党一百年(1921—2021),后者是指建国一百年(1949-... 余盛峰:宪法运动的三次全球化及其当代危机 三波宪法运动与三波法律全球化运动的内在联系说明,在当下亟需宪法作为政治和法律系统结构耦合机制的重新设计,亟需重申宪法和公... 王和:民族与民族国家发展的“中国路径” 内容提要:像中华民族这样,在一个主体民族的周边和内部共存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形成一个长期共存且因经济的发展而关系愈益密切... 李帆:辛亥革命时期的“夷夏之辨”和民族国家认同 阅读本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冯建勇: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及其在边疆地区的适用 【内容提要】 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逐渐被纳入近代国家秩序中。清朝统治者被动地接受了这一变局,并努力地在传统王朝... 潘蛟:民族国家与民族问题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国的现代多民族国家,但也生成了现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外蒙古的独立,西藏的“驱汉”,新疆的泛突... 吴磊:论民族、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 【内容提要】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中的“民族”概念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古代“族”的概念以及“族类”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 王锋:从朴素同根意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自觉认同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这个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强化分不开的。中华民族凝聚... 葛兆光:中国是现代民族国家和传统帝国的混合体 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长期研究中国思想史。他说,中国当代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思想根源、文化根源。2013... 马勇:九一八与民族国家重构 又见九一八。 八十多年前那个悲惨的晚上,柳条湖一声巨响,中国历史翻了新页,十四年中日战争由此开始。 二十世纪十四年中日... 储殷:中国社会应客观看待难民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欧洲的非法移民浪潮引发了全球社会的广泛关注。 欧洲这一次面临的非法移民浪潮和以往的以追求更好生活、更高福... 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 阅读本文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屠凯:西方单一制多民族国家的未来——进入21世纪的英国和西班牙 2014年,西方最主要的两个单一制多民族国家(英国和西班牙)分别经历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公民投票。本文试图描述两国政党政... 沈成飞 郭文亮:对外和平与对内认同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流变与 民族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思潮和流派,还是一种社会运动,其影响力和号召力远远超过其他的学术思潮。由于民族主义概念多歧... 马勇: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一环 九一八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刚刚统一不久的中国重新陷入分裂。而且,这一次分裂不再单纯源自中国社会内部势力冲突,而是... 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 摘要: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长期忽视社会结构的基础性与限定性作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提出是对多民族社会结构断裂的... 唐士其:主权原则的确立及其在当代世界的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从政治与法理的角度回顾了近代主权原则在欧洲封建体制中产生的过程,对历史上主权理论的内部和外部含义进行了阐... 庞金友:应对全球化——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新趋向 【摘要】传统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日益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一方面是民族国家的某些职能与角色正倍受冲击,另一方... 刘义强 管宇浩:国家建构:为什么建构、建构什么与如何建构——兼论国 在当今的国家建构现实中,没有给我们足够时间来依理想时序行进,推迟政治改革和市场改革、直到一个强大国家出现是不现实的。国家... 王惠岩:民族政治学研究的创新性力作——评《民族政治学导论》 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一个国家对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第... 何帆:民族国家的四个象限 全世界一共有200多个国家。我数了数,自己大概去过30多个。我的一位朋友说,他去过180多个。不用把这200多个国家都... 白彤东:超越民族国家——儒家的新天下体系 百多年来,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共识是,中国被西方打败的原因是中国处于前现代,而西方已经进入现代。后者进入现代...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 民族国家首先出现于西欧,它并非单一民族国家,是建立在民族对国家认同基础上的主权国家。民族国家建立以后,逐步成为世界国家体... 黄裕生:论主权在民原则下的民族共治原则 提要:现代的“民族国家”理论实际上是一个误用“民族”概念而构造出来的国家神话。现代国家主权的正当性根据只... 孙向晨: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 中华文明的复兴须以这个时代人类的基本诉求为己任,须对人类的共同命运肩负起使命。一种文明只有以“天下”苍生为念,这个文明在... 李大龙:转型与“臣民”(国民)塑造:清朝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 摘要:从多民族国家建构视角探讨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早在民族国家或国民国... 杜吹剑:多民族国家如何建立国家认同 近日,乌鲁木齐市发生爆炸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继今年三月份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之后,又一起... 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19世纪中叶以来,民族主义席卷全球,其结果是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基本政治单元的现代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在很大程... 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再问一次:为什么是波兰人在东部占得越来越多的土地呢?是由于他们的经济手段优秀?还是因为他们的资本雄厚?都... 许纪霖:天下主义、夷夏之辨及其在近代的变异 核心提示:在近代中华民族建构的历史过程之中,传统中国的天下主义和夷夏之辨作为历史性的思维框架依然左右着近... 李月军:从传统帝国到民族国家——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战争逻辑 摘 要:中国近代史主要是一部进行战争和准备进行战争的历史,国家形态从传统国家到民族国家(nation-s... 