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岿:宪法规范层次论:一种解释方法 基于对“良性违宪”论争折射的宪法规范层次论的反思,以及认真对待该理论的立场,宪法规范层次论可以在解释论维度上发展为一种方... 左亦鲁:宪法渊源还是宪法解释?——一个功能替代的视角 [摘 要]: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渊源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宪法典不够用”的问题,通过扩大宪法渊源把宪法典外的内容引入宪法... 秦小建 朱俊亭:宪法社会公德条款的规范阐释 摘要: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传统社会公德要求人们相善其群,现代社会... 杨小敏: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条款的宪法变迁 摘要: 社会转型时期,1982年宪法第131条规范意涵变迁,需要结合历史、文本和现实重新解释。依照法律规定... 阎天:宪法按劳分配规范的当代意涵 摘要: 按劳分配是我国宪法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和劳动制度,其当代意涵需要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加以阐发。经济改革... 杜强强:符合法律的宪法解释与宪法发展 摘要: 符合法律的宪法解释是在宪法有复数解释时以法律为准据而选择宪法解释的方法,与合宪性解释的方向恰恰相反... 莫纪宏:法律事实理论视角下的实质性宪法解释 内容提要:对于我国当下是否已经存在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宪法解释行为或结果,宪法学界存在不同认识。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已经产生了... 邹奕:原旨主义在中国宪法解释中的基本价值探究解释中的基本价值探究 摘要: 原旨主义是原生于美国的主流宪法解释方法,它试图通过考察制宪史和修宪史材料来探求宪法原意。作为原旨... 任喜荣: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说理 摘要: 宪法说理是宪法涵义阐明的逻辑过程和基本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下的宪法实施要解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于文豪:我国宪法解释的效力三题 健全、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是加强我国宪法实施和监督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对其确切含义的需求是经常性的,... 柳建龙:论宪法漏洞的填补 摘要: 由于制宪工作和国家生活的复杂性、宪法的开放性、制宪者智识的有限性、情势变更或者特殊政治考量等原因,... 翟国强:宪法解释的启动策略 静态的法律文本只有通过解释才能探求其规范意涵。在实践意义上,任何法律都需要解释。同理,成文宪法也需要通过解释才能面向实... 韩大元:民法典编纂要体现宪法精神 摘要:民法典编纂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所有立法要符合宪法精神”,即把宪法精神全... 郑贤君:试论执政党文件在宪法解释中的作用 摘要: 执政党文件是宣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载体,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为执政党文件的宪... 朱福惠 张晋邦:特别行政区宪法解释提请权的法理依据与实践动因 摘要: 宪法与基本法共同构成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矗实践证明,如果不能将宪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治理,基本法难以... 张翔:宪法案件的筛选机制——我国启动宪法解释的技术障碍的排除 一、问题的提出:案件数量作为启动合宪性审查的技术障碍 关于宪法监督与宪法解释的程序,我国宪法并没有具体规定。200... 秦前红:合宪性审查的意义、原则及推进 摘要: 合宪性审查与宪法监督及宪法实施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合宪性审查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知,力图在今... 海静:文本、宪法解释与第二修正案 摘要: 200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了District of Columbia v. Heller,这... 韩大元:论当代宪法解释程序的价值 摘要: 宪法解释程序是平衡宪法价值与事实、宪法原则与社会现实的重要纽带,也是控制解释权滥用的重要保障。宪法... 焦洪昌 叶远涛: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修宪保障 摘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乃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如此重大的政治改革,... 秦前红: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认真对待宪法解释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具有至上的法律地位和强大的法治力量。现行宪法的颁行... 马岭:我国宪法解释的范围 摘 要:我国目前采用的是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当宪法条文在具体化为法律后,如果出现了空白或有争议,全国... 斯卡利亚:我为什么坚持按原意解释宪法 【原编者注】《我为什么坚持按原意解释宪法》一文摘录自斯卡利亚大法官于1988年9月16日在辛辛那提大学所作的演讲。... 