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汪老讲故事 汪曾祺的小说,可说是顶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最平凡的事情。轻轻松松带了读者走... 汪曾祺:开卷有益 大概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一年暑假,我在我们家花厅的尘封书架上找到一套巾箱本木活字的丛书,抽出一本《领表录异》看起来,看... 陈思广 金洋洋:战时“边城”的诗意自居与民间守望 摘要:汪曾祺19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与其昆明体验息息相关。昆明的旧城市风度生成了汪曾祺小说“慢节奏、淡情节、重氛围”的叙... 汪朗:我的父亲汪曾祺——老头儿的随和与固执 主题:我的父亲汪曾祺——老头儿的随和与固执 时间:2020年3月8日14:30 主讲:汪朗(汪曾祺长子、散文作家... 巫宁坤:花开正满枝——汪曾祺辞世十周年祭 花开花落,一晃,曾祺走了十年了。十年了,我在异国他乡“一室一厅藏拙处”饰壁的还是他特意为我作的那幅 《昆明的雨》 ,... 马风:汪曾祺与新时期小说 在新时期以来的诸多当代小说家中,能象汪曾祺那样经久不衰地吸引着评论家的目光,并保持极大探究兴趣的作家,似乎不算多。我看... 吕汉东:异中有同的两种中国味:观照赵树理和汪曾祺 我们解读和欣赏赵树理和汪曾祺的作品时,总觉得二者虽然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可是这两种中国味又迥然殊异,赵树理的“山药蛋... 刘明:民间的自觉:汪曾祺的文化意识及其小说创作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汪曾祺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自80年代以来,有关他的研究,基本上从时间维度出发,更多地关注了其与中国传... 孟庆澍:仁爱与抒情 气质,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主体的个人气质,渗透于创作的全过程,对作品美学风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作品也由此体现... 林江 石杰: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笔者试就儒道佛思想在其小说中的表现、意义及其成因作系统的论述。 一 儒道佛思想对汪曾... 傅书华:散落的珍珠 要想比较全面地梳理与论述五四文学的价值命脉在十七年文学中的搏动与演化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搏动与演化的质素与... 刘明:汪曾祺与五四新文化传统 20世纪的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无法脱离两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一种是民族文化传统, 一种是五四新文化传统。对于汪曾祺而言,有... 摩罗:末世的温馨 记忆中的温馨 汪曾祺所作小说不多,但在八十年代的文坛刚一出场,就引起巨大反响,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论者对其文学成就和意... 赖闵辉 郑昭红:汪曾祺研究述评 汪曾祺是个衔接现、当代的作家,早在四十年代就已有小说《邂逅集》问世,解放后从事戏曲工作,也写过京剧剧本,六十年代出过一... 柯玲:汪曾祺创作的现代意识 汪曾祺受“现代”思潮的影响比当代的许多作家要早。他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现代与古典集于一身的中国作家。本文将从以下五点加以... 史书美 李善修: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 一、林徽因:蒙太奇和片断叙事艺术 1924年,当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来华访问时,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林徽因和著名诗人徐志摩... 管粟: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汪曾祺 1980年,汪曾祺的《受戒》在《北京文学》上发表,旋即引起了巨大反响。作品完全 撇开了几十年统帅一切的政治意识的束缚,... 黄科安:论汪曾祺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他作为本世纪一个重要文学流派——“京派”文学的传人,其散文无不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 摩罗: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 汪曾祺是文革后文学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作家之一。虽然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完全没有分歧,但对他的美学气质的概括、对他的作品的审... 