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罗隆基 登录

刘志强:罗隆基人权与法治史观

摘要:考察中国人权史,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罗隆基作为1929年~1931年那场 人权论战 的主将,通过...

刘志强:论罗隆基与“第三条路线”

摘要: 在20世纪40年代末,罗隆基的 第三条路线 ,既参酌了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又考量了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与...

刘志强:罗隆基人权理论述评

摘要:罗隆基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以 人权论战 闻名于世,前期是以论政为主,后期以从政为主。他以功用作为视...

刘志强:罗隆基人权理论及其限度

摘要:罗隆基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以 人权论战 闻名于世,前期是以论政为主,后期以从政为主。他以功用作为视...

刘志强:罗隆基:一个人权理论的构建

摘要:罗隆基在人权论战时期,用功用的标准来诠释人权与国家、人权与法律的关系,指出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人权具有时空性特点,...

刘志强:罗隆基与人权论战

迄今为止,在学术界专门研究罗隆基与人权论战相关课题成果不是很多,但在研究 人权派 或 人权运动 中涉及罗隆基的论文却...

刘志强:《人权法治民主》一书编辑说明

​从现代性来说,罗隆基有关人权、法治、民主的理论,对构建当代法治中国之路,至今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郭道晖:不因人废言,更不可因言废人

本文为广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刘志强教授所编《人权法治民主》(法律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序言,刘志强教授授权本网站发表。 ...

刘志强:学术史论:罗隆基人权理论研究考察

本文刊载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九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50-68页。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 【内...

刘志强:罗隆基人权理论的阐释及其质疑

【摘要】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罗隆基阐发其人权理论不仅仅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也不同意马克思主义...

刘志强:罗隆基思想言论自由解读

在中国近百年人权思想史上,现代中国人权思想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沿着两条路线进行:一条是个人本位主义的思想路线,一条是集体本...

刘志强:罗隆基论政之检点

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今天,人权理论的研究和普及,其意义自不待言。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于人权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学者的人权...

刘志强:论罗隆基功用人权观

在现代中国,罗隆基的功用人权观是中国人对人权理论谱系中的原创性贡献。尽管他自己否认其理论既不是功利主义的延伸,也不是“天...

叶永烈:罗隆基“最后的晚餐”

  罗隆基猝死 1965年12月7日。 经过秋风扫荡落叶之后,当朔风在北京街头劲吹,只能摇曳着光秃秃的树枝。...

张伟:大节不亏罗隆基

  学者刘仲敬在其《民国纪事本末》一书中,将民国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实际上,缺乏宪法政治经验的...

刘志强:重温人权之先声

以近代中国人权史作为视角,20世纪20至40年代间,罗隆基阐释的人权、法治、民主理论,则是针对中国问题的理论构建,考察罗...

陈子明:罗隆基的人权思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权观念乃至人权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十分陌生的,甚至是带有邪恶气味的,谁沾上它谁就要倒霉背运。当时...

林建刚:罗隆基的人生抉择

罗隆基,民国时期最早批判国民党党国体制的知识分子,对于苏俄式的政党,在1930年代也曾有过犀利的批评与深刻的洞见;然而,...

王健:我所知道的“章罗同盟”

1945年初,我在昆明读大学时经李公朴、潘大逵介绍参加民盟昆明支部(潘大逵当时是云南大学教授,和李公朴住邻居),那时就认...

刘志强:罗隆基人权理论评析

【内容提要】从历史来讲,罗隆基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人权论战”的主将,他的人权理论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丰碑。从法理...

喻中:罗隆基和他的法哲学

在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在30、40年代,罗隆基的法哲学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言论之一,因而颇有回顾...

章诒和:顺长江,水流残月——泪祭罗隆基

二OO七年,反右运动五十年。海内外的许多朋友对我说:“你应该站出来说两句,写两篇。”是的,我是应该说两句,应该写两篇的。...

谢泳:政治与学术之间——罗隆基的命运

1957年的政治运动,造成了中国55万人的右派命运。20年后,中国为 右派 平反。在当时的知名 右派 中只有以下几位未...

温梓川:“世人皆欲杀”的罗隆基

在暨南的教授群中,以新月社的一伙人占最多数,除了胡适,徐志摩,陈西滢,凌叔华,顾一樵,闻一多,陈铨等人之外,如罗隆基,梁...

章诒和:一片青山了此身——罗隆基素描

罗隆基(一八九八~一九六五)江西安福人,字努生。早年留学美国。一九三一年与张君劢等同组再生社,次年改组为中国国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