郑贤君:有意味的形式:技艺理性与实质正义 摘要: 法治进程、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相辅相成,彼此映照。对法治内涵的体认决定着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内容与... 马岭:社团企事业组织及个人提出宪法解释的权利 [内容摘要 ]:与《立法法》只能推论出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 陈国飞:美国宪法解释机制的运行模式 美国的宪法解释模式为普通法院解释模式,由普通法院作为宪法解释机关,通过审理具体诉讼案件的司法程序来审查有关立法、行政是... 王建学:法国宪法解释机制的发展历史及基本趋势 从总体上看,法国目前已经形成以宪法委员会为中心的多样化宪法解释机制,强制解释程序、依申请解释程序和合宪性先决程序并存。... 田伟:德国宪法解释机制概述 二战后制定的德国基本法,将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能赋予了联邦宪法法院。在实践中,宪法法院的宪法解释与宪法审查职能是... 丁晓东:宗教视野下的美国宪法解释 在解释美国宪法时,原旨主义(originalism)和活宪法主义(living constitutionalism)历... 马岭:我国宪法解释的程序设计 摘要: 我国宪法解释的主体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全国人大。其提出者应包括国务院、中央... 程雪阳:也论中国土地制度的宪法秩序 【摘要】无论是从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还是从宪法变迁史的角度来看,以现行《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为基... 马岭:论我国宪法解释的提起人 摘要: 《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提起人有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盛... 程雪阳:国家所有权概念史的考察与反思 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我国宪法上的“国家所有”,现已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且紧迫的问题。法律学者要做的工作,是要在尊重过往历史和... 秦前红:《宪法解释程序法》的制定思路和若干问题研究 摘 要:宪法作为调整国家和公民关系并以人权保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国家根本法,其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宪法解释则是宪法实施... 李步云:法治国家的十条标准 【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研究员和高全喜研究员承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研究课题,继2007年4月在... 刘松山: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完善宪法解释程序需要研究应对的若干重大问 内容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实施宪法监督和宪法解释的决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宪法监督包括宪法解释,涉及国家政治... 陈运生:宪法文本主义的迷思 【摘要】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宪法文本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在本质上,宪法文本主义是文本主义在宪法解... 李忠夏:社会转型、宪法变迁与宪法解释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宪法规定与宪法现实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需要面临宪法变迁的问题;而宪法变迁亦为宪法学提出了... 陈道英:“解禁集体自卫权”与“超越”宪法解释 日本内阁以阁议的形式修改宪法解释,承认日本在一定条件下享有集体自卫权,其实质是在难以对宪法第9条进行修改的情况下以宪法解... 马岭:如何理解《决定》中的“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黄明涛:两种“宪法解释”之概念分野与合宪性解释的可能性 【摘要】在我国的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制度下,有两种意义上的宪法解释:第一种宪法解释表现为对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作抽象式审... 蒋惠岭: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三个基础理论问题 无论是1954年宪法规定的全国人大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还是1982年宪法规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 周伟:激活宪法实施现行两大机制 在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周伟看来,监督宪法实施的主要问题不是设立一个完美无缺的宪法监督机... 孙光宁:宪法解释方法的两种传统及其启示 摘要: 宪法解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而在宪法解释方法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两大分支:... 