周睿志:国际体系与国家政体 【摘要】传统的西方政治学、法学把政体和自由意蒂牢结地关联起来。事实上,在近现代国际体系中,在民族国家化浪潮之后,政体不仅... 兰青松 王茂美: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整合机制的实践思考 【内容提要】生活在村落中的少数民族,政治生活主要在社区政治体系中进行,社区政治体系是在国家与社区的互动中... 李金池: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法理界定 长期以来,对于“统一的中国”这个根本问题的表述,我们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 蔡文成:论多民族国家视域中公民文化的成长与政治认同的建构 【内容摘要】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始终是现代国家构建的核心主题。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之间矛盾... 宋全成:族群分裂与宗教冲突:当代西方国家的民族分离主义 当代西方国家的民族分离主义有两种类型:与殖民主义历史记忆相关联的民族分离主义,与历史上的征服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记忆相... 马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精英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家政治结构急剧转型。一个多部族大帝国,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是最终解体还是基本保存原有的疆界,在很大程度上... 屠凯:论西方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安排: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 本文将结合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介绍西方的宪制和宪法学正如何应对几个国家被凸显多民族性。这三个案例分别处理英国和苏格兰、加拿... 王柯:在“天下国家”与“民族国家”之间 一般说来,“近代国家”大都采用了Nation State的形态。这里固然有一个如何翻译和理解nation的问题,但是可以... 王柯:三重的天下――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起源 古代中国历史学常常将中国历史上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然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只列有〈五帝本纪〉,并明确指出“三皇”时代只... 王柯:构筑“中华民族国家”――西方国民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中华民族”究竟是民族?还是国民?抑或是国家?这个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却不断困扰着力图从理论上解释二十世纪以... 王柯:多重的帝国和多元的帝国――唐、辽、元的国家和民族 探讨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源流之际,唐、辽、元三个王朝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样说,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历史长河无法跳跃过这个... 常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建构 现代政治是一种通过宪政安排的政治治理,如何探求多民族大国的民族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宪政之路,既是当代中国公法学人一种无可回避... 朱毓朝: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国际政治 无论是民族还是民族国家的消亡并不能预见,而民族问题的最后“解决”在可见的将来也是不可能的。超出传统民族国家的新国际机制肯... 赵鼎新: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兴起 何谓民族国家 在当今的世界,每个国家都在通过自己所控制的资源(如课堂教育和宣传),在本地区传统的宗教、语言和部族等基础上... 翟志勇:宪法中的“中国”——对民族国家与人民共和国意象的解读 1982年宪法序言13个段落1648字,“中国”一词共出现26次,但含义却不尽相同,时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时而涵... 王柯:“汉奸”:想像中的单一民族国家话语 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正在走向新的高潮。今天有人提出赶紧打“鬼子”,明天就有人喊出先要抓“汉奸”。回顾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历... 肖成 吴小兵:从秩序到陋习:从民族国家构建追问习惯法 「摘要」习惯法本文意义上构建起乡土秩序的基础,它大致分为“公”、“私”两类。以往的习惯法研究往往注重于“私”习惯法,而本... 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欧洲作为一个文化统一但政治分裂的文明单位,是现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发源地。自1500年开始,民族国家兴起导致的欧洲分裂... 王明珂:从中原到边疆:对典范中国史的反思 我们被自身的记忆支配(we are what we remember),这是历史研究者的老生常谈之语,但它仍能深刻地说... 锡尼萨马莱斯维奇:民族国家与帝国——超越二分法视角 毫无疑问,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掌握政治权力并统御领土和人民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就是“民族国家”。无论是国际... 韩水法:现代民族-国家结构与中国民族-国家的现代形成 一 民族 族-国 民族-国家 二 安德森与霍布斯鲍姆的学说 三、民族-国家的基本结构与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一般特征 ... 韩水法:转向抑或调整——民族-国家的当代抉择 任何事关族类和国家的事件都是多种因素纠缠的复杂事态: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宗教、文明体系、种族、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等盘根错... 金观涛:现代民族国家与契约社会 本文首发于《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2期思想栏目 关于现代社会形成的分析,可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次来展开。所谓实然层... 彭慕兰:民族国家弱化时代的历史学 这篇致辞的草稿曾作为芝加哥大学的东亚跨地区历史研究工作坊的参会论文。我感谢工作坊的组织者、参会者和两位评议人迪佩什·查... 张国清 何怡:民族国家的观念 内容提要:当我们沿着全球化的步伐进入21世纪,我们将面临重大的政治难题:民族国家是否趋于衰落?民族国家应当如何建设?国... 沈海梅:民族国家与归属的性别政治 摘要:云南民族识别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对新中国民族国家形塑(shaping)、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践行、... 邱道隆:政治失序与民族国家的未来 世界失序状态的新高峰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逐渐进入政治失序的状态,在欧洲随即爆发了欧债危机和近些年的难... 哈贝马斯:英国脱欧也反映了欧盟成员国的共同危机 正如所有征兆所表明的,失控感有一个真正的核心,即对迄今为止赋予了公民关乎其自身社会生存重要前提的民族国家民主精神的侵蚀。... 哈贝马斯:欧洲的民族国家——关于主权和公民资格的过去与未来 (曹卫东 译) 联合国 一词已经告诉我们,当今国际社会是由诸多民族国家组成的。民族国家这种历史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