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传播学 登录

2022年新闻传播学研究发展报告

2022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新闻传播学围绕基础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研究...

盛阳:达拉斯·斯迈思在北京:重访西方批判传播理论的中国问题

摘要:中国文化理念与实践是加拿大传播学者达拉斯·斯迈思密切关注的理论命题。斯迈思在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对中国社会主义...

胡正荣:植根中国实践四十年 中国传播学面向未来再出发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就曾介绍和翻译过海外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新思潮、新研究,但当时的活动多是自发...

虞鑫:呼唤中国新闻传播学的高等研究路径

一、新闻传播研究的阐释危机 2016年,世界范围内“黑天鹅”事件频发,牛津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作...

何国梅:建构自主知识体系 推动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张垒: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若干基础问题刍议

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工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首先要在“四梁八柱”上着力,在学理逻辑、实践支...

韦路:关于建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

建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需要。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

周勇:以知识体系为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三大体系”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关怀和厚爱...

赵月枝:反“线性历史观”启示的中国新闻理论方向与路径

摘要:线性历史观是主流传播学和美国现代化理论所植根于其上的历史观和意识形态设计,与西方中心主义、城市中心主义同构为一套话...

孙萍 刘港平:中国传播学40年研究主题与展望

1982年11月23—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现今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首倡的第一次中国传播学研究座谈会在...

赵月枝:读《依附之路》,谈中国道路

导读:达拉斯·斯迈思于1981年出版的《依附之路: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和加拿大》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之作,也是一部...

刘亚东:新闻传播学发展需要融合创新

就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学改革而言,当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新闻是理论性很强的实践,又是实践性很强...

方提 尹韵公:建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赵月枝:新时代呼唤中国传播学范式转型——兼谈斯迈思的开创性贡献

如果说,1982年施拉姆访华被视为中国引入传播学的开端,那么,新时代与百年未有之变局则强烈召唤中国传播学的范式转型:赓续...

王维佳:“点新自由主义”:赛博迷思的历史与政治

摘要:近几十年来,将数字化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塑造成技术奇观,并不断为其赋予 民主 、 开放 、 去中心化 的政治经济属...

王维佳:平行历史中的横向整合 —— 如何叙述“第三世界”的传播与发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海外调研和传播学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展现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和丧失历史共情与政治认同的历史变迁过程。...

赵月枝: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政治经济学

译者按: 赵月枝教授与美国批判传播学者约翰·兰特(John A.Lent) 的这篇英文访刊载于兰特和米歇尔·阿梅兹(Mi...

谢清果:华夏传播研究的使命、进展及其展望:2011-2016

摘要:华夏传播研究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2011-2016)在传播研究主体性思潮的推动下,在华夏传...

赵曙光:促进传播学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

随着信息传播的技术发展,传播学知识生产数量增长,但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学科基础理论并未有明显创新。中国传播学须坚持问题...

陈鸥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中的批判传播研究

历经30年学术引介和积淀之后,中国批判传播研究新兴力量通过持续组织文献译介、社会调研、中国本位理论研讨等实践形式,全面调...

赵月枝:历史视野里的资本主义危机与批判传播学之转机

由于中国和信息传播是理解这场危机的两个关键领域,中国新闻传播学通过跳出既有的 主流 研究框架甚至学科本身,重新引入马克思...

廖圣清:科学推进中国传播学学术体系建设

信息传播技术高速发展催生了新的传播格局和传播体系,如何基于中国社会现实探索传播学规律,这是对中国传播学学术体系建设提出...

李彬:中国传播学界不应成为学术殖民地

中国传播学界不应成为学术殖民地...

章戈浩 张磊:物是人非与睹物思人:媒体与文化分析的物质性转向

媒介的 物质性 是我们思考当下数字生活、考察媒体世界、剖析文化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却长期成为传播研究的盲点。本文聚焦...

展宁:“大众传播”溯源:社会情境、根本问题与价值立场

论文首先梳理了1930年代后,因应社会形态与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大众传播如何与大众社会、大众等观念一起,成为影响不同学人...

沙垚:社会主义与乡村:重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的起点

近年来,站在中国新闻学百年和中国传播学四十年的新起点,重构中国新闻传播学成为学界共识,那么,如何重构?本文研究发现:无论...

王维佳 张慧瑜 王洪喆:以媒介作为方法:关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发展路

三位作者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学科知识视野、问题意识和方法论的问题。以中国为坐标放眼世...

王维佳:新时代的知识挑战: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面临的几个历史性问题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种外部历史条件变化给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将新闻传播学放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40年的发展历程中考...