秦前红:建议尽快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田飞龙:四中全会公报法治亮点解读 重大决策责任终身制:打破“退休免责”惯例,破除“公法责任”时效,使得领导干部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必须“瞻前顾后”,更加负责任... 郑贤君:宪法实施:解释的事业——政治理论的宪法解释图式 摘要: 宪法实施是一个在价值位阶与文本规范地位上俱高于宪法解释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学界遵循... 范进学:美国宪法解释方法论之辨思 【摘要】自美国宪法诞生之日迄今为止,关于宪法解释 方法 存在着各种方法论流派,大致可以把它们概括为解释主... 朱福惠 刘木林:论我国人民法院的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提请权 【摘要】本文通过对普通法院违宪审查提请权宪法规定的分析,论证了普通法院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提请权的法理依据,认为普通法... 杜强强:八二宪法颁布以来宪法解释理论研究的进展 八二宪法颁布30年来,我国宪法学界对宪法解释的理论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研究重心上的重要转移,即从对宪法解释体制的研究转移... 韩大元:在宪法解释学上寻求答案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说实话,今天来之前我是比较犹豫的,理由一是9月中旬我到清华大学法学院做过学术讲座,题目就是“认真对待... 陈鹏:论宪法上的“宗教”概念 摘要: “宗教”一词的法律意涵与社会学意涵并不重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中“宗教”概念的认知之扩展契合美国社会宗教多元... 王蕾:宪法解释的“第三条道路”——伊利和德沃金的宪法解释理论之比较 【摘要】美国200余年的制宪、释宪史为宪法解释提供了丰厚的制度土壤,形成了林林总总的宪法解释理论。贯穿其中的则是宪法解释... 门中敬:含义与意义:公共利益的宪法解释 摘要: 对于公共利益的解释而言,宪法解释是主要的和根本的方法。而解释的目的在于,让公共利益的宪法解释与合宪性解释能够互... 刘国: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 【摘要】原则理论在宪法解释实践中已得到运用,但理论上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原则理论诸学说中,阿列克西的“冲突法则”理论为原则... 马岭:宪法解释:问题及其分析 从广义上说,立法也是对宪法进行的一种“解释”,宪法条文的抽象性、模糊性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而被议会解释得清楚、明确,这种对... 姚岳绒:宪法解释权归属的文本分析 摘要: 宪法解释权只能通过《宪法》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是宪法解释权的主导机关。据于现行《宪法》,我国宪法解释权行使... 周刚志:部门宪法释义学刍议 【摘要】当前中国宪法释义学的发展面临“释宪文本匮乏”、“释宪方法缺失”、“释宪功能不明”等多层困境。如果中国宪法学界单纯... 刘国:宪法解释方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区别及其法理成因 【摘要】传统宪法解释方法与现代宪法解释方法存在着形式和实质上的区别。形式上的区别表现为解释客体和解释者的积极性程度不同;... 王锴:宪法解释的融贯性 摘要: 佩策尼克的融贯性要求理由之间的相应证立,德沃金的融贯性解释理论要求法官对法律的解释与体制中的价值观念相一致。法农... 张卓明:一个“强化民主”的司法审查理论 摘要: 在《民主与不信任》一书中,伊利试图通过建构一个非但不与民主相冲突,而且还促进和强化民主的一个司法审查理论,来回应... 秦前红:“物权法之争”与宪法解释 内容提要:文章以物权法草案的违宪之争为例,专门梳理了关于宪法解释的基本的理论预设、宪法解释的权力边界特别是对政治性争论的... 秦前红:重视宪法解释方法的研究 因为要完成一个杂志的稿约,我最近突击看了许多法比较的资料。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宪法学科... 范进学:美国宪法解释方法之要素分析 美国宪法解释大致存在着原意主义与非原意主义或者解释主义与非解释主义方法,以及伊利所主张的宪法解释之第三条道路即程序主义... 韩大元:《宪法解释程序法》的意义、思路与框架 内容摘要:宪法解释是宪法适用的主要方式,经常性的宪法解释可以为宪法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与方法。而宪法解释程序则是宪法解释运... 谢维雁:中国五十年宪政建设的困顿与前景 [内容摘要] 1954年宪法制定迄今已五十年,尽管我们已经为宪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由于我们对宪政在认识存在偏颇、忽... 彭中礼:论“国家所有”的宪法解释 摘要: 基于法律概念与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开放性逻辑联系。“国家所有”并非国家所有权,二者之间对应为观念和权... 刘练军: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制度性保障功能 摘要: 宪法第9条第1款规定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该条款的规范特性决定了它属于不完全法条。结合其他宪法条款... 程雪阳:“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规范内涵 摘要: 对于宪法第10条第1款“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理解和解释,需要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土地制度全面深... 肖琼露:论美国宪法解释中的“部门主义” 摘要: 宪法解释权的归属是宪法实施的基础性问题,美国普通法院解释宪法的模式在竖立司法至上权威的同时也面临着...