石杰:和谐: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生命 艺术生命之于艺术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生命的获得在于作品从某一方面艺术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并由此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卢军 程悦明:跨越时空的对接 汪曾祺给自己的创作下的结论是:我写不出大作品,写不出有分量、有气魄、雄辩、华丽的论文。这是我的气质所决定的。人要有一点... 杨鼎川 汪曾祺:关于汪曾祺40年代创作的对话 被访者:汪曾祺,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访问者:杨鼎川,佛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时间:1994年... 季红真:论汪曾祺散文文体与文章学传统 汪曾祺的散文,“郁郁乎文哉1卓然海内大家。他自谦地说:“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好像无心插柳,紧接着的一句话...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 翟业军:“迟开的玫瑰或胡闹” 晚期汪曾祺以直白之性、不伦之性颠覆掉抒情态度,发现世界原来充满丑恶以及比丑恶更让人恶心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汪曾祺的晚期... 翟业军:谁是汪曾祺? 谁是汪曾祺?一个多么突兀、怪异的问题。翻开汪曾祺的传记,我们就可以知道:汪曾祺,1920年元宵节生于江苏高邮,1997... 翟业军:“人的心,是脆的” 1980年8月,正值花甲的汪曾祺写定《受戒》。10月,《受戒》辗转发表于《北京文学》,并获该年度北京文学奖。次年,《大... 罗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 【提要】本文通过重读汪曾祺的作品以及相关研究,认为汪曾祺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把一个久被冷落的1940年代的“... 苏北:浅紫色的汪曾祺 汪曾祺是醉心于色彩的。他写过一篇短文:《颜色的世界》,专门谈色彩。如果让我用颜色来比喻汪曾祺,我觉得他是淡紫色的。蚕豆花... 汪曾祺:陈小手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 孙郁:汪曾祺散记 1我认识汪曾祺先生是在九十年代初。那时候做记者,有一年春节的时候,文艺部搞联欢,决定把汪先生请来。我与汪先生是邻居,去送... 王干:曾祺的和谐美学——纪念汪曾祺诞辰九十周年 今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诞辰90周年,在这样的时刻,让人感到遥远又短暂。遥远的是汪曾祺的文学韵味好像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甚... 铁凝:相信生活,相信爱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虎年元宵节,适逢汪曾祺先生诞辰90周年。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共高邮市委、高邮市人民政府在汪老的家乡联... 张新颖:沈从文谈汪曾祺 汪曾祺去世已经十多年了。汪曾祺去世前,梦见了他的老师沈从文。“沈先生还是那样,瘦瘦的,穿一件灰色的长衫,走路很快,匆匆忙... 赵本夫:永远的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去世已有多年,文学界的朋友还是经常说起他,多半是在闲聊、茶室、酒桌等私人聚会的场合。这种时候,自然会说些文坛上... 黄裳:忆曾祺 光阴如驶,转眼已到曾祺九十冥诞之期,也就是说曾祺离开我们也已十多年以往了。老话说,人往风微,换句白话,也就是人走茶凉,令... 苏北:写在汪曾祺诞辰九十周年 “他们最终是不讨巧的”汪曾祺先生曾对我说过:“你别看他们写得长,他们最终是不讨巧的。”汪先生究竟何时对我说的,是蒲黄榆还... 张新颖:沈从文谈汪曾祺 汪曾祺去世已经十多年了。汪曾祺去世前,梦见了他的老师沈从文。“沈先生还是那样,瘦瘦的,穿一件灰色的长衫,走路很快,匆匆忙... 孙郁:清浊之间 严家炎先生曾把汪曾祺比作最后的京派作家,汪氏自己也是承认的。但当有人把他和周作人类比时,他则有些不满。原因是自己有的东西... 何镇邦:怀念一位纯粹的文人——汪曾祺先生十周年祭 汪曾祺先生离开我们整整十个年头了。十年前,即1997年5月16日上午10时,他的心脏停止跳动,与世长辞。十年来,他的名字... 陈徒手: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一九六○年初秋,在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两年的汪曾祺摘掉了右派帽子,单位作了如下鉴定意见:“(汪)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 陈徒手: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一九六○年初秋,在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两年的汪曾祺摘掉了右派帽子,单位作了如下鉴定意见:“(汪)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