刘海龙:中国传播学70年:知识、技术与学术网络

文章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中国特殊的传播学概念与普通的传播研究之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中国引进传...

赵月枝:否定之否定?从中外传播学术交流史上的3S说起

从达拉斯·思迈斯、威尔伯·施拉姆和丹·席勒与中国的学术关系切入,认识西方主流和批判传播学术中的中国、传播学被引入中国的过...

尤小立:政治传播学视野下“民主”观念的中国接受

中国近代民主的接受过程之所以引起学者持续关注的兴趣,不是因为它已经结束,由此可以盖棺定论,而是因为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

刘涛:理论谱系与本土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1949-2

内容提要: 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知识图景及其逻辑主线,一种相对有效的研究路径是从传播理论切入,综合“专题...

周茂君 罗雁飞:数字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本科核心课程的变化与问题

摘 要:通过对访谈文字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分析发现:平台课方面,学校通识选修课部分承担学院平台课(专业基础课) 的职能,设...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社会学篇)

学人君按:2019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五十余位来自多个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梳理本年私人书单...

潘祥辉:“广播下乡”:新中国农村广播七十年变迁史

摘要:作为20世纪初发明的新式媒介,广播最早出现于城市,但大规模的“广播下乡”却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不论规模、速度还...

方汉奇:与时俱进的中国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边缘的学科,它和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

孙玮:为了重建的反思:传播研究的范式创新

【内容提要】 社会巨变与学术转向互为激荡。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各种路径的传播思想奔涌而来、传播学核心概念分崩离析,致...

黄旦:对传播研究反思的反思

【本文提要】本文以为,传播学研究不是要回归某一个唯一和本质的“家园”,相反,是要构建一个多学科多维度的研究平台;由此,...

吴飞:何处是家园?

2013年底在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后,笔者与深圳大学的吴予敏教授在首都机场候机厅里有过一次长谈。我们有一个相同的看法:...

吴飞:传播学研究的自主性反思

【内容提要】在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彰显的时代,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处于一种相对贫困之境,学术自主性不足,学术研究的...

吴飞:公共传播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探析

【摘  要】 传播学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专业传播学、批判传播研究、政策传播研究和公共传播研究。但长期以来,...

童兵 陈杰:改革开放30年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展望

【内容提要】 本文是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研究所进行的理论思考,从30年研究的进步、经验...

刘海龙 方惠:2014年传播学十大观点

【内容提要】 文章以2014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总结了2014年传播学十大观点。这十大观点涉及...

殷晓蓉:传播学何去何从?

【内容提要】 传播学何去何从?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常议常新,难免屡屡落入挂一漏万的境地,也仍将“集焦虑与希望于一身”地向...

沙垚 赵月枝:重构中国传播学

【内容提要】 在社会主义的语境下重构中国传播学,城乡关系问题应当成为整个学科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具体来说,首先在历史层面...

沙垚:重构中国传播学

【作者简介】沙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赵月枝,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

赵月枝:大众娱乐中的国家、市场与阶级——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分析

正文请点击下列链接在线浏览...

陈娜、赵月枝:不做自我异化的学术—— 访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院

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相传苏格拉底一直将其奉为人生箴言,并依此为希腊哲学注入了新的...

潘祥辉:人类择偶行为的传播学阐释——一种进化论的视角

由于发明了语言和文化,人类择偶中的信息传播远较动物世界复杂。现代婚姻市场中的信息浑浊与传播失灵普遍存在。现代性的扩张使当...

王海洲: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国庆阅兵(1949-2009)的政

60年来,我国举行了13次盛大的国庆阅兵活动。成千上万的士兵、战车和飞机,挟气撼山河之势,以分秒不差、毫厘不失的精确性...

丁柏铨: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参与国家智库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简介】丁柏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现有地位不高,...

李彬: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也当“改文风”

自三十年前执教新闻传播学以来,有个疑惑始终若隐若现,萦绕于心:学术研究应有怎样的文体与文字。具体说来,除了言之有物、言...

黄旦:对传播学的历史反思需要的是“原点”而不是“原罪”

传播学成为应对社会变化“应用之学”、之“技”。政治上,可以“帮助集团、国家树立形象,使政治趋于稳定,又能为国家提供决策依...

戴元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问题

文化传播学是文化学和传播学的杂交品种,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性。传播学理论是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基矗传播是一种古老的现象,...

李彬:中国传播学,掠影三十年

本文对传播学在中国研究与教学的历史进行细致梳理和回顾,总结三代传播学学者的群体特征、理论贡献与利弊得失,并从一线研究者切...

