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法律职业人的三个底线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法律职业人的三个底线”。本次青年律师论坛的主题是“青年律师的使命和未来”,但我演讲的是“法律... 江平:法律职业共同体应避免“鹰派思维” 我今天讲的是关于法律人共同体的方法论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们讲法律可能指的是理念、制度,也包括一种文化,当然包括一种... 刘思达:法律职业研究的死与生 如果从涂尔干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关于职业团体的论述(Durkheim,1957)和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关于法律... 徐显明: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考 在我国的香港地区,每年一月前三周的某个周一下午,都有一个法律人参加的庄严仪式。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率领所有法官及所有资深大... 李学尧:转型社会与道德真空 【原编者按】本文基于 法的实质化 的背景,以司法制度史与司法学说史为双重线索,将法律职业化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转型... 刘思达:法律职业的政治命运 【摘要】本文试图对法律职业研究的政治维度做一次理论探讨,并结合中国法律职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提供一个理解法律职业之政治... 顾培东:让更多律师法学专家来做法官检察官 近年来,律师、法学专家与法官、检察官之间一直呈“逆向流动”态势,即不是律师、法学专家转行法官、检察官职业,而是较多的法... 张志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认知 摘要:从恰当定位和顺利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出发,探讨现代法律职业的品质特性,法律职业道德之于法律职业的意义,以... 张志铭:中国法官职业化改革的立场和策略 摘要:法官职业化是中国司法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 处理这样一个宏大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在理想和现状、目标和方法方面进... 韩大元:做讲真话的法律人 大家还记得云南鲁甸地震吗?在鲁甸地震现场,李克强总理问女县长张雁有什么困难?张雁作为县长只是说了大实话,讲了一些灾区急... 刘星: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 严格地说,任何法律(无论是制定法还是判例法)在法律适用中均面临着解释问题。因此,美国学者Talcott Parsons... 王卫华:法律职业共同体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我国现阶段并未形成现代意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与法治建设要求相契合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实现法治的关键... 徐显明: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考 (―) 在我国的香港地区,每年一月前三周的某个周一下午,都有一个法律人参加的庄严仪式。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率领所有法官及所... 常安 孙森森:法律硕士(法学)培养模式探析 【中文摘要】法律硕士(法学)是2009年新设置的专业硕士。当前大部分的高校并没有针对其专门制定实质上区别于法律硕士(非... 江平:我心目中的律师是何形象 原编者按:精彩的演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这篇来自于法学泰斗江平先生的演讲正是一篇常读常新、越读越好的演讲。演讲文字出... 孙笑侠 李学尧:论法律职业共同体自治的条件 【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了共同体自治的普遍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法律职业共同体自治的一般条件和特殊形态(或... 郭晶:“科层制”司法与法律职业的异化 在“科层制”的司法组织构造中,司法官员逐渐悖离了其作为法律职业者的角色,具体体现为悖离独立裁量者身份,悖离法律专业素养,... 刘思达:法律职业的政治命运 本文试图提供一个理解法律职业之政治命运的分析框架。文章首先对国外法律职业研究中关于法律职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做简要综述,然... 于明:古代宪制、法律职业与主权者革命 【摘要】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被视作司法独立在西方世界确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法律人为争取独立而斗争... 王利明:法律职业的专业化 一、法律职业的发展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生活常常需要以某种职业为依托,职业环境和工作职责需要人的必须具备特定... 王利明:对法律职业者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司法一词实际上包含了法和人二方面的因素。法是司法的对象和客体,而人即司法者乃是司法的主体,司法最终目的是使法律得到严格遵... 周大伟:“到处都是我们的人!”——谈谈中国法律职业群体中的关系网 法律职业群体的关系网今天正在每时每刻地触及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最敏感的神经。这个关系网不解决、不理顺,不把它引向健康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