吴飞:传播学的反思要正视芝加哥学派的传统

研究传播现象的本身远比弄清楚由谁创造了这个学科更迫切。当然,可能那些乐意追溯学科创始人的学者认为,从源头着手,可以看出创...

李良荣 李晓林: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

【作者简介】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不单是一个...

龚伟亮:“传播学的双重公共性问题与公共传播学的“诞生”

(出处:《新闻界》2013年第9期)摘要:中国传播研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可归结为双重公共性的缺失,即学术共同体内的学科公共...

吴恭俭:新闻传播学教材概评

《百年新闻记者人格整合简史》系列史论部分,相当于《简史》序论,论及——时代背景和针对性;相关理论与方法的依据;由种种有待...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2009-2010年中国传播学发展报告

摘要:2009-2010年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并不平衡。传播理论研究继续寻求新突破,并有所成就,但焦虑情绪也若隐若现,相...

许静:“心理战”与传播学

传播学是二战后在美国率先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尽管传播技术的进步,商业广告业的发展,民选政治的需求以及学科发展的趋势一直被...

熊培云:天黑道晚安

现代传播学很像是古时的哲学。当传播学今成显学,我们已经很难为其划出具体疆界,因为它几乎涉猎了所有学科。这既包括政治学、经...

吴旭:美国的“十大传播学院”

每次回国讲学或参加研讨会,被学生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恐怕要算是关于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声誉实力排行榜的了。随着新闻媒体和...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传播学

摘要:超越Colin Sparks《全球化、发展和大众传播》一书历时性学术史梳理在时间维度上的规定性并超越发展传播学本身...

陈力丹:2009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文章认为,这年虽然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热门话题频出,但就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言,除了对各种新发生的社会传播现象进行即时的...

陈卫星:中国现代化的传播学反思

作为一门跟世界接轨的学科的起步,中国的传播学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因为经济改革的推进对社会发展提出了对传播学的要求。近代以...

陈卫星:传播学是什么?

传播这个词在西文中的拼写是COM-MUNICATION。在希腊文中,COMMUNI-CATION源于两个词根,其中CUM...

邵培仁:2007-2008年中国传播学发展报告

(本研究发展报告为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项目成果,负责人和统稿人为邵培仁教授,各主题研究报告的作者依次为邱戈、陈兵、何镇飚、...

熊澄宇: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邵培仁:当代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信息接受观

【内容提要】语言是人类的标征,是人性的外化。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息接受概念以及对它的解释,我们可以分析和推知中国古代受众...

邵培仁 廖卫民: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

【摘要】自从波兹曼在1970年首次提出“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的定义和范式之后,它就成了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命题和基础...

邵培仁 廖卫民:中国新闻传播学30年学术论争的文献统计分析(197

摘要:中国进入转型期以来,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进行了上百回的大小学术论争,从中折射出新闻传播实践中出现的复杂矛盾,折射出...

邵培仁:2001—2002年中国传播学发展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1-2002年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梳理,发现传播研究的重要成果主要集中在传播理论、WT...

蔡尚伟 何晶:区域传播学:一种后现代姿态的传播研究

【内容提要】针对我国传播学发展的现状以及传播中的区域间不平衡现象,本文采取后现代的研究姿态,引入区域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建...

喻国明 李莹 李彪:基于神经科学的传播学研究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传播心里实验工作室自2007年9月起,经过6个月的精心筹划、素材准备和实验设计,于2008年...

刘海龙:从受众研究看“传播学本土化”话语

摘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传播学本土化”的争论中,大多数参与者采用的是“应然”的规范研究话语。本文以受众研究为例,从...

董洁林:交流,在传译中迷失

2008,中国进入特别的一年,世界似乎也进入了“中国年”。十一届人大和政协两会的召开奠定了胡锦涛和温家宝的第二任任期,延...

张允若:对传播学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本文为1997年举行的全国第五次传播学研讨会宣读的论文,后发表于《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一期,并收入南京大学出版...

刘莫鲜:在虚假招聘广告的背后——对成都《新潮生活周刊》的个案研究

随着广告对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渗透,诸多违法广告也大肆横行。2006年9月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广告公信度调查报告显示...

施君玉:从传播学看布什的「内急」新闻

九月十四日,布什总统出席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期间感到内急,随手拿起铅笔,写了一张便条。布什写道﹕「我想上洗手间一...

潘祥辉:传播研究的媒介学转向——评德布雷的《普通媒介学教程》

提要:媒介学的价值在于“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通过简单的事实建立起不曾存在的联系”。这正是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学术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